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出意料的周希年,哆哆嗦嗦地带上老花镜,打开证明文件一看,顿时又惊又怒,气得一拍桌子,“欺人太甚!朝秦暮楚的狗奴才,让你主子亲自来谈!”
:。:
chaptererror;
第0187章 怡和偷着乐你们先打着()
李若希原来在牛奶一系的时候,是惠康的副经理,平常也能隔着几米远,见牛奶一系主人周希年的面;目前在高益一系,则是金东总经理,可以面对面地直接向高益一系缔造者高弦汇报。
两者之间的天差地别,不言自明。
因此,李若希打心底非常享受,也十分珍视这份个人发展的成就。
那么,如此明显的进步,是怎么来的呢?
李若希当然认为,完全是因为自己在时运来了之后,果断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惠康跳槽到金东。
说白了,骂人别骂短,刚才周希年怒斥一句“朝秦暮楚的狗奴才”,恰好戳中了李若希的痛处,让这位金东总经理心中虚火直升。
“先礼后兵,先礼后兵……”默念了几遍后,李若希面无表情地说道:“周爵士,按照香江公司法规定,金东有义务披露所持的牛奶公司股份,您也必须召开董事会,邀请金东代表担任董事。”
“如果周爵士不配合的话,那金东只能先登报声明。恐怕到时候,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周希年哼了一声,“高弦不亲自过来跟我谈,只让你一个小卒子送战书,我就有面子了么?”
李若希玩味地一笑,“高先生比较忙。不过,等周爵士召开董事会时,高先生肯定会到场。”
“请问,周爵士什么时候召开董事会?也好尽快和高先生会面。”
周希年往椅子上一靠,缓缓说道:“马登目前在伦敦,少了这样一位重要的董事,恐怕董事会要往后推一推,才能召开。”
“我明白周爵士的意思了。”李若希临告辞前,淡淡地说道:“金东会马上登报声明,并于三天后,要求牛奶公司必须召开董事会。”
周希年连一句“恕不远送”的场面话,都懒得说,只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等李若希器宇轩昂地走出去后,周希年连忙吩咐自己的秘书,“快去统计一下,绝对支持我们的股东有多少?”
见秘书领命而去,周希年赶紧打开保险柜,拿出文件翻了一下。
经过一通忙乎后,周希年心底那个不愿意接受的答案,还是被证实了,那就是,他自己手里的股份,还真没有金东悄悄买入的百分之十八多。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还不能完全怪周希年。
首先,周希年有好多公司的股份,牛奶公司的特殊之处,就是早些年,他通过蚕食,波澜不惊地得到了控制权。
其次,一九六七年发生在香江的那场局势动荡,实在影响太大了。
当时,有门路的富人们纷纷出逃,周希年自己都被外界风传,要转移资产到宝岛。
甚至于,连香江证券交易所都停市了,股票俨然成了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于是,在香江股市经过两三年的休养生息,行情开始转好后,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把自己手里的股份,放出去了一部分。
周希年便是如此做的,反正牛奶公司的控制权已经在自己手里了,股东也都支持他。
不成想,被英国佬忽视,才被周希年得到控制权的牛奶公司,竟然莫名其妙地被高弦盯上了。
对此,周希年懊恼之余,也暗自庆幸。
还好,绝对支持自己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加上自己手里的股份,能战胜金东这个半路里杀出来的程咬金。
不过,在董事会不得不召开之前的这几天缓冲时间里,周希年也必须增持牛奶公司的股份了。
想到此处,周希年的心里,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可是,周希年随即又感觉到有些疲惫。自己虽然有儿子,但在商业上,却和后继无人没什么两样。
在面对生老病死时,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幼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
周希年虽然还没有遇到此等的人生劫数,但前些年,他的夫人去世了。
空虚寂寞冷,需要填补啊!
于是,周希年和一位在慈善活动中认识的女士,情投意合了,并涉及到了财物馈赠。
这下子,周希年的孩子们可不干了,矛盾积累之下,亲情迅速转淡。
每当想到这些,周希年不由得长吁短叹,这可真是内忧外患啊!
可话又说回来,周希年现在感觉力不从心了,但他也把华人在香江这块英国殖民地,能够享受到的风光,都享受了一遍。
商场就是如此现实残酷,你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没人敢惹;但眼看着日薄西山,就应该心里有个笔数。
……
仍然耿耿于怀周希年骂自己“朝秦暮楚的狗奴才”的李若希,向高弦汇报自己到牛奶公司总部所见所闻时,尽心尽力地奉上自己的分析。
“当周爵士得知金东已经持有百分之十八的牛奶公司股份后,又惊又怒。”
“我认为,周爵士的这个反应,很大程度上说明,他本人手中的牛奶公司股份,并没有金东所持有的百分之十八多。”
“毕竟,奶牛公司是一家大公司,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已经很多了。”
高弦赞同地点了点头,“但是,这不能说明,周希年在牛奶公司董事会里,没有控制权。”
“对,周爵士肯定会有很多支持者。”李若希进一步分析道:“但周爵士也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手中的牛奶公司股票,而他故意拖延董事会的召开,很可能是在为自己争取缓冲时间。”
说到这里,李若希主动献策道:“所以,我们必须马上登报声明,迫使周爵士立刻召开董事会。”
高弦笑着拍了拍李若希的肩膀,“你说的很对,那就由你来负责接下来的操作吧。”
“是,老板。”李若希干劲十足地领命而去。
……
金东已经持有牛奶公司百分之十八股份的消息,见诸报端后,果不其然地,在香江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金东如此兴师动众,肯定是想收购牛奶公司无疑了。
随之,原本价格徘徊在四十元到五十元之间的牛奶公司股票,应声大涨。
现阶段的香江股市,政策法规都不健全,一眼望去,全是野蛮生长,进而存在着各种“坑”。
就买金东想要通过香江股市,敌意收购牛奶公司来讲,根本没有“停牌”的说法,只能看着牛奶公司的股价扶摇直上,别提多坑爹了。
对于金东指责自己拖延董事会的召开,牛奶公司隔空回话,目前有重要股东不在香江,因此,暂时不宜召开董事会。
就这样,牛奶公司和金东两边的“大王”,还没有打照面呢,骂战便开始了。把香江各大报社喜得抓耳挠腮。
热热闹闹跟风渲染的媒体,还不知道,有一个恶意满满的巨无霸。正在居高临下地观战。
怡和总部里,面带笑容的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一边有滋有味地看着报纸,一边喃喃自语,“你们先打着,等两败俱伤后,正好由我出面收拾残局。”
:。:
chaptererror;
第0188章 怡和大班最聪明了()
殖民地时代的香江,谁的势力最大?
这个问题放到几十年后,估计会有很多人一厢情愿地举手回答,当然是山鸡哥、浩南哥啦。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山鸡哥、浩南哥如果真敢脖子上挂着金链子、肩膀上扛着大刀片,到半山区晃荡,分分秒秒后悔入错行。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每年都评选出世界五百强排行榜的着名米国《财富》杂志,则给出这样的答案:统治香江的势力,依序排列为,马会、怡和、汇丰、港督。
换而言之,论势力,汇丰都不如怡和,甚至连港府也要排到第四的位置。
由此可见,怡和在香江,有多么权势熏天了!
这也难怪,要知道,追溯起历史来,怡和超过了港府和汇丰。
一百多年前那场把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潭的鸦片战争,之所以爆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怡和创办人威廉·渣甸在英国的鼓动,以及从情报、补给等方面对英军的支持。
当英国把香江抢到手后,怡和自然而然地攫取到了暴利,并得意洋洋地自称,一直代表着殖民时代下的香江。
怡和也确实有吹嘘的资本,当时,它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整个中国,经营范围从鸦片,扩展到贸易、航运、仓库码头、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工业、公用事业等等领域,成为着名的多元化、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号称“洋行之王”。
在报告中,怡和也直言不讳地骄傲宣称,在中国任何地方,哪里有贸易活动,哪里就有怡和洋行。
直到由下而上的彻底革命席卷神州大地,新中国成立后,怡和才灰头土脸地撤回了香江。
而凭借在香江的特殊地位和待遇,怡和依然风光无限,目前,集团控制下的公司超过三百家,遍及港岛、九龙及海外,稳坐四大洋行头把交椅,和记、太古、会德丰只能望其项背。
怡和光是集团的旗舰公司——置地,资产便超过十七亿,号称全球三大房地产公司之一。
相比之下,牛奶公司的资产,大约也就在五亿左右。
置地对于怡和而言,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重要到了怡和大班就是置地大班、置地大班就是怡和大班的地步。
可以说,如果没有了置地,怡和在香江便没有了立锥之地。
因为,置地从上个世纪,便开始在港岛中环发展房地产,时至今日,几乎把好地方都占了。
就在前年,也就是一九七零年的六月份,港府拍卖港岛中环填海区最后一块风水宝地,一块土地面积达到五万三千平方尺的“地王”级地皮,吸引了十八个财团参与竞投。
这个“地王”的底价是五千三百万港元,置地出手稳准狠地报价两亿五千八百万港元,如愿地把这个“地王”收入囊中,创下了香江最高每尺地价的纪录。
相比于置地的春风得意,落败的其它财团自然是各种抱怨,美资财团便吐槽,拍卖槌落得真特码快!
置地,也就是怡和,拿到这个“地王”后,马上开工建设香江第一座摩天大楼,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高楼的康乐大厦。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怡和在港岛中环已经“无肉可吃”了。
于是乎,就任怡和大班不久的亨利·凯瑟克,开始在周边寻找猎物。
没想到,怡和刚物色到牛奶公司,便爆发了金东和牛奶公司的骂战。
老实说,亨利·凯瑟克知道这个消息后,吓了一大跳,高弦的眼光这么毒,居然和自己想到了一块!
不过,当看到报纸上分析,金东意欲入主牛奶公司的原动力,大概来自三方面后,亨利·凯瑟克便松了一口气。
金东超市和牛奶公司旗下的惠康,存在着激烈的正面竞争。
如果金东能够入住牛奶公司,不但可以从金东超市和惠康的无休止竞争当中,抽身出来,还能趁势垄断香江零售行业的超级市场领域。
金东的金牛饮料推向市场后,大获成功;于是再接再厉,酝酿对传统饮料汪老吉凉茶的全新开发。
如果牛奶公司的奶制品业务,被纳入到金东旗下,那金东在饮料领域的势力,会大幅增长。
另外,金东正在竞争珍宝海鲜舫的业权,暴露出了进军餐饮行业的雄心,而牛奶公司早就在餐饮行业耕耘多年了。
如果牛奶公司和金东变成一家人,那金东在餐饮行业就不用辛辛苦苦地从零点开始了。
亨利·凯瑟克几乎是一个词、一个词地,把所有对金东觊觎牛奶公司的分析,都看了一遍,愣是没发现和地皮相关的只言片语。
因此,亨利·凯瑟克当然感到轻松了,进而有了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搞得如此热火朝天,原来只是两家食品企业之间的生意经。”
在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眼里,两家食品公司之间的争斗,当然是多多益善,打得头破血流、元气大伤最好。反正,就算食品业务被玩坏了,无人关注的地皮也不会受到影响。
通常来讲,收购一家公司最正常的方式,就是出现金,拿下对方的股份。
不过,怡和在亚洲第一高楼——康乐大厦这个“地王”身上,消耗了大量资源,而牛奶公司又是一个大企业,导致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感到有点“手紧”。
而且,有着将近一个半世纪历史的怡和,见过太多股市上的牛市和熊市了,进而也不愿意在此时的牛市,拿着真金白银,去冤大头地购买价格虚高的股票。
换而言之,虽然亨利·凯瑟克已经把牛奶公司锁定为了自己的猎物,但一时之间,他还没有想出合适的夺取办法。
还好,金东和牛奶公司之间的斗争,只是停留在有眼无珠的食品业务层面,倒是给了亨利·凯瑟克一个缓冲。
于是,亨利·凯瑟克请来怡和集团总经理,同时也兼任着九龙仓董事会主席的纽璧坚,商讨收购牛奶公司的事情。
纽璧坚说道:“牛奶公司和金东之争,目前还处在董事会尚未召开的最初始阶段,我们的时间很充裕。”
亨利·凯瑟克赞同地点了点头,“高弦这个蠢货,虽然对牛奶公司发起进攻,但仅仅短视地停留在食品业务的层面上,倒也没有打草惊蛇。”
第0189章 媒体战越演越烈()
包括怡和在内的围观者,都注意到了,虎虎生风出招的高弦,被老谋深算的周希年,慢吞吞地拖住了进攻的步伐。
身为牛奶公司重要董事的会德丰大班马登,已经从英国回到了香江;但牛奶公司执行董事,同时也是牛奶公司总经理的柯伦,却还在伦敦逗留。
于是,周希年故技重施,以此为借口,继续拖延着,不肯召开董事会。
放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