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
詹守信来了点兴趣,就拿过来看了看说:
“这昨日黄花用得没错啊有什么问题?”
苏少很无语地看着他说:
“根本就没有这个成语好吧,只有明日黄花这个词!”
“哦哦,这样么,反正看得懂不就好了”
詹守信不好意思地说。
肥佬吴坐在这群人旁边,觉得实在是掉价,想当初自己怎么也算是个名牌大学的广播系毕业的本科生,回到莆城市就业就已经挺失落的了,身边还都是这样一群不学无术的人,真是羞与为伍
苏少似乎看出了肥佬吴的不开心,便说:
“吴老师,这次我们的比赛规模比较小,事情还比较琐碎,给您添麻烦了啊”
在他的预计中,也是正常人的预计中,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哎呀没什么的,这是我应该做的之类的客套话。
但是肥佬吴却不是什么一般人他甚至根本就不懂这些虚礼客套,直接就说:
“苏少,不是我说,你这个活动本来就是在浪费时间!”
“你说什么!”
詹守信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怒目圆睁地对着肥佬吴。
肥佬吴却像是个没事人似的,仍旧不紧不慢地看着手上的稿子
“你们看看这些稿子,这些像什么话?就这样的稿子要谱成曲子唱出去,真不知道要被多少人笑掉大牙”
李俊拍了拍詹守信的肩膀,示意让他冷静一下
“吴老师,却是我们莆城市的水准是差了点,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啊,比那些直接放欧美、港台日韩的舞曲,写几首我们自己的歌,放到酒吧里唱的话,应该更能调动场上的气氛吧?”
肥佬吴转过头来看着苏少,表情缓和了不少,毕竟对于苏少这样的阔少爷来说,肥佬吴还是尊敬几分的,毕竟以后也是要长期在莆城混的
“苏少,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的想法我无法认同你以为写一首歌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就算有了好的歌词,写不出好曲子也是白搭就算有了好曲子跟好歌词,没有好的歌手来唱也是白搭就算这些都有了,没有好的录音,后期制作,那也没办法创作出一首好的歌曲当然,我们暂时还不需要考虑到出版,发行等方面的问题,不过就算是这样,莆城也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啊”
苏少突然间眼神似乎黯淡了下来:
“哎,我又何尝不知道呢?我也只不过想试试罢了”
李俊长叹一口气。说真的,虽说筹划这个活动的初衷,是让苏少这个纨绔子弟明白,在莆城这样贫瘠的娱乐土壤上,是不可能长出流行歌曲这样的参天大树的;但是到了现在,他反而有点心疼苏少起来。
毕竟像他这样的富少,不在适当的年龄去玩嫩模飙车,而是选择对文艺有所追求,单就这份心,已经实在难能可贵了!
当然,他其实也知道,其实苏少想要搞这么个文艺酒吧,也有向他的女神阮慕鸿示好的因素在
这位阮女神是莆城市委宣传部部长的掌上明珠,又生得如花似玉,从小就是体制内叔叔阿姨们的心头肉。阮慕鸿一直以来,都以清冷的姿态面对苏少,而且就算苏少老爸是莆市数一数二的富商,但在华夏这种社会环境下,为官的总是看不上做生意的,尤其在莆城市这样官本位思想深重的地方。因此,阮家也始终不太同意这门亲事。
不过,随着阮女神年龄的不断增大,阮家也渐渐有了着急的感觉然而给阮女神介绍过无数次相亲失败之后,莆城市百分之九十九的媒婆都已经公开宣称不再帮阮家介绍亲家,原因就是因为这位阮女神实在是太过于高冷了
这位阮女神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没有正经工作过,自己在厦城市投资了一家青年客栈,凭借着家里和自己的人脉,一年到头也能赚个二三十万,在2001年的光景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而阮女神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陪着一众官太太,官小姐们喝下午茶,打牌,打麻将,显示出她八面玲珑的交际天赋。
可实际上,只有苏少明白,其实阮女神真正放不下的,是文艺。
之所以在厦城市开设青年旅社,也是因为阮女神心中也残存着一种对文艺的向往。阮慕鸿借着每星期去厦城市管理青年旅社的时候,才有短暂的喘息,可以逃离莆城市和她那个密不透风的官太太、官小姐的圈子。
她喜欢坐在青年旅社的楼顶,望着满天的星辰,听旅社里的人说那些旅途的见闻,还有男女之间的风花雪月。偶然,她也自己拿起那把破吉他,弹一弹已经生疏的曲子,博得满堂喝彩。
然而她却很清楚地知道,这些不过是她逃离现实生活的一些调剂,她终究还是要回到那个现实的、讲究人情而且重视利益的地方去。
第八十一章 男人的眼泪()
其实,甚至连苏少都不知道,女神阮慕鸿曾经也玩过乐队。
莆城市很小,玩乐队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但几乎没有人知道阮慕鸿的逃跑girl乐队
原因就在于,这个乐队的所有成员,都是体制内官员的儿子和女儿他们虽然也玩乐队,但是从来不去任何酒吧演出,只是自己玩票性质的,而且选择的地方也非常隐蔽,通常都是郊区废弃的仓库等地方,而且都是一群人开车一起去,乐器什么的也是由一个乐器行老板开车送过来的,所以保密性非常好。
这些人这么隐蔽行事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官员,如果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儿女去玩音乐,那恐怕都会怒不可遏。毕竟在2001年的莆城市,玩音乐这个概念根本没有,基本就相当于无所事事和游手好闲,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相应的尊重的。
所以,就算是阮女神和她的一群小伙伴们想要玩音乐,组乐队,也只能偷偷摸摸地。
所以,当苏少看到第一批送上来的稿件之后,其心情是很糟糕的。
准确地说,应该用处在崩溃的边缘来形容,比较恰当。
“这tmd都是什么东西!”
苏少狂暴地将所有的稿子丢在空中,然后径直离开了酒吧的办公室。
留下其它三个人面面相觑
肥佬吴自然是跟没事人一样,毕竟他本来就是个局外人,这下也乐得清闲。反正你们合伙人都准备撂挑子不干了,那我也就没有义务继续陪着你们玩了
“这下没我什么事了吧明天麻烦你们去一下我们电台,跟台长说一下撤资的事情”
李俊赶紧就冲了上去,拉住了他的手挽留说:
“吴dj,要不你再等等?苏少他也只是一时冲动,我相信他会很快平静下来的,活动的事情我们再商量商量怎么样?”
肥佬吴也很无奈地说:
“我也很不好做啊我自己本身在电台又不是没有事情做,我也有我的本职工作要做的现在陪你们出来搞什么劳什子歌词大赛,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
说着,肥佬吴就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准备夺门而出
“你给我站住!”
一直一言不发的詹守信吼了出来,把其它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这个活动我们一定要做好!就算苏少要退出不做了,我们也要把它做好!”
“老詹你”
李俊好像从没有认识过这样的詹守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嗯,我知道你们都对莆城这个小城市有很多不满,但它至少是你们生长的地方吧?子不嫌母丑,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知道什么样的土地就会长出什么样的人!我就不相信这片土地上不会出现一个音乐奇才!就算只有一个,我也要把他连根刨出!”
已经快要走出房间门的肥佬吴,听到这句话,也不由自主地将脚步退了回来
他也默默不再说话了,只是坐了下来,把已经收拾好了的东西又放在桌子上,重新看起稿件来
半个小时之内,三个人之间没有再说一句话,都在认真地看稿件
虽然这些稿件,大多数都是初高中生写的,很多甚至连语句都不通,但里面有些还是很有些质朴的感情。
虽然这些初高中生对于什么是歌词,什么是歌曲都不知道,大多数只不过在模仿那些流行的歌曲,但是他们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文采,还是时不时让三个人惊艳到。
很多事情,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就能发现其中别样的风采
不过,还是没有出现一篇让大家都非常满意的作品
直到詹守信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一封信
字是很丑的,有些稚嫩,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很有点劲道。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
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走出去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
那曾与我同心的身影如今在哪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在意
是太阳先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詹守信一看到这封投稿,就感觉与众不同
虽然用词都不是很晦涩,并没有一些歌曲的故作姿态,但每一行都铿锵有力。一个追逐梦想的人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只有那些真正追逐过梦想的人才知道。而当所有人都已经悄然放弃了梦想,去习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在坚持,他们冒着被嘲笑的风险,冒着被所有人当成疯子的危险,顶着那些不解和轻蔑,最终朝着梦想越来越近。
或许他们之中,仍旧只有一小部分有机会走到梦想的彼岸,但无论如何,勇于追梦的人总是比那些从来不敢行动的人要有趣得多。
詹守信的眼眶湿润了,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看到这样的歌词,也真心被感动了。
他读了好几遍,直到身旁的李俊狠狠地敲了他的手臂无数次,他才回过神来
“你干嘛”
李俊说:
“我还想问你,你干嘛?!”
“唉呀妈呀,这首词写得太好了!太tm好了!”
李俊有点不敢相信,毕竟前面那些烂稿子实在太多,已经几乎让他没有任何信心读下去了,突然间来一个语句通顺的,都让他一下子有点招架不住
“拿给我看看”
坐在最左边的肥佬吴也不等詹守信同意,直接就把稿子抢了过来
读完后,肥佬吴也哽咽了。
“我擦你们是怎么了都有没有那么夸张”
李俊对两人的反应有点无语,再怎么说这两个家伙也都是成年人了,怎么就这么把持不住,是不是前面的烂稿子看多了
李俊也抢过肥佬吴手中的稿件,拿起来读了起来
“夜空中最善良的星”
他一字一句地默念着,读完之后,好像心中的整片天空都是星辰大海
一抬起头来,就仿佛望见那已经死去的梦想。
他想起小时候,曾经梦想过当诗人、画家、天文学家、考古学家
然后现在,他却做了一个庸庸碌碌的上班族
他想起曾经追逐的女神,如今却不知道身在何方,身上何人
他不知不觉间,就跟旁边两个人一样,不争气地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这nm写得太tm好了,我要看看是哪个家伙写的,谁说我们莆城没有人才的!”
他翻到稿件的背面,只看见署名那边明晃晃地写着两个字:
郑龙!
第八十二章 组稿()
郑龙给歌词征文比赛投稿的时候,其实也不是特别上心的。
因为他那时候要挂心“岛”工作室成立的事情,尤其的期刊的刊号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萧宏达的帮助,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前两天萧宏达打电话过来,说他已经拜托了一位厦城文艺出版社的领导,一定要帮郑龙解决这个问题。
厦城文艺出版社的领导也一口答应下来,毕竟郑龙也是建福省本省人,合作上也有比较牢靠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萧宏达在弯弯岛内文艺界的势力之大,而厦城文艺出版社将来也有很多同弯弯岛内出版社合作的计划,所以这个忙是不得不帮的了。
而且实际上,这个忙说小不小,说大其实也不大,也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
很快,驻扎在厦城市的郑小海就跟厦城文艺出版社对接好了,打点好了杂志出版的前期工作。
接下来就是杂志第一期的组稿和编纂了,这倒是个棘手的问题
究竟第一期的杂志要做什么主题呢?由于杂志没有名气的缘故,第一期只好采用全约稿了。而约稿的话,稿费的支出实际上是要比投稿要高上很多的,毕竟约稿的对象一般只能是各种已出名的作者。
而这些作者的稿费要求,自然是要比毫无名气的读者要高许多就跟演员一样,用名演员跟草根演员的价码,自然是不尽相同的。
郑龙有点愁了
去哪里约稿呢?虽然自己脑海里可以轻松组出无数期杂志来,但全都靠自己一个人写,那就不叫期刊,而应该叫个人合集了
当然,郑龙也想过全都自己写,只不过换一换笔名的做法。这样做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操作难度太大,很可能露出破绽。到时候杂志一出来,读者一考证,就会发现这些作者实际上都不去存在,那杂志的名声就会大受影响。
郑龙想起郭明明筹划第一期“岛”杂志的时候,其实手下已经有了一些比较稳定的创作团队。比如说落落之类的。而其他的诸如笛安等人,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