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里,龙伯轻轻的喝了一口酒,似乎有些话在酝酿着,只是皇后和三个贵妃那里还不知道龙伯要说些什么,脸色顿时露出苦涩,他们望向陛下,发现陛下也是一脸的尴尬,不知道该如何言语,只是苦笑的看着自己皇后和三个贵妃。
龙伯看了下众人,轻轻的放下酒杯,故作酒醉道:“老夫酒醉了,就斗胆冒犯,说些酒话,若是有什么不敬的,皇后和贵妃赎罪。”
“龙伯侍奉陛下久矣,被陛下视若长辈,妾身自当以长辈侍之,聆听长者教诲。”皇后林沁儿笑着道,心中却满是苦涩,盘算待会如何应对龙伯的斥责。
龙伯看了下皇后,躬身道:“老奴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年纪,再过几年怕是要去见太后了,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太后要是问起老奴陛下是否有子嗣,老奴就要愧对太后的嘱咐了。”
龙伯说道这里的时候,皇后立刻起身一脸尴尬的请罪道:“这是臣妾等人的过错。”林沁儿这一动,隐家两姐妹和西夏莲花公主全都跪拜在地。
四人这一动,让龙伯不由一愣,立刻上前扶起皇后和众人,轻轻叹息道:“老奴如何能够担当皇后和诸位贵妃如此重礼。只是子嗣乃是国之根本啊,老奴在南方也经常听人说起这件事情,朝廷众臣不好言语,老奴一把年纪,又没有家庭子嗣,便斗胆向陛下和皇后劝谏,我大宋皇族人丁不旺,仁宗乃是天下明君,可就是没有子嗣,导致国本动荡,哲宗亦是没有子嗣才传位于太上皇,期间亦是国本动荡,消耗大宋的国力,老奴没有其他的心思,只是想说天家无私事。”
龙伯说道的时候,慢慢的跪拜了下去,神色间满是凝重和忧虑,一旁的赵枢立刻扶起来龙伯,满脸苦笑道:“这是寡人的错,怨不得皇后和诸位嫔妃。”
“陛下心怀天下,忙碌天下大事,亦是被大宋中兴所耽误,只是老奴希望陛下能够多纳嫔妃,多诞生子嗣,若是陛下心中有所怪罪,老奴明日就去延福宫,请太上皇为陛下天下选妃。”
龙伯看着赵枢说道,话语之中却是对林沁儿和诸多贵妃言语的,这让林沁儿心中苦涩,也明白这龙伯定然以为自己是个妒妇了,这龙伯都这么认为,天下人怕是更如此了。
“皇后娘娘,诸位贵妃娘娘,老奴多嘴了,请诸位娘娘责罚吧!”
龙伯的话语满是轻叹,这让隐家两姐妹的神色又是尴尬又是无奈,一旁的莲花公主心中也明白这龙伯的身份,说出如此话语,定然是朝臣想说而不敢说的,若是众人再无子嗣,后宫又无妃子进来,四人的处境怕是更为尴尬,尤其自己乃是西夏人,如今西夏地位衰落,那些朝臣也许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啊。
在四人心中忧虑的时候,一旁的林沁儿立刻将龙伯扶起,笑道:“龙伯,我听说宗泽有女唤作宗云儿,貌美而端庄,想为陛下说媒,只是宗泽乃是三朝老臣,臣妾不便言语,如今龙伯回来,正好成全了这一喜事。”
林沁儿的话让龙伯顿时一喜,只是一旁的赵枢却满是尴尬之色,轻轻的看了下林沁儿,见到自己这位皇后,神色坚定,露出一种不容商量的神色,脸上顿时苦笑起来:“你们这是将朕卖了一个好价钱啊!”
赵枢苦笑的时候,龙伯却是躬身道:“都是老奴多嘴了,若是陛下心中有怒火,还请发在老奴身上!”
“龙伯不必如此,既然是喜事,那便借这个机会,收敛兵力,向天下昭示平和。”赵枢笑着将龙伯请到座位上,知晓龙伯的话是朝臣的意思,当下也不推拒,正好借助这个机会缓和国内日益好战的气氛。
“陛下,老奴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可以拜访太上皇!”
龙伯请求起来,赵枢看了下龙伯,点了点头,龙伯躬身拜谢起来道:“老奴多谢陛下了,天色已深,老奴就不再搅扰陛下、皇后和诸位贵妃了。”龙伯笑着离开皇宫,立刻上了一架马车,这架马车前往赵枢为龙伯准备的府邸中。
只是在这府邸中,朝廷中的重臣姜夔、北上长儒、韩世忠、张叔夜、宗泽、苏致远等人全都云集在这里,见到龙伯回来后,不由上前道:“龙伯,如何?”
听到众人的话,龙伯轻轻的捋了捋胡须笑道:“陛下已经同意纳妃了,宗老大人可要准备下了!”
“哈哈,我都说了龙伯出马,定然可成啊!”墨阳子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也都是大喜。
宗泽也笑道:“此事倒显得老夫有些矫情了,为社稷着想,老夫也不在乎这些虚名了,不过老夫觉得既然陛下和皇后都答应了纳妃,我们索性就为陛下多纳一些人,凑个大喜事!”
宗泽的话让众人都是一喜,姜夔抚掌大笑道:“宗大人的话倒是不错,既然纳妃,就为陛下多纳一些。”
见到众人都是有如此心思,北上长儒却淡淡道:“这件事可以,但是大宋皇族纳妃一向从普通家族中挑选,免得形成了外戚势力,宗帅为人中正,倒是不用担心,但若是其他人,就必须加以考量了,所以这次选妃,必须要严格一些。”(。)
第三百六十三章梅花故人(一更)()
龙伯看着众人商议的时候,不由颔首而笑,他愿意见到大宋的强大,更愿意见到赵枢幸福安好。
只是在欢喜的时候,龙伯的目光也不由望向燕京城外的延福宫,轻轻一叹:“太上皇回来了,老奴也该去拜见一番!”
龙伯的目光充满了一丝伤感,脑海中不断的回想着当年的情景,越是想到这里,越是伤感起来。
一夜的讨论中,众臣心中也有一定的脉络,随后便各自准备去了,看着众人的离开,龙伯心中明白,这些人热衷举荐贵妃,有精忠报国的心思,但是也有将自家的所在势力渗入皇宫的想法,只是龙伯不会允许这件事情的发生,一定会严格把关,陛下所娶之人只能是陛下应允和欢喜的,那些腌臜的想法会被一一剔除。
送走众人之后,龙伯从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箱子内取出了一张画卷,画卷上一个身披貂裘,戴着白色绒帽,踏在皑皑白雪上,一脸欢喜少女正伸手摘梅花,脸上的笑容天真美丽,一双灵动的眼睛笑的像月牙一般,最明显的是眉心上有一个梅花一样的花钿,随着她的笑容而绽放。
“小姐,您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了,明日我就带你去见赵佶,想问问他是否后悔了?”
龙伯看着手中的画像,轻轻的卷了起来,慢慢的放进箱子内,郑而重之的将箱子放进书柜里面,抚摸着箱子,目光望向那延福宫。
天明时候,龙伯坐在一辆马车上朝着延福宫而去,在他的身边是数十个罡气境护卫。
延福宫的守卫已经接到陛下的谕旨,当下便将龙伯放了进去,望着这偌大的延福宫,龙伯更是长长一叹,眼中露出一丝怅然之色。此时的赵佶也知晓了这龙伯的到来,如今的龙伯可以说是大宋权力和威望最大的臣子,便是这位太上皇也有些凝重的思考这位龙伯为何而来,当下端坐在大殿上,等待他的到来。
“梅花山庄侍卫携带小姐前来拜见梅林先生!”
龙伯来到大殿外,忽然扯开了身上的厚衣,露出一套青灰色的普通侍卫服侍,直接叩拜在地,大声的喊道,但是话语和身份却是让人意外。
听到龙伯的话,大殿内正在思考如何应对龙伯的赵佶脸色陡然一变,猛的从椅子上起身,一双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门外的龙伯,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披着貂裘,采摘梅花的少女,曾经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了。
“梅郎,你画好了么?我这样好看么?”
“好看,你是雪中的精灵,天下没有比你更好看的了。”
“梅郎,你真的要走么?孩子快出世了。”
“皇兄仙去,社稷无主,我必须回去,列祖列宗的基业决定不能有失。”
“梅郎,我会在梅花山庄等你回来的。”
“我一定会迎娶你的。”
赵佶脑海中不断浮现这些事情,握着椅子的手使劲的攥着椅背,脸上的神色变幻。
“咯吱!”这个时候,殿门打开的声音将赵佶的目光落在慢慢走进来的龙伯身上。
“这样的场景似乎在那里见过啊!”赵佶看着提着一个画卷的龙伯,心中忽然长叹了下,脑海深处的记忆被翻卷出来,一个青衣侍卫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孩童,手中提着一个画卷,跪拜在延福宫大殿,不住的叩拜,神色凄苦。
自己从宝座上起身,淡淡的看了下襁褓中的婴孩,目光在孩童手臂上的胎记,便对着这个叩拜的侍卫道:“香儿呢?”
“小姐难产去世,临终前念念不忘陛下,这是陛下的骨血,奴才带着小姐的遗物。”
赵佶扫了下画卷缓缓回到宝座:“将孩子送到宗人府,你回去吧!”
“陛下,小姐还有话让奴才告诉陛下!”
“下去!”赵佶怒斥中,两个侍卫将年青时的龙伯直接拖走了。
这一幕幕场景在赵佶的脑海中浮现,也在龙伯的脑海中浮现。
龙伯看着面前的赵佶,脸上露出了一丝愤怒,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将画卷轻轻展开,露出画中的少女,看到这少女,赵佶脸色青红变换,攥着椅子的手颤颤巍巍的要举起来,只是举到一半的时候,口中发出一声长叹,颓然落下了手,只是眼睛看着龙伯。
龙伯望着宝座上的赵佶,躬身,眼睛却如鹰隼一般,语气硬板道:“陛下,当年小姐让老奴传达的话,老奴还没有说完,今日请陛下听完。”
龙伯说道这里,也不去理睬赵佶是否愿意听,只是躬身道:“小姐临终前,让老奴告诉陛下,妾身无法等待梅郎回来了,但是于梅郎在一起的日子,却是最幸福的时间。”说道这里,龙伯苍老的脸上挂着浑浊的眼泪,口中轻轻念叨着:“花开千年,落千年,花叶难见情难圆,空白了人头!小姐临终前说彼岸花开难,见陛下亦难,只是此生却无悔。”
说完这些后,龙伯缓缓起身,抬头看着赵佶,神色愤怒道:“当年陛下若是肯将小姐接回去,小姐又怎会香消玉殒。若是陛下当年肯听老奴说完,小姐也可以安息,可是陛下太过绝情了,你忘记了小姐,甚至忘记了你们曾经的约定,老奴原本以为此生再无可能将这一番话当面说给陛下了,但是当今陛下争气,力挽狂澜,解救了大宋,建立了这不世之基业。老奴如今斗胆冒犯了,太上皇如今享受得了清闲,这是陛下仁孝。只是老奴没有那般胸怀,希望太上皇日后可以将小姐,也就是当今太后的画像悬挂在侧,老奴也会向当今陛下请求的。”
赵佶看着面前的龙伯,神色凄:“朕当时刚刚登基,内外皆关注朕的言行,只要有丝毫差错,便是万劫不复,朕也曾经暗中如果香儿坟前,朕也护持过枢儿,若朕真的无情,当初蔡京之流弹劾枢儿的时候,朕就不会暗中支持他了。朕不是无情之人。”
说道最后,赵佶近乎声嘶力竭的咆哮着。(。)
第三百六十四章粮草(二更)()
龙伯没有理会赵佶的话,只是恭敬的拜了拜,走到大殿旁边,将画卷挂在了墙壁上,轻轻的抚摸了下这个画卷,眼中露出恋恋不舍之色,只是到了最后,还是恭敬对着画卷拜了下,然后缓缓的离开。
望着墙壁上的画卷,赵佶从宝座上走了下来,伸手抚摸着画卷,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白雪、梅花和少女的场景,眼中露出一丝迷雾,脸上也多了几分不知道是懊悔还是眷恋之色。
紫禁城龙首殿内的赵枢将自己的神念缓缓的收回,抬头望着虚空,长长的叹了口气。
对于这个上一辈的公案,燕京城许多人并不知晓,也没有心思去理会龙伯为什么进入了太上皇居住的延福宫,因为所有人都在准备陛下纳妃的事情。
原本众人商议的广纳贵妃的事情,被赵枢直接否决掉,虽然朝臣力谏,但是赵枢在这件事情上就乾纲独断了,加上众人举荐的众多女子身份和关系独特,龙伯和众多御使也不赞同,如今也只有这宗泽之女宗云儿倒是力排众议,一是宗泽属于汴梁一系,但是和燕京一系的关系也是极好,二是这宗泽既是士大夫阶层,在金兵南下的时候又弃笔从戎,文武都沾的上。
若是普通人家的婚姻倒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但是帝王家无小事,嫁娶之事更是重中之重,当日林沁儿之所以被赐婚给赵枢,既是考虑这林沁儿父亲只是普通的翰林学士,没有什么权势,对夺嫡没有什么危险,但是时至今日,赵枢的身份今非昔比,婚姻之事自然牵动四方。
除了大宋关注这件事情外,大金国、西夏和任得敬新建立的西楚都准备派人朝贡,便是高丽等国也派出使节前来。
这件事情已经彻底牵动了整个天下,这也是赵枢所预想的,借助这个婚事,正好向天下传达大宋熄兵罢武,整修内政的心思。
在婚礼举行的同时,大宋的军队全面收缩,长城方面,继续加固城池,河套之地则加紧建设河套诸城,青湟和西凉等地渐渐联系在一起,军队一些淘汰的武器装备有条件的赠送给了任得敬的西楚,支持西楚和西夏争斗。
国内李纲推行的文制改革在付出一些利益以及与江南士大夫阶层完成一系列的妥协之后,也顺利推动起来,大量的驰道和驿站不断的被建设起来。
此时大金国大殿内,完颜吴乞买的神色阴沉如水,望着下方的几个臣子道:“使节已经派出去了,接下来,诸位该怎么做的好?”
听到完颜吴乞买问道起来,四周的大臣立刻屏息凝神,思考该如何回答,这些时日的变革,完颜吴乞买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军队,权威日益强大,在国内也摒弃了部落联盟的一些缺陷,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国。
“陛下,臣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可以趁机出兵,直捣山海关,只要破除了山海关,就可以直取燕京,迫使大宋回兵,放弃承德等地!”
尚书令李老僧神色郑重道,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