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色想抬高价格,结果没想到居然是他舅舅和他都打了眼!
这些,唐易和怀特肯定不知道。唐易点破之后,两人便再也没去搭理肥头大耳男。
肥头大耳男闷了一会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低喝了一声:八嘎!
文佳此时眉头一皱,而后脸上又舒展开来,他拿起圆桌上的酒瓶,给自己倒了一些,又走到肥头大耳男身边,给他也倒上酒。其间,手上却多了几个不经意的动作,突然间又拍了拍肥头大耳男的肩膀,“消消气,喝杯酒!”
肥头大耳男瞪了文佳一眼,一下子把酒倒在了地上,出一声冷笑。
文佳依旧笑容满面,只是看着肥头大耳男的眼睛。
“看什么看?滚开!”肥头大耳男和文佳对视片刻,突然暴躁地喊道。
“好的。”文佳居然又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怀特感到很奇怪,唐易的这个朋友,这不是去自取其辱么?不由看了一眼唐易。
第1138章 一张唐卡()
下一页
唐易知道肥头大耳男要倒霉了,但对怀特也只好无奈地笑笑,“我的朋友心地善良,可能是想安慰一下。”
话音刚落,肥头大耳男突然“嗷”的一声站起身来,离开圆桌,冲向站在邻桌旁边的一位金发碧眼的中年女士。这位女士身穿一件长裙,正在和旁边一位很有绅士风度的男子碰杯。
肥头大耳男却冲到女士身后,一把掀起了女士的裙子,而后猛烈扯开了丝袜,把一张肥脸凑到了人家的屁股上,还流着哈喇子啃咬起来!
这太突然了,那位中年女士尖叫一声,开始拼命后退,拉扯着裙子。
站在他旁边男子差点儿傻了,这种慈善拍卖,来的人非富即贵,怎么会冒出这么个变态猪头三?
肥头大耳男越来越疯狂,接着竟扑上去,抓向中年女士的胸部。
中年女士旁边那位男子此时彻底回过神儿来了,一把揪住肥头大耳男的头发,同时一脚踹在他的膝弯上!算是将他和中年女士分开了。
中年女士张大了嘴,一脸惊恐,仍不时尖叫。肥头大耳男趴在地上,手居然还在乱抓。那个男子一看,也顾不上这么多了,一边大喊着保安人员,一边又重重踹了他几脚。
等和肥头大耳男一起来的男子冲到旁边,肥头大耳男已经被踹得鼻青脸肿。此时,他被扶了起来,同来的男子猛烈摇晃他的肩膀,肥头大耳男好似一下子正常了,他对刚才干的一切似乎也蒙圈了,面对同来的男子,嘴里突然叽哩哇啦说着倭国语。
围观者根本不知道他说的什么,纷纷投来厌恶和鄙视的目光。
四名身强力壮的保安人员过来,很快把肥头大耳男控制住了,与他同来的男子也被一左一右夹住。此时,已经有人报了警。
这中场休息,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因为肥头大耳男刚才叽哩哇啦说了一通倭国语,所以这身份是被认定了,围观者议论纷纷。
“倭国男人怎么这样?那位女士都被吓疯了!”
“倭国的那种影片都很变态,看来人也的确变态。”
“野蛮变态的人渣!”
“警察快来吧,赶紧带走他,看着就恶心。”
文佳此时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效果不错,就是时间短了点儿!”
唐易看了他一眼,苦笑道,“这下大家都满足了吧?”
警察很快就来了,肥头大耳男和同来的男子被警察押走了,中年女士和旁边的男子也跟着去了。
“这要是按照公共场所qj未遂起诉,这个倭国人有的受了。”怀特也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同时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文佳。他现在自然感觉到这事儿和文佳有关系了,刚才他还说文佳“自取其辱”,这下明白了,唐易的这个朋友,绝不是个普通人,他的手段自己看都看不懂。
同时他也慨叹,接近唐易,真是太明智了,不仅自身有绝顶的眼力,这次帮了自己大忙,而且,身边还不乏如此高深莫测的人物。
“倭国男子慈善拍卖会上意图qj英国贵族女性。”文佳笑道,“这个,不知道能不上明天《泰晤士报》某个版面的头条?”就在两人所住的酒店里,每天会免费提供《泰晤士报》。
唐易差点儿忍不住笑出来,但是这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忍住了。
拍卖会被迫延时。结果组织方干脆宣布,午饭后,下午再继续拍卖。
唐易没走,因为他从图册上,还发现了一件东西,这件东西的起拍价也不算很高,只有两万英镑。
这是一张唐卡。
唐卡,是藏语音译,也有人译成唐嘎,唐喀。简单来说,唐卡是绘制在布面上的卷轴画,绘制和缝裱都比较复杂。唐卡的宗教色彩很浓,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在唐代就出现了,真正发展到顶峰,是明清时期。这时候,出现了大量流派,对于艺术来说,某个门类流派很多,那当然就是繁荣的表现。十年前,唐卡被华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当代精品唐卡作品,市价也不便宜了。
唐卡绘画的格式化比较明显,一般是在中间绘制主要人物,然后围绕主要人物,将场景和其他的人物在周围布满。
制作一张唐卡,短也要半年左右,长的话,可能得十几年。而且传统的唐卡工艺,单说颜料的选取就很讲究,珍贵材质太多了,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等等都有采用。
很明显,唐卡最开始是用作宗教供奉的,但是这些年却进入到了艺术品收藏领域。一开始,唐卡收藏相对小众,市场价格也不算很高,后来,因为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复杂工艺开始升温。。
其中,明清唐卡因为兼具艺术性和古董特性,受到资本市场追捧,价格大幅度飙升。
就在两年前,一张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居然拍出了三亿多港币!在当时创下了一个崭新的高价记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唐卡都这么贵。艺术品总是有特殊性的,而且明代的传世唐卡太少见了,这张又是明早期的极品,所以才出现了这种价格。
清代的一些传世唐卡,当年的拍卖成交价,大多是几万到几十万,几百万的不算多。
唐易在拍卖图册上看到的这张唐卡,是一张四臂观音唐卡,而拍卖图册上标注的时间是:十九世纪中期。那就可以算是清晚期了。
这张唐卡,尺幅不算很大。中央主尊,自然是四臂观音。画面上方,是五方佛;下方左右,是两位菩萨,而最下方三位,则是金刚持,大黑天,绿度母。
唐易对佛教了解不能算很精深,所以也只是看个大概,佛像众多,有的不能完全确定。从图册上,也看不出颜料构成和历史痕迹。但是,他却从构图和绘画风格上感觉,这张唐卡,好像不是清晚期的。
本来,因为个人的兴趣和理念,唐易并不打算收藏唐卡。不过,如果真的不是清晚期的,而是明代的,价值可就不一样了!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当然不能放掉!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1139章 罕见隶款()
♂,
就以现在的市面上来看,老唐卡主要是清代唐卡。清代出现唐卡的数量也比较多,这个和清朝的皇帝们推崇佛教有关系。同时,对藏传佛教也是青睐有加。
这个不同的朝代和皇帝,对佛教的态度自然不一样。比如明代的嘉靖皇帝,头戴香叶冠,闷头炼丹,对佛教那就不可能推崇。而清代的乾隆皇帝,都“老佛爷”了,又怎么可能对佛教不重视?
不管皇帝推崇不推崇,同样水准的唐卡作品,明代的要比清代的价值大,这是没有争议的。而且,不是大了一点儿半点儿,差了这么多年呢。从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拍出三亿多港币,就可见一斑。
两万英镑的起拍价,无疑是按照清晚期的唐卡来的。不过,唐易还是得看了实物才能确定。
如果能确定,那就很可能捡漏,从现场的参与人员来看,这些人都未必对唐卡感兴趣。毕竟是英国人居多,而且华夏的藏品本来就少,图册上除了三件瓷器,就只有这么一张唐卡。这说明提供者里面精通华夏藏品的本来就少。
下午的拍卖开始,唐卡是第二个上的。
唐易上前仔细看了看,没错,从色料、画布来看,的确是明代的东西,大约应该是明中期。只不过,这唐卡重新缝裱过,缝裱的材料和工艺,是清晚期的。估计,这也是原主认定为是清晚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果,拍卖师喊价之后,应着寥寥,而且加价都是一千英镑一千英镑地加。虽然是慈善拍卖,但是毕竟一共有三十多件拍品,总得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懂行的东西吧?
这也是巧了,如果是那种正式的大型的拍卖会,各种藏家都有,恐怕也就不会这样了。
而且,外国人对华夏的藏品,热衷于几个节点。比如,清代的东西,那自然是康雍乾。这个十九世纪中期,关注度不高。
唐易一看,差不多了,立即喊出了三万英镑的价格。最终,这个价格也没有人再加价。
办好手续之后,怀特笑着问了一句。唐易含糊道,“我还没有收藏过唐卡,再说既然是慈善拍卖,来了就贡献一份力量嘛!”
怀特对唐卡也是一窍不通,便也没有再多问。
唐易估算了一下,这个拿回华夏,行家应该能认定是明代的,这张唐卡虽然重新缝裱过,但是本身还是很不错的。三万英镑拿下,估计赚出二十倍以上的利润问题不大,如果走拍,那就看运气了,更多也不是没可能。
下午的拍卖速度快了很多。而就在拍卖的过程中,还不时有人议论肥头大耳男的“壮举”。
拍卖结束之后,稍事休息,有一个临时加拍的时间。这个唐易早就知道,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加拍的东西也不多,一共就四件。
不过,最后一件,居然也是华夏的瓷器,而且引起了唐易的兴趣。
这是一件青花笔筒。
唐易一上眼,发现是清早期的东西,但是比康熙要早。仔细看看,基本可以断定是顺治时期的东西,工艺不错,但不是官窑。应该是民窑,或者是仿烧官窑却单独落款的产物。
顺治时期,满清刚刚入关,还是有点儿乱的,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这时候,瓷都的御窑厂没有全面恢复,所以官窑产量极少。而民窑恢复的速度比官窑要快,所以顺治时期的瓷器,民窑比官窑多。
这个笔筒画片儿,是山水人物,几人凭山望水,很普通很常见的画片儿,青花发色还算明快,画工也可以。
不过,这些对唐易来说,是引不起什么兴趣的。引起他兴趣的,是底款儿。
这个笔筒的底款儿,是一个“雅”字。这也没什么。最关键的是,这个雅字,居然是隶书!
瓷器的底款,从明永乐开始。一直到清末,明清两朝的瓷器底款儿,基本上都是篆书和楷书。隶书,唐易从来没见过。
青花瓷的歌词里,除了“天青色”和青花瓷没关系,那句“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这句话也就是外行能忍住。
在瓷器上写字,比不了纸上,就算是楷书,也基本很难完全遵循用笔的法则,很多笔画被迫纤细一致;而篆书的笔画本来就是粗细均等,所以是常用的。但是要在瓷器上写隶书,实在是有点儿难度。而且就算用较粗的笔画写出来,烧窑之后,效果未必和原来写的一样,闹不好就很难看。
所以,瓷器上的款儿,基本见不到隶书的。根据唐易的所知,官窑没有,民窑或许能有,但也没见过。这是用笔上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瓷器明代才有款儿,永宣时期也是青花瓷的繁荣时期,要是“仿前朝的飘逸”,前朝是元朝,飘逸个弹弓啊!屠刀铁骑,强征暴敛,汉人被列为最低一等。哪来的飘逸?
但是,这件顺治青花瓷器,居然是罕见的隶书款识!
从顺治时期的官窑来看,“大清顺治年制”、“顺治年制”这样的年号款不多,都是青花书写,而且颇具明末遗风。
民窑呢,以吉祥款和斋堂款居多。这个“雅”字倒不奇怪,因为民窑的底款儿太多样化了。奇怪的就是隶书底款儿!这种情况,只能是个例,民窑烧造偶然为之,官窑讲究规范,就出现不了。
怀特见唐易看得仔细,问道,“这应该是一件清代民窑,你很感兴趣么?”
“没有,我就是比较喜欢这个‘雅’字。”唐易笑着应道。
怀特点点头,文人嘛,也不奇怪。见唐易喜欢,他就也没多想,也不打算拍了。
这件青花笔筒,主人定的起拍价并不高,只有五千英镑。唐易最后是八千英镑拍下来的。这个价儿,如果是普通的顺治民窑,已经有点儿高了。不过唐易对底款儿特别感兴趣,就不太在意价格了。
底款儿上的“雅”字,写的还是很有功力的,而且效果也不错,字体完整清晰。唐易心想,当时这瓷器画工想必也是兴之所至,这份意趣,造就了罕见的瓷器隶书款识。
ps:今天事情非常多,这一章太晚了,抱歉。稍晚还会再码一章。
第1140章 四个盘子()
♂,
这件笔筒,唐易想好了。虽然罕见的隶书底款儿可能会提升市场价值,但是他不准备出手了,一来摆在案头,也是一种享受,二来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件事情。
至于唐卡,肯定是要出手的,这个回国之后再说。
拍卖结束,怀特邀请唐易共进晚餐,这是有点儿想分享获得永乐无挡尊的喜悦了。
不过唐易以文佳有事儿,有约在先未有拒绝了,因为怀特的喜悦,却是他的遗憾。
这件永乐青花无挡尊,他是很想拿下的,但是怀特在这儿,难度就很大。拼价儿未必拼得过怀特;如果假装说是清代仿品,但也得出手,这个说不过去。
而且人家是邀请他来,又提前说了,再搞事不仅显得小作,结果也未必能拿下。
唐易和文佳在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