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之勇猛,我已有所耳闻,但我襄阳之兵不过是些没见过血的新兵,恐无法与孙坚之士卒相较长短,哎。。。。。”
“这。。。。”杨业虽信得过自己带兵打战的能力,却也难以带着陌生的士兵打胜仗,更何况是陌生的新兵。
就在众人又一次陷入苦思冥想之时,刘修又再次站出来,说道:“父亲,孩儿有一计,或许可行。”
刘表见又是刘修,这次也不和他废话,说道:“何计?”
“孙坚既是追着黄祖将军而来,想必已经是多日行军,军中将士定然疲惫,而如此疲兵,孙坚竟依然敢勇猛直进襄阳,可见他已经知晓我襄阳无猛将抵得过他,又是新募之兵,才敢如此;既然如此,我等不如便依他所想,以新兵与他对阵,不过却分兵两路,以杨业将军领新兵与他对阵,以杨将军之武勇,即使有新兵拖累,但想来也能使孙坚心乱,到时,另一路人马埋伏与城外,待孙坚心乱,再行杀出,孙坚心乱之下定以为有埋伏,届时肯定军心大乱,如此抵住孙坚,想必可行。”
刘修一口气将自己计谋讲完,听的众人目瞪口呆,十一岁的小儿,竟能有如此计谋,恐怕水镜八奇也不过如此了吧。
不管众人心中揣测,刘表思虑着,想来也没有更好的计策,于是说道:“此计可行,只是既然分兵,那另一路的人马该由何人领军?”
这次刘修却不再开口,今日他说的已经够多了,若是连最后一个职位也建议的话,只怕今日之后就是木秀于林了。
刘修虽不曾再出言建议,但大题的策略已经商定,这另一个领兵之人自然被众家族把持,最终商议决定,给败军之将黄祖一个机会再与孙坚对阵一次。
商定之后,襄阳五千的新兵,留下一千守城,其余四千分为两军,依计行事。
第十二章 战起站终()
阳春三月,已是到了播种时节,襄阳城内外百姓无不忙于春种,因为这关乎着他们一年的收成。
可惜似乎天公不作美,又或是人心贪念太盛,这战事说起也就起了。
只见前往襄阳的官道之上,由远及近,快速奔来一群虎狼之师,看那士兵虽是脸色疲惫,却仍是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一个接一个,紧跟着为首一位容貌不凡的将军,若是现代人看到,怕是也要夸一声,“这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
“停!。。。。。。”为首那容貌不烦的将军,脸上闪过一丝隐约可见的疲惫,没办法,数日前在樊城等地击败黄祖之后,为了不给刘表调兵遣将的时间,他直接命令麾下军队,长驱直入,攻打襄阳,甚至不曾停下歇息过,饿了吃随身干粮,累了也只在马上休息;而他料定襄阳无领兵之将是他对手,只需兵贵神速,定能打下襄阳。
“兄弟们,襄阳城近在眼前,大家在坚持坚持,等打下了襄阳,定用美酒佳肴,金银珠宝为大家庆功!!”孙坚说着豪言壮语,鼓舞着自己手下的兵将。
“好!好!主公英明!主公英明!。。。。。。。。。”听了孙坚所说,众人自然士气大盛,脸上的疲惫也被兴奋渐渐替代。
孙坚亦是说的兴奋,高举长刀,吼道:“有我无敌,杀!”
“杀!杀!杀!。。。。。。。”
。。。。。。。。。。。。。。。。。。。。。。。。。。。。。。。。。。。。。。。。。。。
而此时的襄阳城头,已经站满了襄阳城内所有的文臣武将,刘修也赫然在列,他只一个十一岁的小毛孩,本是不用上来的,只是退敌之策乃是出自他口,他自己自然也想来看看,此计真正行使起来效果如何。
今日刘伯温自然也跟着来了,只听刘修问刘伯温道:“伯温,你说我的计策能击退孙坚吗?我虽自我感觉良好,但终究是第一次出谋退敌,实在没什么信心。。。。。。”
刘伯温闻言,手摇羽扇,似乎有些满意刘修能问出这种问题,在他第一次出谋定策,若是自我感觉太好,那便是太自大了,而刘修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自己这主公还是很有自我认知的,这样方能快速的进步。
刘伯温又想了想,笑着说道:“主公之计确实是可行的,”说完还特意顿了顿,之后又说道:“不过主公此计的关键之处在于,以杨业将军之威,打的孙坚一个措手不及,以致其心乱,甚至军心乱;只是孙坚久经战阵,乃是江东猛虎,而猛虎之心又如何是那么容易乱的,因此,单靠杨业将军,还未必能乱孙坚之心。”
刘修原本虽不是百分百的自信,但也有七八成把握,此时被刘伯温一说,却是只剩两三层,心急的问道:“那可如何是好?”
“主公安心,我已暗中知会过杨业将军,出城斗将之时,让大朗,二郎,等人也随军出战,到时以杨家女将与孙坚麾下相斗,如此几场下来,即使不能胜得斗将,但也定能让孙军感到耻辱,甚至愤怒,而耻辱,愤怒之心一生,其心,其军,其士气自然不再颠覆,之后杨业将军再以雷霆之势出击,配以黄祖伏击,届时足以乱其心,夺其势。”
。。。。。。。。。。。。。。。。。。。。。。。。。。。。。。。。
不说刘伯温为刘修补足的计策,孙军的行军速度确实值得夸赞,不多时便已来到襄阳城下,摆开阵势,在那叫骂。
而城头上的众人则观望着敌军的气势,果然是如狼似虎,军心士气皆是鼎盛。
虽然知道孙坚是来攻打襄阳,但刘表还是得上前通话才行只听刘表问道:“文台兄不在洛阳,来我襄阳何事?“
只听城楼下,孙坚也不客气,开口就是叫骂道:“刘表匹夫,只遵董贼号令,竟不出兵相助联盟,今,我奉联盟之命,前来押你往洛阳受审,识相的赶快出城投降,如若不然,定要你粉身碎骨,脑袋搬家!!!”
“投降!投降!投降!”士兵们亦是附和道。
“孙坚匹夫,不识好歹,气煞老夫。”刘表闻言,气地嘴唇发白,吼道:“杨将军,命你领两千兵士,出城迎敌!”
“喏!”杨业领命,自下得城楼去了。
。。。。。。。。。。。。。。。。。。。。。。。。。。。。。。。。。。。。。
刘修既知道了成功在望,也就安下心来,好好观察起这历史上闻名的江东猛虎。
可惜距离有点远,只能勉强看到大军前方的几个人影,无奈,刘修只能开启系统主页面,看起那些头像来,只见:
孙坚,统帅:80+,武艺:95,谋略:70,政略:??,
程普,统帅:77+,武艺:85,谋略:70,政略:??,
韩当,统帅:77+,武艺:85,谋略:70,政略:??,
黄盖,统帅:80+,武艺:85,谋略:75,政略:??,
徐锟。。。
吴景。。。
朱治。。。
。。。。。。。。。。。。。。。。。。。。。。。。
刘修看了为首的四人,竟然全都是历史名人,绝对全都有着独领一军的能力。
这是,杨业已领着杨家其余几位将领与孙坚对峙,孙坚见对面来了个不认识的将军,虽然观其气势非凡,但为首的几位将领中竟然有女人,孙坚顿时有些愤怒,一丝轻敌之心缓缓升起。
只见韩当受了孙坚之命,打马上前,叫骂来几句。
而杨业则受了刘伯温之计,派了儿媳邹秀兰出战,杨门女将虽非武艺见长,也断然都不过久经沙场的韩当,但却也能斗个百十回合,战的越久,对方便会越觉斗羞辱,其心也会越乱。
果不其然,韩当见对面来了个女将,当即大怒,喝骂道:“气煞我也,竟派妇孺欺辱于我,定不与你甘休。”说完便是横马持刀,冲将上去。
邹秀兰的武艺与杨门女将之中算是顶尖的,号称‘花枪邹二娘’,气力上虽不及韩当,但枪法,技巧上却犹有过之,两人战在一起,算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两人斗了百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邹秀兰气力有些不济,而韩当此时则心中既是愤怒,又觉耻辱,刀法也渐渐乱了,最终依然分不出胜负,两人只能各自回阵。
而此时的韩当心中羞辱可想而知,虽是平局,但对他来说,比败了还要愤怒;而自家身后的士兵更是有所骚乱:自家的将军竟然胜不过一个妇人,这战还怎么打。
而后孙军之中的程普亦是上场,竟也依然不能轻易胜过杨门女将;如此,孙军士气更是低靡。
其后,黄盖出战,这次杨业则派杨二郎出战,杨二郎之勇猛,虽胜不过孙坚,但却比黄盖高出数筹,不过数十回合,便将黄盖打的落马而逃,一时间,一众孙军只觉得前途无光,士气大乱。
最后,自然只能由孙坚亲自出战,经过前面几场战斗之后,他已不会再轻敌,打算以雷霆之势扳回一局,以振士气,再行攻城。
见孙坚亲自出战,杨业自然也是自己上场。
两人还未开打,周身气势已各自提到顶峰,两人皆是用刀高手,只是一人使长柄金刀,而一人则使短柄古定刀;长有长的高明,短有短的好处。
两人相撞,你来我往,杨业舞刀有金光闪烁,光彩夺目;而孙坚周身则乌光隐隐,滴水不漏。
不多时,两人便已经交手数百招,孙坚先前见了杨家其余几人战力,已经是抬高了杨业的水平,却没想到,竟然还是低估了他,越想心中越急;然,高手相斗,容不得一丝马虎大意,孙坚竟真的有些露了败相。
此时,时机已至,城楼上战旗挥舞,霎时间,由孙坚军背后杀出一支两千人的兵马,为首的正是黄祖,杀声震天,直往孙坚军后方扑去,而孙坚兵马本就军心动摇,如此一吓,即使有六千兵马,也被吓得方寸大乱,战心全无。
军心既乱,胜败已定,孙坚似乎也知道自己中计,赶紧全力逼退了杨业,打马向后而走。
杨业见孙坚退走,却不曾追赶,只因他知道,此时的孙坚虽然败了,但等他回过神来,到时他麾下的这些新兵定然不是对手,因此也就回了城。
然而,黄祖却不曾想那么多,再他看来,自己前些时日方才败于孙坚,今日杨业便大胜孙坚,如此一来,功劳岂不是都成了杨业囊中之物,这怎么可以,自然也就帅着麾下两千人直追孙坚败兵。
也不知是历史的惯性,还是黄祖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还是于砚山峡谷一竹林中射杀来孙坚。
。。。。。。。。。。。。。。。。。。。。。。。。。。。。
(ps:数据化说明,95点以上,每一点就是一个层次;85~94,每两点算作一个层次;70~84,三点算作一个层次;剩下的五点一个层次,更低的自然10点以内一个层次。打个比方,84的数据其实和85相差不大,但和86则相差半筹,而合87则差来一筹,以此类推。
加号代表一个范围;问好则是说明不需要这项数据,就像刘伯温的武艺一项,想必也不会有刘伯温和人比武的时候。)
第十三章 战后刘修()
(已收到签约,大家放心收藏!)
夕阳西下,老树昏鸦。
不过是数千人的大战,却在襄阳城下留下无数的尸体,难怪世人皆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襄阳城头,刘修看着士兵们不断倒下,留下一具具尸体,又有新的士兵不断的补上,凄惨的画面,刘修看的似有些兴奋,又或是悲哀;但他心底暗暗发誓:将来,他一定要注重百姓的生死,而不是为了一城一地而肆意的杀戮。
刘修忽然转过头问刘伯温道:“伯温,你说会是黄祖胜得孙坚,还是孙坚胜过黄祖?”他不是历史专科生,只是记得孙坚似乎是黄祖杀的,但何时杀的,何地杀的,如何杀的,他一概不知。
刘伯温摇着羽扇,眺望远方,幽幽的说道:“方才我观那孙坚眉间之气,似是有杀身之祸,只怕孙坚难逃此劫!”
“观气?,”刘修听得刘伯温所说,立刻惊诧的问道:“那是什么?算命?断人生死?怎么听着这么玄乎?”
“呵呵。。。。,主公想多了,望气之术并没有那么玄乎,既算不得命,也断不得生死,”刘伯温呵呵一笑,否定了刘修的猜想。
“那是什么?我怎得从未听你提起过。。。。。”刘修闻言,心中稍安:既然不能算人命,断生死,这还好些,呼。。。。。
“这些日子并未用到望气之术,主公也未曾问起,因此基未曾提起过,”刘伯温稍稍解释了下,有说道:“所谓望气之术,共分为两种:其一乃是观测生人之气,望其兴衰,飞来横财、战场得胜是兴;小伤大病、生死大劫是衰;因此望兴衰,并不能言祸福,算生死;只是观测一人未来一段时间的运气如何,而非具体生死;故才会有‘命为天生,运靠人为’的说法,只因人的每一种行为都会改变其未来。”
“那另一种呢?”还不等刘伯温喘口气,刘修便急急忙忙的问道。
刘伯温苦笑一声,他倒是没想到刘修会对这些道门玄术感兴趣,接着说道:“其二为观测天地之气,懂得此法,即可熟知天象地势,从而在征战之时能最有效的利用天时地利,做到百战不殆;此法自然也不能有所谓的呼风唤雨等神通;除此之外,精通此法还可布置玄门阵法,不同于战阵,玄门阵法乃是以天时地利为用,迷惑他人的手段,说的玄乎,其实就是如八阵图那般,布成之后,能迷惑军队,而不能杀伤敌人。主公其实不用特别在意,这望气之术不过是奇门遁甲中的一种而已,虽然高深,但易学难精,少有人会。”
“原来如此。。。。”刘修有些失望,还以为是什么修真之术,看来是他想太多了。听了这么多,他也听明白了:这望气之术也就是像后世传说中那诸葛亮的八阵图,只用了一堆石头,便迷的陆逊找不着北的阵法。
。。。。。。。。。。。。
不说刘修在这边谈天说地,刘表那边却是忙的不可开交。
刚出城门第一战,杨业就派妇孺上阵,这可真是吓的刘表的小心肝扑通扑通直跳,幸而最后两位女将都未曾败过,这也使得刘表对这杨氏一门另眼相看,连女将都有这般武艺,那男的岂不是更是勇猛。
果不其然,后面的杨延定更是数十招便击败了黄盖这沙场老将,而最后的杨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