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他问话,小山先开口了,恭恭敬敬的给李宽行礼:“学生刘山拜见先生。”
李宽点头道:“今日学城休沐吗?你怎么从学城中回来了。”
“先生有所不知,苏校长最近改了咱们休沐的时间。”
这么一说,李宽明白了,估计苏媚儿将学城休沐的日改成了各个厂房休息的时间,学城中新收的学生大多都是在各个厂房做工的家眷家中的孩子,改成厂房休息的时间正好让一家聚一聚,很好。
“今日,你祖父才跟本王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你可得记住刘老的一片苦心,将来长大成人记得好好报答你祖父、祖母和母亲,别忘了咱们学城的校训。”学城的校训没有多高大上,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李宽却觉得这句话很好,能做到知恩图报的人不能说他是好人,但必定不会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毕竟犯法不可怕,怕的是有知识的人犯法啊!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必然不会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刘嫂子听到自家儿子的保证,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感激的朝李宽拜了拜,说了两句感谢话,让儿子陪李宽说说话,转身进了厨房。
问了问小山在学城的情况,刚入学不久的小山很兴奋,说了很多,从小山的话里话外,李宽能听说小山很佩服苏媚儿,问了一句难道就只佩服苏校长?
得到的答案却让李宽有些失落,没想到小山还佩服冯凌云,佩服自己的徒弟,也佩服自己的老婆,偏偏就没有他自己,自己好歹也是闽州的总管啊!闽州的学城还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呢!
和小山一聊就聊到了饭菜上桌,对于李宽来说饭菜是简便的,不过他吃的很开心,吃饭有时候不是吃菜肴而是吃心意。
杜荷久不动筷,李宽知道杜荷在想心事,可是自己知道不代表其他人也知道啊,就像刘老一家,你不动筷,就像是嫌弃人家的饭食一样。
拍了杜荷一脑袋,怒道:“吃饭,二哥没教过你该吃饭就吃饭啊,想不明白回去再想。”
“知道了,二哥。”杜荷点点了头,带鱼这种东西他吃过,李府的蒸带鱼他不知道吃过多少遍,不过白水煮的他却没尝过,手上的动作不由加快,看的刘老一家笑脸盈盈,看的李宽惊讶不已。
难道这小子是重口味?
要知道海鱼本就比淡水鱼腥味重,水煮的带鱼腥味更重,李宽只是尝了尝一块就没有下手了,没想到杜荷却吃的津津有味。
饭后,李拾尔拿出了五文钱,还没说话,刘老就怒了,说什么吃一顿饭还要钱,这不是看不起他们吗?
“刘老,您想多了,这是采访费,咱们的规矩如此,钱不多,您老收下。”
原来不是饭钱啊!刘老恍然大悟。
辞别了刘老,采访依旧在继续,其实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李宽带着杜荷走访,走访了英烈庄的所有庄户,每家每户的生活都不错,杜荷在他们脸上看到了丧子丧夫之痛,同样也在他们脸上看见了对于生活的期盼。
回程的路上,一直在沉思,好不容易进了闽县城,本以为一天的采访结束了,没想到这还不是完结。
夕阳挂在天边还没有落下,县城街道上的行人也没有急着回家,三五成群呼朋唤友的钻进了小酒馆饮酒谈笑,李宽带着杜荷开始在城中的寻常商户间采访。
直到夜色降临,李宽带着杜荷回了李府。
“小叶,今日采访过后,你有何感想?”李宽给杜荷倒了一杯酒,笑呵呵的问道。
“小弟佩服,如今的闽县虽说比长安差远了,可是长此以往,必能赶上长安城。”
“闽县的情况二哥比你清楚,少给二哥打马虎眼,你知道二哥问的感想是什么。”李宽白了他一眼,有些不满意杜荷的态度。
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杜荷沉默了,沉默了良久才说:“二哥的用意我知道,我也知道自己这段日子的作为,我有负二哥和徐师父多年的教导,更有负父亲期望·······”
说着说着,杜荷哭了,哭得像一个孩子。
见杜荷边哭边说,李宽已经觉得没必要听杜荷的感想了,当即打断道:“行了,别说了,今日好好喝一顿,以后别在借酒浇愁了,岂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啊!当年二哥也经历过,所以二哥懂你的心情,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活下去的人总不能整日陷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小弟明白。”杜荷确实明白,今日见到了众多失去亲人之后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遭遇其实算不得什么,一切都是自己在自怨自艾而已,就连寻常百姓都能尽快的从悲痛之中走出来,自己却总是沉浸其中,自己连寻常百姓也不如。
“明白就好,明日你就去报社报道,跟着拾尔他们一起做事。”
“知道了二哥。”
一早来到饭堂,听怀恩说杜荷喝了大半夜的酒,李宽估计杜荷还在睡,也没让人去叫杜荷起床,而是吃过早饭后找了周县令和马周商议政事。
日上三竿,临近正午,在大堂商议政事的李宽依旧没有见到杜荷出门,有些生气了,刚让人去叫杜荷起身就见着杜荷从李府门外进来了,合着杜荷连早饭也没有吃,早就出门了啊!
杜荷确实很早就出门了,在李府仆从还未起身的时候他就出门了,因为他昨夜喝酒之后根本就没睡,一直在县城中转,既然要做事,就得实地看看的道理他可没忘记。
:。:
wxi7
第374章 当爹了()
杜荷的转变让李宽有些转不过弯来,转变太大了,每日早早出门,午时回府吃两口饭,又再次出门,傍晚归来时身上的衣服能拧出水来,看样子就知道杜荷不仅仅是坐在报社写文章,而是跟着拾尔他们一同东奔西跑了。
按理说,劳累了一天回到李府应该好好吃顿饭、泡个澡休息,可是杜荷不然,回府之后还让李宽将闽州的律法拿给他认真研读,不到亥时就不会睡觉。
李宽担心杜荷是在用忙碌来麻痹自己,有些担心,找杜荷谈过一次才知道杜荷并没有,而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做出成绩,有这样的心思是好事,李宽也就听之任之了。
至于杜荷在报社的情况,李宽没过问,不过杜荷倒是给闽州的律法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其中最让李宽看重的一条就是单设一个专职处理犯案的部门,毕竟闽县的大小事务都上报到县衙太繁琐了,县令单是处理大小案子就已经分身乏力,哪还有精力处理政事。
所以闽州稽查部应运而生,李宽也很不客气的将稽查部的所有事务交到了杜荷手上,既然对律法感兴趣,那就专职律法之事。
稽查部所干的事情跟后世的公安局其实差不多,不过权利比公安局大很多,不仅负责抓人审案,还要负责量刑、判刑,由于稽查部的成立,李宽不由想到了后世的三权分立,想要在闽州实行三权分立,才想到闽州是大唐的一州之地,要是他在闽州实行三权分立,指不定李世民就得把他给分离了。
终归不是他自己做皇帝,有太多掣肘了,三权分立的想法,想想也就算了。
当然,如今的闽州虽说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可是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已经具备了三权分立的雏形,自从稽查部创立之后,县令只是安心管理政事,闽州的所有案子都移交到了稽查部,稽查部有司法和立法两权,县衙有行政权,若是将稽查部一分为二,实际上也就是三权分立。
自从稽查部成立,杜荷越发忙碌,报社的众人也越发忙碌,毕竟稽查部的重要性一眼就能看清楚,只能让知根知底的人为官,所以没个县的报社管理人还是稽查部的负责人。
不得不说,桃源村出来的学子能力强,忙着稽查部的破案、审案,报社的事情也没有丢下,每个星期的周报依旧按时发行,就是每人都从当年的白面书生变成了黝黑的汉子。
“二哥,您让桃源村的同窗们来闽州吧!要是在让咱们这样忙下去,说不定明年小弟就能见到父亲了,咱们真受不了了。”忙碌了一天的杜荷回到李府,终于忍不住叫苦了。
“去见杜伯父?!见着杜伯父,杜伯父一问你小子怎么下来了,你小子是不是要说二哥把你给累下去的?那杜伯父还不把二哥也拉下去。”打趣了一句,李宽正色问道:“你们稽查部真有这么忙吗?”
“闽州的陈年旧案要咱们排查,新出的案子要咱们审理,旧案暂且不说,就是每日新案也有十余件,您说咱们忙不忙?”
“我不是让你招募人手了吗?你自己将招募的人手给开除了,怪的了谁?”
“那些人手根本就是来帮倒忙的,什么都不会不说,还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样子,看着就烦,不开除他们开除谁。”
“那怪得了他们,只能怪你小子没有耐心,没把他们教好,别以为二哥不知道,有人都告到二哥这里来了,说你小子对他们动辄又打又骂,别人受不了,自己不干了,说你开除他们,二哥这是在给你留面子。”
“二哥,你这句话小弟就不爱听了,当初小弟去桃源村的时候,还不是被打骂过来的,小弟咋就没跑咧,遇到一点打骂就跑说明他们没本事,没本事的人就算不跑,小弟也要将他们开除。”
“别在二哥面前绷面子,二哥提醒你一点,你现在是稽查部的部长,是官员了,不能再使小性子,官员要有容人之量,凡事耐心一些,至于你说的让桃源村学子来闽州的事,恐怕还得等几年,学业尚未完结,来闽州不合适。若不是你小子赖着不走,你以为二哥会让你在闽州为官,而且说到底这个稽查部只是咱们闽州私下设立的,大唐可没有什么稽查部,之所以让你做,也是让你适应,将来做起来得心应手。”
杜荷并不傻,稽查部成立了半年,办了半年的案子,脑子转的越发快,只是性格嘛,还是老样子,咋咋忽忽的,听完就惊呼道:“二哥想要争夺帝位。”
挨了李宽一巴掌,杜荷老实了,脸上却难掩激动之色,在杜荷看来,李世民归天之后,有资格继承帝位的除了李宽之外,没人有资格。
李承乾或许有资格,可惜因为杜如晦和李承乾一起回程病死在途中,杜荷对李承乾有怨言;李泰自负学识过人,看不起他们,常常在弘文馆给房遗爱脸色看,说他们是山野村夫,连他们都看不起,更别说寻常百姓了;而李治,几岁大的奶娃子,什么都不懂,有什么资格争夺帝位。
至于其他的皇子,若是李宽都没有资格,嫡子之外的庶子更没有资格。
从学城回来的苏媚儿,回到家见到的就是两人沉默以对的场景,杜荷在激动,李宽在忧虑,争夺帝位之路艰险万分,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苏媚儿叫了一声殿下,李宽才回神道:“回来了。”
苏媚儿回府了,该吃饭了。
饭桌上小猫两三只,李宽提不起吃饭的欲望,以前还有小芷和冯凌云在,可是过了大半年,学校建好学生宿舍,冯凌云和小芷便搬到了学生宿舍,不到休沐不回家。
校舍的修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初在学城中求学的人多是城中子弟,后来士卒家眷搬来之后,学城中招收了大批学子,离家远,学校却没有住宿,相对有钱的人家会让孩子在学校附近租住,就像刘老一家,就是让小山和同窗在学城附近找房子住的,而穷人家就只能让孩子回家,所以李宽只好出资修建了校舍。
杜荷也提不起吃饭的欲望,虽说暗自高兴李宽要争夺帝位,可是一想到自己连闽州的稽查部尚未管理好,就有些郁闷,再想到稽查部的一大堆事儿,更没有吃饭的欲望了。
苏媚儿同样提不起吃饭的欲望,以前学校食堂的回锅肉是她的最爱,可是最近一闻到肉味就像吐,这不又想吐了。
干呕了两下,什么都没有吐出来,李宽连忙问着苏媚儿是不是生病了?
又是一年冬季,虽说闽州的气温比长安城要高,但是依旧有些冷,而且还是湿冷,一个不小心得了感冒也是正常的。
问完,没有等苏媚儿回话,拉起苏媚儿的小手就开始把脉,一遍不放心,再来一遍,还是不放心,又再来了一遍,三次脉象表明苏媚儿确实怀有身孕,李宽放心了。
“媚儿你怀孕了,以后学城中的事便暂时放下,待孩子出生之后,再去学城。”
苏媚儿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杜荷没愣,当即大笑恭贺;然后苏媚儿和杜荷都愣住了,二哥(殿下)怎么看不起来不高兴呢?
李宽平静的样子,让杜荷不由的想到,难道这孩子不是二哥的?看向苏媚儿的眼神都变了。
李宽真的平静吗?
其实不然,他是被有儿子这样的事情给惊住了,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算把了三次脉依旧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苏媚儿却生生的叫了一声殿下,李宽这才回神。
回神后,就跑到了李府的庭院之中,放声大笑,喊道:“老子当爹了,老子有儿子了。”一边喊一边跳,跟个疯子差不多。
:。:
wxi7
第375章 李世民父子的不满()
喊完之后,李宽心中百味杂陈,即将做父亲的喜悦充斥心头,也有无限的感概,来大唐这么多年,从内心来说他依旧没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大唐人,夜深人静之际感到无比的空虚,他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直到现在他才体会到什么叫做满足,这种满足与那种取得成功之后的满足不同,就像心脏缺失了一块得到了填补一般。
当然,还有一种歉疚,歉疚自己对苏媚儿不够关心,从脉象来看,苏媚儿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他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这是他作为丈夫的失职。
听到庭院中的笑声,听到李宽自称老子,杜荷笑了,肯定是二哥的孩子没错了,自己有侄儿了。
“二嫂,你现在有身子了,以后可别再去学城,学城中的学子年纪不大,不小心那是难免的,若是有个万一······呸、呸、呸。”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