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xi7
第355章 成功打脸()
小胖子看似憨厚实则不傻,都说胖子心眼多,说得就是小胖子这样的人,这不是贬义而是赞美,小胖子为何当着李世民和长孙的面也没给李承乾面子,这就要说到小胖子独有的聪明和远见了。
一来,李承乾和李宽一系的人,本就不对付,小胖子也用不着巴结李承乾,而且李道宗也曾跟他说过一句让他记忆尤深的话——太子毕竟还只是太子,将来谁会登基尚未可知。
要知道当年的李建成不也是太子吗?可是登基称帝的却是李世民啊!以当年的李建成现在的李承乾相比,无论是城府还是手腕,那是李承乾能比的吗?可是以当年的李世民与如今的李宽想必,也是相差不远,所以小胖子理所应当的认定了李宽,毕竟李承乾比起李宽来说差太远了,而且任城王府向来立场坚定,一直中立,不偏不倚,他用不着怕李承乾,说到底太子只是太子而已,还不是皇帝,想要动任城王府,李承乾还没那个本事。
二来,李承乾的学识不低,若是打脸成功完全可以像李世民证明他的学识足以参加科举,为官一方;至于为官的地方,小胖子都早已想好了,他要去闽州。
杜荷如今在闽州混出了人样,总管稽查部,手下一大票人马,说不羡慕那是假的,毕竟小胖子可不认为自己的本事比杜荷差,而且思舞也在闽州,杜荷这小子早就对思舞有想法,他可不会放任不管,自己的妻子人选要是让杜荷那小子给骗去了,到时候还哭的地方都没有。
三来,诚然李承乾以后登基了,但是能否掌管闽州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从闽州回来之后,小胖子就曾思考过闽州的政策、人情、民生等问题,虽说闽州依旧是大唐治下,但是闽州却像独立一国一般,可谓国中之国,朝廷派遣去闽州的官员不好使,更何况还有李宽在闽州替他撑起一把保护伞。
反正为官之后不在长安城,他何须怕李承乾报复,既报复不了自己也对王府没多大影响,又何须给李承乾面子。
至于李世民和长孙记恨?
不存在,他早已看得明明白白,李世民和长孙的心胸不至于那般狭隘,况且比试在私下进行,赢了也不至于让李承乾颜面无存,在李世民和长孙的眼中最多也就是一场玩闹而已。
没见着李世民和长孙已经笑呵呵的说着那就比试比试吗?
“既然父皇母后和皇祖父答应了,那就试试,别说孤欺负了,盛传桃源村学舍算学独具一格,孤今日便与你比试比试算学,让你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李承乾这个逼装的有些大了,以大唐如今的数学水平来说,敢跟桃源村学舍出来的学子比算学的真没几个,就算国子监或弘文馆教授算学的博士也不敢夸下如此海口。【@¥爱奇文学i7wx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李承乾很少去弘文馆进学,不了解小胖子的情况,不过作为同窗的李泰却深知小胖子和房遗爱在算学一道之上有多恐怖,教授算学的博士们从未对小胖子和房遗爱两人有半句责骂,就算是上课睡觉也未曾责骂分毫,还不是因为房遗爱和小胖子在算学一道远超众人。
当初在算学课上,小胖子上课睡觉被算学博士责骂,小胖子也实诚赔了礼道了歉,可惜这不足以消去夫子怒火,然后小胖子便用一篇文章让夫子哑口无言,更是当即写出一道算学题,让夫子无可奈何,当初夫子那涨红的脸如今清晰的出现了在他脑海中。
现在听到自己大哥要与小胖子比试算学,李泰觉得李承乾其实也挺可怜的;不过,可怜归可怜,他更想看到李承乾丢人的样子,他也不小了,又岂会对帝位没有一点念想。
还是那句——皇家之人亲情淡薄。
事实不负李泰所望,就在李承乾这句话刚刚说完之后,他便看见了李渊和李世民夫妻脸色不愉。
深知小胖子学识的李渊自然知道小胖子在算学一道有深厚的功力,在李渊看来,太子太狂妄了,尚不知对方深浅便夸下海口,这样的人岂能担当太子重任。
三人看法差不多,觉得李承乾自视甚高,不过李世民夫妻到没觉得李承乾难以担当一国太子的重任,李世民之所以答应比试无非是想考校李承乾一番,看看李承乾近来的长进,可惜他没料到李承乾会提出比试算学。
对于小胖子的学识,李世民和长孙不太清楚,不过李泰所回忆的那件事李世民和长孙知道,当初那位算学博士可是亲自上书说要辞官的,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本事教导算学,毕竟堂堂一位老师竟然连自己的学生出的题也不能解答,让他有何颜面在教授学子,多亏费了一番心力才将那位算学博士给留了下来。
李承乾没注意到自己父皇母后和皇祖父的变化,他在认真思考自己印象中最为困难的算学,然后一道鸡兔同笼的算学题便出现了。
鸡兔同笼,在小胖子刚到桃源村半年之后便毫不在意的算学竟然被李承乾拿来考校他的算学本事,小胖子觉得自己被李承乾给侮辱了。
“这也叫算学?”没等李承乾回答,拿起桌上的油条咬了两口,然后轻松写意的给出了答案,随即便出了一道二元二次方程的算学。
别说李承乾,就是在场的李渊和李世民夫妻也不知该如何解答小胖子的算学题。
小胖子悠闲的喝着粥,一口一口的咬着油条,不时的给安平和李世民怀中的小兕子做鬼脸。
春日的长安依旧让人感到寒意,李承乾却已满头大汗。
饭食吃的差不多了,没等到李承乾的答案,小胖子笑了笑:“还是我来解答吧!”
说完便给出了答案,连解题的方法也说的一清二楚。
“比试算学算是平手,毕竟比试算学算是欺负你了,咱们还是比明经算了。”
刚说完,响起敲门之声,原来李世民要的蒸蛋送来了,看着小泗儿,李渊突然想到了当年在桃源村被李宽反驳的那句君子远庖厨,遂笑道:“比试题目便由朕来出,你二人从君子远庖厨中看到了什么?”
君子远庖厨流传到唐朝,算是已经被大家给遗忘了原来的本意,若是没有熟读《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恐怕很难理解其中真意。
不等李承乾开口,小胖子便笑道:“仁与善,所谓善,在《礼记·大学》中早有言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以善便不作解释了,而仁之一字,在我看来,则是仁心,为官一方,有仁心方可有仁政,以百姓为先;不过仁心却仅适用于仁民,有时严法也当可称为仁。”
“见解不错,算你小子和承乾打成平手。”李渊笑道。
“皇祖父,孙儿尚未给出答案,您为何判定平局?”
“放肆。”李世民大喝,自己儿子的本事,他还能不清楚,就算李承乾给出了答案恐怕也不及小胖子,转念一想恐怕不是恐怕,而是肯定不及。
李世民对李承乾今日的做法相当失望,李渊已经在顾忌李承乾的面子了,李承乾不但不感激,还质问李渊,不仅不明白自身实力,还看不清眼前局势,岂是一国太子该有姿态。
事实上李承乾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想要在李渊和李世民夫妻的面前露露脸而已,顺便在打击一下小胖子就好,谁叫小胖子与李宽关系亲近了。
不过弄巧成拙,反而让小胖子成功打脸。
到底是亲孙子,见李承乾狂妄自大,难免好言教诲道:“承乾,你扪心自问,你给出的答案能有小胖子这般完美,作为一国太子该有容纳四海的胸襟和敢于直面自己不足的勇气;学识不足并不可怕,学识不足尚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可怕的是连承认学识不足的勇气都没有。”
李泰很会给自己大哥找麻烦,眼见李承乾就此认栽,同为小胖子的李泰劝说道:“大哥,你还是别再自取其辱了,小胖子曾做下一篇名为《师说》的文章,孔祭酒曾说,单以此篇咱们这些学子便无人能出其左右,就连孔祭酒也承认自己不足以做出此篇。”
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可用自取其辱来形容,准备承认自身不足的李承乾当即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后笑道:“是何名篇让孔祭酒也自叹不如?”
他就不信小胖子能做出什么传世名篇。
李承乾也是贱,刚被打脸,自己还舔着脸让人打,也算是人贱合一了。
李泰笑呵呵将全文背诵了下来,李世民和长孙并不在意,毕竟两人早已听过,但是李渊越听越觉得有问题,为何感觉如此熟悉呢?仔细一听,这不是闽州学城中教授的《师说》吗?与《师说》相并的还有一篇《马说》,这不都是自家孙儿作的吗?何时成了小胖子所作了?
其实李渊不知道,这都是李宽抄袭的。
小胖子见到李渊露出深思的状态,连连笑道:“太上皇,您老别想了,这就是二哥当年所教导的《师说》,只是被我借鉴了一番,孔祭酒知道却未不解释,我也没在意,以至同窗都以为是我所作而已。”
小胖子知道天下人对待文名看的有多重,所以才给李渊解释了一句,毕竟孔颖达知道,也就是大儒们知道《师说》来李宽所作,小胖子不算窃名。
“你小子猴精猴精的,跟着宽儿就没学好,你以为父皇他老人家会在意?”笑骂了一句,李世民想了想,道:“回府之后告诉你父王,就说朕特赦你小子参加今年科举了。”
“谢陛下。”
:。:
wxi7
第356章 皇家的教育有问题()
仁心严法四个字打动了李世民,所以他才会特赦小胖子参加今年的科举,不过这些小胖子不在意,他正呼噜噜的喝着送来蒸鸡蛋,蒸鸡蛋就是要热气腾腾的时候才美味。
看着小胖子喝鸡蛋的样子,小安平很羡慕,自己咋就没小胖子哥哥这么能吃呢?
心情好,自然吃得多。
解决了早餐,众人下楼,小胖子很懂规矩的喊道:“小泗儿,结账了。”
小安平很大气,大手一挥:“不用小胖子哥哥结账,安平有钱,今日的早饭,安平请客。”
解下自己腰间的小钱袋,问小泗儿饭钱多少,一听小泗儿说要五十文,安平有些纠结了,她没想到一顿饭竟然花去自己五十文钱,要知道在闽州五十文可是能买不少东西的,自己的钱袋中只有二两银子和十几枚铜钱,一顿早饭就花去了五十文,那买礼物得花多少了。
在闽州之时,从学城回李府的路上总听到来往的商人说长安物贵不易居,那时的安平还不知道为何众人说长安物贵不易居,如今亲自给饭钱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五十文,对于平常百姓家来说就是一个月的花销用度,对于能在食铺中用饭的人来说,五十文那都是小钱,更何况这顿早饭还是小泗儿亲手下厨,要知道安平他们早上的饭食花样繁多,放在一般的客人身上要一两银子也不为过。
不过谁让食客不一般呢,小泗儿听到安平说要自己出钱结账的时候,已经减了十倍不止。
见安平纠结的样子,小泗儿出谋划策道:“二小姐,要不算了吧,反正食铺也是家主的产业,就当家主代替二小姐结账了。”
小安平高兴了,小脸露出两个小酒窝,问道:“可以吗?”
“当然······”
小泗儿的话没说完,李渊便打断道:“安平,今日是你自己说要请客,岂可言而无信,难道安平也想要吃白食?”
这样的小事,在李世民和长孙看来并不在意,毕竟是一家人,哪有去自家人的店铺还要给饭钱的道理,觉得李渊大题小做了,想要开口又不知该如何劝说,老人家的心情要照顾。
放在以往,李渊也不会在意,在闽州一年,常听李宽教训下属,教育弟子和安平等人的言行,深有感触,原来生活中的所谓的琐碎小事才是培养一个人的重点,所以才会这般严厉。
一听李渊说到言而无信、吃白食,安平不由想到了当初自己承诺的话,辩解道:“皇祖父您小看人,安平才会吃白食。”说话间便从自己的小钱袋中拿出了一锭碎银递给小泗儿,还不忘告诫小泗儿要找她钱。
李渊揉着安平脑袋,笑道:“今日安平言而有信,请祖父吃早饭,孝心可嘉,祖父给安平二两银子以示嘉奖。”
“真哒?”安平望向了李渊。
长孙和李世民好气又好笑,来自己的食铺吃饭给钱就算了,没想到二两银子就让女儿蹦蹦跳跳,真是掉进钱眼儿里去了,跟她那哥哥一模一样,岂不知她的老爹富有四海,她的哥哥也是富可敌国。
东市,繁华之地,以安平那二三两银子想要在东市买到好东西根本就不可能,看上了的东西也就只能看看而已,不过身边跟着小胖子这个土财主,倒是不缺钱。
但凡事都有列外,在东市小安平只买了一件东西,就是两匹上好的丝绸,因为小安平觉得很符合长孙和李世民的气质。
五十两银子,小安平拿不出来,所以小胖子这个地主老财很不客气的说自己很久没见到安平,买来送给她作为礼物,哥哥和祖母祖父教导过,亲近之人送的礼物不能不收,小安平心安理得的收下送给了长孙。
不过,之后在东市购买礼物之时,小安平便再也没让小胖子出过一分钱,就算两眼放光,也会先问问价格然后放弃,哪怕小胖子说他出钱也不要。
礼物可以要,但不能贪,这是李宽常教导安平的。
逛街的人之中,两位皇帝,一位皇后,一位太子,两位王爷,两位公主,在加上王府公子,这可算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逛街阵容了,一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李世民的目的达到了,自是满面春风。
小安平却笑不出来,因为她根本就没买到礼物,拉着李渊问道:“祖父,咱们长安城的东西就没有便宜一点的吗?”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