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便结合沙盘教学。”

    “原来这东西叫沙盘啊!”不知何人发出了感叹。

    李臻顿时便感觉不好了,极度怀疑李世民派来的人是否适合担任军校的教官,明明之前便说过沙盘两个字,现在就不记得了,这样的人能做好老师么?

    “不错,这东西就是沙盘,至于有何作用,需不需要朕给你们讲解一番?”

    “陛下,您也太小看咱们了,这东西的作用咱们明白。”

    好歹也从军十几年了,看一眼便了然在胸了。

    “陛下,听王兄弟说,此行来军校进修之人皆是将领,而且还是相当于大唐将军的将领,这······”

    牛进达的话没说完,李宽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打断道:“不服管教的问题,不必担心,按照军校的校规办便好。所以,进达作为校长,得多费心一些,尽快理清思路,了解军校的校训、校规。而关于士卒训练之事,你们亦不用担心,所有的训练皆由护龙卫接手,你们只需将战阵之法和用兵之法交给他们便好。

    对了,军校正式上课之后,臻儿每六日便会来军校上两天的课程,到时候对待他像对待寻常学子便好,不得有任何优待。”

    “臣等遵命。”

    “你们不必有任何担忧,军校在这天下乃是头一次,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来,不必着急。”看了眼随行而来的王翼,李宽笑道:“军校,你亦了解,带诸位去教员的住宿之地安排,顺便给牛校长说说关于军校的校规校训等问题,朕还有政务便不留了。”

    :。:

    wxi7

第528章 故土难离() 
“父皇,大唐陛下派遣到咱们华国的这些人能将咱们华国的军校建立起来吗?”在离去的途中,李臻抬头问着李宽。

    在李宽给李臻和李哲的讲解之中,华国的军校乃是培养一代代军队官员的学校,其中包括了卧底、伪装等等科目,军校对于华国来说可谓重中之重,可是在李臻看来,牛进达等人是没有本事将军校建立成理想中的军校的。

    “当然不能。”李宽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瞅了眼不知该如何接话的儿子,李宽笑道:“是想问父皇既然知道不能,为何还让他们来华国建立军校对吧!”

    李臻点头。

    “臻儿,你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咱们华国的军官都是从百姓之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几乎没有一点学识,咱们根本就选不出人来担任教员,父皇之所以让大唐的将领来台北,乃是无奈之举。

    因为仅凭咱们自己的力量,军校根本就建立不起来,咱们要懂得合理利用资源,或许这道理你还不懂,但借鸡生蛋的道理,你应该能明白。

    咱们华国没有能让军校建立起来的鸡,只能从大唐借一只鸡,下了蛋,有了小鸡,以后便不必再依靠其他人了。

    虽说,他们不能将军校建立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但有他们的教导,咱们华国的军人便会渐渐认识到懂得学识的重要性,一代代的发展下去,军校迟早有一天能成为咱们理想中的军校。

    更重要的是,咱们只需要付工钱便好,不用多操心,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咱们管理的是一国,天下有许多事要咱们去决定,不因为一间学校而拖住我们的脚步。

    你要记住,任何事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就拿你之前摆摊来说,你第一次去摆摊时,购买货物的人多吗?”

    “第一年的时候不算多,去年增加一些。”李臻回答道。

    “知道只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大家不知道你售卖的货物是否好,因为大家手中没有钱财购买,而经过一年的发展,大家手里有钱了,知道了你贩卖的年货不错,今年才能有所增加,这一年的时间便是一个过程,军校亦是如此。

    或许最近几年,军校尚不能有所成效,但只要坚持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能见到成效的。

    万事开头难,不能因为难便不去做。”

    突然发现自己扯的有些远,说的有些杂乱了,李宽揉了揉李臻的小脑袋,笑道:“父皇说的这些,你以后就能明白了,不用多想。”

    “儿臣明白。”

    “你明白?!”李宽有些惊讶。

    李臻点点头:“咱们华国创办军校就如同父皇当年创办一间酒楼,父皇当年手中没有钱财与咱们华国没有足够的人才是一个道理,父皇从有钱财的广宁叔公手中承包酒楼,就如同咱们华国从大唐借来人才一样,等过些年发展起来之后,便都是咱们自家的。”

    仔细想想李臻的解释,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儿。

    李宽睁大了双眼,看着微笑的儿子,笑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说完,便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突然有种自己连儿子都不如的感觉。

    在李宽父子谈论之时,在军校的牛进达和王翼等人亦在谈论,谈论关于李宽是否对李臻过于严苛的事。

    起因嘛,自然是因为李宽那句不得优待李臻。

    因为李宽的离去,不少将军没了顾忌,笑呵呵的问道:“楚王殿下吩咐咱们对小王爷不得有任何优待,你们说说咱们该怎么做才算不是优待呢?”

    李宽的那句话在所有人看来,其实是一句废话,问话之人自然也是存在打趣之意,李臻毕竟是一国太子,还是一个七岁大的太子,怎么可能让李臻想寻常士卒那般训练,怎么可能对待李臻像对待寻常士卒那般。

    所以不少人笑道:“楚王殿下说说而已,你还真当真啊!”

    “陛下可并非说说而已,等到你们亲自见到护龙卫训练士卒和训练太子殿下之后,你们就明白了,陛下并非妄言。”王翼到底跟随李宽多年,对于李宽的性格很了解,说不优待那便真不会有任何优待。

    “王兄弟,你这话老哥可不信,太子殿下毕竟是太子,就算陛下再怎么严令护龙卫,护龙卫总得顾忌一些,更何况太子殿下如今才七岁,跟随士卒训练身子骨受不了,陛下不会连这点都看不明白。”牛进达反驳道。

    “以前,我也不信,但回台北后,听到了蒙云说起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前两年受到的训练,我不得不信。”

    “怎么说?”

    “蒙云乃陛下身边的近臣,前些年并未随陛下出征海外,一直留在台北按照陛下留下的训练法子训练太子殿下和二皇子。

    据蒙云说,陛下留下的训练法子是他见过最苦的······”

    “既然是陛下身边的近臣,哪会吃什么苦啊!”有人不满的反驳道。

    “蒙云以前便是陌刀队的,你们之中,谁敢说没自己的训练比陌刀队的训练还苦?”王翼不满道。

    “王兄弟,你别管这群小子,说说具体的。”

    到底是老朋友了,牛进达的劝说,让王翼不满的冷哼了一声,继续道:“听王翼说,两年前太子殿下和二皇子便跟随他学武,按照陛下的训练时间,从辰时便开始,到巳时末才结束,整整两个时辰不间断。”

    “那确实挺苦的。”

    “是啊,两年前两位小王爷才四五岁吧!”

    “不对啊,若是按照这样的时间训练,两位小王爷的身子骨能受得了吗?”

    “不错,那蒙云敢如此训练两位小王爷吗?两位小王爷难道就不发脾气?”

    听到这些言论,王翼一一解释道:“一般人自然受不了,不过太子殿下和二皇子不同,听说孙道长和蒙老爷子的药浴厉害的得紧,你们看看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可看出他们身子有异?

    至于蒙云,当然不敢对太子殿下和二皇子下狠手,不过有太武皇和怀恩等人看着就是不下手都不行,要不说陛下并非虚言呢!

    听说两位殿下刚开始是受不了苦,但是没过多久便坚持了下来,在最近两年之中,愣是把蒙云一身武艺给学去了,这才没有继续。”

    听完王翼的叙述,牛进达感叹道:“陛下对两位殿下是否太严苛了?”

    “确实挺严苛,你们是不知晓,自从陛下回台北之后,太子殿下便一直跟在陛下身边,才六七岁的孩子啊,就得跟着陛下学治国之策。

    这还不算,陛下刚回来不久便让太子殿下和二皇子亲自下田收割水稻,两位殿下何等身份,十月天还下水田,看着就令人心疼。

    其实,不仅牛大哥觉得陛下严苛,就是咱们一群老臣也觉得陛下严苛。”

    “就没人劝劝陛下?”

    “劝啊,咋没人劝,可是那得陛下能听,而且论才智论教导孩子,谁敢说比陛下更厉害,想来陛下如此严苛要求两位殿下亦是有深意的。

    仔细想想,陛下的做法其实值得咱们学习,两位殿下如今的便已能制定一些令诸位大人们认可赞叹的国策了,可见陛下的办法是不错的。

    两位殿下将来必定是一代明君。”

    “这倒是不错,此前福王殿下去长安时,我曾在太极殿见过,那气势比起咱们大唐的太子殿下都不差。”

    “唉······”听到这句话,牛进达叹了口气,感慨道:“太子殿下早些年其实深的一众老臣喜爱和看重,可自从太子殿下患上足疾后······”

    牛进达没继续说下去,毕竟谁也不知道前来的将领是否会将他这番话告诉李承乾,背后非议一国储君,那可是大罪。

    “照我说,牛大哥当留在华国,虽说咱们华国如今没有大唐强盛,亦无爵位,但地位比起大唐来说可高不少,俸禄是大唐的几倍,以牛大哥这身本事,统率一军完全没问题,牛大哥何必回大唐呢?

    其他不说,就以咱们陛下的宽厚来说,岂不比大唐陛下更加宽厚,对待咱们一众老臣那可真是亲如兄弟。

    再说,就是为后辈考虑,咱们华国亦比大唐强,两位殿下受陛下教导,比起大唐的皇子们优秀吧,华国比大唐强盛不是难事,需要官员的地方可是很多的,手握大权为官一方轻而易举。”

    在这一刻,牛进达像似猜到李宽为什么留王翼下来,分明就是为了劝说他留在华国嘛!

    见牛进达一言不发,王翼笑道:“牛大哥,你对咱们华国不算了解,别看咱们华国的地方不大,但海外可是还有大片的土地,吕宋国如今就是咱们华国的一个市······”

    话未说完,牛进达便摇了摇头,打断道:“王兄弟,咱们多年交情,你亦不必多说,你为为兄着想的情分,为兄记下了,可是故土难离啊!”

    王翼点了点头,嘴上没说话,心中却暗道,看来还是陛下有见地,还得按照陛下的办法来,不能急,不能急啊!

    :。:

    wxi7

第529章 妇人之见() 
年头年尾乃是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间,年尾要总结,年头要安排一年的计划,根本就没给李宽休息的时间,这几日李宽一直很忙。

    就像现在,已到亥时末才抱着已经睡着的大儿子回到府上。

    在他的理想之中,儿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像寻常孩子一般快快乐乐的上学,快快乐乐的回家,等到他回府时,甜甜的叫一声父皇。

    可是到现在,儿子整日陪着他处于忙碌之中,其实在他看见儿子蜷缩着的躺在总务大楼办公室的沙发上熟睡的乖巧小脸那一刻,他的眼角就有些湿润了。

    真是该死的责任。

    回府再看到大厅中幽怨的苏媚儿,李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因为不管怎样的解释,都难以表达出他心中的复杂和歉疚。

    这种歉疚不仅对儿子,还有对苏媚儿。

    自从回台北立国后,除了节日休沐的时间,他很少有时间陪着一家人一起用饭了,更别说有多余时间陪苏媚儿花前月下了。

    将大儿子抱回房间,刚出门抬头看了眼天边的月色,就见着李哲带着王玄策和怀恩从书房中走了出来。

    此时此刻,李宽心里的复杂难以述说。

    “怎么还没休息?”

    “父皇,您回来了,咱们再商议闽州的事务呢,这便去休息。”李哲疲惫的童音响起,走了没两步,又用疲惫中带着兴奋的话音道:“父皇,关于闽州的情况,我们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儿臣可否明日去闽州了?”

    趁着月色,李宽走到了走廊中的儿子身边,问道:“不是要官员吗?官员已经挑选出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李宽一直忙着处理和制定华国一年的政务和方针,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小儿子的情况,对于小儿子跟怀恩与王玄策商议了些什么,自然不了解。

    李哲点点头道:“挑选出来了,只要您同意他们去闽州就好。”

    “那你得跟父皇说说具体有谁,父皇能考虑是否让他们跟随你去闽州啊!”

    “父皇,您放心,孩儿肯定不会带着咱们华国大官的,孩儿选择的人除了父皇安排的牛子言之外,便是当年闽州各县县令带来华国的县丞。”

    李哲这明显是在狮子大开口,毕竟当年闽州各县县令带来华国的副手,不说官职有多高,如今亦是华国官员之中的干将,李宽舍不得。

    不过,想到小儿子在闽州也不容易,李宽还是忍着痛,一脸不在意的笑道:“当年闽州各县的治理之策,他们都了解,带他们回闽州是个好办法。

    不过······为父只给你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之中为父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培养出一批接手的官吏。一年之后,他们必须回华国。”

    李哲疑惑道:“父皇不是让儿臣一个月之后便回台北吗?”

    “这有什么关系吗?”李宽反问一句,又给出了答案:“你要回台北不假,可是台北之后亦可寻找合适的官员啊,亦可从闽州传来的消息之中挑选合适的官员啊!”

    “父皇这是要打算看看儿臣挑选人才的眼光吗?”

    李宽笑了。

    儿子聪明就是好,不用他事无巨细的解说。

    揉了揉小儿子的脑袋,没说话,慢慢悠悠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王司马、怀恩,父皇刚刚是这个意思吧!”李哲抬头看着王玄策和怀恩。

    王玄策不确定道:“应该是吧!”

    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