甲d32已经站到了李惟攻的身后,一只手像飘落在肩头上的羽毛,轻柔无声地搭在那里,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李惟攻彻底被震惊了,这一次,他是真的连看都没看清楚甲d32的移动路线!
“你”
“对不起首长,冒犯了!”甲d32带着自豪的微笑,又是一个瞬间转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立正站好。
李惟攻目瞪口呆地看着发生的一切,竟然有些廉颇老矣的唏嘘,是自己真的老了,还是这些孩子的实力已经远在自己之上了呢?
“基因优选,造就最优种族!”甲星基因工程在后代培育计划里的广告词忽然浮现在李惟攻的脑海里。
同时,王琰珂的笑脸也缓慢地出现,那意味深长的话让李惟攻猛然惊醒:“基因优选是人类进化的下一个必然阶段,这两千个孩子已经不再是地球人了甲星文明虽然是地球的传承后代,却也已经是另外一个崭新的文明了。”
当时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李惟攻并没有在意,只是当做她对文明发展前景的一种感叹。
如今细想起来,才发现王琰珂的笑容背后,另有一层深意啊
他本以为地球逃出来的这些人,很好地延续了地球文明的发展,却不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文明还是灭亡了,新的文明像儿子,即便跟父亲再像,也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
“好吧,就由你们三个,分别驾驶一艘空天战机,突出包围圈,去寻求增援立刻到太空总署报到,随时准备出发!”李惟攻最后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是!”
刚刚走出行星军事学院主教学楼的门,李惟攻还没来得及登上自己的飞行车,西北天空猛然亮了起来,一个针尖大的光点在下午三点的日光下逐渐出现,不到五秒就已经膨胀得超过了太阳的光华,剧烈膨胀的光斑很快覆盖了半个天际,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回过头不敢直视天空,只在背光面上看到地上自己被拉长的漆黑的影子,与整个世界惨白得丧失一切细节的明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怎么回事?”李惟攻打了一个响指,接通了太空军行星防御总部,接到通讯的是临时指挥官谢承安。
“司令,我们的第一月球基地的超级炮台刚刚对都星敌舰发动了第一轮攻击,敌舰护盾系统阻挡住了我们40%的火力,战损不超过200艘战舰,随即对我们的第一月球基地实施了报复性打击,使用了高能核爆武器,推平了第一月球表面的所有建筑物,行星大炮未能幸免”
“”李惟攻默默地切断了通讯联系,谢承安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子弹一样射进他的心里,让他的胸口感觉都在滴血。
五十年高速发展的甲星文明,是李惟攻亲手种下的果实,他看着它从幼小一步步强大,看着甲星从荒芜逐步变得繁荣,像看一部快速播放的历史影片,看着本来原始风貌的星球,变成悬浮车遍地横飞的大都市的集合体,每当璀璨的灯光照亮甲星的夜空,从星港上俯视整个行星庞大而华丽的整体时,李惟攻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满足感。
“我记得埃克曾经说过,有一个星球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文明从蛮荒走到了神级,当时的我做梦也理解不了,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化学变化?如今看着甲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才忽然明白,那个一年内到达神级的文明,或许也是另外一个神级文明的种子”王琰珂说道。
作为这颗星球上权力中心的两个人,他们都曾对甲星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对于那个宏伟而瑰丽的美好未来的幻想,支撑着他们辛勤工作了整整五十年,操劳了整整五十年。
然而,一夜之间,这所有的一切就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当异星势力的巨浪袭来,毁灭,也是一瞬间的事儿。
都星大军摧枯拉朽的攻势已经展开,第一道防御屏障上的月球基地已经被摧毁,太空军第一装甲师的两万艘战舰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毁于一旦,战舰上四十万甲星战士灰飞烟灭,和自己的战舰一起成为了漂浮在甲星黄道面上的太空尘埃
李惟攻坐上自己的飞行车,关上一切对外的窗口,苍老的心第一次感受到了疼痛,他低头不语,半晌仿佛没有听到飞行车ai征询的话语,反复催促他提供目的地。
过了很久,李惟攻终于扬起脸来,用拇指抹了一下湿润的眼角,然后长出一口气,面部表情重新建立起果敢决绝与坚忍,轻声对飞行车ai命令道:“回到太空舰队司令部去!”
本章完
第1019章 电梯效应()
与人类经历的第一次星球大战完全不同,这一次的甲星太空防御战,再也没有八大行星可以作为防御基地了
恒星系结构的不同,使甲星不存在地球那样的天然屏障可以作为一道道阻挡敌人的战壕,加上都星文明几乎畅通无阻的空间跃迁技术,使大战一开始就发生在近地轨道上。
真正的兵临城下!
舰队规模上的跃迁,无法过度靠近目的地,因为空间通道出口存在一定距离上的随机性,万一跃迁到行星内部就完蛋了,这使得都星人无法通过跃迁直接登陆甲星,只能到达比较接近的星域,再通过常规航行靠近甲星,以保万全。
这倒给了甲星文明一丁点拖延的时间。
李惟攻指挥甲星太空舰队全面反扑,第二、第七装甲师共4万战舰,在第二月球基地附近星域组成第二道防线,对来犯的都星舰队发起了疯狂的反击。
所有可能使用的武器全部派上了用场!
一时间,爆炸的烈焰把第二防线星域变成了火的海洋,都星第一战线的三万艘战舰在烈火的洗礼之中安然无恙,很快便推进到了距离甲星仅110万公里的距离,然后,猛然散开队形,像一个张开的巨掌一般,呈球形阵列把整个甲星包围了起来
甲星星空舰队猛烈地反击,却被都星舰阵中密集的火力网压制得节节败退,都星舰队的包围圈在缓慢地缩小,层层紧逼,像套在甲星外面的金箍一样,不断收紧。
他们在沿途不紧不慢地发出攻击,把一切横挡在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战舰打成碎片。
并且,都星战舰会着重打击任何企图超越包围圈的敌舰,把甲星战舰死死地压缩起来,困死在了近地空间,只能无力地徘徊
甲星文明所使用的太空战武器,主要包括电磁轨道炮、激光和高速舰载导弹三种,激光属于远程攻击火力,而电磁轨道炮密集的火力用于近程防御,高速舰载导弹负责大火力轰炸,是武器中的重拳,主杀伤性武器。
但有一点,甲星太空舰队在武器的底层技术开发上并没有本质的突破,只是从武器功率上提升了几个级别而已。
而都星人的一次舰炮反攻,就能把甲星战阵打出一个巨大的缺口来。
甲星人进攻武器不行,护盾技术也远远地落后于都星!
其主要原因,是甲星文明太年幼了,五十年飞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邦建设和文明体系的完善上面。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顾及到甲星发展的所有层面,能把经济盘活,使甲星富庶起来,让人民活下去,这才是甲星文明五十年发展的当务之急,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心并没有倾向于外太空防御舰队,而是集中在体制和社会建设上。
当初逃亡舰队到达甲星之后,仅剩下二十余万人口,和十六艘幸存的逃亡战舰,所携带的物资更是少得可怜。
以这样的规模,想延续地球文明的辉煌,实在太过艰难。
因为一个超现代化社会的底层基础,是工业高度发达,形成的岗位无限细分,以及专项人才之间的高效协作。
就好像在农业社会的一个村子里,一般只需要一个江湖郎中就可以了,而超现代化城市之中,单是医生,就分化出了内科外科骨科神经科消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科皮肤科性病科等等上百个门类,每个门类又在自己的领域里继续无限细化,比如一个儿科,就可能再次分化出儿牙科,儿消化科,儿童皮肤科等等几十个不同专长的门类。
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再比如摄影,过去摄影师就是拍照的,而高度现代化的分工,出现了婚礼摄影,儿童摄影,宠物摄影,风景摄影师,专门拍微观世界的人,广告摄影师和家庭私人摄影助理等等无数个行业,甚至还有专门为人拍摄遗像的摄影师,并且生意很好。
过去旧社会有一个说法,叫做“三百六十行”,地球末日时代没有人做过专门的统计,但超现代化社会很有可能出现了上千万个不同的岗位细分。
二十万人口,连过去地球上所有工作岗位的总数都不到,换句话说,每个人从事一门职业,尚不足复兴地球末日时代辉煌的百分之一!
有些像“宠物心理学”“动物行为学”等等,是在农业社会则可能会被当做笑话来讲的职业。
分工合作,是经济学的基础。
无限细分,是高等文明进化的特征,是文明高效发展的保障。
王琰珂她们从前地球带出来的技术和资料是足够的,但缺的是人口。
所以,生育成为了甲星文明发展的第一道难关,王琰珂用“母亲树”生育培养计划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就紧跟着遇到了第二个难题:劳动力匮乏造成的产业规模扩大化的瓶颈。
建造大城市,改变环境,需要大量重复劳作的底层劳动力,才能把动脑的人才从重复性劳作中解放出来,参与到创造性的工作之中去,推进社会变革。
人口作为劳动力的时代已经太原始了。
无论使用克隆技术也好,基因人造人也好,都有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那就是无法造出成年劳动力,人类15年的成长期太过缓慢,是扼住文明发展速度的一只大手。
图纸画出来了,项目确定了,也需要有劳动工人把它实现出来。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超大体量的太空舰队的打造,都需要高强度的劳动力。
这种劳动力必须能够反复进行高精确度的工作,消耗社会资源要少,服从管理且不知疲倦,显然,人类天生的惰性是满足不了这个要求的。
只有机器人,用机器人辅助文明发展!
于是,王琰珂提出了“机器人生机器人”的想法,她建造了第一批工业机器人的原型,然后利用机器人在工厂里大批制造机器人,使得机器人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甲星丰富的钢铁矿产资源成为了保障,大批的机器人从流水线上蜂拥出来,然后立刻投入到生产的机器人的工作当中去,使机器人生产完全脱离了人类。
甲星云数据库的建立,使每一个机器人都联网到其中,社会上需要哪一类型工作的机器人,需要几台,单子是直接发送到机器人工厂之中的,之后的成品运输,物流投放,全部自动化完成,根本不用人类操心。
按劳分配,按需生产,高效自治,这就是王琰珂的机器人帝国强大的地方。
用机器人造出制造机器人的机器人,只用了五年时间,多功能劳动型机器人就成为了甲星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甲星20年,机器人数量第一次超过的总人口,并在之后的五年内,每年翻一番,饱和时期,甲星拥有地球人口20亿,而各类机器人总数,达到了700亿之多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使用机器辅助人类发展的文明,从一个孩子出生,就完全接受保姆机器人的照料,到幼年学习生活中,脑机互联和机器人陪练从不离身,成年后,又投入到机器人设计和生产之中去。
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脱离出来,通过脑机互联技术下载自己需要的知识,成为各个岗位上负责研发和调配的技术型工人,他们只负责监督机器人的行为,对生产效率和生产模式进行调整,只做那些机器人做不了的工作。
所以,甲星文明的社会发展,虽然只历经了短短的五十年,却已经拥有了前地球时代70的规模,但从技术高度来讲,却远远地超出了前地球的地国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想要再分化出一大半的精力去打造太空舰队,实际上已经完全不可能。
王琰珂不是全能的神,她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是李惟攻考虑到行星防御的重要性,从而一再坚持要发展外太空防御力量,她甚至不会在这个阶段就考虑建立这个规模的太空舰队。
其实,太空军组建起来,却迟迟没有完善,还有一个心理层面的原因。
地球人类从灭世的劫难之中刚刚逃离出来,忽然到了风平浪静的甲星宇域,远离了原来的战场,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战败,是刻在每个人心头上的伤疤,谁都不愿意轻易去碰触,就像是创伤后遗症似的,大家都尽量避免谈及过去的战败,以及仓皇抛下自己的母星逃亡的那段历史。
大家都痛恨战争,建立太空舰队,就又仿佛是在随时准备打仗一样,这让人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于是整个甲星上上下下对于建立太空舰队都存在一种消极情绪,有人甚至认为太空间在甲星文明创立的初期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如惊弓之鸟一样的甲星科学家到达这里之后,已经第一时间用太空望远镜探测了附近二十个光年以内的所有区域,并没有见到任何高级文明发展的迹象。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肯定是安全的。
有关经验主义的错误,在前地球时代着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过一个着名的理论,叫做“电梯效应”:
假设有一名1850年代的科幻作者,他的科幻作品中出现了一百层以上的高层楼房,于是,他开始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思在摩天大楼中的生活情况:
首先,爬楼层很辛苦,所以大厦里的人会不愿离开大厦,所以大厦会发展出独立的经济体系;这摩天大楼里也会有文明人生活的必须设施,比如餐厅,理发厅,健身房等,因为大多数人不会爬太多层,所以这些设施每几层就循环出现;
大楼需要物资供给,所以会有一套专门的物资运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