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午崛起- 第7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萌总裁心中一动,“我觉得你也是,你在华国过得不快乐吗?”

    “嗯,我也不太快乐。”凯瑟琳两只手抱着胳膊。

    华皇看了看凯瑟琳,微弱的月光,看的不是特别清晰,却又和白天的美女是两种不同的韵味,“如果你习惯欧洲的生活,你喜欢哪个国家,我就安排你在哪个国家,可以进统计局的编制,也可以进外交部的编制,职务你自己定。”

    “我想留在陛下身边,想进总裁秘书处,陛下身边好像缺乏工程技术人员,碰到重大的施工项目,我能帮上忙的。”凯瑟琳也看向萌总裁。

    两个人的目光都很明亮,都带着一份偷情的刺激,却都没有含蓄,因为,他们都是能控制自己行为的那种人,尤其是华皇,华皇已经过了遇事冲动的年纪了。

    华皇的心砰砰跳的飞快,总裁秘书处是华皇的直属部门,权力无边,如果华国是一个公司,萌总裁肯定是董事长,总裁秘书处就是董事长办公室了,这里面的美女秘书,都等于是华皇的后一宫,凯瑟琳直言想进总裁秘书处,谁都清楚什么意思。

    “跟着我要到处去,我现在还不太能长期在一个地方,尤其是这几年,你应该多陪一陪李提摩太和索菲亚,年轻的时光,其实很短暂的,也就这么十来二十年,到了五十岁,人生会失去很多动力。”华皇温言相劝,既是在全凯瑟琳,也像是在劝自己。

    凯瑟琳其实也只是跟华皇聊到这来,随口一说而已,但是凯瑟琳是很聪明的女人,通晓世事的能力不在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之下,华皇如果没有想就答应或者是拒绝,她不会在意,但是华皇给出的这个答案,很明显的有深意在其中,而且,提到了李提摩太,这是很关键的,说明华皇将自己和他的关系,往男女感情这一块考虑过了,这也引得凯瑟琳的芳心怦怦狂跳一阵。

    “我和李提摩太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其实,分开生活和工作,也许更好一些。”凯瑟琳本来想直言,想和李提摩太离婚,不想和李提摩太过下去了,但是又怕说的这么直接,会被华皇看轻。

    虽然只是闲聊,但是聪明人之间的闲聊,总是会附带太多的智力力量。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两个人其实都是用一种暗中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对方的方式在说话。

    “我以为你们的感情很好呢,感情这个东西,要互相迁就的,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感情,互相多体谅对方的兴趣爱好,多找找共同点,既然当初能走到一起,肯定有彼此吸引对方的部分吧。”华皇劝道。

    “当初有的,他英俊有风度,而且想做生意,并且有冲劲,虽然比我大几岁,家庭条件也不行,但我还是毅然选择和他在一起,但是当他获得了名利之后,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凯瑟琳将内心的想法毫不保留的告诉华皇。

    萌总裁干咳了一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了,他可没有去关心过凯瑟琳和李提摩太之间的婚姻生活,老实说,如果不是这次将凯瑟琳带在身边,在不见么的情况下,华皇一年能够想到凯瑟琳的次数,也不过两三次,而且都是一晃而过,不会细思,更不会找人去仔细调查凯瑟琳和李提摩太夫妇。

    “感情也不见得必须喜欢同样的事业啊,他做他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你喜欢什么工作,我都可以帮你安排的,最重要的是在一起的时候开心。”华皇也不知道该怎么措辞,想点明不会对凯瑟琳怎么样,又生怕说的太直白,会让凯瑟琳下不来台。

    “陛下,你是害怕我在你身边,还是不喜欢我在你身边?我觉得,我和索菲亚能够长期在陛下身边生活和工作,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凯瑟琳并不退让,勇敢的迎接着华皇的目光。

    华皇闻着凯瑟琳精致的鼻孔中喷出的呼吸气息,才惊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靠的这么近来了?

【1307 华皇和凯瑟琳谈历史】() 
从伦敦到比利时王国,中间仅仅隔着小小的英吉利海峡,并不远,也就是大半天的功夫。

    萌总裁望着轮船外面的海面,初夏的天气,偶有几只海鸟飞过,在这个没有怎么被污染过的时代,哪儿的空气和景色,都是很好的。

    回头望了望英国的海岸线,华皇颇有感慨,他没有想到身为世界头号列强,英国,也包括小老二法国,这两大列强会如此低劣,完全没有大国气度。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洁格格,李泰熙,赵青萝等人,还有一帮总裁秘书处的美女秘书们在整理机要文件,华皇是华国的中心,在哪里都是中心,这就给出外保存文件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为每天来往的电报太多,还有华皇在外地做的很多指示,都要记录。

    华皇外出,几乎要给总裁秘书处增加一倍的工作量。

    轩悦武和一帮随行的工程师们也在紧张的整理文件,大多是参观了各个列强国家的工业之后,做的笔记,还有从各种渠道弄来的各种书籍,因为数量太大,连华皇的几名随行外交秘书也要帮忙。

    众人都很忙,华皇自己倒是挺悠闲的,华皇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就是平静好心情,尽量保持轻松自如的心态给整个国家掌舵,尽管华皇发现越来越难做到,因为很多措施发动下去,不是一下两下能见效的。

    凯瑟琳坐在华皇的斜对面,曾思平和索菲亚一个人捧着一本书看,凯瑟琳也在看书。

    华皇看了一会儿凯瑟琳,凯瑟琳忽然抬脸看向华皇,弄得华皇想假装偏开目光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一笑。

    凯瑟琳心中怦然一动,本来只是余光感觉陛下在看自己,没有想到陛下真的在看自己。

    华皇看了眼正跟着几名外交秘书在整理文件的李提摩太,凯瑟琳已经很自然的坐到了皇帝的身边。

    这下弄得华皇有点紧张起来了,本来只是微微脸红,此刻倒像是感觉脸都发烫了,却随意的问道:“你在看什么书?”

    “在看华国建国后重新编订的史料,我这本是明史,各个朝代中,我最喜欢明朝。”凯瑟琳嫣然一笑,其实她是知道华皇最喜欢明史,才特别对明史感兴趣的。

    果然,华皇来了兴趣,将凯瑟琳手中的书接过来看,凯瑟琳正看到朱元璋的章节。

    华国在建国后,在华皇的指示下,重新修订各个朝代的历史,只有一个要求,务求真实,尽量用硬的资料去佐证,要求编订者不要带有感情色彩,两年内终于完工。

    只是,华皇要求尽量用硬资料,便几乎将由水分的史料都去除了,也就造成了华国重新编订的史册,非常的精简,大部分都是叙述,甚少有评论的部分,比较晦涩,却增添了许多让人可以自动脑补的空间。

    “你在看朱元璋反腐这一段啊?”华皇将书还给凯瑟琳。

    “是,我在想朱元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致力于反腐,并且严刑峻法,可是,似乎他死后,并没有留下多大的影响力。”凯瑟琳温柔的小声道,倒像是在和华皇说悄悄话一般。

    萌总裁心中惬意,也轻声道:“朱元璋是一个伟人,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华夏历史上前三位重要的伟人!”

    其实凯瑟琳这么问,也是投华皇之所好,华皇在私下里曾经说过,最该评价入前三名的皇帝,应该是首先完成大一统的秦始皇,然后是真正将中华民族凝聚成型的大汉皇帝刘邦,再后面一个,一般对历史有点兴趣的人,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不清楚了,在华皇这里,认为是朱元璋。

    “你这样认为吗?”华皇高兴的问道,“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他的评价并不高,很多历史上的帝王,名气都在他之上。”

    凯瑟琳嗯了一声,“我也知道几个。”

    “说来听听。”华皇的心情好了不少,发现除了吃凯瑟琳的豆腐,跟凯瑟琳聊天,也是一件赏心乐事。

    凯瑟琳想了想,列举了几个她听人赞颂的华国历史上的皇帝。

    有人认为是千古仁君之称的宋仁宗赵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洪量宽容。宋仁宗赵桢即位后,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宋朝的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皇帝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或任之,或贬官,或免职,而从不杀戮,也从不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有了宋词之盛。

    赵祯生于帝王世家,12岁即位,23岁亲政。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我吃不下。”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

    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只因为我的一碗饮食,而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我于心不忍,因此宁愿忍一时之饿。”

    能臣侍明主。宋朝有名的治世名臣几乎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情急之下唾沫时常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赵祯治国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有一次,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

    宋仁宗主张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四川有个秀才屡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自觉怀才不遇,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机会,看一下他的表现吧。“于是就给了他个官做。

    宋仁宗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在其在位之时就已跨越了国界。宋仁宗在位42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仁宗临终前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到:我们已经42年没有兵戎相见了啊。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明君圣主。虽然没有实现大一统,但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远比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时期更幸福。宋仁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宋仁宗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将国家的文治艺术推向了古代社会的巅峰,造就了古代中国一世繁华,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

    也有人认为是绝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出身于官宦之家,天生丽质,聪颖过人。当时皇帝唐高宗多病,武则天用计谋废当时皇后,自立为后,并开始参与朝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二帝,改国号周,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王。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中国古代史最大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一成。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