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声谷回来,几个在山上的师兄弟都来了。二俞还在山下没有回来,在山上的只有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
几个师兄弟一阵寒暄,宋远桥说道:“声谷,这才可是我武当山的大英雄啊,你刺杀脱脱,让武当名声大震,自己盖过了少林。”
莫声谷问出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说道:“我可是在元廷哪里挂了名的,会不会对师门有影响啊?”
张松溪回答道:“七弟,你就放心吧。你师兄几个虽然不及你易水剑的名声赫赫,但那个杀鞑子都是一把好手,师傅当年一柄真武剑杀遍大江南北,这才博得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声。咱们武当从来与鞑子都不对付,你的事情,虽然有些棘手,但武当山还当的起来。”
殷梨亭说道:“老七,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入山说话,话说你这次居然连败葛云道,方东白,玄冥二老,你的武功什么时候高到这种地步了。咱们比划两招。”
殷梨亭说打就打,手捏剑诀,一指点向莫声谷。
莫声谷眼力还在,却手上不及,一下子被殷梨亭点在胸口之上。如不是殷梨亭感觉事情不对,恐怕这一指就点伤了莫声谷。就这样莫声谷也觉得胸前被大力一撞,不由的咳嗽两声。
殷梨亭连忙扶住莫声谷,皱眉说道:“老七,你的武功怎么回事?”
还是宋远桥反应最快,一手抓住莫声谷的手腕,只感觉莫声谷的内力简直乱成一团乱麻,扭曲的不成样子。
旁边的杨无敌说道:“声谷受了重伤,现在不能动用内力。”
宋远桥眉头不展,莫声谷的伤势岂是重伤,两个字可以概括的。宋远桥说道:“走,立即去见师父。”
宋远桥不敢耽搁,与殷梨亭夹着莫声谷,几个起落就向武当山走去。
张松溪却不好离开,毕竟有杨无敌这个外人在。而且张松溪的眼睛何其毒辣一眼,看的出杨无敌是一个了不起的大高手,武当山不好怠慢。
杨无敌说道:“我是莫声谷的结义兄弟,咱们还是先看看莫声谷的伤势如何吧?”两个人施展轻功,转眼之间上了武当山。
第九十八章 废功()
第九十八章废功
当杨无敌来的武当山到时候,已经不见了莫声谷。莫声谷已经与张三丰一起闭关了。
斗室之内,张三丰与莫声谷相对而坐,两掌相接,是张三丰用自己近百年的功力为莫声谷打通经脉,重塑丹田。
莫声谷忽然喷出一口黑血来。张三丰被迫停止了。
张三丰说道:“声谷,你捡回了一条命。”
张三丰好多年已经没有见过如此险恶的伤势了。张三丰虽然武功高超,但对这伤势也感到很是棘手。如果没有张天师的一颗龙虎金丹救命,张三丰对莫声谷的伤势也束手无策。即便是莫声谷的一条小命被龙虎金丹给救回来了,张三丰对莫声谷的内伤也大感头疼。
莫声谷的真气本就先天有缺,他在西域被宗咯巴逼到极点,不得已尝试筑基,虽然坚持了最紧要的关头,内功突飞猛进,全身经脉都被打通。但是也造成了莫声谷的真气驳杂不已,莫声谷自己十成内力,比不得有些人的八成内力的威力大,所以张三丰要莫声谷好好的打磨真气。十年之内莫声谷的内功都不能再进步了。
先天不足,再加上莫声谷用三日必死丹,拔苗助长,莫声谷的经脉本就不堪,哪里容得下暴涨的真气。两相夹攻,莫声谷的体内岂是一个乱字得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张三丰出手,唯一能保证的是莫声谷不会被自己体内的真气走火入魔而死,其他的问题。只能先放一放。
莫声谷说道:“师傅,我能活着回来看起,就已经很开心了。”
莫声谷这一句话说的真心实意,却让张三丰感叹良多。张三丰看到莫声谷浑身上下几乎上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大大小小的伤口,密布在莫声谷全身上下,就可以知道莫声谷当初的情况是何等的凶险。
张三丰对每一个弟子都视如亲子,见如此情况,心中暗暗后悔为弟子说了太多的家国大义。但是不教授弟子好好做人,难道让弟子投靠鞑子不成啊。张三丰年龄越大心地越软,心中矛盾之极,既高兴自己弟子能秉承大义,与蒙古势不两立。又担心莫声谷做事如此不顾惜自己,将来恐怕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张三丰说道:“师傅老了,没有太多的想法了。只求你们能平安喜乐,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做事要多想后路,不要不管不顾,冲动妄为,要知道你也是要娶媳妇的人。”
莫声谷低头称是,随即问道:“师傅,我的伤势到底怎么样啊?”
习武之人无不对武功珍惜,视如性命。莫声谷自九江服用龙虎金丹之后,虽然保住性命,但是一身修为再也不能动用,每每动用真气,浑身经脉犹如刀绞。他早就想知道自己的伤势还有没有救。
张三丰叹息一声,说道:“声谷,你的伤势几乎没有救了。我现在又两个办法,你自己选吧。”
莫声谷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了,听张三丰说的沉重,莫声谷心中一沉,说道:“师傅请讲。”
张三丰说道:“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为你治疗,今后每一日,你都来我这里,让我用真气温养你的经脉,时间长了,你的经脉还有痊愈的可能,但是在此期间,你的内功再也不会一丝增长,而且不能与人动手。”
莫声谷问道:“这需要多年的事情?”
张三丰说道:“我不确定,最少的一年,或者数年。”
莫声谷心中暗道:“师傅,年事已高,我还要让师傅,为我操劳数年时间,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而且用这个方法在此之间,根本不能动武。在整个武当派,也就我们师兄弟七人是武当派的核心战力,我如果不能出手,本派的实力,就有一部分不能动用,这个方法能不用就不用吧。”
莫声谷问道:“师傅,第二个方法是?”
张三丰说道:“废功重修。”
莫声谷有些吃惊道:“废功重修?”
武功是那么好重修的吗?莫声谷现在的武功,是莫声谷从小打坐服气,十年寒暑,从未断绝才修炼出来的,其中的几多磨难,更不必提,现在一句话,就要废掉,怎么可能啊?如果说话的是其他人,莫声谷说不得就要翻脸,但是说话的人是张三丰。,莫声谷只有聆听教诲的分。
张三丰说道:“你现在的内功一塌糊涂,还不如一废除武功,重新修炼。如果废功的话,将所有真气散去,温养经脉,你重新的武功也是一点点的增长,这重新的修炼的过程之中,你的经脉丹田,也会不要自愈,而且你再次修炼之后,根基扎实之极。对将来大有好处,只是你现在年龄有些大了,过了修炼武功的黄金年龄,可能修炼比之前困难的多。”
莫声谷听张三丰也在犹豫,不知道该用那种方法为莫声谷医治。
第一种方法莫声谷听得出来,张三丰也有些很不确定,张三丰虽然有些话没有说出来,莫声谷也猜的出来,即便张三丰用这种方法医治好莫声谷,莫声谷从今之的武功,也就是这样了。增长的可能很小了。
莫声谷心中已经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他始终都记得自己是要破碎虚空的人。怎么能作为一个半废的人在世上苟延残喘啊?
再者第二种方法的困难在莫声谷的心中根本不是事。莫声谷心中想道:“我虽然重新修炼,毕竟是有底子在,比起在这个岁数才修炼的话,要好多的,再者我可以厚着脸皮从杨大哥哪里讨要《易经锻骨篇》,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再者我修炼的《柔云心经》本身就又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师傅很厉害,但是他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我现在重新,正好将所有武功重新推到总结一番,还有远在昆仑的《九阳真经》,这是金书里面有名的速成功法。也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莫声谷拿定主意说道:“师傅,我先废功重修。”
张三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做。”自己的弟子,自己不知道吗?张三丰早就猜到莫声谷会这么选。
张三丰说道:“我先教你散功的法门。”张三丰虽然要废去莫声谷的武功,但是与一般的废掉武功一点也不相同。张三丰是武学上的大宗师,已经为莫声谷推敲了出一门散功法门。
这散功法门是逆行周天,将自己的真气一点点的散去,打去自己的身体里面,温养经脉,将来从新修炼的时候,更加好容易修炼。
再张三丰教授完,莫声谷说道:“师傅,我在山下得到一个消息,和你有些关系,我想来还是告诉你吧。”说完将关于《九阳真经》那个经书在“油”中,和经书在“猿”中的故事说了一遍。
张三丰听完长叹一声说道:“觉远大师,在临去之时,还在想什么是经书在‘油’中,原来如此。”张三丰看向莫声谷说道:“说吧,可是就有《九阳真经》的下落。”
莫声谷说道:“师傅,你怎么知道的?”
张三丰道:“你从小就在我身边长大,你的性格我不知道?如果不是为了《九阳真经》这一件事情,你决计不会说的,最起码不会现在说。”
莫声谷弄了一个大红脸。的确,莫声谷骨子里有一种谨慎,对前世的一些事情,不想好绝不说出来。特别是听张天师一番话之后,的确如果自己表现的无所不知,如果有些事一旦出现了变化,周围的人怎么看?恐怕都要敬而远之吧。
如果不是莫声谷要用《九阳真经》,莫声谷决计不会说出来的。
第九十九章 张三丰下山()
第九十九章张三丰下山
莫声谷见《九阳真经》所在的位置告诉了张三丰,张三丰深深看了莫声谷一眼,到没有多想什么,只是觉得莫声谷总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张三丰没有多少什么,只是让莫声谷好好休息,修炼散功功法,尽快散去全身功力。
第二日,莫声谷再来寻张三丰的时候,却寻之不到,宋远桥告诉莫声谷说道:“师傅下山了。”
莫声谷吃惊的说道:“师傅怎么会下山了?”
在莫声谷的记忆里面他在武当山十几年里,张三丰从来没有下过一次山。
宋远桥觉得也该告诉自己师弟一些事情了,说道:“师傅是为你收拾手尾了。”
莫声谷一听,立即知道其中大有玄机,数道:“请师兄知点。”
宋远桥说道:“你不会真以为鞑子朝廷里面没有高手吧。你杀了脱脱。蒙古人岂会放过你。可以说你回武当山的速度够快,他们才没有在路上下手,师傅如果不出去一趟的话,恐怕你今后下不了武当山。”
莫声谷心头大震,心中暗道:“我早该知道,蒙古人能在中原站稳脚跟,手里面岂能没有绝顶高手啊,这次是我鲁莽了,连累师傅不得清净。”
宋远桥见莫声谷震惊兼惭愧,心中一软,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这些是莲舟该给你说的,却没有想到你居然在两军阵前做出如此大事,我们这些有根底的门派与一般江湖游侠还不一样。都有山门所在,与鞑子朝廷有默契。只要不刺王杀驾,一般的动作元廷都不会理会的。而元廷的高手几乎都在大都和军中,地方上一个也没有。不过有师傅在,即便是你刺王杀驾,师傅也能给你兜起来,不过声谷,你也长大了,不会以为天下大事是一场刺杀能够改变的吧。否则一师傅的武功杀元帝,有些困难,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师傅为何不去做啊,蒙古贵人也不是没死于刺杀的,先有蒙哥后有真金。但对天下大势有什么影响?”
宋远桥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徒徒为师门遭祸。”宋远桥觉得这一句话有些狠了,但是这一段时间,莫声谷杀脱脱的事情传遍天下,武当派固然声望大涨,也成了蒙古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说其他的,武当山下的眼线多了起来,让宋远桥不得不亲自下山清理一番,这也是张三丰为什么要上大都找老朋友聊聊天的原因所在。
莫声谷心中惭愧无地,心中才觉得自己恐怕真的做错了。
莫声谷心怀大义,想打击蒙古是对的,但是当刺客却是错了,天下大事何时能用刺客决定了。再者莫声谷也没有成功,反而被人栽了一个黑锅。用有为之身,做无为之事,岂能说不是错啊。
莫声谷低头说道:“大师兄,我再也不会如此鲁莽了。”
宋远桥见莫声谷已经知道哪里做错了,也不为己甚,安慰了两句就让宋远桥,就去疗伤了。
莫声谷心中暗道:“脱脱不知道是谁杀的,却让我背一个好大的黑锅。而且师傅远赴大都,孤身一人,深入虎穴,却不知道凶险如何。”
在莫声谷念叨张三丰的时候,在大都也有一个人在念叨张三丰。
“张三丰老牛鼻子,老不死的,不呆在武当山上到处乱跑干什么?”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太监,斜倚在椅子之上,大声咒骂,脸色一变,不由的喷出一口血来。
张三丰的动作极快,来到大都没有干别的,只是深入皇宫,将这个老太监引出来,结结实实的修理了一顿。飘然远去。
这老太监姓秦,姓名早就没有叫了,宫里面的人都称作老祖宗。虽然有汉名,却是一个蒙古人。在忽必烈时期入宫,如今也近百岁高龄了,与张三丰是同辈之人。
与张三丰同辈是秦太监的大不幸,他也是武功奇才,但从小到大一辈子都被张三丰给死死的压制着,年岁大了,想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自己那个老冤家了,却没有想到张三丰突如其来,进了大都,二话不说,就打伤自己。
秦太监知道,张三丰绝对不会做无用之事,他将自己打伤,而不杀死,定然有事情让自己做,秦太监一回来,就召集自己的徒子徒孙,说道:“杂家最近不离俗事,最近有什么大事吗?”
数十名太监恭恭敬敬的将最近的大事禀告一番,自然不会错过脱脱之死。
秦太监一听武当两字,立即提起精神,说道:“这脱脱真的是莫声谷杀的吗?”
这些太监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