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迷糊的杜荷将空荡荡钱袋解下,扔给了小二,豪气道:“不用找了,剩下的就当小爷赏你的。”

    空瘪的钱袋,轻飘飘的落到了小二手上,小二不禁捏了捏,确定钱袋中没钱,这就怒了,高声叫道:“掌柜,有人吃白食。”

    掌柜笑了,尽管杜荷衣着华丽,一看就知道是勋贵家的公子,可是掌柜依旧笑的很开心,哟呵,在楚王治下的闽州还敢有人吃白食,胆子不小啊!

    放在长安城,掌柜说不得就叫人开打了,在闽州,掌柜不敢,酒楼是勋国公张亮家的产业,闽州官员、百姓对于勋贵和世家的产业监督很严的,要是他下令打人了,过不了几日,酒楼就得上报,一上报,遭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反正能送官府,能上报纸,没必要做出打人之举。

    “将这位公子送到县衙,让周县令治罪。”掌柜笑道。

    “小爷乃是蔡国公府的二公子,区区一个县令,敢治小爷的罪?不就是差你一顿酒钱吗?明日小爷就送来。”

    听完杜荷的叫嚣,掌柜笑更加开心,蔡国公府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在闽州国公的名头不管用,岂不见陇西李氏的嫡出公子还不是被楚王给凌迟了,还当这是在长安呢?这是闽州,闽州就有闽州的规矩,虽说吃白食不至于让楚王给杀了,可是单凭这顿的酒菜钱也足够让眼前这个自称国公家二公子的人挨一顿板子了。

    不管杜荷怎样挣扎,杜荷还是被扭送到了县衙。

    自从闽州的李府修建完成之后,过完年,李宽就搬到了县衙不远的李府,如今并未居住县衙,也导致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杜荷被送到闽县县衙。

    自从李宽吩咐下人不给杜荷酒喝之后,杜荷就一直是早出晚归,喝到烂醉才归家,寻常人还真不知道杜荷的身份,不过周县令常去李府开会,见过杜荷几次,倒是知道杜荷和李宽的关系,只是不知道杜荷为何会被人送到县衙来。

    问清楚了情况,周县令有些棘手了,按照闽州的律法,杜荷要承受十杖,毕竟那一顿酒菜钱不便宜,足足四五贯,虽说李宽常说不能偏袒,秉公办案,可是关系到李宽的身边人,周县令还真有些担心。

    “去请殿下前来。”周县令,想了想,吩咐着县衙的差役。

    这让扭送杜荷来县衙的人愣住了,不就是一个国公家的二公子吗?区区四五贯钱财的事,怎么就惊动楚王殿下了呢?竟然还给吃白食的公子搬椅搬凳,平日里的对国公家的严格要求去哪儿了?

    李府到县衙不算远,一听杜荷在酒楼吃白食被人送到了县衙,李宽怒了,来的很快,来时见杜荷坐在椅子上蜷缩成一团呼呼大睡,脸上带着泪痕,像是梦见了杜如晦,样子看着很可怜。

    李宽没觉得可伶,只觉得怒火中烧,喝道:“去给本王打一桶井水来。”

    提着胡庆打来的井水,朝着椅子上的杜荷泼去,虽说是六月天,闽州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但冰寒的井水依旧惊醒了睡熟的杜荷,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酒醒了没有?”李宽问着睁眼的杜荷。

    杜荷点头。

    “醒了就打。”李宽大喝一声,看向了案上的周县令怒道:“本王早有言在先,不论是谁,只要犯了闽州的律法,一律不得偏袒,周县令你让本王很失望。”

    朝李宽拱了拱手,周县令当即下令杖十。

    刚醒的杜荷就被差役给按在了地上,这是要挨打啊!想他杜荷何时在衙门挨过打啊,怒道:“你们敢打小爷?”

    “打。”李宽怒喝出声。

    “二···哥,你···为何命人打我啊?”一边惨叫,一边问着李宽。

    二哥两个字,让酒楼的小二双腿打颤,踢到铁板了,叫楚王二哥,那不就是当朝皇亲,一想也不对,即是皇亲就不会自报家门说蔡国公府的二公子,想不明白就不想了,不管吃白食的公子身份如何,总之是惹祸了。

    “楚王殿下,别打了,都是一家人伤了和气。”小二出声制止。

    见李宽看向开口之人,一旁的周县令解释道:“这是扭送二公子来县衙报案之人。”

    李宽点头,待杜荷受完杖责,他才开口问道:“你是城中同福酒楼的小二?”

    “正是小人。”

    “你们的做法本王很满意,看来你们还是遵从了咱们闽州的律法的,记住不管发生何事,不得动用私刑,一切当移交官府处置。”

    小二点头称是,心中却万分无奈,就算咱想动用私刑,咱也不敢啊,城中的百姓都看着呢,动用了私刑还能在闽州继续做生意吗?

    见小二点头,李宽笑道:“此人乃莱国公杜相的二公子,与本王相交莫逆,可是犯了错就该罚,本王向来是一视同仁,对你们要求严格,对自己家眷同样如此,不必担心。

    怀恩送这位小二哥回酒楼,将杜荷欠下的酒钱结了,代杜荷向酒楼的掌柜赔礼。”

    赔礼只是说说的,酒楼掌柜哪敢受怀恩一礼,反倒是陪着笑脸说不知道杜荷的身份,若是知道自然不会送去县衙。

    深受李宽影响的怀恩皱了皱眉头,本想喝斥,一想到杜荷理亏在先,只好笑着说给掌柜说一切都应按律所办,该送就得送人,然后留下了酒菜钱。

    :。:

    wxi7

第372章 采访() 
带着杜荷回了李府,将一本闽州律法扔到了杜荷面前,李宽没说其他,留下一句自己看,转身走了,脚步越走越慢,到底该怎样把杜荷给扳回来呢?

    杜如晦去世,杜荷借酒浇愁,李宽能理解,当初李母去世后,他也同样失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原本想着杜荷过段时间就好,哪想到杜荷会变本加厉,要是再这么下去,整个人就废了。

    休养了五日,也专研了五日的闽州律法,杜荷知道李宽当初为何让人打他了,倒是没有记仇,早饭的时候给李宽和苏媚儿问了声好,然后说自己的钱财用完了,让李宽借点,看样子又打算去喝酒。

    “今日,跟二哥去一个地方。”李宽回了一句,没说钱财的事,低头西里呼噜的喝着小米粥,六七月的天早上来一碗冰爽的小米粥,整个人都精神了,神清气爽。

    “走吧!”

    杜荷低头不语,默默的跟着了李宽身后。

    “二哥,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啊?”杜荷满头大汗,终于忍不住发问了。他们出了李府,出了城门,走了半个时辰还在继续走,两人都是一身便衣,李宽也没带怀恩,更没有骑乘任何车马,就这么一直用脚走。杜荷本来就没吃多少早饭,再加上路不好走,杜荷有些受不了了,天上的日头毒辣,半个多时辰,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湿透了,紧紧的贴在身上很难受。

    “闭嘴,跟着走就是。”

    迎着日头,又走了小半个时辰,两人终于到了目的地,眼前的庄子很破败,连长安城最破败的庄子也赶不上,进庄的路上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英烈庄三个大字,石碑旁边站着李拾尔,一看就知道他是在等李宽和杜荷。

    “殿下,小叶。”李拾尔见到两人打了声招呼。

    李宽点点头,迈进了庄子,等到李宽在一间不大的茅草屋的门前停住,杜荷有些疑惑的打量着四周,打量着眼前的茅草屋,茅草屋四周用竹篱围着,竹篱下一颗颗鲜嫩的绿菜很显眼,口干舌燥的杜荷不禁想要尝尝,

    茅屋的东边有一个低矮的草棚,一眼就能看穿,草棚内放在锅碗瓢盆、一个大水缸,草棚内的灶台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二狗的承包队,只有二狗他们才会修建这样的灶台,灶台下有一个老人在生火,看样子是要做饭。

    不久,茅屋中出来一个老妇人,手中拿着切碎的草,看样子是要准备去喂鸡,因为杜荷听见了西边传来了老母鸡的叫声。

    老妇人见到了李宽三人站在竹篱前,赶忙放下手中的竹筛,笑道:“王爷,您来了。”

    说完,将李宽三人迎进了草屋,一边走还一边喊着老汉,王爷来了。

    “刘老、老夫人,本王打扰了。”李宽进了竹篱小院,看着眼前的两位老人,当即便行了一礼,跟着李宽身后的杜荷和李拾尔也跟着李宽行了一礼。

    “王爷说的哪里话,快喝水。”待三人落坐,老人又忙活着给李宽三人倒水。

    “刘老别忙活了,本王今日的来意,刘老想必知道吧!”

    “知道知道,昨日儿媳回来的时候说了,王爷今日会来咱们英烈庄看看,说是要采访,只是王爷,这采访到底是个啥意思?”

    “所谓采访嘛,就是谈谈你们来闽州之后的生活情况,刘老不必在意什么采访,就像当初本王来庄子的时候跟本王闲谈一样。”

    看着一老一小,像似熟识的老朋友一般,杜荷疑惑了,疑惑李宽怎么和老人认识的?要知道他来闽州两三个月了,李宽整日都在忙着政事,哪有时间来这偏僻的庄子。

    “老人家,敢问您老如何会认识二哥呢?”杜荷起身拱手问道。

    刘老很实在,既然叫李宽二哥,那必然就是一位王爷了,笑道:“这位王爷······”

    “老人家误会了,我不是什么王爷,小子姓杜名荷,老人家叫我杜荷就好。”

    “原来是杜公子,老汉失礼了。”刘老笑了笑,接着上一个话题说道:“杜公子,不仅老汉认识,咱们英烈庄的庄户都认识王爷。”

    越听越疑惑,且不提李宽的忙碌,就是李宽的性格,杜荷也知道,在长安时,李宽平日难得出门,桃源村附近的庄子大多都只是知道楚王这个人,却不认识楚王这个人。

    难道二哥来闽州之后改性子了?

    “小叶,这英烈庄的庄户都是战死士卒的家眷,殿下常来,所以大家都认识殿下。”李拾尔给杜荷解了疑惑。

    这样一听,杜荷明白了,李宽却愧疚了,愧疚道:“刘老,本王愧对你们啊!”

    “王爷,您别说这样的话,小儿能跟着王爷是小儿的福分,就算战死了那也是老天爷的安排,就算没跟着王爷来闽州,留在凉州也不见得就能活下去,当初咱们离开凉州之时,吐蕃的蛮子正下山抢粮呢。”

    说起凉州,李宽忘记了正事,反倒问起了刘老凉州的情况,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坏,凉州的屯田很有成效,商品交易市场也出具规模,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少不会让以前一样吃一顿饿两顿,现在家家户户有饱饭吃,就是时不时的有吐蕃人下山抢劫。

    从刘老的话中,李宽还知道现在的凉州百姓依旧还记得他这个楚王,记得刘仁轨和马周他们,心存感激,只是对于现在的凉州官员有些意见,当初李宽介绍去的那一批士子们,在凉州做出了政绩,纷纷被调往了其他地方,吏部安排的官员比当初的官员差远了,倒也不作奸犯科,只是不再像以前的官员一样亲自打着百姓劳作,与百姓商量致富的法子,永远稳坐县衙,很有官员的“样子”。

    听完了凉州的情况,李宽长叹了一口气,环视了一周,转移话题道:“对了,刘嫂子今日咋没在家呢?本王记得今日是茶厂休息的日子啊?”

    “儿媳一早去给小山送吃食了,读书费脑子,就算咱们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刘老的脸上出现了朵朵小菊花,孙儿就是他的希望,孙儿如今也进学了,以后不用像他爹一样在战场上拼命了,读书好啊!

    “听刘老这话,咱们英烈庄的日子过的不太好?”李宽随口问了一句,转头看向了李拾尔,怒道:“拾尔,记一下,回去让刘仁轨和薛万彻查查是谁贪墨了士卒家眷的抚恤。”

    刘仁轨如今是水师的将军,带着士卒在海上捕鱼,李宽曾吩咐过定期给战死的家眷送些海味来,薛万彻那里李宽也吩咐过,定期送粮;送满一年为止,按照如今的捕鱼情况,按照规定送来的粮食,士卒家眷的吃食应该完全足够,不会出现苦日子的情况。

    见李宽发怒了,刘老连忙说道:“王爷,您误会了,咱们的日子过的不错,是老汉说错了。”

    “刘老,您老别担心,一切有本王做主,本王看谁敢报复。”

    “王爷,老汉没担忧,王爷的为人咱们都知道,如今的日子过的很好,树根他们每次回来都会带着吃食回来,每个月的粮食也定时送来,饭食不缺,儿媳在茶厂升了组长,听她说她手下还管着十来人,每月的工钱也涨了,如今一个月能拿到半贯钱了,如今的日子可是好多了。”

    李宽一愣,到现在他明白刘老那句再苦不能苦孩子了,这分明就是他当初劝说众人送孩子去学城进学时候说的话,没想到刘老把这句话用在这里,不禁莞尔。

    “过的好就好,过的好就好啊!”

    “咱们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多亏了王爷啊,前段日子,周县令差人送来了一批鸡鸭,听说是王爷吩咐的,如今也下蛋了,王爷今日一定要留下了尝尝。”刘老说完就拉着李宽不放手,以前李宽常来英烈庄,却从未留下吃过饭,他们知道不是李宽嫌弃他们的饭食,而是在为他们考虑。

    这次李宽没拒绝,笑道:“那本王就厚颜在刘老家中用饭了。”

    见李宽答应,刘老才放开了李宽,才想起李宽今日是带着李拾尔来采访的,整了整自己的衣衫,笑道:“王爷,您不是说采访吗?您现在采访吧!”

    看刘老不明所以,却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李宽没笑,一旁的李拾尔笑了,“刘老,咱们已经采访完了。”

    wxi7

第373章 幡然悔悟() 
采访,刘老不懂,既然李拾尔说采访完了,刘老便招呼喂鸡的老妻去了厨房,茅屋中的李宽悠闲喝着白水,不言不语的看着沉思的杜荷,他今日之所以老英烈庄采访说到底还是为了杜荷,让杜荷看看这些战死士卒的家眷对生活的态度。

    不久,草屋中的李宽就听见了刘老的笑声和孩子的问话声,没理会沉思的杜荷,径直出了草屋。

    没等他问话,小山先开口了,恭恭敬敬的给李宽行礼:“学生刘山拜见先生。”

    李宽点头道:“今日学城休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