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毁灭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毁灭计划-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那,是满宗族八大姓中的第七姓,具体历史就不多说了,可是,我本名并不叫那多……”教授嘿嘿地笑起来,“那多是后来我给自己改的名字!”

    “哦?为什么叫那多呢?”

    1974年,那个时候我35岁,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年,中科院派了一帮研究员,到美国进行交流学习,我也随队去了。

    “嗯,这个好象徐哲也讲过……您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现了美国人手中的外星人技术资料。”

    “哈哈,哪是什么外星人留下的资料?我们是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为了表达敬意,馆长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那是经过多年修复的,长达7000页的达芬奇手稿!”

    “达芬奇?蒙娜丽莎?”郝志脱口而出。

    是啊,那多教授笑了,李奥那多·迪·皮耶罗·达·芬奇,这是他的全名,而我取了其中和我的姓有关的那多二字,表达我对这位伟人的敬仰……

    “我了个曲!”郝志表示不理解,“你该不会是说你后来的那多笔记,指的也是达芬奇手稿,而你所掌握的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全都是从一个画家那里学来的吧?”

    。。。

第343章 李奥那多() 
“哈哈,在你的印象里,甚至世人心目中的形象里,达芬奇其实也就是个画家罢了!”那多教授哈哈大笑起来。

    可实际上,达芬奇不止是一位画家,他终身的成就远远不仅仅局限于美术这一个领域。

    他还是一位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不错,不是天才,天才只在某一个领域里有所建树,我说的是全才,这才是能用来形容他的,最合适的词语了!

    众所周知,达芬奇出生在1452年,那还是文艺复兴时期。

    而他的成就中,最辉煌的莫过于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当然,这方面过于灿烂的光辉成就,也掩盖了他其他方面超于常人的优秀品质。

    比如,他还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医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7000页!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

    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人类科技至少可以提前飞跃五十年!

    要知道,一个中世纪的画家,却超出常理地对空气动力学感兴趣,并提出了直升飞机的概念!

    一个生于那封闭时代的人,却率先拿出了潜水艇的设计方案!还有其他诸如机器人、武装坦克、以及许多就连当代人都看不懂的机械制造的草图……

    “我的天呐,就是一门一门的学个大概,恐怕也要花上好几辈子的时间!”郝志表示不能理解。

    “问题就在于,只是学习的话还好,可是达芬奇的成就许多已经在同时代知识层面以上,也就是说,他的知识体系并非来自于那个时代,就好象,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私下传授给他以超前的知识一样!”

    “您是说,外星人教的?”郝志立刻联想到了那个时间点,1452年,大约也就是500年前的事,“是血月人当时发现了地球,然后开始出发,为了省心,他们在出发前就通过宇宙中光的传播,传来了知识,让人类的武器大加进步,然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可惜,人类学会的克制最终没有毁灭自己,反倒促进了科技的再次飞跃……”

    “可是这样解释不通啊!不是我们越落后越容易征服吗?如果我们用他们教的东西,打败他们,血月人不就不划算了?”葭葭是最喜欢做力量对比的了。

    “呵呵,这恐怕是不可能的,如果师父教给徒弟的东西有所保留的话,就好象猫教老虎,无论如何,老虎是无法超越猫的!”那多教授笑笑,“血月人传递的技术,或者就能保证人类即使很强,也强不过他们的阶段,据你们所说,在他们的科技面前,我们不一样还是毫无还手之力么,末日之战,多亏了有意识能一族的帮助,才侥幸获得胜利!”

    是啊……郝志点了点头,这是血月人没有计算到的一点!不然,人类早就被赶尽杀绝了!

    “我当时在博物馆里阅读了那长长的手稿,后来,又私下拜访馆长,表示出了我对这些手稿的兴趣,他很高兴,那个慈祥的老人专门拿出了珍藏的一些手稿中并没有对外公布的部分给我看,一下就把我震惊住了。”

    那多教授两眼放光,激动地说起那段往事来……

    或许,那些隐藏的手稿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读懂过,他才肯给我看,或许他也没有想到,我这人有天生过目不忘的本事。

    那些手稿的确冗长复杂,信息交错,无数的资料盘杂在一起,互相间紧密联系却又凌乱不堪,达芬奇对密码学的研究可谓精致绝伦,他擅长左手反书。

    也就是说,他记录自己手稿的时候,是用左手倒着写字的,很多时候正反交替,又跳跃着进行,似乎是在隐藏着什么……

    而寻找到密码的源头,就要找到那些东西内在的规律,否则只是一堆无用的草纸罢了!

    而我无意间发现在一张很小的纸片上,非常不起眼的位置,画了一个光学透镜的仪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显微镜的草稿罢了。

    可事实上,那就是解读全部手稿的金钥匙!

    那部仪器在平面上的投影,联系着许多繁杂的点,那些点与点之间,正是手稿的基本阅读顺序。

    我当时就结束了进行一半的访问,谎称身体不适提前回了国,之后,我凭借自己的记忆复写出了大部分手稿的内容,并按照草稿上的设计仿造出了一架光谱仪,透过它,去研读手稿。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夜,我像坠入了知识的海洋一样,几乎喘不过气来,那份手稿里所记录的知识的繁杂和广博,已经超越了我作为一个人类的想象。

    它博大精深,浩淼无边,其中关于生物生化、天文宇宙、微观粒子等领域的信息,可以说即使是在几百年后,人类也未必能够全部掌握!

    达芬奇在他的手稿中已经数次提到了神将知识撒遍大地等待发芽的故事,我们也推断出了光信息的传播和读取这两个重要信息。

    于是我更确信了一点,达芬奇并不是凡人!

    至少,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类那么简单,他一定从某种途径获得了神秘力量的点拨和教化,才帮助他建立起了这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一个人,如果灵光一闪,获得了某一点的知识突破,这并不奇怪。

    可是,一个生于那个时代的人,却忽然爆发出了超越整个时代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完全不可想象也不可能实现的事!

    自那天起,我更名那多,立誓要向这位先人学习,我将自己的发现上报了国家,并获得了领导的重视,一个庞大的研究项目投入运行。

    其实,当时在这天寿山下,第一个秘密超脑实验室早已经着手建了八年,却一直苦于没有新技术的注入而进展缓慢,于是,我们按照草图指示,建立起了第一代超脑计算机,可是,自建立到现在,18年过去了,我们仍旧无法解读太阳光中所包含的知识,无法有效转码。

    直到今天,我们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就是从远古人类流传下来的,属于人类远古文明本土的高级知识!水晶头骨,如果我们能将两种知识体系全部解读出来,并进行一一比照,肯定可以获得超于这个时代的知识,人类的前景将会如何,连想象,恐怕都已经无法触及了……

    。。。

第344章 语言破解() 
双重文明同步发展!

    郝志听那多教授这么说,似乎再一次看到了希望,的确,回到过去这一招,虽然是保险的方法,但是暂时的,因为阻止自己的科技发展,龟缩起来不被血月人找到,暂时是可以躲过危机。

    但是,长久来看,一直落后,早晚还是会有被别的高等文明发现的机会,到时候一样被动挨打。

    除非你永远不发展科技,不用电磁波,不在地球上建立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自然,否则,二十光年以内,只要是具有基础观测能力的高等智慧生命,都可以轻易发现你。

    强大,才是惟一的道路!

    在自己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人类只靠那多教授的超脑计算机已经有了和血月接近的实力,倘若是再加上第一季根达亚文明和耶洛因文明3亿年来的积累,提取到水晶头骨中的知识,那地球文明的强大将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这水晶玩意儿根本看不出什么玄机啊,先知说,重点在于光线,光线……

    郝志把脑袋凑近了水晶头骨,瞪大了眼睛仔细研究那东西,在工作台聚光灯的照射下,头骨反射出了璀璨夺目的光华,有些刺眼,可怎么看都是透明的,里面没有一点杂质,纯净得异乎寻常。

    “你们试过用光线照它吗?”郝志问那多教授。

    教授摇了摇头:“各种方法都试过了,紫外线红外线,任何能想到的光线都试过……没有任何发现。”

    “那管什么用?”郝志直起身来,“别老想着高科技的办法,那些玛雅人最初获得这头骨里的秘密的时候,科技还很落后,肯定是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办法做到的!”

    那多教授无奈地一摊手:“是啊!我们太依赖技术了!可是不这样又能如何呢?”

    郝志唆着牙花子仰头想了半天,忽然,看到了天花板上射下来的明亮的灯光,一瞬间想起来自己在海底世界的时候,看到姆帝国古城远处,天光反射投影进水里的五彩斑斓的光线来……

    水!

    郝志猛地蹦起来,这有水吗?有水吗?

    那多教授迷惑地看着他像个上满了发条的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地找水,指了指边上的实验台,那有化学实验的大水池。

    郝志从实验平台上抱起沉甸甸的水晶头骨就跑过去,把那东西当啷一声搁在水池里,塞上塞子,开始放水,清冽的自来水哗哗地冲进池子里,飞溅起零星的水花儿来。

    “你们拿回来之后,没洗过它吧?”郝志问。

    “这个倒是没有,因为看着也挺干净的,所以只是擦拭了一遍……”那多教授说。

    “我猜啊,这玩意儿被玛雅人发现的时候,估计是埋在泥土里,所以他们肯定洗了……你看看!”郝志关了水龙头,一池水很快平静下来,他拿过边上的一个手电筒,打开,把一束光斜照进水里,经过偏光折射之后,又打入水晶头骨之内,当那些光再次散射出来的时候,水池底部隐隐地投射出了许多光点……

    像芝麻粒一样大小的光点,虽然看不清是什么,但是排列得相当整齐,一排排,间隔均匀,很明显是文字一类的东西!

    那多教授一下来了精神儿:“投影距离太近,所以看不清楚,立刻找个大鱼缸来!”

    之后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实验人员在那多教授的安排下搬来了一个巨大的透明鱼缸,在鱼缸的后面趁上了一道黑色的幕帘,当照明光束再次通过特定角度折射入水晶头骨的时候,那些文字和图画就再次清晰地展示出来……

    是化学符号,还有许多许多复杂的公式,用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写成的,看起来非常具有逻辑。

    “看来,还是要先破解这种语言!”那多教授断言,“立刻找语言学家来!”

    真是调动全国资源,不开玩笑的,语言学家下午就坐飞机赶来,对着那些复杂的古老文字看了半天,摇了摇头,不行,破解不了!

    “怎么?”那多教授关心地问。

    “这种古老的文字跟我们当代世界上的四大语种九大语系都不相同,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语言系统,既非独立语,也非黏着语,更不像简单的屈节语……它的文字排列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如果这些文字是直接记录内容的话,还有可能一试,倘若是加密之后再进行书写的,那就根本不可能破解了……”

    围在边上的科学家们听得一头雾水,纷纷期待地看着那位国内顶尖的语言学家。

    他把自己军绿的帽子摘下,窝了窝拿在手里,露出一脸的无奈:“二战的时候,美军为了防止敌人破解他们的军事信息,就曾经使用过一种纳瓦霍族的语言来编辑密码,纳瓦霍族是印地安少数民族,人口很少,而且他们的特点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当加密专家用纳瓦霍族语言对照不同的图形之后,就生成了第一道密码,再经过现代信息的重新编排,就生成了二次加密,道理上是一样的,这样的密码如果不解析基本词根,累死也解不开的。”

    而这种古老语言甚至连基本词根都没有,一个符号可能代表两种甚至以上的东西,加上非黏着性的修饰语,可能一句话会因话语者当时的心情和态度形成不同的长度和表现形式,太过于复杂了。

    这就,有点像是古老的非洲鼓语,每个人手里的鼓大小不同,持鼓者的力量大小不一样,甚至身份的不同,表达同一句话的形式就有可能具有很大的区别!

    语言学家话音落地,众人皆低头不语,看来白忙活了一圈儿,还是等于一无所获!

    “遥远神秘的天神呐……我,我歌颂你的威严……请允许我记录你的圣洁……”一个声音在边上,小声地念了出来。

    大家像被针扎了一样,瞬间齐刷刷地扭过头去,看到郝志正眯起眼睛,念着那些古老的文字!

    “你认识这些字?”那多教授上起把抓住了他的肩膀。

    “好象是认识,但是又好象不认识,这些东西我没学过,可我脑海里总能出现对照的词语,甚至很清晰地知道它们表达的意思……”郝志对自己忽然看懂这些文字也表示不解。

    奇怪……那多教授抱着膀子想了想,却想不出个头绪来。

    “我也……能略微看懂一部分!”夹杂在人群之中的侯孝贤站了出来,他那半边脸还微微地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