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姬轩才流露出了欣喜之情。
同样露出喜色的还有越白。在皇帝没有解开谜底之前,越白也很是担心,他的目光一直在看着姬轩。
与越白心情截然相反的是越昆,他的眉间写着一个大大的川子。
此时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与成王之间的合作了。
成王虽然通过皇帝之前所说的话听出了些意思,但他还一直存有幻想。
此时明明确确的听到了皇帝心中的太子人选不是自己,他的脑袋一下子就炸掉了。
“不!不!这不是真的。。。。。。父皇你告诉儿臣这不是真的。。。。。。父皇。。。。。。”
成王开始是呆呆的自言自语,然后突然跪倒在地,向皇帝一边叩头,一边痛哭的说道,近似竭嘶底里。
下面的大臣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特别是成王的那些附臣,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立一个自小远离朝堂的皇子为太子。
范长云还是那样面无表情的站着。
由于成王的失常,姬轩竟一时忘记了要跪下谢恩,那些大臣也没有一个恭贺的。
但就在此时,一直稳若泰山的范长云目光动了,他望向姬轩,正好与姬轩的目光相遇。
姬轩一下子便读懂了范长云目光的深意,立刻跪下向着皇帝一拜,说道:“儿臣多谢父皇!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秉承父皇之志,带领大魏重新走向强盛!”
皇帝面带喜色的点了点头说道:“皇儿请起身。你有此志,父皇心中甚感欣慰。”
范长云此时向前走了一步,向姬轩深深一揖,贺道:“臣恭喜殿下!”
看着首辅大人都来恭喜姬轩,余下的那些大臣也纷纷道贺。
这些人有的不是成王的附臣,所以他们的恭贺是真心实意,姬轩登上皇位也是他们之所盼。
但那些成王的附臣却是碍于此时的场面,不得不装模作样的随声附和,并不是真心道喜。
不过有些人也在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他们在想要不要改换门庭,怎么改换门庭。
皇帝望着伤心欲绝的成王,心中有些不忍,但事关大魏江山,涉及储君之位,一经决定,断无悔改之理。
他本想安慰成王几句,但被姬轩的谢恩,以及百官对姬轩的恭贺打断。
此时大殿内终于安静下来了,皇帝平复一下心情对还在那里痛哭流涕的成王说道:“父皇知道这个决定对皇儿来说有些残酷,但父皇又不得不这样做。希望你能想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以后好好的辅佐你九弟。父皇相信,你们兄弟齐心,一定能让大魏出现一个新的盛世。”
成王抬起头,满脸伤悲,满腔不解的说道:“儿臣不解父皇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儿臣这么多年一直陪在父皇身边,怎么他一回来便夺得太子之位?儿臣不服!”
皇帝对于成王的无理并无怪罪,也无生气,反倒是柔声说道:“等下你虽父王去养心阁,父王有话对你说。”
说完,皇帝又望向下面的大臣说道:“册立太子之事,有内阁会同礼部、司天监共同选择一个就近的吉日举办册封大典。”
“是!”
范长云与另外两名官员同时躬身答道。
第148章 父子对谈()
暖阁内只有皇帝和成王,父子两人相视而坐。
成王已经不再哭啼,只是面色有些呆滞。
皇帝看着成王的神情,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他定了定说道:“你刚才在朝堂之上说不解,说不服。那你给父皇说说你有什么不解,又怎么感到不公。”
成王用他有些呆滞的目光望着皇帝,一字一句的说道:“父王为什么会立九弟为太子,而不是儿臣。”
皇帝道:“为何太子人选不是你,难道你自己真的不明白吗?”
“儿臣不明白!”成王突然激动的等着眼睛大声说道,语气中透着愤怒,透着不甘,目光中也是愤怒与不甘,没了呆滞。
对于成王的无礼皇帝并未生气,而是平和的说道:“你不明白?你自己想想这两年年你都干了什么。”
成王稍微平静了一些说道:“儿臣都干了什么?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魏江山!”
皇帝见成王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错误,便有些怒了,但他想了想还是压制住了。
“为了大魏江山?为了大魏江山你能背着朕重用奸佞,不但把朝堂弄的一团糟,还让百姓民不聊生。”
成王反问道:“什么是奸佞?儿臣怎么把朝堂弄的一团糟了?重用那些顺从儿臣的人有什么错?”
皇帝道:“自古以来明君用人都是贤者上庸者下,而不是用那些只懂得溜须拍马之人。”
成王道:“但儿臣认为,臣下对于君王的忠诚才是最重要。”
皇帝微怒,“你这全是谬论!如果你的身边全是一些平庸无能之辈,只会想着怎么讨好奉承你,不干实事,大魏怎么能好?”
成王道:“只要君王有才能,便能带领国家走向强盛。”
皇帝道:“君王自身的才能确实很重要,但也需要贤臣相助。自古以来哪个明君身边不是都有一众贤能存在?”
成王道:“为何我们必须效仿古人?难道他们都是正确的吗?”
皇帝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你为何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成王道:“儿臣就是想要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来,赢得万世敬仰。”
对于成王的认识和不悔改,皇帝很是失望,他说道:“你真的以为你这样行的通?”
成王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行不通?”
皇帝摇着头道:“我们大魏若不是以往太过强大,余威尚存,让四邻忌惮,恐怕早已土崩瓦解。所以我们需要一位明君及时带领大魏重新走向强盛,而不是像你一样,为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去冒险。”
成王问道:“那父皇为何就能知道齐王有这个能力?”
皇帝道:“因为他回京之后所办的那些差事足以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成王道:“他办了那一件差事父皇就说能记住,儿臣办了那么多差事为何父皇却记不住?”
皇帝道:“因为齐王办的那一件差事就能看出他的能力,看出他的品质。当然你办的那些差事朕也记得,好的记得,坏的也记得。若是你一直都如最初那些年,虚心学习,一心为朝廷,父皇怎么还会招齐王回来?”
成王道:“儿臣一直以为,在父皇心中儿臣的位置怎么也要比九弟重要,但没想到儿臣错了。儿臣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凭什么在父皇心中就抵不过一个回来几个月的齐王?!”
皇帝道:“你一直陪伴在父皇身边,说实话,父皇也一直都把你当做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当得知你这两年所做的一切之后,父皇也没有改变这个想法。你也知道,父皇也曾经找你谈过,你也向父皇保证要改过自新,但是你改了吗?所以没办法父皇才把齐王召回来,想让你有危机感,让你知道父皇不只有你一个皇子,你若是还不悔改,真的会失去做皇帝的机会。可是你不但没有改正,还勾结江湖势力要将齐王置于死地。他可是你的兄弟啊!煮豆燃豆萁,父皇就不明白你怎么就能下得去如此狠手。”
皇帝说着说着有些激动,也有些生气。
成王没想到皇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知道的这么详细,心中不禁一惊。他偷偷望去,见皇帝没有露出杀心,便放心了些。
皇帝平复一下之后继续说道:“但是你如此对齐王,他都没有对你反击,没有想着要杀死你。就凭这一点你就不如他,也就不配做太子,做皇帝。”
皇帝虽然话说的够狠,但更多的是怒成王不争,并没有露出帝王的杀心。
皇帝没有杀心,成王的杀心却起了。
他心中冒起一个危险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只停留了数息便被他冷静的扼杀了。
皇帝虽然身体有恙,但也是会武之人,并且武功不低,成王自知不是对手,况且他感觉到暗处应该藏有宫内的高手。
退一步说,即便能冒险杀了皇帝,但姬轩刚刚被宣布成为太子人选,虽然没有正式册封,但皇帝若遇不测,他还是帝位的首要继承人。
最重要的是成王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
皇帝见成王不再接话,以为他已经想明白了,便柔声说道:“万成之难便是皇子之间为争夺皇位引发的,所以父皇不想看到你们兄弟之间也发生这样的事情。父皇的皇子只剩下了你们两人,听父皇的话,你心中不要再有怨念了,好好辅佐你九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父皇相信你们兄弟二人只要同心,便一定能带着大魏重新走向强盛。”
成王确实想明白了,只是他想明白的事情和皇帝想让他想明白的事情并不是一回事。
他深情的望着皇帝说道:“既然父皇能对儿臣说这么多,也能原谅儿臣的过错和无礼,儿臣一定悔过自新,全力帮助九弟,实现父皇心中所愿。”
皇帝高兴的说道:“皇儿能想明白,父皇心中甚慰。”
成王跪下一拜,说道:“今日父皇已经劳累过度,儿臣就不打扰父皇歇息了。”
皇帝道:“父皇确实有些累了,你去吧。”
成王再拜一次,然后起身离开。
看着成王离去的背影,皇帝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对谁说道,“希望他能真心悔过,不要再做出出格的事情,不然朕不忍心也要忍心了。”
第149章 跟踪莫三()
悲喜两重天。
姬轩与成王带着不同的心情回到了各自的府中。
在得知姬轩要被皇帝立为太子,陈奇宫阙几人极其高兴,纷纷祝贺。
姬轩此时已经过了最初的兴奋,冷静下来了。
他对众人说道:“父皇虽然在朝堂上当众宣布要立我为太子,但以成王的性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志在必得的皇位现在突然要被夺了去,接下来一定会有所行动,所以我们还是要倍加小心。”
郭东明望着姬轩说道:“以前我们不怕他,现在我们占据了主动更不应该怕他。”
陈奇道:“以前成王只是觉得魏兄是他潜在的威胁,虽然急于除去这个威胁,但他内心还是没有想到魏兄能真正威胁到他得到皇位,所以能除去这个威胁最好,不能除去也不影响结果。现在不一样了,皇上已经明确宣布要立魏兄为太子,成王要想登上皇位,只有除掉魏兄,所以他会无所不用其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陈奇的话,众人都是赞同的。
姬轩道:“父皇散朝的时候把他叫了去,应该是要开导他,希望他能听父皇的劝告,不要一意孤行。说实话,我真的不想我们兄弟兵戎相见,你死我话。”
。。。。。。
成王并没感应到姬轩释放出来的善意,也没有因为皇帝的规劝而放弃对皇位的争夺。
相反,他下定了决心要除掉姬轩,甚至还有皇帝,他要直接等上皇位。
现在他的心中已全无父子、兄弟之情。
有的是满腔的怒火。
他要用这满腔的怒火烧掉一切阻拦他登上皇位的障碍。
成王回到府中,早有一些附臣等候在那里。这些附臣都是他最忠实的追随者。
望着这附臣,成王极力散掉满腔的怒火。
他深深的吐了一口气,然后才对那些附臣说道:“本王辜负了诸位,今日本王太累,需要歇息,你们都回去吧。”
站在众臣前面的纪敏向着成王行了一礼,道:“王爷万不可就此心灰意冷,只要齐王没有登上皇位,王爷还是有机会的。”
“是啊,是啊,皇上只是宣布要立齐王为太子,没有正式册封之前王爷还有机会。”
“正式册封了也可以废掉”
“通知礼部与司天监让他们选择册立的日期越往后越好。”
。。。。。。
“本王多谢诸位大人的支持与抬爱。就如你们所说,一切还未盖棺定论,我们还有机会,所以本王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的想想,想想怎么能让父皇回心转意。所以还请诸位大人暂且回去,等本王有了主意再与各位大人商议。”
成王一改往日的傲慢,这几句话说的很是动情。
成王说完向纪敏递了个眼色。
纪敏立刻领会了这个眼神的意思,转身对众臣说道:“既然王爷要筹划,我们这些人留在这里徒增吵闹,还是按王爷的吩咐各自离去吧,若有需要王爷一定会通知我们的。”
众臣见成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又见纪敏这样说,便行了礼,一同散去。
。。。。。。
郑泰知道了姬轩要被立为太子,觉得成王一定会有动作,一定会联系天一教,那么验证自己判断的机会便来了。
所以他更加用心,更加谨慎的暗中盯着成原,君莫醉酒楼以及莫三。
郑泰猜想与坚持终于收到了回报。
这日一早,莫三从君莫醉酒楼送菜回来后,立刻换了衣服骑马离开了家中。
郑泰看着急急忙忙出门的莫三心中暗喜,小心谨慎的跟着。
但是郑泰没高兴多久便懊恼、悔恨起来。
他把莫三跟丢了。
莫三出了京城,去了京前镇方向,但是到京前镇之后,莫三突然消失了。
莫三把马拴在一间茅厕的外面,进了这间茅厕,郑泰也跟了进去。
这间茅厕的蹲坑是独立的,用木板一个一个的围起来,前面有一个木门。
郑泰亲眼看着莫三进了一个蹲坑,并关上了木门,但过了大概两刻钟也没见莫三出来。
郑泰心中顿觉不好。
果然,当他打开莫三蹲坑的木门时,里面空无一人,而茅厕外面莫三的那匹马还在。
“怎么会这样?”
郑泰双眉紧锁,望着蹲坑百思不得其解。他在莫三关上木门之后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那扇木门。
“他是怎么离开的?”
郑泰仔细的搜寻着那间蹲坑,想要找出莫三离开的途径。
但是他并没有找到哪里有可以容一个成年人离开的洞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