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的商户们都在说房玄龄忘恩负义,房家有如今这般富庶全靠楚王府这些年的照拂,如今有几个钱了,就要单飞了。
房玄龄的门生故吏,虽不明白房玄龄的做法,但恩情没忘,对楚王府经营的产业越发严苛,房玄龄斩断与楚王府的交情不过几日的时间,便有不少官员前往修建住宅区的地方查询,令承包的商户们敢怒不敢言。
朝中的大人物们感受不一。
魏征有些不明白房玄龄为何搞这么一出,曾私下找过房玄龄,据说从房家出来的时候,魏征是骂骂咧咧出来的,丝毫不给房玄龄一点面子。
长孙无忌谈不上高兴,对于房玄龄的选择,他只有一句评价,房玄龄失心疯了。
在宫里的李世民似乎也不太明白房玄龄的用意,得知第一手消息后,砸了龙案上的茶杯,同样骂着房玄龄失心疯,然后召房玄龄进了宫。
随即喜忧参半,喜的是从房玄龄口中得知了儿子的打算,忧的是房玄龄似乎真的反对儿子接掌太子之位,让他很为难。
至于李泰和李治自然是高兴的,对于李泰而言,房家打压楚王府对他也有一定的好处,毕竟李治还没有进入他的眼中。
李治的高兴更简单,得到堂堂房玄龄的支持,再加上一个长孙无忌,自己就是现在与楚王府斗一斗也没什么担心的,这足够了。
最后就要说到楚王府一系的人马,房家的门生故吏打压楚王府的产业,楚王府一系的人便打压你房家的产业,你要查,咱们就都查。
不过楚王府一系出动的人马不多,也就商业上的李道兴和官场上的司农寺的孙行,而作为直接受害人的李宽和李哲父子没有任何动作。
但就是这样,也在长安城中闹出了不小的风波,最显著的变现便是,不过几日光景,长安城的米价便上涨了两文,而房府现下重要的产业就是米行。
宫里的李世民坐不住了。
倒不是说他担心米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毕竟这些年百姓富庶了不少,上涨两文而已,算不得大事。而且,随着这些年对岭南和凉州等地的开发,占城稻的推广,大唐不缺粮食,他随时都可以调集粮食压价。
商业上的打压很容易处理,只不过这出闹剧太难看了。
李世民看着御史递上的奏折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朕竟然差点受蒙蔽了,厉害了。”说完便让连福宣召房玄龄进宫。
房玄龄再次被召进宫了,李世民对房玄龄没多说其他的,只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军校和宽儿所言的住宅区皆重要,朕不希望再有任何影响。
第二句是,差不多了。
有李世民出面,事情便简单了,在房玄龄拜访桃源村之后的第十日,房玄龄门生故吏打压楚王府结束了,而且楚王府的速度也出奇的快,房家这便一结束,楚王府的打压也结束了。
两者之间就像是一出戏,但谁都没有认为这是一场戏,毕竟房玄龄不仅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李宽也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
第702章 父子()
大唐承包王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楚王的待遇可比房玄龄的待遇好多了,甘露殿中不仅有美食还有美酒,而且就连李宽现在面前的酒杯之中的酒水也是李世民亲自倒的。
“听玄龄说你小子说朕吩咐你小子的事,你小子一切遵从?”
一想到这句话,李世民就说不出的高兴,这么多年了,李宽对大唐的功绩很多,但所有功绩都比不上这句话令李世民感到开心。
李宽点点头,端着酒杯与碰了下李世民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都在酒中。
对李世民,李宽真不善于表达。
李世民哈哈大笑,仰头一饮而尽,笑道:“那朕下旨立你为太子,你小子也遵从?”
李宽再次点点头,给李世民倒了杯酒,没说话。
李世民涨红了脸,大笑道:“连福,你听到了?”
“陛下老奴,听到了。”连福像似比李世民还要激动,激动得浑身颤抖,伺候了两任帝王,李渊如何看重李宽不说了,李世民对李宽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早些年,陛下做的有些过分,但陛下的改变和后悔,还有对楚王殿下的关爱,自己比谁都清楚,甚至曾对楚王殿下多有怨言,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果,这便是最好的了。
李宽翻白眼,明明自己什么都没说,也不知道连福听到了什么。
“连福,传旨李淳风与道宗,让他二人立即来见朕。”
“等等。”李宽有些疑惑,“陛下,传旨李淳风与江夏王叔干嘛?”
“还能干嘛,当然是让他们挑选日子,册封你小子未太子。”李世民说的理所当然。
“这不妥啊,前不久您才答应了老大的请求,您这就立我为太子,老四会怎么想?再者说了,陛下您还年轻,我还想多休息两年呢。”
经李宽这么一说,李世民沉默了,想了想,点了点头,“那行,那就过两年,朕等着你小子接任太子之位。”
所以说,封建王朝,皇位的归属问题其实只是与在位的皇帝有关系,在位的皇帝想给哪个儿子就是那个儿子的,哪怕这个儿子不受百官爱戴,但皇帝下定决心要给,百官依旧无可奈何,最多不过等到老皇帝驾崩之后,架空新帝的权利罢了,或者夺了原本的江山。
如同后来的大明朝,明成祖厉害吧,但明太祖不也依旧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明成祖也不过是夺了侄儿江山的人罢了,建文帝其实才是正统。
“对了,今日找你小子前来还有一件事。”
“陛下,您说,我听着呢。”李宽在家人面前没有规矩,所以在李世民面前实在谈不上有任何礼仪,手和嘴的动作就没停过。
“房玄龄······”
李宽放下手中的筷子,打断道:“陛下,如果您说房相,那就不必了,我大概猜到了几分房相的用意。”
“哦?!”李世民精神一震,笑问道:“你小子何时猜到的?说说。”
“其实我之前也没想通房相为何要与我为难,前几日听说房遗爱从房府搬了出去,又听哲儿说房遗爱手中的产业皆是与王府产业联系最紧密了的,我便猜到房相的用意,他这是在以自己多年的好名声给房遗爱挣一份信任,不过我有些不喜欢就是了,毕竟没那个必要,房相的名声还没那么不值钱。”
说不吃惊是假的,李世民也才想明白不久,按照儿子的说法,儿子似乎早就想明白了。
“那你为何还配合房玄龄?”
“房叔都送上门来的礼,我不收不成啊。”李宽一副自己迫不得已的样子,随即却笑道:“我这么说,是不是有些不要脸了?”
“你小子还知道啊!”李世民没好气的敲了下李宽的头,“不过理当如此,玄龄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你小子若是不收,恐怕还会寒了老臣的心。”
“既然陛下都如此说了,那微臣便心安理得的收下了。”李宽笑道。
其实房玄龄有此做法,缘由听简单的,一切都是为了房家,为了儿子。
房玄龄的智慧非一般人可比,高阳公主的那件事,自己儿子算计了李宽,这件事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等到李宽继承皇位之后,臣子算计皇帝那就是大事,皇帝心里有疙瘩,难道你还指望皇帝会重用你?
为了消弭这个影响,必须让儿子为了楚王哪怕离开房家也不是不可以,以此增加儿子在李宽心中的分量,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当然,或许房玄龄早先是没有想到这个办法,他坚持嫡庶之别也是他原本的真实想法,不过见过李宽之后,或许想法才得以改变。
至于房玄龄具体的想法,李宽倒是没能猜出来,但为了儿子的心意确是实实在在的,这点李宽敢肯定。
而李宽不喜欢房玄龄的做法,原因也很简单。
房玄龄的做法委实没有太大的必要,为了儿子便付出自己多年的名声,是一招臭棋。
更重要的是,房玄龄这个做法其实是两头投资,房遗爱本就在楚王府这条船上,其他人自然要选择另一条船,而这条船自然便是李治。
说白了,朝中凡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对李泰不抱任何希望,皇位的归属只会在李宽与李治之中产生。当然,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更加看重李宽,但是万一呢?
万一将来李治登基,现下投资李治的回报可比投资李宽的回报大的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毕竟自古以来皇子争夺皇位都是一场赌博。
反正他房玄龄做出这个决定,都不会亏本,就算将来真的是李宽登基,有房遗爱,房家依旧还是那个房家。若是李治登基,那结果当然会更好一点。
不过,房玄龄也知道,李治登基的可能性极小。
作为李宽来说,我若是上位,重不重用你房家除了房遗爱之外的人,那是我的事,但你不能选择其他人,所以不免有些不满意,但也知道房玄龄的做法无可厚非。
这也就是落到李宽身上,房玄龄借助对李宽的了解才敢这么做,换做其他人,房玄龄未必敢这么做。
这也是李世民找李宽前来的原因,跟儿子细谈一番,希望儿子不要记恨房玄龄,只是没想到儿子自己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李世民有些尴尬,“看来是朕画蛇添足了,恐怕没有朕的吩咐,房玄龄也差不多要停下了,让你小子少了好些好处。”
李世民说的好处,李宽清楚。
大唐如今的朝堂,抛开武将们不谈,有三大支柱,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房玄龄这么闹一次,楚王府将房家压下去,便可增加足够威望。
其实不用李世民吩咐,房玄龄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主动认输,结果李世民这样一召见,就成了李世民的意思,与楚王府的势力强弱关系不大。
但说让李宽少得了些好处,其实未必,李世民插手,却也令朝中大臣知道,陛下始终是看重楚王府的,看重楚王的,毕竟一个皇帝的态度比起压制住宰相的威慑有力的多。
房玄龄或许也是看到了这点,才什么也没说,出宫之后便停止了一切活动。
李宽摇了摇头,“房叔的名声也没有那么不值钱,陛下的吩咐其实恰到好处。”
多得话李宽没说,李世民没说他给自己的好处,李宽记在了心里,父子之间感激的话没必要说的那么直白。
其实哪怕李世民想要让李宽说出口,他也说不出来,这么多年了,养成了习惯,一朝一夕难以改变。
“行了,既然你想明白了,回去吧,让你小子好好玩两年,两年之后接手太子之位。”李世民笑了,他不是不想让儿子现在就帮自己,而是想到儿子这些年似乎一直在忙碌中度过,甚至比他自己还要忙碌,打心眼里想要儿子休息两年。
“谢陛下。”李宽起身行礼,走到殿门口,转身看着李世民,发现李世民早已不再是那个精神奕奕的天可汗,他现在已是霜染双鬓了。
“陛下,父······”李宽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父皇,朝中事物繁杂,是处理不完的,身体最重要。”
“你刚刚叫朕什么?”李世民像似没听清。
“父皇,保重身体。”
“好。”李世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大笑道:“好好好,为父知晓,你放心,为父身子好得很,夜御十女都没问题。”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很好,李世民竟然说起了荤段子。
李世民的身子不错这倒不是假话,李世民比起历史上的他来说好的太多了,毕竟李宽和孙道长研究出来的那套养生的法子也不是白给的。
“那就好,那儿臣先告退了。”李宽再次行礼,不知想到了什么,转头又到:“连福,派人随本王去趟桃源村,最近几日本王和师父讨论出了一套疗养头疾的方子。”
不用说,也知道这方子是给李世民。
“好,老奴这就派人随殿下去桃源村。”连福眼中闪动着泪花,不知道的还以为连福是李宽的老爹呢。
wxi7
第703章 李宽交底()
大唐承包王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有人说曾经造成的伤害就像花瓶出现了裂痕,无论如何修补,无论做出怎样的补偿,裂痕永远存在,但李宽却想说,裂痕其实是能够愈合的,真真正正的愈合。
以为叫一声父皇很难,但是李宽叫出来的那一刻,才知道其实没有那么难。
还没走远,便听到从甘露殿中传来的李世民的大笑声,还有李世民问连福的话,一句“宽儿叫朕父皇了”,令李宽会心一笑,浑身轻松。
带着小黄门回桃源村,将准备好调养头疾方子给了小黄门,李宽便闲了下来,是真正的闲,每日睡到日上三竿,陪着苏媚儿转转,然后吃饭睡觉,可以说是三点一线的生活。
所以说,习惯是一个很强大的东西,最初回到桃源村时,闲散的生活令李宽感到烦闷,过了大半年的闲散生活,又觉得这样的生活最好。
不过今日的闲散生活被人给打扰,有人来了桃源村。
来的人不多,只有三人,李景仁、王敬直和房遗爱。
“你们三个今日怎么来桃源村了?”李宽拉着苏媚儿的手走出门,就见着三个走了过来了。
不敢让二嫂加快步子,如今二嫂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子,可金贵着呢,只能自己匆匆加快脚步,走到李宽夫妻身边,李景仁笑道:“二哥,要不进屋谈?”
李宽转头看着苏媚儿,显然有些不乐意跟三个大男人聊天,他更愿意跟着妻子在一起,那种携手散步的感觉很好,但苏媚儿却理都不理李宽,挣脱掉李宽的手便走。
“进屋吧!”
回到大厅,四人落座,李宽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三人来干什么,房遗爱便起身行礼道:“二哥,小弟对不起你。”
李宽一时间没转过弯来,有些发愣。
“二哥,您与房相那事,小弟不得不替房遗爱说句好话,就说房遗爱从房府搬出来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