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色彩的东西,还有一套,这被误认民窑,同时不是很重视,也不奇怪。
“可惜不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不然算是华夏近代研究元青花第一人了!”唐易叹道。
陆知行此时看了看鬼叔,“只是,想从古井里取出这批东西,难度实在是不小。”
“看来您也一时没有什么好主意?”鬼叔看了看陆知行,之后也是轻轻摇了摇头。
第1069章 草台班子()
唐易一看两人的样子,立即开口道,“陆先生,鬼叔,也别这么头疼,这东西如果在井里,别人又不知道,一时半会儿也飞不了。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这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小顾却说话了,“唐哥,你说井底是两只大铁箱?”
“对。”唐易看了看小顾,“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如果用一大块强力磁铁,沉入井底,再拉上来行不行?”小顾说,“我小时候有一块强力磁铁,比一般的磁铁吸力大多了,很惊人。如果搞上一大块,沉入井底,磨合一会儿,从井底的淤泥中吸出两口铁箱,应该问题不大!”
唐易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个,理论上是可行的。可是你想想,这么一大块磁铁,必然很重,再加上两口铁箱,咱们几个人,怎么才能拉上来啊?冯老爷子、鬼叔、你师父,年纪都不小了,就凭咱俩?如果再找人,那这件事很容易就暴露了!而且那地方还有人经过,这一围观,岂不乱了套?”
“是啊!这件事儿得偷偷来啊!”冯青山接口道。
这时候,鬼叔挠了挠头,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看着冯青山说道,“为什么要偷偷来啊!光明正大来不行么?找个吊车过去不行么?”
唐易心头一动,看了看鬼叔,“鬼叔,你的意思是?”
鬼叔呵呵一笑。接着,唐易和鬼叔同时伸出了手,相对一指,一起笑道:“演戏!”
两人的大致意思一说开,大家齐声叫好。不过,光有大致意思还不行,得构思具体的剧情。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小时,剧情就构思得差不多了,再稍加修整,基本就定了“剧本”。
“好,事不宜迟,咱们分头去准备。冯老哥是外地人,年纪大,容易被同情,只能委屈你当一回主演了!”鬼叔笑道,我来策应,唐易负责现场指挥吊车,小顾跑个龙套。陆先生就别出面了,后方坐镇!”
说干就干。第二天,众人分头忙乎了一下,准备好了一块直径半米多的、缠好铁丝便于固定的圆柱形强力磁铁,还联系好了吊车。而且,还适应了一下演员角色,排练了几次。
第三天清晨,一个群演组成的草台班子就上场了。
古井边,停着一辆机动三轮车,车上,有两口铁箱子,锈迹斑斑,上面还有不少泥巴。
一个打扮有点儿土的老头儿,戴着一顶草帽,正趴着古井井台上,一边往井里看,一边唉声叹气。这打扮挺到位,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来是冯青山。
两个打水的市民过来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大爷,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
“哎?这位老哥,怎么了?”大爷见冯青山这样,忍不住问了一句。中年妇女也跟着问了一句。
“别提了!”冯青山摆了摆手,“我今天从瓷里村买瓷器,从家里翻出了四个废旧铁箱子装着。走到这口井边,寻思着正好洗洗我这三轮车吧,唉,都怪我贪便宜图方便啊!”
“是啊,这井边怎么能洗车呢?我们平时都是从这里打水。”大爷接了一句,但一看这三轮车上,只有两口破铁箱子,“你把另外两口铁箱子掉井里啦?”
“是啊,我寻思着,先把铁箱子搬下来,再洗车。先搬了俩,图省事儿,先放在井台上,回头去搬另外俩,结果扑通扑通两声,两口铁箱子掉井里了!”冯青山哭丧着脸。
“你说你这个老哥!箱子里的瓷器贵吗?”大爷接着又问道。
“不贵我能不走吗?两箱子瓷器,好几万块啊,我这是进了货要卖的!”冯青山说着,象征性地擦了擦眼角。毕竟不是专业演员,想弄点儿眼泪出来还是很难的。
“啊?这可麻烦了,这井有一二十米深,又满水,除非抽干了水才能捞上来。”大爷挺有同情心,居然真的入戏了。
冯青山连连点头,没有再说话。
来打水的越来越多了,听了冯青山的遭遇,议论纷纷。
这时候,鬼叔出场了!上前一看冯青山,“哎?老冯,你不是刚从村里买了瓷器吗?”
“别提了!”冯青山叹着气,又把过程说了一遍。
“啊?你这两箱瓷器好几万,必须得打捞上来啊!”鬼叔瞪大了眼睛。
“谁说不是啊,但是想弄上来,得把井水抽干,这井他们说常年满水,怕是抽也抽不干!”冯青山又是一阵叹息。
接下来,小顾出场了,“哎,老大爷,我刚才听了你说的了。你说的是铁箱子对吧?”
“对啊!”
“找个大磁铁,用绳子沉下去,再拉上来,没准儿有希望!”小顾歪着脑袋边想边说。
“哎?是个办法啊!”冯青山和鬼叔对视一眼,一起点头。
小顾接着说道,“我是我们厂的技术员,厂子里就有块半米多的圆柱形磁铁,而且是铁丝缠紧的,能绑上绳子!”
周围人一听,心想这老头儿运气真不错,碰上个能想出办法而且还有这么合适的磁铁的技术员!
小顾又看了看围观的人群,“这么多人,大家都搭把手,一起就帮你拉上来了!”
“哎?”鬼叔连忙摆摆手,“人多,劲儿不一定使得匀,你这好几万的东西,雇辆吊车过来不亏!吊车停在路边,铁胳膊伸过来,一下子吊出来多好?”
话音未落,唐易又从人群中走上前来,对冯青山说道,“老大爷,您也别上火了。我一听,这事儿凑巧了!我正在这儿等吊车来呢!我今天雇了吊车,不过那司机找不到地方,这古井显眼,约好在这里碰头,这么着,先给你用吧!”
冯青山一脸惊喜,“真的?”
“没问题,谁没个难处!”唐易点点头。
这时候,小顾说道,“那我赶紧回去把磁铁运过来!”接着便离开了人群。
冯青山立即把机动三轮车挪开了地方,而后鬼叔也上前看了看井口,随后又安慰了冯青山两句。唐易则掏出了手机,给事先联系好的电车司机打电话。
第1070章 记者来了()
一切都算是按计划进行。
不过他们有点儿低估了华夏人民看热闹的热情,虽然是清晨,但是围观的人也不少了,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甚至还有人认出了鬼叔。
鬼叔只能讪笑着打招呼,然后解释了一下,“这位老哥是外地到瓷里村进瓷器的,结果出了这事儿。不容易啊,他老伴有病,指望着赚点儿药费呢!”
闹闹哄哄的时候,吊车来了。
唐易早就联系好了。不过为了稳妥,他对吊车司机的确是说的别的活儿,约在这里见。吊车司机一听要临时干这个,不愿意了。
这个好解决,塞钱。出来干活儿不就是为了钱么?
人家是专业的,什么没吊过?很快就拉开了架势,起重臂对好了位置。
过了一会儿,小顾雇了辆小货车,把磁铁也运来了。
鬼叔已经被人认出来了,索性无所谓了,就当是本地人帮外地的人的忙。小顾是个生面孔,也不是很在意,忙前忙后。
都在按计划忙乎的时候,有点儿麻烦出现了。不知道是谁,打了电视台和报社的热线电话,有一拨记者过来了!
鬼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远远看到穿马甲架摄像机的人,立即朝一侧的唐易使了个眼色。
唐易一看,马上就溜出了人群,打个车就走。好在现在人们的关注点都在这井上,没人去关注他。
唐易是不能露脸的,一旦被拍下来,总会有人认出来,麻烦不小。
小顾见唐易走了,立即上前去和吊车司机说了声,说刚才那个人有急事儿走了,临走时交代他,今儿就干这个活儿就行了。
那司机已经拿了唐易的钱,而且唐易给的不少,干俩这样的活儿也绰绰有余。同时不用干其他活了,司机还挺高兴。小顾接着悄悄又给唐易打了个电话,商量了下一步的举动。
起重臂吊着磁铁,缓缓放进了井里。
这细钢丝绳下去了十七八米,出现了弯曲,这说明到底了。吊车司机又把钢丝绳多放了两米,盘区在井台上,以便让磁铁在淤泥里再沉一沉。
过了十分钟,钢丝绳纹丝不动了,吊车司机控制起重臂上的滑轮,缓缓抬升。
鬼叔,冯青山,小顾,都很紧张地盯着井口。
哗啦啦!
终于出来了!
只见磁铁下方,果然有一个六十公分见方的铁箱子,锈蚀得已经不像样子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经穿透了,不过好在附着淤泥和青苔,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好像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捞上来一样。
冯青山和小顾立即上前,把铁箱子露出的边上缠上准备好的铁丝,固定在旁边的栏杆上,然后吊车司机再度收缩钢丝绳。这磁铁吸力很大,人力难以分离,所以他们早就想好了这个办法。
铁箱取下来之后,鬼叔朝小顾使了个颜色,小顾和小货车司机抬着铁箱,放到了小货车的货斗里。
鬼叔此时在指挥吊车将磁铁再度放入井中,正好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既然有俩铁箱子,结果只吸上来一个,那么自然得再来一次。
这事儿算是比较顺利,第二次沉入磁铁,虽然多放了十几分钟,但是上来的时候,也是带着铁箱子上来的!
这两只铁箱子一样大小,都是正方体,可能因为当年先后投入的水中,所以在井底是上下重叠,这才导致一次只吊上来一只。
而且,这两只铁箱子和冯青山机动三轮车上的铁箱子不一样。冯青山弄的铁箱子偏大,而且是长方体。不过,这时候,没人去关注这个。
小顾和货车司机又把第二只铁箱搬上了小货车的货斗。这时候,记者们拍完了过程,该采访当事人了,呼啦啦上来了。
记者们自然愿意在井口边采访冯青山,这时候,鬼叔对记者们说道:“记者朋友们,这位老哥急着送货,我们简短一点儿好不好?”
记者们哪管这一套,长枪短炮对准了冯青山,“老大爷,您先说说过程吧?”
小顾此时已经和小货车司机在车上,他让司机发动车子,准备离去。
“哎?怎么那小货车拉着打捞上来的铁箱要走?”记者其实开始就发现了铁箱放到小货车上,但是无暇分身,现在,有人一看要走,叫出声儿来。
冯青山立即摆手道,“是这样,这个好心的小伙子我刚才给他说了,因为掉在了井里,他要把铁箱子帮我拉回村里窑厂,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破损的,特别是那种看不出来的隐裂。检查完之后,我再回去商量是不是需要补货!”
“对,对!”鬼叔接着说道,“村里窑厂那边,我都联系好了!”
“那铁箱最好打开,我们补几个镜头!”又有记者喊道。
鬼叔心里暗骂,特么的什么事儿都由着你们啊?但还是满脸笑容,“这样,三轮车上不是还有两只铁箱子吗?这里面的和那里面都是瓷器,补镜头不是一样吗?而且没有沾水、没有弄脏,更清楚!”
就这么一推一挡的几分钟,小货车已经走远了。鬼叔和冯青山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候,吊车司机已经把磁铁卸下来来,他可不想浪费功夫,立即就想走。又有记者想拦着采访,但是吊车司机不吃这一套,他才不想什么劳什子采访呢,钱已经拿了,现场乱哄哄的,早走早利索。
吊车开动,这司机也不是重点人物,再说他执意要走,记者们也拦不住,就让他走了。
小货车到了一个路口,唐易开着一辆小货车早就在这里等了。两只铁箱搬上了唐易的辆小货车,直奔陆知行的窑厂而去。这辆小货车就是窑厂的,唐易亲自开的车。
小顾和小货车司机随后又返回了现场。记者们仍在采访冯青山和鬼叔。见小顾回来了,立即有一拨采访得差不多的记者过来了。
“那两只铁箱已经送回去了,我干脆帮着老大爷把这两只铁箱也运走吧!”小顾一边说,一边和货车司机要把两只三轮车上的铁箱搬上小货车。
一看要搬铁箱,记者们立即围了上来,要求冯青山打开,拍几个镜头。
好在这铁箱里本来就准备好了瓷器,冯青山打开之后,还介绍了两句,“就是这样,都是精品!”
拍了几个镜头之后,有个懂行的记者却突然来了一句,“大爷,我看这器型,都是明清官窑的东西,您不会是买了高仿要当真品卖吧?”
第1071章 开箱见物()
冯青山一楞,不由看了一眼鬼叔,鬼叔趁机朝他使了一个眼色。冯青山立即指着鬼叔说道:“这个,还是让他给你们解释一下吧,我正好家里有急事儿,得先打个电话。”
冯青山说完,掏出手机,一边拨号,一边往外走去。
这记者们一看,总不能不让人家打电话吧,回头再问也行。再说鬼叔既然是本地瓷里村的人,让他先说说也行。接着,镜头便又对准了鬼叔。
冯青山一边将电话装模作样放在耳边,一边瞅着记者们的动静,一看鬼叔开始说了,立即加快步伐,从背对记者们的方向抄进了一条小路,很快离开了现场。
这件事儿,要是让他说多了,容易露馅,所以他必须趁机溜掉。好在记者们的注意力现在被鬼叔吸引了,他成功绕到大路上,迅速打车离去。
鬼叔对此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早有准备,找来的这部分瓷器,虽然也是从瓷里村出的,但却是地地道道的高仿艺术品;换句话说,不是要当真品卖的,底部都留了显示是高仿的章款。刚才,记者们都是直接拍器物,还没有看底的。
现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