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开口之人是薛仁贵,李宽摇了摇头,笑道:“仁贵,这你就想错了,如今咱们大军之中便有不少人懂得倭国话,且当初到倭国打探消息的士卒早已懂倭国话了。
九州和四国所需的官员,这些人已经足够了,等到朕回台北之后,亦会挑选一部分官员来九州和四国,所以你们按照朕的吩咐进行便是。”
“末将等遵命。”
“此次召集你们召开会议,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你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让士卒们自愿留守在九州和四国。当然,若是你们亦愿意留在九州和四国,朕亦不会阻拦。”
事实上,自愿留守在九州和四国的将领不多,不过也不是没有,像当初大唐派遣到华国的将领便当场说自愿留在九州和四国。
对于表忠心的人,上位者总是宽厚的,李宽也不例外。
所以在会议结束之后,李宽将于将军四人留了下来。
“于将军,你们既然自愿留守在九州和四国,那朕也就不瞒你们了,九州和四国在不久之后便会成为一国,而你们将会是开国的功臣。”
听到李宽这句话,于将军四人惊讶的合不拢嘴,怎么也没想到已经是一国之君的李宽竟然还要立国。
“陛下,您这是·······”
像似明白了于将军等人的意思,李宽笑道:“你们想多了,你们之前便知晓,朕打算回台北之后便将皇位传给太子,所以对于皇位,朕已经没有那心思,这九州和四国将成立的夏国的君王是哲儿。”
连即国号都已经想好了,于将军四人全然明白了,于是当即便作出了保证:“陛下放心,臣等定然尽心辅佐贤王殿下。”
李宽点头道:“朕和你们一样,心里其实也念着大唐,可若是二伯派兵到倭国后,支持间人皇女母子之时,朕希望你们能认清情势。”
“陛下放心,我等明白,我等如今已是华国人,只认二皇子。”
李宽满意的笑了,原本打算留守在九州和四国挣些功绩,表表忠心的于将军四人也笑了,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处。
当然,满意的可不止李宽和于将军等人,还有听到消息的士卒们,特别是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在九州四国为官的士卒。
本是军伍汉子,如今却有机会出任为文官,兴奋之意难以言表。
回到九州之后,将领们忙着挑选留守的士卒,忙着挑选出任九州和四国的官员,就连贞观十八年的除夕也在忙碌之中结束了。
当然,李宽也没闲着,凡是挑选出来的官员,他都亲自接见过,经过了一番长谈,教导了许多致富的法子,其中自然少不了同化九州和四国的本地人的方法。
等到所有的事务都结束,李宽才从倭国返回台北,正式回国。
:。:
wxi7
第585章 传位()
在李宽回国的时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开始准备御驾亲征了。
既然下定了决心举国之力覆灭高句丽,李世民自然希望远在倭国的儿子能率兵从水路上进发高句丽,顺其自然的询问着刚从倭国返回长安的士卒。
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李世民失望了,哪怕不知道李宽如今已带着一部分士卒回了台北,但却也知道了李宽言明了不会参与到征伐高句丽之事。
对于李宽的性格,李世民早已摸得七七八八,既然说了不会参与其中,就算他再怎么劝说,李宽也不会参与到其中的。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微微失望罢了。
毕竟在他看来,大唐对付高句丽是易如反掌之事,若有华国加入便有十二分的把握,若是没有华国加入,他亦有十分的把握,所以在贞观十九年的三月,李世民率领六路大军出发了,而李宽也在三月回到了台北。
回到台北的家中,李宽却发现大厅之中只有苏媚儿一人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在吩咐着仆从和侍女们忙碌,未见李渊和万贵妃等人。
“媚儿祖父和祖母呢?”
以为多出来那不认识的人是新招的仆役管事,李宽也就没在意,而是看着苏媚儿问着李渊和万贵妃的行踪,毕竟他刚从海外征战归来,以李渊和万贵妃对他的感情,怎么着也会在家里等着他。
“夫君,祖父与祖母已经回长安了,同行回去的还有孙师父。”
只是看苏媚儿的样子,李宽就猜的七七八八了。
落叶归根,李渊、万贵妃、孙道长已经老了,回长安乃是常理,就是他有些时候都有些想念在桃源村那种悠闲的日子,想念生他养他的地方,更别说老人们了。
当然,像似徐文远一家和杜伏威一家,就没有那种思想,毕竟全家人都在台北,回不回大唐已经没有必要了,或许想念故乡,但他们的家却已经在台北了。
这不,苏媚儿的话音刚刚落下,杜伏威和徐文远就带着家人赶到了。
“二弟,听说你在倭国又一次大胜了,何时让你侄儿也跟着外出征······哎呦。”
作为战将,杜伏威是希望自己儿子杜煜博也能成为大将军的,可是作为女人的单云英,却不希望自己儿子外出征战。
所以杜伏威的战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单云英给踹了一脚,丝毫不给夫君一点面子,怒骂道:“想要儿子外出征战,等老娘死了再说。”
或许是人老了,喜欢犯小孩子脾气。
以前不敢跟单云英龇牙的杜伏威如今倒是敢了,眼见着一场家庭争吵就要在眼前爆发,李宽连忙劝说道:“大哥,征战就不必了,煜博如今在朝为官挺不错的,何必冒着生命之危挣前途呢!”
“听见二弟说的话了吧!若是敢再鼓动儿子从军,老娘要你好看。”单云英威胁道,洋洋得意的扬了扬拳头。
原本以为杜伏威硬气了,但杜伏威还是那个杜伏威,只是哼了一声,就不敢言语了。
外出征战归来,自然少不得一顿庆功宴。
李府上下欢腾忙碌,杜煜博笑呵呵的带着自己妻子行礼拜见。
这倒是让李宽不意外,毕竟杜煜博如今已成年了,妻子又是冯家女子,李宽早就知晓了,不过让李宽感到意外的是,那个原本他认为是仆役管事竟然也跟随着行礼拜见,竟然还口称哥哥。
李宽愣住了,他可不记得他有这么一个弟弟。
“夫君,这是巫鸿,他与安平定下了婚约,就等着您回国,主持安平与巫鸿的亲事。”苏媚儿在旁提醒了一句。
“你说什么,安平定亲了?”李宽惊呼。
见苏媚儿与在场众人点头,李宽环视了一周,问道:“安平人呢,还有小芷为何也不在家中?”
“这就要问您了,您刚下船不是就吩咐胡庆通知所有官员继续工作吗?臻儿和李哲,还有小芷和安平都在办公呢!”
“安平和小芷为官了?”
“在经济部呢!”
李宽点头,疑惑的看向了杜煜博,问道:“你小子不是在司法院吗,怎么没去办公?”
“二叔,您忘了,咱们华国不是有婚假吗,侄儿这才刚成亲没多久,若是知晓您最近就会回来,早知道就等着您回来之后再成亲了。”杜煜博笑呵呵的回答着,说到最后脸上有些懊恼之色。
李宽点点头,发现巫鸿尴尬的站着,遂把目光转移到了巫鸿身上,平淡的问道:“哪里人士,如今何官署任职,家里还有多少人,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李宽就像寻常的父母一般,像似调查户口一样。
平静的目光和平淡的言语,却让巫鸿感觉到了如山般的压力,深吸了几口气才沉着冷静的回答着李宽的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巫鸿的一言一行,李宽都看在眼里,哪怕听巫鸿说自己是一个商人,李宽依旧对巫鸿是赞赏的,仅凭气质就可以看出小伙子不错。
当然,若是巫鸿差了,自然也入不了安平和李渊等人的眼,毕竟安平和巫鸿定亲,显然是李渊和万贵妃也同意了的。
可是不管巫鸿再怎么不错,李宽都觉得心里很别扭,张嘴想要说点什么,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以后好好对安平。”
保证的话,巫鸿没说,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原本挺欢喜的气氛,因为安平定亲一事,顿时失去了几分喜庆的意味。
不过,等到一群小萝卜头扭着小屁股欢欢喜喜的进入李府大院时,气氛再次恢复了喜庆。
有叫师叔公的,有叫二伯的,总之小萝卜头不少,李宽也顺势将自己上下一身的佩饰全都送了出去,在院子里逗着杜荷等人的儿女们,欢笑声不绝。
尤其是听到杜荷的女儿说自己将来要向母亲一样,成为女官员之时,李宽笑的尤为大声,他仿佛看见了华国在男女们共同的努力下,立于世界之巅的那天。
傍晚,夕阳西下,办公的众人在李臻和李哲兄弟俩的带领下到了李府。
凡是数得着名号的官员皆赶到了李府,偌大的李府顿时显得有些局促,却也增添了几分热闹。
李宽有些庆幸,幸好自己没带着苏媚儿等人回官员们聚集那栋小楼,否则还真不一定能坐下这么多的人。
酒宴开始,李宽作为主人家,且是在场地位最高的人,自然少不得说一些开场白。
可是李宽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不少人愣住了。
“到今年臻儿已经处理政务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朕打算择日将皇位传于太子,诸位以为如何?”
:。:
wxi7
第586章 夏国()
愣住的人的不少,不过还是有几人未有丝毫的发愣,只是有些不解的神色出现在脸上,而这些人自然是华国的重臣们,刘仁轨、马周、杜荷等人之流。
毕竟,在李臻和李哲前一年台北之时,李宽就让一同回台北的怀恩与他们说过,他们有心理准备。
场面安静,针落可闻,等到众人回神之后,顿时爆发出了一阵议论之声,就连苏媚儿也不可置信的开口问着怎么就传位给臻儿了呢?说着让李宽慎重。
就连作为李臻母亲的苏媚儿都持反对意见,可想而知,反对李臻继位的压力有多大。
好在,李宽早有准备,争取到了军中将领们的支持,所以自然而然的看向了在场的王翼等人,意思不言而喻,该你们说话的时候了。
可惜没等到王翼等人开口支持李臻继位,刘仁轨和马周等人却已然纷纷站起身来,表态道:“臣等定然尽心辅佐太子殿下。”
意外。
天大的意外。
李宽根本就没想到刘仁轨和马周等人竟然支持李臻继位,毕竟李臻年纪还小,作为一国大臣来说,年轻力壮的皇帝禅位与年纪幼小的太子,持反对意见才是应该的嘛!
当然,为了权力也会持支持的态度,毕竟皇帝年纪幼小,就是重臣揽权的大好时机。
可是,李臻一旦继位,他李宽也不会完全置之不理,哪怕是重臣们想要揽权,成为权臣,架空小皇帝的权力也做不到啊!
想不明白。
好在,马周等人给李宽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太子殿下监国一年,臣等深知太子殿下才能,臣等心服口服,且有陛下从旁照看太子殿下,臣等自然支持太子殿下登基。”
听到这句话,李宽诧异的看向了李臻,想要问问儿子回国之后干出了什么大事,能让重臣们心服口服,想了想又放弃了。
问与不问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反正皇位已经打算交给儿子了,儿子将来能带领华国走向怎样的强盛,那是儿子的事,与他关系不大。
重臣们皆赞成李臻登基,少了他不少的麻烦,李宽笑了,然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白。
“在场之人都是跟随朕的老臣了。
年生久的,有二十多年了,就是年生短的,也有快有二十年了,除去君臣关系,咱们可算是朋友。
作为华国的皇帝,朕感激你们,是你们将华国建设成了如今这般的繁荣,是你们让朕不负天下的百姓,让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作为朋友,我就不多说了,除了幸运二字,我再也想不到有任何言语来形容我此时的心情。
为了咱们君臣,为了咱们一生的朋友,为了华国愈发繁荣的明天,咱们共饮此杯。”
说完,李宽举起了酒杯,也不等其他人,率先将杯中之酒喝了个干干净净。
酒宴在欢快之中结束,许是想到李宽一路奔波,想到李宽才刚刚回府,独自前来敬酒的人不算多,李宽倒也没因为一场酒宴而醉倒。
将庆贺的众人送走,苏媚儿率先开口问道:“夫君,您真决定将皇位传于臻儿吗?”
李宽点头,尚未来得及开口,就听安平开口问道:“哥哥,臻儿年纪还小,您又真值年轻力壮之时,为什么要传位与臻儿呢?”
“不错,父皇,儿臣如今年纪尚小,父皇传位于儿臣是否有些欠妥啊!”李臻开口道。
李臻并不知道李宽早前的打算,他也是今天才听李宽说传位的事情,心中有兴奋,当然也少不了不解和担忧。
自李臻开口之后,再也没人继续开口,李宽这才不咸不淡的问道:“怎么,你们一个个的对我的决定好像有很大的意见嘛!
媚儿,臻儿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儿子登基做皇帝和你夫君做皇帝有什么区别吗?
至于安平······”
话没说完,安平气恼打断道:“哥哥,您就别拿问嫂子的那一套来问我了,没区别。”
李宽无语的摇头,转头看着小儿子,问道:“哲儿,你母亲和你姑姑都反对为父的决定,你就不说说自己反对的意见?”
“父亲的决定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且大哥确实厉害,孩儿自然不反对,不过孩儿能不能提一个要求啊!”李哲没心没肺的回答道。
“说说。”
“孩儿想求父皇将吕宋岛给孩儿,儿臣也要自立为王。”李哲坚定道。
“你能确定自己真想自立为王吗?”
李哲没回答,只是坚定的点着头。
李宽叹了口气,道:“原本为父的打算是将大唐的产业给你继承,你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