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承包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承包王-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你的还少了吗?是不是朕要将这皇位让给你,你才能心满意足?”

    长孙无忌脸色终于变了,李世民这话可严重了,皇位两个字都说出来了,这代表了李世民已经对他心有不满了,不过这都是其次的,毕竟他有合理的说辞让李世民信服,但他却从李世民的话语中听出来李世民对李宽的宠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还是那句话,长孙无忌是支持李承乾的,不是支持李宽的,而且他和李宽之间还有矛盾,自然不希望李宽受宠。

    长孙无忌胆寒,磕头道:“陛下莫冤枉微臣,微臣怎么有此大逆不道之念,陛下对微臣宠信至极,微臣一直殚精竭虑,只怕负了皇恩。”

    李世民怒道:“既然不敢,到底为何?从实说来,今日你若是不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你信不信朕治你的罪?”

    :。:

    wxi7

第341章 君臣议楚王() 
治罪只是李世民的怒言,真让李世民治长孙无忌的罪那是不可能的,君臣二人都清楚,毕竟长孙无忌平日为人小心谨慎,加上还有一位贵为皇后的妹妹,又是李世民的谋臣心腹。

    不过,长孙无忌依旧诚惶诚恐的说:“陛下,微臣不是不明白您的用意,微臣也不是不愿楚王殿下回京,可若是楚王殿下顶着一个治世能臣的名头回京是祸不是福啊!”

    李世民一愣,完全没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你这话是何意?”

    李世民出于呆滞状态,双眼直勾勾的等着长孙无忌,仿佛不认识长孙无忌一般,怎么就是祸不是福了,要知道李宽回京之后能帮他不少忙,其他政务暂且不说,就是打压世家也出不少力,李世民可不认为长孙无忌会不知道他的心思。

    “陛下,楚王殿下确实是治理能臣不假,微臣虽是吏部尚书,但也与戴尚书交情不浅,从戴尚书口中得知了不少民部之事,当年这些年陛下借助楚王凉州计划,在荒地屯田现在已有显著受益,而当年的蝗灾、大旱亦多亏有楚王殿下的良策,楚王殿下确实当得起治世能臣之称。”

    长孙无忌肯定了李宽的功劳,这也是他不得不肯定的,毕竟这些年,大唐的屯田发展确实有不错的收益,而且照搬桃源村的发展模式也同样让长安周边的庄子富庶了不少,这些功劳都是大家亲眼目睹的,就算长孙无忌也不敢抹杀。

    当然,也不排除长孙无忌是故意说出来让李世民开心的,毕竟听完了长孙无忌这番话,上首的李世民让跪着的长孙无忌起来了,还吩咐连福给长孙无忌搬来了胡凳。

    李世民确实是高兴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笑意,因为他心里还有疑惑,既然长孙无忌都认同了李宽的治理之才,为何又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他难堪呢?

    待长孙无忌落座,李世民平静的直视他,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还有下文,而这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下文了。

    长孙无忌平静道:“正是因为微臣现任吏部尚书,所以臣才认为楚王殿下此时不宜回长安,今年科举,朝廷取仕的寒门士子比往年多了不少,而不久之后的科举更是比去年多了三成,陛下这些寒门士子虽不忘陛下皇恩浩荡,可他们亦未忘记楚王殿下恩德,若是殿下此时顶着治世能臣的名头回京,您让太子殿下如何自处啊!”

    “长孙无忌,你放肆。”李世民大怒。

    长孙无忌的意思,他清楚,他也清楚长孙无忌是支持李承乾的,可是长孙无忌竟然当着他的面,提出李宽有争夺皇位的心思,李世民怎能不怒。

    要知道李宽平日的作为如何他一清二楚,龟缩在桃源村连朝堂重臣都不愿意结交,长孙无忌却说李宽要争夺皇位,他是不相信的;更何况他才坐上皇位没几年,长孙无忌就说他的儿子要争皇位,这将他置于何地了,这天下还是握在他李世民手中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夺去的。

    长孙无忌有后悔,毕竟这种说法应该再婉转一点;同时他又很满意,毕竟在李世民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总有成为参天大树的一天,皇帝嘛,谁不多疑呢?

    “陛下,微臣此言句句肺腑,如今朝廷有意招收寒门士子,而这些寒门士子却把楚王殿下当作老师对待,若是楚王殿下回京任职,恐怕朝堂难以平静啊,毕竟太子殿下与楚王殿下素来不和啊!”长孙无忌一脸豁出去的表情,仿佛是真的在为朝堂考虑一般。

    良久,李世民恢复了之前的平静,长孙无忌有私心,这点李世民知道也理解,而且长孙无忌的话确实给他提了一个醒,太子和李宽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问题,现在朝堂取仕的寒门士子还不算多,可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五年之后,大唐必然会出现大批的寒门士子为官,这股力量对于他李世民来说不算什么,但李宽若是真凭借这股力量和太子争斗,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或许是从当年李宽与太子打架起始,从他对待李宽母子的态度起始,太子和楚王的关系便已僵化了,而之后更是愈演愈烈,就算他和皇后有心化解也办不到了。

    就在李世民回忆的时候,长孙无忌再次开口道:“楚王殿下有治理之才不假,对待寻常百姓宽厚至极也不假,可是微臣发现楚王殿下对待勋贵、对待太子是却苛刻的,而楚王殿下又是带着满腔的怨气去的闽州,此时回京恐怕会闹出大乱啊!楚王殿下心性如何,想必陛下比微臣还要了解的。”

    听完长孙无忌的叙说,李世民点了点头。

    说到李宽的性子,李世民自认自己是了解的,在他心里,他的看法与长孙无忌的看法差不多,他现在倒也认同了长孙无忌的看法。

    不过,他却在想过多少年之后让李宽回长安合适。

    说到底他看重的帝位继承依旧还是李承乾,而且不仅是他看好就连朝堂的大部分官员也看好,就算不看好的官员也是看好四子李泰的,但以李泰现在的水平来看完全不是李承乾的对手,能是李承乾对手的只有李宽,在他心里李宽无疑是打磨李承乾这位帝位继承人的最好磨刀石,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的李承乾却不是李宽的对手。

    好在,现在不必征召李宽回来,他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帝位的继承人。

    “那无忌认为何时召楚王回长安才合适?”李世民笑了,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长孙无忌也笑了,李世民既然能叫他无忌便证明李世民已经听进去了他的话,也表明了李宽回长安的时间延后了。

    “微臣以为,待太子殿下及冠之年楚王殿下回长安最为合适。”长孙无忌笑道。

    要不说长孙无忌特别受李世民宠信了,除了他自身的功劳和身份之外,长孙无忌确实是朝堂之中最懂他心思的人,只需他隐晦的提点,长孙无忌便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李世民点了点头,“召回楚王便罢了,你下去吧!”

    长孙无忌躬身告退,不由得扯动了两下嘴角,心里忍不住大笑。

    李世民也在笑,长孙无忌的话太合乎他心意了,距离儿子李承乾及冠还有五六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确实已经够他教导李承乾,他还不信有他和朝臣的教导六年后的李承乾还没资格和李宽扳手腕了?

    就在第二天的早朝上,长孙无忌再次兴奋了,因为在早朝之时,李世民话里话外都是要加重太子权利的意思,明眼人都知道,李世民要朝臣培养这位太子了,李承乾也不在是挂名的太子了,李承乾正式迈入了官场。

    :。:

    wxi7

第342章 走上正轨() 
李世民的心思,或许朝堂众人不太明白,不过长孙无忌却是明白的,正是因为明白,所以除了兴奋之外还有一些担忧,将楚王作为磨刀石他担忧李承乾这块刀给磨废了。

    于是,在下班回府之后,就在长孙无忌思虑是不是邀请李承乾过府教导一番的时候,却听得下人禀报说太子殿下来了。

    李承乾倒是客气,不仅给长孙无忌行了礼还给长孙无忌带来了不少的礼物,虽说李承乾在贞观十三年之后多次犯傻,把好好的局面给葬送了;尤其是在贞观十七年更是犯了一次大傻,将自己一身都给葬送了。

    不过,至少现在的李承乾不仅不傻在众位皇子中还拔尖的那一拨,昨日李世民召见长孙无忌的消息他知道,就在昨日召见之后,今日李世民便增重了他的权利,若此事没有长孙无忌帮忙,他能信才怪。

    在齐国公府,没人知道舅甥二人商议了什么,总之离去之时,李承乾是带着笑的,脸上有着无比的自信,而长孙无忌也是带着满意的笑容,看着李宽承乾离开。

    就在李承乾离开之后,仅过半月的时间,朝堂众臣再次认识到了长孙无忌是如何受宠,因为李世民决定将长乐公主下嫁给了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并且连时间都算好了,让二人在贞观七年成婚。

    要知道长乐公主那是李世民的嫡女,能将长乐公主下嫁给长孙冲足以表明了李世民对长孙家的宠信,现在的长孙家不止有长孙皇后,还有一位受宠的公主,一时间齐国公府宾客络绎不绝,而且前来恭贺的都是朝堂大员,低于四品上的官员都不好意思登门。

    当李宽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才刚刚考察完了整个闽州的治理之地,刚回到闽县不久,这次实地考察总体上还是让他满意的,虽说不少县令敷衍了事,但是也出现了几个尽心尽职的官员,就像是南安县的老何、莆田县的马县令,都做的不错,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有功就要赏,在考察离开之时便一人给了五十贯,然后回到闽县,李宽颁发了政令,在派人在闽州各县张贴了受赏县官的公告,更是私下给何县令的南安县送去了两千贯便于何县令发展制糖业。

    而回到闽县的这几日,李宽依旧在忙碌,忙着如何从砂糖中提炼出白糖,提炼白糖有两种办法碳化糖和硫化糖,硫化糖明显要比碳化糖要简单许多,制作工艺也不复杂,但是碳化糖又比硫化糖的质量要好,经过多次试验,李宽还是决定出售硫化糖,反正大唐人又不懂这些,能有白糖现世已经不错,那轮得到他们挑三拣四的。

    就在李宽考察闽州的这段时间,冯家人已经派人来好几次了,问李宽是不是将冰店的承包事宜给忘了,这件事李宽没忘,不过却不用他操心,直接交给了怀恩去办。

    然后,怀恩便带着护卫走了,去了高州,统计冯家能承包的产业有多少,与冯家商议开店事宜。

    怀恩离去,对李宽来说有好有坏,好处是能多培养培养怀恩,毕竟怀恩算是李宽的左右手,能有机会培养怀恩还是不错的;坏处就是李宽很不习惯,没有了怀恩的提醒,总要他自己去想,以前还有苏媚儿可以提醒,但现在不同了。

    作为校长,苏媚儿是合格;作为王府的女主人,苏媚儿就有些不合格了。自从担任州学校长之后,别说让她提醒李宽了,反倒是要李宽提醒她什么时候改吃饭了。

    对此,李宽也只能苦笑,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苏媚儿去做什么校长。

    好在苏媚儿没有让他失望,他归来之后的这段日子听到不少州学中学习的孩童用汉语交流,虽然说的磕磕巴巴的,但是不妨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州学之中再次迎来了一批进学的孩童。

    听着磕磕巴巴的汉语,李宽忍不住笑了,不是嘲笑而是在为闽州逐渐走上正轨而笑,解决了语言这个问题,至少政令能通常不少,能让僚人明白他这个闽州总管是来做实事的,是来为僚人谋福利的。

    说到福利,李宽再次提高了炒茶厂工人的福利,不仅提高了工钱还承担了午间的一顿饭食,但炒茶厂的福利却不是最好的,说起福利最好的无疑刚上任的造船厂工人,毕竟造船厂乃是李宽最为看重的项目,关系到他的一生,而且造船厂的工人乃是当初跟随他来闽州的庄户和士卒,工钱高一点、福利好一点那是正常的。

    造船厂在李宽回闽县之后便开始着手建设了,因为这次考察闽州各地,李宽在龙溪县找了一位造船大匠,据说隋朝的五牙战船就是其祖上建造的。

    五牙战船虽说只是内河船,可能在海上不能成气候,不过能建造五牙战船也算不错了,更何况李宽自己还知道海船中所需的隔舱等等,他相信带领楚王军征战海上也只是时间而已。

    所以他一回到闽县便安排刘仁轨着手此事了,不过他这段时间却没去造船厂看过,只是让刘仁轨一手打理,毕竟刘仁轨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水师将领,了解船只的结构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在李宽打算中,刘仁轨乃是他麾下的海军上将的不二人选。

    有刘仁轨在造船厂看着,李宽也放心,在试验出硫化糖的方法后,他又投身到了闽州的政事上,尽管这段时间有马周和刘仁轨处理政事,但有些事不是马周和刘仁轨能做主的,就像水泥厂的建设、投入的资金、征伐闽州的土王等等,许多问题还是要他亲自做决定。

    忙碌,无休止的忙碌,当初胡庆带回来的消息早已经被他忘的一干二净了,直到在高州忙碌了将近两个月的怀恩回来,提醒李宽还有两个月左右便到年节,是时候给长安城送烟花了,他才知道自己将长安城中传回来的消息给忘了。

    制作过一次烟花,再次制作那是得心应手,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在怀恩的帮助下李宽便将烟花给搞定了,不仅送去长安城足够,也足够在闽县热闹热闹。

    “殿下,您差人给齐国公府送去定亲贺礼了吗?要不就送一桶烟花表示庆贺吧!”坏恩提醒道,怀恩估计自家王爷多半是没有送贺礼的,毕竟自家王爷连太上皇让他给长安城送烟花的吩咐都给忘了,更别说长乐公主和长孙冲定亲的事了。

    而且怀恩的提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知道齐国公府和楚王府之间是有矛盾的,但长乐公主又和自家王爷是亲人,不送礼说不过去,可送厚礼,怀恩知道以自家王爷的性子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烟花是最好的选择,造价低廉不说,还不比任何贵重的礼物差,送烟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