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将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将三国-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时今日,对于百姓而言,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走在路上不会无缘无故被杀,既是他们的全部,这也就是最基本的民生!”

    刘修大力搜刮脑中有关这一块的知识,开始侃侃而谈,“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吃,是粮食!也是与我军最重要之物!”

    “农业!”

    “因此,我欲大力展农业,开垦荒地,改革农备!”

    “展农业,最为关键之物便是【田地】!除了开垦荒地,其余的也就都只在老世族手中!”

    “开垦荒地好说,只是这世族之患,却非一时一日可解决的…”

    “这方面,我欲从两反面下手!”刘修说着,停下喝了口茶,看了看低眉沉思的众人,要说别的,自己这主公还真比不上他们,但若是说着农业,或许还真没几个比得上他这当主公的。

    “起先一个,便是开垦荒地!”

    “我荆州巴蜀交州等地,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有的是还未开阔的荒地,因此,召集无数流民,百姓为本公种田,乃是势在必行!”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行使这土地制度?!”

    “其一,所有开垦出来的荒地,皆为我楚公府所有,而后租给农户,守成之时,每家每户上交两层为税,其余归农户自己所有!

    其二,所有田地不得私自买卖;楚公府若有征收,各家各户之余粮必须卖于楚公府!”

    刘修说这两条规定,其实也就是把自己当地主养着,而不是让自己从地主那里征粮,不仅让农户被剥削,还让自己军粮收不充足…

    “至于那些老世族的田地,本公且先不去动它,你们就给本公大胆的招收流民和农户,本公要将世族那边的佃农全都挖过来!”

    “除此之外,伯温,你让本公培养的那些商会,面向所有世族,购买努力!”

    “本公要做这天下间最大的地主!…”(。)

第334章 军事农业,护卫改革() 
“本公要做这天下间最大的地主!…”刘修说的慷慨激昂,举手投足间,尽是豪迈之气。>

    “主公,若是如此,岂不与那些世族撕破脸?!”众谋士中又有人担忧道。

    “嘿,天下间,谁能想到,诸商会会是我这楚公开办的?!”刘修冷笑一声,道:“更何况,本公又不是强逼着他们的佃农离开,奴隶买卖也是自由,那些世族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怎么着…”

    “主公所言不错,此法虽然繁琐,但却能一点点侵蚀那些世族的根本,长年累月之后,定可解决世族之患…”刘伯温适时赞叹道。

    “恩,此乃长年累月的大计,非短时间可成。”刘修脸色缓和,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正如方才所言,开垦荒地等事皆是常年累月,才可见效果,因此,在此法行使的同时,本公还想了一法,用于辅助!”

    “那便是曹操所用的屯田制!”

    “我军如今已有四大军团八支兵马,共四十万人。而本公打算,在此基础上,再征收1o万兵马,作为预备役,行屯田制,”

    “此十万人,每三年一换,其中优者入军中为将士,其余或散为郡兵,或任为捕快,或退役回家,而我等则再次征收十万人,如此轮换!”刘修心中却是打着兵役制度的主意,

    “主公是想全民皆兵?!”众人听到此处,心中一惊,急忙问道。

    “的确想过,不过其间麻烦不少…”刘修眉头一皱,说道。

    “确实不少,”薛仁贵兵法最佳,最先反应过来,“主公若行此法,那,可有办法管住这些屯田兵?”

    “若是一时失察,怕是泄露了我军机密,还会为他人所用?!”

    “薛将军所用甚是!”众人附和道。

    “恩…因此,本公打算,凡入籍为军士,就每人颁铜牌一块!”刘修说着,却不是铁牌,铁器珍贵,“铜牌之上,刻上来历,所属,以此证明军士身份,”

    “且,退役回家者,需每年到官府衙门登记报道!而日后若有大战征兵,我军就以持铜牌者为先!”

    “主公此法倒是妙,只要受了我军铜牌,那便打上了我军标志,他人如何敢放心用…!”

    “正是如此,这十万屯田兵用于治下四处开荒,定然效果极好,待田地开垦好,便纳入我楚公府麾下,再于农户百姓,如此方可简便些…也可吸引来地主家的那些佃农!”刘修不断解说着。

    “主公英明!”众人赞道。

    “恩…这只是简单的纲领,细致处就靠你们为我补充完整了…”刘修点着头,微微皱着眉头,似是想到了什么,沉思了片刻,才说道:“近几十年来,天下战乱不休,许多百姓都逃入了荒山密林,更有不少人落草为寇,”

    “如此大量的百姓分散开来,实在不易于各郡各县的展和商贸来往,”刘修环视众人,问道:“诸位可有办法解决?”

    “这方面却是乔在管,”房玄龄出列,一拱手,恭敬说道:“此事,乔用的是主公曾说过的【利诱】之法!”

    “百姓入山,为的是躲避灾祸战乱,如今主公治下清平安宁,足可吸引大量百姓出山定居,乔只是稍微利诱一番,便可让山民看到出山的好处…”

    “如此甚好!”刘修听得高兴,一拍手,赞道:“房玄龄不愧是房玄龄…”

    “只是,玄龄在安排山民之时,可尽量将百姓安排入各座城池,昔日洛阳,长安之辉煌,人多乃是第一要。如此之后,才能商来客往!”

    “尤其这襄阳,本公打算好生扩建一番,只是百姓实在不多!”

    “主公英明!”房玄龄说着便是躬身一礼。

    ……

    “民生农事,刻不容缓,诸位尽快商量出一个章程于我!”刘修脸上严肃的说着,“百姓安居之后,便是要强民,富民!”

    “而这其中,商贩,尤为重要!”

    “本公欲兴商事,借以富民,只是此事尚不着急,诸位可先想想对策,以备日后之用!”

    “喏!”

    …

    …

    “诸位可还有何事?”刘修见自己要说的都说完了,却是准备’散会’了。。。

    然而。。。

    “属下尚有一事要报!”

    “恩?”刘修闻言,转头看去,“元芳?何事要报?”

    “主公近日将麾下的锦衣卫分出去过半,但如今锦衣卫份内事物,包含众多,”

    “不仅要辅助包大人查案办案,还要监察百官,甚至要调查主公治下的诸侯间谍,诸事繁重,已是不能兼顾!还请主公明察!”

    元芳,正是李元芳,他自来了之后,便一直都是刘修身边的近卫头子,兼锦衣统领。。。

    “还有此事?”刘修诧异,追问道:“除开分出去的锦衣卫,你麾下还有多少人?!”

    “尚有两千锦衣卫还在麾下!”李元芳恭敬道。

    “恩…”刘修沉凝着,片刻后,说道:“你将调查诸侯间谍之事,分于其他人(刘琦,刘琮等人的锦衣卫),你率领两千锦衣卫,专门为本公负责检查百官之事!”

    李元芳所说,倒是真的让刘修记起了这些事。。。

    “辅助包大人办案之事,便交给展昭来做!本公会调兵千人,让展昭组建六扇门,日后专司办案一事!”刘修决定道。

    “喏!”李元芳应的有些迟疑,

    “元芳有话不妨直说!”刘修眼尖,笑着问道。

    “主公,若是将调查细作之事交由他人,恐怕…”李元芳迟疑着说道。

    “李护卫所虑甚是,主公不可全部将此事全部交由他人之手!”众文武亦有附和之人。

    “诸位放心,此事自然不会就这般轻易的交予他人!”刘修却是笑了笑,稍作解释道:“此间,本公自有办法督查,诸位放心!…”

    众人听此,也不再多话,只是赞道:“主公英明!”

    “恩…今日先到此,诸位回去后好生想个细致的章程于我!”

    ps:有点迟,但还是祝大家,高考顺顺利利…!(。)

第335章 转眼一年,渐于平静() 
又是一年春季,此时已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刘修治下四州有余的土地,也已经渐于安宁。

    刘修对于南阳的大力发展和扩建,吸引来了众多的投机者,巴蜀的世族,荆北的世家,各地的商户,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刘修借数千锦衣卫于几个世家,之后,在锦衣卫所给予的信心下,以及长孙无忌的周旋平衡中,南阳世族越多,百姓越多,却也越加平静下来。。。

    一年的时间很短,但也足够刘修征收十万的屯田士,甚至已交由薛仁贵带着,在荆南、交州两处世族最少,刘修掌控最牢的地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开荒和屯田之法。

    要说薛仁贵的兵法厉害是众所周知的,但众人没想到的是,薛仁贵对农事也能玩的这么转。。。

    荆南,交州两地,乃是刘修的大后方,是他占据最久的治地,虽然极度的地广人稀,但却土地肥沃,绝对是极佳的耕地。且,刘修占据荆南和交州之后,几经妙计整治,早已将其中世族、地主整的差不多…

    薛仁贵将十万青壮带到荆南之后,便以军营之法管治,农忙耕地,闲时练兵,可谓见效不凡。

    如今阳春三月,薛仁贵已经带着一众屯田士,在去岁开垦的大片荒地上,种上了第一拨稻子。

    南方多山丘林地,能开垦的阔地并不多,因此,薛仁贵来南方开垦的荒地,大多都是从这山丘林地之上着手。其中难度,虽然根据刘修所提出的梯田之法而有所改善,甚至是蓄水、保土、增产等作用不小,但终究耗时费力,让薛仁贵的十万屯田士好一番辛苦…

    …

    襄阳城,一年来,受刘修之令,开始扩大规模,修建外城,甚至在东西城外数里、荆山之下和襄江以西,开始修建起两座小城,与樊城相合,对襄阳形成三座犄角护卫,如此一来,四座城池相互倚重,刘修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兵马,用于他处,还能造就襄阳繁荣,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至于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则更不用刘修担心,以他的威势和战无不胜的记录,只是一发出召令,招收民工,申明官府负责食宿,就立刻有无数的流民和赋闲的百姓不断前来,就是那些个地主一看到刘修发展襄阳的决心,也是纷纷自发捐赠,指望着能在君前搏个名声。

    以往,襄阳之外,水道纵横,有汉水、丹水、浙水等四条水道在襄阳外汇聚,而它的防守重点,则只在樊城,樊城一失,襄阳必危;然而如今,以刘修打算,只要在荆山脚下的荆城一立,不仅能起到护卫襄阳的目的,还能促进荆山书院的发展,将来或许还能成为一座文道聚集之城。而襄江西岸,刘修所要立的襄城,则也将会是防御襄阳以东的重要之地。

    …

    对内,刘修热火朝天的发展着,对外,刘修则将原本麾下那经过商会和商队带向全天下的细作和情报系统,分离出锦衣卫,又进行了完全的整合,编成了楚公府密探,一来收集情报,二来负责暗杀,这些则专门由刘修亲自负责。

    密探刚重组,刘修便立刻大力开通襄阳到关中的商路,趁着西凉诸大势力相争,大发战争财,不断的出售些军械军备给李堪等小势力,而后购回战马、牛羊等南方稀缺之物,甚至是战乱下的流民、奴隶也成了交易的目标,而这些,李堪等人却都只是为了楚地出产的军械军备,或者可以说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楚公…

    而为此,刘修甚至暗中派遣刘穆之,随商队前往,为李堪等小势力出谋,挑唆诸多小势力,使其联盟,对抗刘备、马腾、韩遂等西凉大势力,大大提升了刘备一同西凉的难度。

    ……

    对于此,刘备到时显得不怎么着急,他初得渭水两岸,数百里秦川之地,还只是在巩固阶段,那里管得到安定,石城等地。

    相反的,他如今最后悔的乃是手慢一步,失了河东这个关键的大郡,如今只能北上,去征讨匈奴等外族盘踞的河西、上郡等地…

    而他的下一步目标则是定在了并州太原,为此,他还专门加强了与孙氏的联盟,打算到时候和孙氏一起,东西联合出兵,打曹操个两头不能兼顾!

    至于刘修,刘备和孙权反而不敢奢望太多,只是在联盟的时候,一个劲的表示,会让出兖州和豫州两地给他,只希望不会被刘修背后捣乱…

    而一年的时间,在诸葛亮和诸多猛将的配合下,刘备确实很快就平定了河西,收纳了众多外族骑兵。

    他甚至不远万里,以牛马等物,到江东与孙氏通商交易,换取大量的粮草,借此度过这段入不敷出的日子。

    今年春时刚攻下河西诸地的刘备,难得的安稳下来,打算过了秋收时节,在谈并州战事。。。

    ……

    刘备在西凉搞风搞雨,动静之大,自然瞒不过司隶的刘协、徐庶等人…

    如今的刘协,在徐庶等人的帮助下,已是稳定了洛阳,东边的河内、虎牢,西边的函谷、弘农,黄河北岸的河东,可谓是尺寸之间,固若金汤。

    但可惜的是,土地太小,百姓太少,终究难有作为。。。

    然而,当他们见证了刘修等人的三方盟约之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机会!

    他们不该向西,而该在三方联盟之下,合力向东,取冀州!此方为上策!

    于是,三方的盟约订立,刘协改变了联合刘修,孙氏,压制刘备的策略,反而册封刘备为秦公,孙权为吴公,顺势加入了三公之盟中!

    相约好,在他们出兵的同时,他刘协也将会昭告天下,从河内出兵牧野、朝歌,誓灭曹贼!

    ……

    看着这一切,刘修只觉的眼皮直跳,曹操的确是兵多将广,占据中原、河北辽阔富庶之地,但也决计支持不了多线出兵。。。

    届时,即使刘修不加入,只要诸葛亮等人心黑些,联合北方的外族南下,这也足够曹操吃一壶的了,到那时,曹操即使不灭,也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只是,若如此,那他刘修岂不就是下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