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情景,辅政司骆乐民微微一皱眉,目光转了一圈,最后落到了这个场合最适合当跑腿的石家大公子石淳志的身上,“石律师,请去米国人那边问一下,怎么高弦和易慧蓉出现在这里。”
石淳志的目光则转向父亲石岳强,而石岳强则暗中给了一个不要鲁莽的手势。
得到这个提点后,石淳志颠颠地小跑到高弦面前,低声问道:“高弦,你怎么出现在这里?”
“我怎么不能出现在这里?”高弦的眼里闪动着冷意,“是石律师不希望我出现在这里么?”
石淳志幸灾乐祸道:“是辅政司让我过来问的。”
高弦瞥了一眼港府迎接阵容的为首者骆乐民,淡淡地说道:“如果你想要答案的话,应该到欧思本总领事那里寻找。”
石淳志也不含糊,真就凑到了欧思本面前说道:“总领事先生,我们的辅政司认为,高弦不适合出现在这个正式场合!不知道他怎么混到了米国驻香江总领事馆的队伍中?”
“你说的是大卫·高么?”欧思本微笑着回答道:“大卫和米国驻香江总领事馆的关系一直良好,同时也和基新格博士熟识,所以,他出现在这里很正常啊。”
石淳志感觉自己的脸皮臊得有些火辣辣,好在骆乐民交代的任务总算完成了,于是他赶紧退下。
不过,在往回走的短短路上,石淳志心中凛然,“风传高弦在米国混得如何风光,都能和米国总统尼克松一起吃饭了,我一直以为这是在胡吹大气,没想到,并非空穴来风!”
听了石淳志的汇报后,骆乐民恼火地骂了一句,“该死的米国人,这么喜欢多管闲事。”
石淳志没敢接话,再次灰溜溜地退下。
一九六九年,骆乐民来香江就任港府二把手辅政司的时候,是带着下任港督的光环,与香江公众见面的。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石家、温家在内的诸多势力,都在明里暗里地巴结骆乐民。
不过,当时间来到一九七一年后,麦理浩成了新港督,随之,骆乐民头上的光环也消散了,进而,巴结的人也没那么热情了。
事实上,石家和骆乐民保持距离的关键,不在这里,而是港府内部的矛盾。
像骆乐民、陆鼎堂这些英国佬,是典型的旧殖民地官僚,而外交官出身的麦理浩,对于如何加强英国在香江的烙印,另有一套新的理念,进而和以骆乐民、陆鼎堂为代表的旧殖民地官僚一派,爆发了深层次的矛盾。
伦敦既然千挑万选地把麦理浩派到香江做港督,那拉架的时候,肯定向着麦理浩。
更何况,骆乐民因为推行调整教师、护士等公务员群体的薪酬体系,招来大量抱怨,可谓民望大跌。
在这种况下,已经成为麦理浩面前红人的石岳强,肯定要把忠心留给这位新任港督。
所以,石淳志虽然心里对骆乐民讨厌高弦,感觉很爽,甚至同仇敌忾,但却不敢与其真正亲近。
高弦那边则是对骆乐民充满不屑,“不让我来,我也来了!等一会我和基新格聊天的时候,你是不是要被气死啊!不开眼的东西,难怪与港督的位置擦肩而过。”
第0245章 高谈阔谈中东局势()
米国的正治权力架构很有意思,拿米国国家安全顾问这个一九五三年设立的职位来讲,其不属于传统的米国行政序列,任命无需通过国会参议院同意。
做为米国总统的智囊,米国国家安全顾问的权威是隐形的,到底能达到多大的程度,要看实际情况。
比如基新格,深得米国总统尼克松信任,以至于排名还要在米国国务卿和米国国防部长之前。
冷战时期,米国政坛有两位最着名的国务卿,一个是因为中美关系破冰之前秘密访华,而被内地较为熟悉的基新格,另一个则是米国着名的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外交活动家布热津斯基。
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简单形容为,基新格是实干家,而布热津斯基是理论派;另外就是,基新格和正治强人尼克松搭档,布热津斯基则是冷战时期米国最弱总统之一的卡特的顾问。
至于孰高孰低,应该不难得出自己的判断。
不过,这两个人的背景,其实都和洛克菲勒家族有关,算得上这个时代的传奇了。
自从去年米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国与英国、一本、西德等国家的外交关系,都陆续提升到了正常化的大使级,但中美建交牵扯面甚广,还有一段路要走。
为此,双方的解决方法是,今年米国将在中国首都设立在华联络办事处,中国也在米国设立类似级别的机构。
如此一来,双方包括经贸、学术等等领域的交流,就能先行一步了。
简而言之吧,这时期的香江,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进而光是米国驻香江总领事馆迎接基新格的阵容,就很庞大。
高弦和花旗银行、波音公司等在港分支机构负责人站在一起,当与基新格握手的时候,对方颇感意外地打趣道:“大卫,你这么想提前见到我么?”
“确实,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高弦哈哈一笑,顺势介绍身旁的易慧蓉,“我未婚妻,薇薇安易。”
这边忙乎了好一阵子,才轮到辅政司骆乐民率领港府一行人凑过来套近乎。
其中,很多人看高弦的眼神都有些复杂,这个年轻人是真的按不住啊!
……
基新格在香江的行程,早就定好了,到港督府和港督麦理浩聊个天吃顿饭,接着参加米国在香江的商界的宴会等等。
可以说,即使在下榻的希尔顿酒店,基新格的活动都是公开的,有记者在一旁拍摄记录;直到进了香江共济会总部雍仁会馆,才算是清净了下来。
借着这个空隙,高弦和基新格闲聊了起来。
“我听说,现在大卫已经掌握了一家一流的香江企业集团,和一家最出色的香江投资机构,真是让人无比佩服啊!”基新格首先感叹道。
此时此景并不适合谦虚那一套,因此,高弦大谈成功之道:“这份成绩,主要得益于对时局的准确把握。”
“确实如此,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离不开洞彻时局的独到眼光。”基新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仍然记得,大卫·洛克菲勒来香江主持国际投资会议的时候,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未来,大卫所发表的见解;如今回头看去,几乎都得到了验证。”
这次高弦改为谦虚道:“我相信,米国的很多财经界专家,也都看到了这些,只不过,我没有任何学术成就负担,敢直言罢了。”
基新格饶头兴趣地问道:“眼前这个轻松闲聊的机会十分难得,不知道我是否有幸,能亲耳听到大卫其它高明的见解呢?”
“得,都不用动脑筋引导话题了。”心中暗笑的高弦,装模作样地考虑了一番,然后缓缓开口道:“那就再谈一个可能极大影响商业活动的国际热点问题吧。我认为,今年,中东发生第四次战争的可能性极大。”
基新格放下已经送到嘴边的杯子,笑道:“大卫的观点,还是那么具有震撼性。”
高弦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从今天往回看,发生在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争,堪称中东阿以冲突的历史转折点。”
“阿方彻底被以色列打败,埃及失去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约旦失去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叙利亚失去了戈兰高地,可谓打击沉重。”
“这些损失实在太大了,成了有志于成为地区大国的埃及、叙利亚的无法承受之痛。”
“但面对现实,唯有妥协。”基辛格耸了耸肩,“六日战争结束后的这几年里,以色列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上,建立了许多防御工事;尤其前年,以色列花费了五亿美元,在苏伊士运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堡垒系统——巴列夫防线,来遏制埃及的军事行动。”
“再者,阿方内部也难以形成统一战争意志。比如,约旦和叙利亚不和,伊拉克也和叙利亚关系紧张。”
“我认为,这些强制性的约束力量,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再次发生,只会让积怨越来越深。”高弦摇了摇头,“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都是军方背景出身的领导人,战争在他们眼里,只有需要和不需要之分。”
“而埃及和叙利亚目前又是阿方具有领导位置的大国,只要他们行动了,阿方其它国家便会跟随。”
“尤其,埃及总统萨达特有发动战争,来缓解埃及国内各种矛盾的迫切需求。”
“在我所收集的公开媒体报道里,去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便公开宣称,埃及将会和以色列开战,并已经做好牺牲一百万名士兵的准备。”
“在今年接受米国新闻周刊的访问时,萨达特再次威胁,向以色列发动战争。”
“而且,我注意到,英国、法国、西德是倾向于支持埃及的。”
“这三个国家,是担心中东产油国真的不供应石油。”基新格以权威专家的姿态反驳了一句后,恍然道:“原来,大卫之所以对中东局势感兴趣,是因为看上了如果发生战争,有极大可能导致的油价波动。”
高弦微微颔首,“这确实是我的动力所在。”
第0246章 男人的麻烦()
但凡能走到社会顶层的杰出人士,都对自己的判断,有着一种非凡的自信和坚持。
基新格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获取情报的途径和能力更是世界数一数二,自然有着充足的资本,否定高弦对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预测。
事实上,别说基新格认为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不高,就连当事方的以色列,也不相信埃及和叙利亚,这两个当下的中东军事大国,敢主动挑起战争。
因为,在一九六七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实在完胜得太彻底了,像约旦这样的国家,已经不认为可以战胜以色列了。
在历史的“老剧本”里,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唯恐因为战争再次失去土地而不愿意发生战争的约旦国王,特意去以色列,提示对方,战争即将发生,可就算以色列的情报部门摩萨德那么有名,以色列高层也不相信阿方敢开战,结果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说白了,高弦从商业利益出发,预测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在基新格这样极为专业的政治家眼里,就是一个放松神经的小笑话。
何况,高弦还那么年轻,脑筋灵活归灵活,但令人信服的资历,终归还是无法速成的。
其实,基新格对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预测相信与否都不重要,高弦只是要一个发表这个观点的机会,为将来捞钱太狠做个铺垫。
换而言之,基新格的不以为然,并没有打击高弦的自信和坚持。
更何况,基新格离开香江后不到一个星期,中东那边发生的一件事,又成了高弦所作判断的新佐证。
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利比亚阿拉伯航空114号班机,由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前往埃及首都开罗,执行定期航班。
但因为天气恶劣,以及导航仪器失灵,这架波音727客机迷路了,结果误闯入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的上空。
最后,不幸发生了。以色列空军的两架f…4幽灵战斗机,在可视距离内拦截过程中,用机炮将这架客机击落。
机上一百一十三人中,仅有五人生还。
这一事件顿时震惊世界,国际民航组织的三十名国际成员,投票谴责以色列的攻击行动。
就连米国也没法向着以色列了,除了拒绝以色列提出的理由,还认为以色列在这次事故中的行为是野蛮的。
但这些口头上的表态,又有什么用呢?一百多条无辜性命说没就没了!
不难想象,阿拉伯各国的舆论怒火一片,早就决定开战的埃及和叙利亚,更有理由、更有决心了,于是开始一系列军事演习。
不过,埃及混淆视听的工作,非常高明,借着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驱逐了苏联的军事顾问。
显而易见,此举被以色列认为,埃及空有苏联支援的武器,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
看着桌上摆着的一大堆全球权威媒体对中东局势的报道,高弦摇了摇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真的箭在弦上了!
既然自己的预测再次得到论证,那高弦当然要把自己的计划进一步往前推。
实业方面的动作最容易引人注意,高兴集团新成立了一个能源公司,并开始在港岛、九龙、新界三地兴建加油站。
外界对此感觉十分好笑,虽然这个市场不像通讯那样有专营权,但早已经被跨国石油巨头垄断了,如果真有机可趁的话,哪里能轮到高弦这个年轻后生捡漏?还真把老前辈们看低了!
这种质疑之声,甚至带到了高弦出席的香江艺术节上。
对于提问的记者,高弦只是笑呵呵地说了一句“你们跑题了”,此外没做任何回应。
见高弦态度冷淡,记者也没有纠缠,因为他们还有更具噱头的目标人物——李晓龙。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做为现阶段华人第一国际巨星,李晓龙无论在香江什么地方现身,都能看见狗仔的身影,何况还是香江艺术节这样的公众场合。。
事实上,除了电影本身之外,当下的记者们更在意围绕着李晓龙的其它新闻。
比如,香江武术界的一些人,对李晓龙提出了挑战,进而引发一地的鸡毛。
再如,李晓龙和苗可秀、丁佩等女星的绯闻,尤其丁佩不肯分手而自杀住院的狗血桥段。
还有,李晓龙放出豪言壮语,香江电影行业应该仿效好莱坞,成立各种工会,演职人员每星期都能有休息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晓龙和香江媒体交恶。
就拿李晓龙批评香江电影行业剥削严重这件事来讲,招致媒体各种挖苦。
你拍电影的时候,还不是逼着所有人跟你一起加班加点,这和其他电影公司老板又有什么区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