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荷不在意的笑道:“怎么能说是抢呢?借用陛下常说的一句话,咱们之间就如同作买卖,我报出价格,你自然可以还价嘛!”

    “那你倒是给我还价的余地啊,一口咬死八万贯,你让我怎么还价?”李景仁怒气冲冲道。

    一听这话,杜荷也怒了,怒道:“本官不给你还价的余地?可笑······你开口就说一万贯,这像是诚心购买的火炮吗?就连当初大唐陛下与我们陛下商议之时,亦不敢如此还价,你倒是比大唐陛下牛气了。”

    “杜贤侄,当初与如今不可同日而语,你们华国卖给咱们大唐的火炮是残次品,价格自然要比当年低一些了。”房玄龄老神在在道。

    没错,在房玄龄···准确的说在大唐大部分官员看来,李宽卖给大唐的火炮都是残次品。

    毕竟在大唐与吐蕃开战之后,到了冬季,火炮根本无法发射炮弹,而并不知晓其缘由的李道宗等人,甚至还因此损失了一批手下的士卒,所以在大唐大部分人眼中,火炮买贵了。

    事实上,李宽半卖半送给大唐的火炮自然不是残次品,不过因为气候的原因,因为火炮的研发程度尚处于初期阶段,才会导致在冰天雪地之中无法发射。

    而李宽当初也并未想到这件事,毕竟他用火炮的时候都是在热带地方,关于冻住炮管炮声的问题,他没遇到的过,自然也就没和李世民提及过。

    所以房玄龄这话一出口,大厅之中的华国官员皆怒了,压价归压价,但用诋毁的手段来压价确令人所不齿,关键诋毁的人还是李宽,是他们的陛下。

    碍于房玄龄和自己一家是世交,杜荷不好出面,只能闭口不言;而马周又主管政务,像火炮这样的事,亦非他能插嘴的。

    不过刘仁轨不同,虽说他如今属于司法机关的老大,可说到底刘仁轨当年亦是军中之人,在没有李宽和王翼、陈云等军中大将的时候,刘仁轨其实才是最合适的交谈人选。

    “房相,本官素来敬重您,不过这却不代表你可以诋毁我们陛下,当年卖给大唐的火炮,乃是大唐陛下亲自去军械研究院拿的,也是大唐陛下亲自押运回大唐的,你何敢说华国卖给大唐的火炮是残次品?”

    刘仁轨说的有理有据,房玄龄哑口无言,想也知道火炮在冬季不能发射,肯定是其中有他们不知晓的原因,肯定并非残次品。

    房玄龄想到了,不过跟随他一同前来的其他官员未必想的到,所以有人愤懑道:“怎么不是残次品,火炮在冬季不能发射,令不少士卒战死与万里之外。”

    “那是你们自己傻,不明其中关键。”刘仁轨嘲讽道。

    房玄龄豁然开朗,心中暗道,果然如此,火炮不能在冬季发射看来是有原因的。

    随行的另一使臣依旧不满的反驳道:“就算大唐士卒不知其中缘由,难道华国火炮营的士卒亦不知其缘由?”

    刘仁轨一愣,随即解释道:“火炮不能在冬季发射的缘由,亦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教授火炮营的士卒,这能怪咱们华国?自从知道火炮不能在冰天雪地之中发射后,陛下便给大唐陛下去了信,说明了缘由,你等可回大唐问问,是否如此。

    如今竟然为了压价,而诋毁我华国诚信,诋毁我华国陛下,本官看这火炮不卖也罢······太武皇,您认为如何?”

    说到最后,刘仁轨看向了李渊。

    刘仁轨这个红脸唱的好,李渊这个白脸也不能弱。

    李渊微笑道:“刘院长,咱们华国乃是宽厚之国,大唐使臣不知其缘由遂出言不逊,亦情有可原,不过诋毁一国之君总得付出些代价,按照咱们商议的底线,提高两成价格。”

    好嘛,一句话竟然提高了两成的价格,房玄龄坐不住了。

    “太上皇,您乃大唐······”

    李渊笑呵呵的打断道:“罢了此事,朕不参与,你们谈你们的,朕就听听。”

    一听李渊这话,李景仁再次看向了杜荷,笑道:“杜小叶,咱们做兄弟多少年了?快二十年了,二十年的兄弟了,你给我句实话,你们与太上皇商议的底线是多少?”

    李景仁打起了感情牌,可惜杜荷不上当。

    “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你我如今各为其主,你觉得小爷我会将低价告诉你?”

    这杜小叶如今聪明了啊,竟然不上当?

    李景仁不信邪,佯装不满道:“杜小叶,算本官白认你这个兄弟了,若是二哥如今在台北,定然不会如此·······”

    “小胖子,你少扯感情上的事。”李渊笑着打断了李景仁的话。

    就在此前不久,万贵妃带着新城公主,拿着福伯写好的加盖了李渊大印和族印的族谱,笑呵呵的准备前往大厅感谢李渊一番,因为听到李渊等人在商议火炮之事,就准备回后院。

    哪知新城公主一把掀开了大厅的门帘,只听她天真的笑道:“我知道,皇祖父他们商议的价格是四万贯。”

    李渊悔不当初,早知道有会出现小孙女来搅局,当初在得知李世民派遣房玄龄等人来华国之时,就不该与刘仁轨等人在大厅之中商议火炮的价格。

    听到新城公主报出价格,房玄龄和李景仁等人却未见半点笑容,房玄龄叹道:“太上皇,这个价格太高了,陛下给咱们吩咐的价格乃是两万贯。”

    “房相,两万贯也太低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如今的火炮却非当年的火炮可比,两万贯还不够火炮的造价,更别说太武皇还曾言道赠送弹药,您要知晓,这弹药亦非一笔小数目。”刘仁轨接过了话头。

    看样子就知道火炮的价格恐怕是难以降低了,一时间房玄龄等人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沉默不久,李渊笑道:“用不着两万贯,朕做主,以一万五千贯的价格将火炮卖给你们。”

    “真的?!”李景仁满脸不敢置信,毕竟他仔细观察过大厅之中所有人的脸色,那种坚定的神色,他明白四万贯的价格应该是不会少的,却没想到李渊竟然降低了价格。

    李渊点点头,见大唐使臣们一脸兴奋,见华国官员打算开口劝说,急忙道:“小胖子,你先别顾着高兴,以一万五千贯卖给你们的火炮乃是当年世民带着的那一批,并非最近两年研究出来的火炮,你可明白。”

    明白了,所以华国官员朝李渊竖起了大拇指,当年的那批火炮如今已弃之不用了,与其留在台北无用武之地,还不如卖给大唐充裕国库。

    而且李渊的决定不仅让华国官员满意,就连房玄龄等人也满意,毕竟李世民给他们的底线是两万贯,如今还剩余了五千贯,他们自认为自己赚到了,心中大呼,陛下臣等为您赚钱了。

    wxi7

第564章 受上天眷顾的兄弟() 
众人皆是高兴的,若说唯一不太高兴的,大抵只有李景仁一人。

    大唐的使臣之中,也就李景仁懂不少商业上的问题,所以他对李渊的决定挺不高兴的。

    华国如今有新式火炮,那当年的火炮肯定是弃之不用了,留在华国亦是无用,以华国和大唐之间的关系,李渊竟然将对华国而言无用的火炮以一万五千贯的价格卖给大唐,这有点过分了。

    造一门火炮确实需要本钱,可本钱也值不了一万五千贯啊!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官员是正直的,购买火炮的价格明明就已经比李世民给出的底线低了不少,李景仁却依旧觉得过分了,明显是将自己的身份当成了一国臣子,出发点全是在为大唐考虑。

    “太上皇,您这价格有些高了。”李景仁想了想,还是开口了。

    “李侍郎,已经不错。”

    “景仁啊,一万五千贯不错了,当年陛下购买火炮时亦不过这般价格。”

    房玄龄和一众使臣劝说的李景仁,担心李景仁一时不当得罪了李渊,让李渊再次提高价格。

    不过李景仁坚持自我,对房玄龄等人的劝说不闻不问,依旧看着李渊。

    李渊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倒是看的明白,说说,你小子认为什么样的价格合适?”

    “一万贯。”李景仁笑道。

    见马周和刘仁轨等人下意识的点头,李渊笑道:“一万贯便一万贯,看你小子一片为大唐着想之心,朕做主,将新式火炮赠送大唐一门。”

    “微臣谢过太上皇。”李景仁行礼感激,心里无比佩服李渊。

    这新式火炮自然有其优点,否则也不会卖到四万贯一门,而这种优点一旦在大唐展现了出来,李景仁相信,大唐肯定会下血本购买新式火炮的。

    见李景仁明悟的笑着,李渊笑道:“看来你小子当年没白跟着宽儿多年,倒是学到了宽儿几分聪慧,想明白了也得闭嘴,这事儿对大唐有好处。”

    李景仁点头,心里却很别扭,李渊这话明明是夸赞他的,他怎么觉着李渊是在变相的夸赞李宽呢?

    对于台北发生的一切事情,李宽一无所知。

    现如今,他正照顾着自己儿子李臻和李哲,因为兄弟两同时晕船了。

    李臻会晕船,李宽倒不觉得意外,毕竟李臻随楼船在海上航行的时间不多,可小儿子李哲,都出海好几次了,竟然还会晕船,这是李宽从未想到过的。

    更为关键的是,明明出海的前几日,兄弟两人皆精神十足,丝毫不存在一点晕船的迹象,可最近两三日竟然出现了晕船的迹象。

    很怪异,但李宽却未多想,端着熬煮好的稀粥,一勺一勺的喂进兄弟俩的嘴里,可惜刚吃下不久,兄弟俩又开始吐。

    李宽看着也难受,但他实在没其他的办法。

    就在李宽一筹莫展之际,怀恩言道:“陛下,是否找处小岛停歇些日子,若是在这么下去,两位殿下······况且小王爷当初亦从未晕船,这或许是上天的一种警示啊!”

    李宽当即出了船舱,下令所有楼船在海面上寻找岛屿,登岛停歇。

    当然,对于所谓的警示,李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此时乃初春时节,海上出现风暴的可能不大,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况且两个儿子的状态确实需要休整,若是在这么吐下去,身子受不了,毕竟他们并非是大人。

    在海上搜寻了两个时辰,总算是找到了一处岛屿。

    出于谨慎考虑,李宽甚至吩咐将所有楼船停靠在避风处,可这岛屿四面临海,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避风之处,一时间接到命令的陈云愣住了。

    就在他愣神之际,恢复了些精力的李臻和李哲竟然同时手指西南方向道:“停在那里。”

    “为何?”李宽问道。

    “儿臣不知,就是感觉要停在那里。”

    这下也不用李宽吩咐了,陈云已经深信不疑的去吩咐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天子、皇子的都有种莫名的信服,毕竟天子那都是受到上天眷顾的人嘛!

    事实上,似乎老天爷也真就给李臻和李哲面子。

    在大军登上岛屿后不久,海上就真出现了风暴。

    不过风暴并未靠近李宽他们所滞留的岛屿,所以李宽等人并不知晓,只是那一阵又一阵的狂风,海水带来的残破的船板桅杆,还有最近几日的漫天大雨,都在说明一件事,海上确实出现风暴了。

    大雨倾盆,士卒欢笑不断,在海上航行最怕的就是没有淡水,虽说大军出发前准备了足够的淡水,可在海上,淡水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弃他多。

    在岛屿上休整了五日,海面上再次变得风和日丽,一阵又一阵的微浪拍打着岸边的沙滩,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时跳出几条小鱼,掀起朵朵浪花和阵阵波纹。

    华国大军亦开始登船航行,而再次的航行,李臻和李哲兄弟两却未有晕船的迹象,所以不知从何时起,李宽总会在自己乘坐的楼船上听到关于李臻和李哲兄弟俩是受到上天眷顾的言论。

    “听说了吗?前不久咱们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无缘无故晕船,就因此所以陛下才下令让咱们去小岛停歇,这才躲过了海上的风暴。”

    “可不是,看海上飘着的桅杆,估计是不小的商船,估计海上的风暴也不小,若非躲在小岛上,说不得咱们的楼船估计也跑不了。”

    “要不说,太子殿下与二皇子受天眷顾呢,没有二皇子和太子殿下晕船,咱们可能就留在了海上了。”

    类似这样的言论,李宽听到了很多。

    很明显,这种言论是有人在引导的,而引导之人,李宽不用想也知道是怀恩,所以李宽并未去管,毕竟两个儿子在士卒之中有这样的光环,也挺不错的。

    至于所谓的受上天眷顾,其实李宽觉得用小孩子的敏感度来解释更为合理,毕竟小孩子比起大人来说,敏感度确实比大人要高许多。

    不过若是李臻和李哲兄弟俩的敏感度一直都存在的话,也可以说是受上天眷顾了。

    :。:

    wxi7

第565章 累了() 
儿子一点事没有了,李宽倒是显得无所事事了,整日在甲板上,不然就是在船舱中小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出海度假的。

    海上的阳光总比陆地上来的明媚些,李宽又躺在了甲板上的椅子上,听着海水拍打船舷之声,听着不远处海鸥的轻鸣,仿佛像似一首协奏曲,让人心情舒畅,仿佛心灵得到了洗礼一般。

    “怀恩,臻儿和哲儿呢?”李宽闭着眼睛,喃喃的问道。

    “两位殿下随着胡将军在船上巡视呢!”

    自从不晕船之后,在楼船上巡视俨然成了两个孩子的日常工作,而且这样的日常工作他们做的不厌其烦,甚至隐隐越来越兴奋,因为不到用饭的时间,李宽根本看不见两个儿子的身影。

    “咱们出发有多久了?”

    “殿下一个月了,在过不久便要抵达倭国了。”

    李宽恍然大悟,难怪两个儿子整日兴奋的不成样子,想来是要到达地方了,所以才越来越兴奋,就是不知道在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后,还能不能有这般兴奋。

    李宽嘴角轻轻勾起,在椅子上翻了个身,不言不语。

    从台北出发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