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颜欢笑的不仅高密公主一人,还是太子李承乾,对于李宽的偏见那是从小养成的,他就见不得李宽出风头,坐在桌上一眼不发,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毕竟他还不傻就算再怎么不高兴也不会在此时表现出来,太子的气度还是有的。
现在的安仁殿其乐融融,总算有了一丝家庭聚会的氛围,李渊情不自禁的的多喝了几杯,尽管他知道这亲情是用利益所维系的。
见李渊又准备喝,安平迈着小短腿跑到了李渊身边:“皇祖父,哥哥说了您的身子不能多喝酒。”
“今日高兴,安平就让皇祖父多喝几杯可好?”李渊现在的样子哪像一位帝王,跟寻常的想要解馋的祖父没什么两样。
安平的眉头皱成一团,小脸上满是纠结,临回长安之时哥哥就曾告诉过自己,回长安之后要看好皇祖父,不能让他多喝酒,自己到底该听谁的呢?
“安平啊,你怎能扫父皇的兴呢?”李世民揉了揉安平的脑袋,一旁的长孙也笑呵呵的说是该多喝两杯。
眼前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不知有多少年没见到过了,她最后一次见到恐怕还是在唐国公府的时候吧!
有长孙和李世民开口,安平的小脸快扭成麻花了,像个小大人一般的长叹了一口气,然后伸出了三根小指头:“皇族父,只能多喝三杯,不然回闽州之后,安平就告诉哥哥和祖母说您不听话偷偷喝酒了,到时候祖母和哥哥骂您,安平可不帮忙哦!”
“好、好、好,就多喝三杯。”
安平伸出小拇指,笑道:“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李渊学着李宽平日的样子也伸出小拇指和安平拉钩,盖章。
一番威胁的话说完,得到了李渊的保证,安平笑了,笑的就像一只偷着腥的小狐狸,奔奔跳跳的回了自己的位置。
祖孙二人的互动看得桌位上的众人目瞪口呆,这还是咱们认识的太上皇?什么时候太上皇喝酒都要得到准许了?自己看到的不会是假的太上皇吧!
原本以为,李渊是在逗小安平玩,没想到喝了三杯酒之后,李世民在次敬酒之时,李渊竟然真的摆了摆手,让人给他上茶。
“父皇······”
李世民刚开口,李渊便打断了:“人不可言而不信,更何况为父还与安平盖章了,说到底,宽儿和安平也是为了为父的身子着想,为父也想多活两年看看哲儿和臻儿。”
李世民仰头一饮而尽,兴致高昂,父皇真的是变了。
中午的酒宴散去,公主们带着满面春风,朵朵红晕去了长孙的立政殿,酒席上的李世民没忘记让李宽回长安一事,再次像李渊提了出来。
至于为何要争得李渊的认同,这就不得不说到世家了,尽管世家受到了压制,但是在朝中民间的声望依旧不可小觑,而李宽返回长安的最大阻力就是来自于世家,李渊无疑是最好的缓冲地带,毕竟李渊当初起兵建立大唐得意于世家之人的支持,关系亲近。
更何况李世民也清楚,自己下旨让李宽回京,李宽就算遵从了也不一定能为大唐出力,但是李渊就不一样了,他现在也看明白了,李宽这人比谁都有孝心,只不过·······
唉!
当然,李世民当着众位驸马提出来也有深意,毕竟在座的驸马们在朝为官,都是人精,知道上朝的时候提出来,他这是在给朝堂的众位官员传出一个信息,朕有意让楚王回京。
一来嘛,可以试探试探世家的情况,看看世家的反弹力度有多大,摸摸世家如今的实力。
二来嘛,李宽若是回京确实能帮不少忙。
听得李世民的提议,作为铁杆支持者的冯少师和柴绍等人自然也就开口说着楚王该回长安了,至于段纶和薛万彻却是默默的看着,段纶不了解情况,不便开口;薛万彻知道李宽的打算,那就更不会多说。
“为父也想让宽儿回长安,可惜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能让宽儿回长安啊!”
咋就不能回呢?以楚王殿下性子,若是您老劝说,楚王必定会遵从——这是薛万彻的心声,所以薛万彻直言问道:“为何啊?”
见众人点头,李世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李渊解释道:“你们认为闽州修建水泥路是否是一件于国有利之事?”
众人疑惑不解,怎么好好的就说到修建水泥路上去了呢?不过还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既然于国有利,自当修建,可是若是宽儿一旦回长安,谁又可主持大局呢?要知道这承包修路的可是各大世家、勋贵、富商,朝廷派遣何人能压制住世家勋贵?其中关系千丝万缕,恐怕只有宽儿才能做到挥刀斩乱麻啊!”
其实李渊也知道自己这个理由站不住脚,毕竟李宽回长安之后也能主持修路的大局,不过他还有其他的理由。
“朕在闽州待了一年,闽州的情况与关中之地完全不同,闽州如今的发展一切都是按照宽儿的计划进行的,若是让其他人去闽州恐怕误了大好局面啊!看看如今的凉州,当年也是按照宽儿的计划发展的,管理凉州之人乃是宽儿亲自挑选的,可是如今的凉州的呢?”
“太上皇,您此言不妥,如今的凉州依旧发展迅速,就像楚王殿下计划那般已经可算我大唐的粮仓基地了。”对于凉州,在座的没有比薛万彻更有发言权,毕竟他亲身去过凉州,凉州的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凉州如今的发展有以往快吗?”李渊反问了一句,随即摇了摇头:“你们的想法朕知道,用宽儿说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少了他张屠夫,就没有猪肉吃?可是岭南的情况不同啊,你们可别忘了岭南之地还有一个冯家,一旦宽儿回长安,何人敢说能牵制冯家?“
冯家这是李渊最后的底牌,也是最重要的一张底牌,经过广州的一场战役下来,虽说李宽和冯家打的火热,却也让众人看的明白,李宽不怕他冯家,也有本事和冯家掰掰手腕。
说到底,冯家一直游离于朝堂之外,且势力庞大,还真没人敢夸下海口说自己能牵制住冯家,李世民清楚。
虽说冯盎给李世民证明了冯家没有反叛之心,但是总该留一手给自己一条退路,退一万步说若是冯家真反了,他还是相信李宽能出兵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毕竟李宽到底是皇室之人。
:。:
wxi7
第352章 要走了()
春风轻拂,暖阳阵阵,闽州的李府中被万贵妃栽种了许多花草,花草被这春风吹开了,姹紫嫣红的花草在轻轻摇曳,争相斗艳,花香满园,不禁让人昏昏欲睡,用过午饭的李宽刚躺下没多久就被万贵妃给踹了一脚。
当年那个温婉贤淑的祖母变了,怎么能随意踹人呢?往日里的修养到那里去了?难道是两个儿子出生的时候踹出了习惯?这个习惯可不太好,想想自己好歹也当爹的人了,在这么被踹下去哪还有什么面子。
跟万贵妃一说,万贵妃还很有底气的回了一句,没看见小重孙想要去看花吗?
听到万贵妃这么一说,李宽转头看了看摇篮车里的两个儿子,只见这两小子的大眼睛咕噜噜的打转,盯着庭院的盛开的花朵,完全没有一点睡意。
屁大一点的孩子懂什么,刚想撇嘴表示不屑,就见万贵妃将大儿子从摇篮车里抱了起来,狠狠的瞪着他,意思很明显,抱上哲儿看花去。
大老爷们,就算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是大老爷们啊!看什么花。
无奈,只好抱起小儿子屁颠屁颠的跟上万贵妃的脚步,万贵妃很有耐心,也不管怀中的小糯米团子能不能听懂,给李臻介绍着庭院中栽种的花草,李臻也似乎很给面子,不哭不闹,像似听懂了一般,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小花。
李宽怀里的李哲不同哥哥一般,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李宽怀里使劲的扭动,伸出小手就要抓,李宽玩笑道:“这些花可是曾祖母费了许多功夫栽种的,抓坏了打你小子的屁股。”
给李臻介绍花名的万贵妃不乐意了:“不就是两朵花吗?你要是敢打哲儿的屁股,祖母就的你小子的屁股。”
都是当爹的人了,还被人打屁股,想想那场面,李宽不寒而栗,又教训起了怀里的小儿子:“你看看,你爹从小到大什么时候被打过屁股啊,如今为了你小子,你曾祖母竟然说要打你爹的屁股,长大了若是不好好孝敬曾祖母,为父真要打你小子的屁股。”
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祖母您变了,有了小重孙就不要孙儿了。”
“有了小重孙,还要什么孙儿啊!”
万贵妃的话瞬间让李宽感到心累了。
到底还是小孩子,没转多久,见两个孩子昏昏欲睡,万贵妃这才兴致缺缺的将两个孩子抱进了摇篮车里,李宽也才有了时间享受暖洋洋的午后时光。
两个小重孙安安静静的躺在摇篮车里,怎么看怎么喜欢,见李宽躺在摇椅上两眼一闭,一副悠悠然的样子,万贵妃还教训了一句——看好两个孩子,否则拿你是问。
这才慢悠悠的回房午睡。
大概也就半个时辰,苏媚儿从房中出来了,脸上的幸福藏也藏不住,她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儿子健康可爱,夫君优秀,而且孩子出生之后孩子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夫君来打理,她轻松写意。
走到庭院中的竹楼,俯身,在两个孩子的小脸上亲了两口,才悄声说自己去学城了。
闭着双眼的李宽点了点头,其实他根本就没睡着,心中有所思,又如何能睡着呢?李渊离去已有月余,至今尚未传来消息,战俘的之事到底如何尚未可知啊!
关中的春日万物复苏,长安街头人头涌动,太阳即将落山,净街鼓也即将敲响,商户们嘶声力竭的推销着自己的货物,城中的勋贵、富家子弟带着仆役,迈着王八步走在长安街头,拽的跟二五八万似得,完全没有寻常百姓的急切,见到钟意的首饰从不还价,拿起便走,然后露出一脸的淫笑,青楼的小姐姐们,哥哥来了。
一辆辆华贵的马车从朱雀大街缓缓驶过,车帘上的玉珠摇曳碰撞,清脆悦耳,迈着王八步,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子弟们,瞬间变脸,恭恭敬敬的退到一旁,看着一辆辆的马车从自己身边经过,这是怎么了?今日怎会有如此多的公主王爷的车架从宫中出来?
同样避让的勋贵子弟,听到富家子弟的谈论,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不屑的嗤笑一声,给富家子弟们做出了解答:“太上皇他老人家回长安,众位公主王爷自然要进宫请安。”
说完,不等想要巴结勋贵的富家子弟施施然的带着仆从往青楼方向走。
众人离去,就只剩下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在皇宫中,晚间的宴席气氛比午间来说要好许多,李世民喝的满面红光,李渊却看不出一点喝酒的样子,无它,没喝而已。
“为父此次回长安,不久之后便要回闽州了。”
李渊突兀的这么一说,李世民瞬间酒醒了,听李渊这一说,他哪还不知道李渊此次回长安是有事?只是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却不太清楚。
“那父皇此次回长安所谓何事?”
“为父此次乃是替宽儿拿小子来要战俘的,闽州发展缺人,如今又正好遇到大唐大胜,那小子把心思放在了战俘之上。”
安置战俘,向来是朝廷的一大难题,可惜此次不能入李渊和李宽的愿了。
大唐与吐谷浑一战,伏允兵败,奔走至鄯善,自杀。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西部吐谷浑由伏允儿子伏允达和光化公主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唐朝封为西平郡王,大唐根本就没多少战俘,自然也不存在安置战俘一事。
“父皇,您久未在长安,尚不知······”
李渊打断道:“可有难处?”
李渊不太高兴,老子退位以来好不容易开一次口,这是要拒绝了?
“父皇,自大唐平定吐谷浑后,伏允长子已归顺大唐。”
李渊点点头,意兴阑珊,到没怀疑李世民的话,毕竟这样的事情找朝中大臣随意一问就可知晓,更何况李世民贵为皇帝,还不至于欺骗李渊。
“罢了,既无战俘,那为父休整几日便回闽州吧!这大唐以后就看你了。”
“父皇,您这是要走?”
“不走,留在长安作甚?”反问了李世民一句,李渊慈祥的笑着:“闽州还有两个小重孙等着为父照顾,将两个小重孙交给宽儿那小子教导为父不放心,更何况如今你比为父要出色,为父已经没什么可以帮你的了。”
说完,李渊便没在意沉思的李世民,招呼连福给自己找了一间寝殿,飘飘然的走了。
李世民想过李渊会走,也希望李渊走,可他却没想到李渊会走的如此急切,总感觉李渊此次回京要战俘不是那么简单之事,但又想不出其中缘由,毕竟他就算千算万算也算不到李宽准备海外自立。
:。:
wxi7
第353章 忧郁的小胖子()
翌日,尚在熟睡的小安平被伺候的宫女叫醒了,没有宫中公主们的小脾气,问宫女什么时辰,听宫女说已是辰时,太上皇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安平急忙起身。
宫女打算给安平穿衣,却听安平道:“不用,安平可以自己穿,哥哥曾说过自己能动手的事不能劳烦他人。”
穿戴好服饰,出了卧室,看到李渊老神在在的坐在寝宫中喝茶,小安平小脸红通通,让李渊开怀大笑。
“过几日咱们就要回闽州了,昨日不是说要给小芷带长安的美食吗?今日皇祖父带你出宫购买,想要什么咱就买。”李渊大手一挥,就差没说咱们不差钱了。
一听要回闽州了,小安平有些激动,长安确实比闽州富庶,皇宫也比闽州的李府要辉煌,可她总感觉不舒服,在小安平的认知中,还没有宫门深似海的概念,若是大些就能明白,金碧辉煌的皇宫中少了一些人情的味道。
初春的长安城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