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翼、陈云,下令所有士卒用过早饭之后登船,进江之川,出发藤原京。”

    “末将领命。”

    间人皇女离去,李宽当即改了自己的命令,吩咐道:“陈云,吩咐所有楼船出发之后放慢速度,朕只有一个要求,你们务必要做到不得让任何一人因倭国内战而战死,明白?”

    说完,李宽看向了王翼,显然是在给王翼吩咐,毕竟登陆之后,指挥权就在王翼手上了。

    整整四十艘的楼船在江之川上占据了整个河道,犹如一条龙盘踞于江之川上,俯视着整个倭国,站在甲板上的李宽顿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

    一路从江之川出发,登陆之后,大军开始在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作战,不过这次的作战,李宽没有参加,而是留在了楼船上,在楼船上一待就待了三个月。

    整日无所事事的感觉,李宽在这三个月之中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早上用饭之后去睡个回笼觉,习惯了在吃过中午饭之后,在江之川游泳,这样的生活,李宽很喜欢。

    “陛下,王将军传消息来了。”甲板上的胡庆大喊道。

    李宽起身上了甲板,问道:“怎么说?”

    “如今藤原京已平定,苏我家被正法,间人皇女已登上女皇之位,王将军正在返回的途中。”

    李宽点点头,见胡庆面露难色,询问道:“还有什么事?”

    “陛下,王将军询问是否出征高句丽?”

    “看你这样子,似乎不愿意出征高句丽!”

    胡庆没说,但样子已经说明一切了,很显然是不愿意出征的。

    其实只要是军中人,大多都是了解当年隋朝出征高句丽之事的,隋朝三征高句丽大败,在大多数军人的眼中,高句丽是一个难以征伐的地方,出征高句丽很危险。

    如今他们已经算不得大唐人了,作为华国人而言,不愿意出征高句丽可以理解。

    当然,李宽自己也不愿意出征高句丽,所以李宽理所当然的回答道:“出征高句丽之事,与我华国没有任何干系,咱们不去,等到倭国将九州和四国交给咱们之后,咱们便回台北。”

    :。:

    wxi7

第583章 撤出倭国() 
“陛下若是不出兵高句丽,那大唐陛下那里该如何交代?”胡庆小心的问道。

    大军出征高句丽一事,上至李宽下至寻常士卒无任何一人愿意,其中自然是包括了胡庆的,可是作为臣子得替君王考虑那是本职,所以胡庆还是问了出来。

    李宽不在意的笑道:“朕是大唐王爷不假,可朕依旧是华国帝王,若是出征高句丽于我华国有何利益?至于交代,朕为何要给二伯交代?”

    说到底,李宽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满意李世民的做法的。

    早前便去了信,请李世民共同出兵倭国,可李世民不仅没出兵不说,还将震天雷交给了间人皇女,平添了李宽扫灭倭国的难度。

    当然,这不是李宽不答应出兵高句丽最重要的原因。

    李宽之所以不出征,一来,高句丽对于华国根本没有任何好处;二来,李宽有自知之明。

    李宽很清楚自己的本事,自从自己率军以来,根本谈不上用兵法战胜任何一场战役。

    最初攻打冯家,那是借助了他自己的身份,让冯家不敢妄动,才有了和局的出现,若是他没有楚王这个身份,当初冯盎就能让他刚刚组建的楚王军覆灭。

    去台湾之后,攻打南洋群岛和中南半岛,其实与他的关系亦不大,就算是最困难的时期,那也是借助了火器之利,他自己根本就不通兵法。

    若说李宽对战争有独到的见解,大抵就只有看待敌方战力的眼光了。

    除此之外,对于战争上的事情,李宽可谓一窍不通。

    而且重要的是,李宽对于李世民这次攻打高句丽的战事的结果很清楚,至少历史上记载的结果很清楚。

    在不久之后,李世民就会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四万,战舰五百艘由海路前往平壤;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骑兵、步兵六万人前往辽东,海陆并进击高丽,并要求新罗、百济、奚、契丹分路发兵。

    而且等到开年之后,李世民就会亲自率兵出征高句丽,但御驾亲征的李世民也最终没能覆灭高句丽。

    所以,在李宽看来,他去不去其实根本没多大的关系,毕竟他不可能抽调走在倭国的所有士卒,充其量只能抽调一万左右的人手去高句丽,而一万人在李世民动了真火,举国之力攻打高句丽的情况下,只能算是九牛一毛罢了。

    而且,他能支援李世民的已经支援了,火炮、楼船、手雷,这些东西就是李宽一直以来的倚仗,既然都给了李世民,那他就没有必要前去了。

    去了,最多也就能挣个名声罢了,可是用手下士卒的性命去挣来的名声,得不偿失,且李宽本身就是一个不怎么注重名声的人。

    早已想明白的李宽对于李世民出征高句丽之事根本就不在意,他现在关心的是出征藤原京的大军伤亡了多少,间人皇女什么时候将四国和九州两岛正式的划分给华国。

    “王翼可曾说间人皇女答应朕的事何时兑现,可曾说军中伤亡情况?”

    明明才在说关于出征高句丽之事,却瞬间谈到了倭国和华国大军的情况上,胡庆一时间愣住了,回神之后立即回道:“陛下,有您的吩咐,王将军等人就是带着士卒从旁用火炮协助,伤亡几乎没有。

    至于间人皇女答应陛下的事,送来的消息之中尚未提及。”

    此时,李宽像似顿悟了一般,突然想明白了间人皇女的打算。

    以间人皇女刚登基的地位,她根本不敢将九州和四国明目张胆的划分给华国,毕竟九州和四国两岛虽不发达,但也是倭国的领土,不是刚刚登基的间人皇女就能做主的。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空口说白话罢了,自己竟然着了道,竟然仅凭口头上的协议就帮助间人皇女登上了帝位。

    李宽无奈一笑,当即问道:“胡庆,按照大军的归程,还有多少日能与咱们汇合?”

    “大概还有半月的时间。”胡庆回道。

    “半月吗?等到大军一到,回九州正好是过年的时间吧!”

    胡庆想了想,回道:“算算咱们前来的时间,回到九州岛差不多正是宣武五年年初。”

    不知不觉已经快立国五年了,出征倭国也快两年了,该回去了。

    李宽心里感叹万千,长叹了口气,吩咐道:“立即吩咐所有在外的士卒的赶回此地,收拾收拾,等大军一到,咱们便回九州。”

    对于倭国,李宽显然是没有那么仁慈的,在王翼等人出征的这段时间,留守在李宽身边的士卒们也没休息,早就被李宽派遣到了江之川沿岸的各个集市打劫。

    如今,李宽明白了间人皇女之前的打算,那所有人就该回九州和四国留守了,说到底九州和四国还是得要他的大军守住了,那才是华国的地盘。

    世上的一切,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周边的士卒回来的远比王翼等人率领的大军回来的快,在李宽见到士卒们回来时候的样子,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事情也很简单,就是士卒之中竟然有不少人是带着倭国女人回来的。

    对于婚姻的问题,华国和大唐差不多,不规定一定要一夫一妻,只是规定了成婚的年纪。

    当然,对于妾室性命的保护是要比大唐好很多的,所以大多数有钱人家依旧三妻四妾,不过倒也不至于出现妾室被随意扔到乱葬岗的情况。

    可是,对于士卒们强抢倭国女人为妾的行为,李宽是不满意的。

    倒不是不满意士卒们纳倭国女人为妾不满,而是对于强抢女人这样的行为不满。

    “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宽朝身边的护龙卫吩咐道。

    不久,护龙卫便带着笑脸回来了,给出了答案。

    事实上,李宽想多了,这些跟着士卒们回来的倭国女人并非是士卒们强硬的绑回来的,对于军中条例,士卒们可没忘记,那种禽兽不如的行为,他们没有做出来。

    回来的倭国女人们都是他们用钱买的,要不然就是自愿跟着他们的回来的,而且士卒们甚至还喜欢娶倭国的女人们为妻。

    这点倒是出乎了李宽的意料,毕竟华国的所有人如今也如大唐人一样,甚至比大唐人还要骄傲,看待异国人都是撇着眼看的。

    不过想到倭国寻常女人的那些情况,想到倭国女人那种以夫君为天的理念,李宽也就释然了,毕竟大家都是男人嘛,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以自己为天呢!

    看着一队又一队的士卒带着女人和财宝返回,李宽还是很谨慎的吩咐人查问了一番。

    虽说知道士卒们皆未在触犯军法的情况带着倭国女人回来的,但查问却是为了给士卒们敲响一个警钟——自己是军人,不是强盗。

    敲打是必要的,毕竟此番前来的倭国的士卒要留下大部分人,若是不敲打,或许等到下一次换防之时,留下的士卒也就难以称得上士卒了。

    士卒们陆陆续续的回来,等到周边所有的士卒回来了,王翼等人才率领大军返回。

    刚返回,在还没有听过王翼等人的禀报,在刚见到王翼等人时,李宽便吩咐道:“所有人登船,即刻撤出倭国。”

    :。:

    wxi7

第584章 回国() 
撤出倭国,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宽会有这么一个吩咐,毕竟华国大军刚刚才帮着倭国出了极大的力,还没有拿到任何好处,且大军刚刚才返回,尚未有过任何休整,这就要撤离了?

    王翼等人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宽,仿佛像似自己没听清楚李宽的吩咐一般,几人同时问道:“陛下,咱们这就回国了?”

    李宽点点头笑道:“算是要回国了吧!”

    “可是······”

    薛仁贵有些不满的开了个头,但最终还是没能把自己的话说完,毕竟开国皇帝的威严不是多少人可以冒犯的。

    不过李宽倒是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显然他们是误解了他的意思,所以李宽解释道:“你们或许是误解朕的意思了,朕是说回九州和四国,毕竟如今这两岛已经是咱们华国的治下了嘛,咱们回去也可以算是回国了。”

    听到李宽这样一解释,众人皆笑了,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

    不过李宽却未笑,反而严肃的提醒道:“不过咱们回九州或者四国休整之后,也就到了该回台北的时候了······行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全部登船,咱们回国。”

    几万大军登船撤离,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华国的大军才从江之川缓缓撤离,等到撤离到江津口岸时,间人皇女的使者来了。

    所说之事与李宽猜测的差不多,间人皇女根本就没有送来正式的国书,倒是表明了她在位期间不会派兵攻打九州和四国两岛。

    听到这样的承诺,李宽打心眼儿里佩服间人皇女的智慧。

    间人皇女之所以能登上倭国的皇位,其实就是大唐和华国的帮衬,而本质上就是华国的大军在支撑着她,她在倭国或许是有些根基,可根基终究是不厚实的。

    间人皇女做出这样的承诺,说白了就是暗地里将九州和四国交给华国,从而换取华国在九州和四国的大军支持,且具有威胁的意味在其中。

    毕竟若是她被逼退位了,倭国下一任的帝王说不定就是朝九州和四国动手。

    若是放在以前,这样带着威胁意味的承诺李宽说不定就不回了,立即率领大军从江之川攻打沿岸的城镇,进攻藤原京。

    可是如今,不知是因为心理年纪大了,还是因为想着留下一些困难锻炼李哲,总之李宽不在意的吩咐人将间人皇女派遣来的人打断了两条腿,带着大军跨上了回国的路程。

    在回九州的海路上,李宽这才将所有的将领召集到了一起。

    “九州和四国两岛如今是咱们华国的领地,可是九州和四国距离华国的路途不用朕说,你们亦能明白,所以此次会留下一大批将领和士卒留守在九州和四国,两年之后才会有轮换,你们好好给士卒们说说。

    当然,对于留守士卒的俸禄肯定是比回国的士卒的俸禄高的,朕会派遣台北经商的商人到九州和四国,而士卒们亦可参与其中,所获的利益皆归留守士卒所有。”

    为了让士卒留守九州和四国两岛,李宽也是下大本钱了,所以开会的将领们傻眼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华国大军出征很少留守士卒的,哪怕是如今已归到华国治下的吕宋,实际上留守的士卒也很少,可是听李宽话中之意,留守倭国的士卒必定是一大部分。

    不过这对于将领们而言并非是什么难事,因为当年出征就经历了四年的时间,就算留守两年也不过四年而已,且留守的利益足够大,劝说士卒不难。

    见到众人点头,李宽再次开口道:“当然,若是留守的士卒愿意留在九州或四国,便吩咐人统计下来,陈云你得吩咐海军将士卒的家眷送到四国或九州。”

    “末将领命。“

    李宽点点头,继续吩咐道:“如今九州和四国乃是我们华国的领土,所以得从军中挑选一批人出来治理,至于挑选出来的官员,朕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要知道一些让百姓富庶起来的办法。

    第二,学习语言的能力要高,在一段时间之内必须学会倭国的语言。”

    第一个要求很简单,军中有不少人都符合,毕竟大军此前在台南地区,而台南地区的各种发展法子,军中士卒也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

    但第二个要求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犯难了,毕竟军中之人都是一群大老粗,虽说如今不再像以往一般斗大的字都不识,但学识也很低,更别说要在一段时间之内学会倭国的语言了。

    “陛下,这第二点要求恐怕没有人能办到。”

    见开口之人是薛仁贵,李宽摇了摇头,笑道:“仁贵,这你就想错了,如今咱们大军之中便有不少人懂得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