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燃情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燃情年代-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大致解释了一下,罐头厂是生产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是第一位,这十四个字,就是专门针对生产现场的。

    七个词英文都是s开头,就叫7s。

    具体的内容,他尽快完善出来。

    什么5s,7s,周万新他们不清楚,但是rb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在全世界都是顶级水准。

    87年,三菱收购洛克菲勒,在被美国佬按在地上摩擦了半个世纪之后,rb终于可以挺胸对世界说‘不’,其近乎艺术的企业管理模式,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现在就看他了,拿的出来,咱老哥两就算是豁出去顶雷,也奖励他三万,都是为了厂子嘛!拿不出来,那他也不能怪咱们,奖金还是按照三千给。”柯书记说。

    “成,我也是这么想的。”

    ……

    7s脱胎于5s管理制度,尽管在后来被大量中外企业引进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现代化管理最前沿的思想。

    关键是它看上去,即科学,又足够有噱头,可以当作企业的一项重大成绩来炫耀!。。

    这大概才是后来很多企业引进的主要原因。

    梁一飞上辈子企业里就有这样的一份管理条例,再加上这辈子的记忆里,从小对罐头厂的了解,很快就拿出了一份符合罐头厂实际情况的《金星罐头厂生产管理办法》。

    一共7大条,2小条,算下来,每个大条下面正好有三条细则。

    想了想,又觉得2条这个名字不好听,犯忌讳,于是又加了一条。

    又润色润色文笔,看起来即正规化却不晦涩,言之有物不是泛泛而谈,这才满意的手笔。

    再熟悉,写这么大一堆东西,还有附加的《执行说明》等等,梁一飞也写到了夜里一点多。

    梁义诚没睡一直在客厅陪着,到了十二点多出了趟门,没一会回来了,手里捧着一饭盒热腾腾的馄饨。

    “一飞,先吃点东西,别饿坏了。”

    “好咧,正好写完了。”梁一飞正饿着呢,吃了两口,还真香,皮薄馅大,鲜得狠,清汤里飘着翠绿翠绿小葱,居然还放了虾皮。

    “我去敲你萍姨饭店门,她爬起来给你做的。”梁义诚见梁一飞吃得香,像是不经意似的随口提了一句。

    梁一飞抬了抬眼皮,呵呵一笑。

    梁义诚也跟着嘿嘿一笑,把儿子写得管理条例拿过来看。

    看着看着,表情就不太对了。

    四月的天一点儿都不热,可他脑门上出了一排冷汗。

    怎么讲呢,他在厂子里干了半辈子,也琢磨过,厂子应该怎么样去革新,去管理。

    可是今天一看儿子写的这些东西,他忽然觉得自己半辈子都在瞎琢磨!

    在厂子里几十年,他太清楚厂子的情况了,要是真按照这份条例来严格执行,厂子怎么可能搞不好?

    倒是梁一飞在边上吸溜着馄饨,闲闲的说了一句:“爸,你也别太当真,这东西吧就是个虚好看。厂里情况你知道,不是一两个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的。”

    梁一飞心里门清,罐头厂的弊端太多了,观念不转变,旧习气不祛除,不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不要说7s,70s都不行。

    就拿上次丢罐头的事件来说,几个当事人,最后就不疼不痒的口头认了个错,不了了之。

    周万新不是不想处理,可不能处理!都是老员工,关系错综复杂,为厂子干了半辈子,把人家开除了?

    人家第二天就能去他家闹,去上级告!

    其他都是假的,罐头厂能走到哪一步,梁一飞不关心,拿到奖金才是真的。

第014章 奖金到手() 
第二天一大早,梁义诚起床上班,顺便把梁一飞的‘22条’带到厂子交给周万新和柯书记。

    梁一飞在家睡大头觉。

    睡着睡着,就有人咚咚咚砸门。

    开门一看,保卫科科长板着脸站在门口,穿着一身笔挺的制服,带着大盖帽,还骑着厂子里的翻斗摩托车。

    “跟我走一趟!”科长同志很严肃。

    梁一飞给他吓了一跳。

    工厂保卫科,是地方派出所的一个补充,有权力抓人,一般职工犯了点小事,派出所会通知本厂保卫科,让保卫科去处理、教育。

    怎么着,最近没干啥坏事啊……

    看梁一飞一脸呆呆的样子,科长脸崩不住了,哈哈笑了起来。

    “傻小子,逗你玩呢。跟我走,厂长要你去给大伙上课,讲那个什么22条!”

    周万新和柯书记都是行家,和梁义诚一样,看完管理条例,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东西是个宝贝!

    能不能管用,先不说,但是拿到台面上,绝对漂亮!

    真严格执行,绝对可以改变厂子目前的风貌。

    于是就派了保卫科纪科长过来,用‘专车’把梁一飞接到厂子里,让他这个‘始作俑者’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些条例具体怎么执行,什么个意思。

    “我说纪叔叔,你有点谱没,我现在看到带大盖帽的我都腿软!”梁一飞没好气的说。

    “哈哈,知道怕以后就千万别再犯法了。走,上车!”

    三轮车屁股冒着黑烟,嘟嘟嘟嘟的开到罐头厂。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让梁一飞给在场的人当老师,逐条讲解。

    梁一飞上辈子是从最底层打工的,爬到公司领导岗位,能干能讲,尤其是当了公司领导之后,主要就是靠两个工具:一个脑子,一个嘴皮子。

    这一堂课讲的声情并茂,科学管理和心灵鸡汤混在一块,再加上点成功学的调味料进去,滋味没的说,搞得在场听众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最后厂领导总结,周万新边说话,边用号称从部队里学的独臂铁砂掌拍桌子,把那张用了几十年的榆木桌子给拍塌了。

    高兴的!

    周万新是典型的老派人,讲原则,有担当,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不冲锋,我不冲锋,人人都怕死怕担责任,山头怎么拿下来?

    在部队的时候他是这样,当了这个厂长,他也是这样,一心要把厂子搞好,对得起上级的托付,对得起厂子里百来号职工的信任。

    可是并不是人人都有经营的天赋和能力的,周万新常常都觉得,一身的力气,一腔的热血,找不到一条合适的用武之地。

    梁一飞先是为罐头厂开拓了市场,救了危在旦夕的厂子,现在拿出这样一份东西来,周万新好像隐隐约约就能看到罐头厂的未来!

    书记最后做了个总结,说:“凡事要循序渐进,这么大的工程,再好,也不能一夜之间就推广,咱们在执行上,可以一步步来,走得稳一些。另外呢,既然这是个好东西,那不妨先向上级领导汇报,如果上级领导也觉得好,那可能就会推广,不光给罐头厂带来新气象,也能造福更多的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出一份力气。”

    ……

    ……

    又要汇报,又要学习,直到一个礼拜后,上级有关的几个部门领导讨论之后,给予了这份管理制度正面的肯定。

    奖金的事也批了。

    在罐头厂的大礼堂,举办了一个很盛大的‘颁奖仪式’,当着全场职工,还有一群媒体,正大光明的给。

    场面比梁义诚周万新他们之前预计的要大得多!

    前面几排,不光有罐头厂自己联系的媒体,还有南江省七八家同样处在改革阶段的企业的人。

    坐在中间靠右的两家媒体,前面放着牌子,光是看小牌牌上的介绍就有点吓人,以罐头厂的级别,请不动这样的省级媒体。

    这不是花钱打广告,而是媒体主动报道新闻,发评论文章,性质和影响力都有天壤之别!

    书记那句话果然应验了,罐头厂这次不光搞活了市场,还因为管理制度,在上面大大的露了一个脸。

    上级要把罐头产树立成一个典型来宣传!

    这么大的场面,上台的人就是罐头厂的脸,一定要搞得精精神神的!

    周万新特意批了个条子,给买了几套皮尔卡丹的西服。

    在后台,看着换上西服的梁一飞,周万新笑着对书记说。“你瞧瞧这小伙子,帅气,要是演电影,肯定是奶油小生!”

    80、90年代,中国电影电视剧事业开始发展,涌现出一批形象气质俱佳的男演员,第一代偶像派明星,被称为‘奶油小生’,堪比后世小鲜肉。

    后来专门演伟人的唐国强、玩世不恭角色的陈宝国、皇阿玛当腻歪了去上床的张铁林、胜天半子的祁厅长许亚军等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

    最著名的那位,取经之后,顺手娶了女首富。

    梁一飞倒是不太喜欢这种‘宽大’的西服,和后世的收腰塑形完全不同,穿着西服跟套着一个大披风感觉差不多,整个人像个大衣服架子。

    嘿嘿一笑,指了指周万新袖口,说:“周叔叔,穿西服,上面标签是要减掉的。”

    “还有这说法呢?”周万新抬起独臂抽了抽袖口,老大不情愿,好端端的牌子剪它干嘛,就是要让人家知道穿得是名牌嘛!

    早知道这样,不花这么多钱买皮尔卡丹了。

    西服外面,再披上一个大红花,梁一飞闪亮登场,在如雷一样的掌声之中,从书记手里接过三万块钱现金。

    整整齐齐的六叠,全是印着工人农民科学家的五十块钱票子,拿在手里还真沉甸甸的。

    举着双手,向下面人咧嘴傻笑,务必要让现场的记者把钱照清楚了。

    这真有点为难梁一飞,六叠六百张,两个手不太抓的下。

    又要长时间摆拍,确保每个记者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角度,着实让他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抓钱抓到手抽经’。

    除了钱,还有荣誉,胸口挂着的大红花、大绶带就不说了,厂子里还给他送了一面锦旗。

    上面写着‘智慧致富光荣,年轻有为榜样’十二个大字。

第015章 众生相() 
罐头厂就这么百来号人,小香江这一片的住户也都是附近几个厂子里的,都不等报道出来,梁一飞‘金点子卖三万天价’的消息就传开了。

    反响很大,各有各的想法。

    梁义诚不用说,要说高兴,他是最高兴的一个,比当事人梁一飞本人还激动。

    这世上,只有父母对子女,是毫无保留的付出,完全不需要回报,真正因为子女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欣慰,而不是因为子女能给自己什么。

    连夫妻、孩子对父母都做不到这一点。

    最近梁义诚脸上笑就没停过,四十出头的人,精神的跟20多岁小伙子似的。

    萍姨跟梁义诚玩笑,说再这么下去,你爷俩就成哥两了。

    说来真是,梁一飞少年老成,梁义诚精神焕发,‘返老还童’,一个朝年轻了长,一个看起来成熟,可不是成哥两好了嘛。

    附近的邻居们,大多都对此也持正面态度。

    出名人了嘛,大家伙都好像跟着沾了点光。

    要说一点不嫉妒是假的,可更多的,还是羡慕和佩服。

    人和人的差距,一旦拉大到无法弥补,负面情绪反而被最大的压缩。

    相反,要是梁一飞当时只要两三千块钱奖金,那今天大多数工人的想法,可能就真不太一样了。

    罐头厂的工人,是最乐和的一批。

    柯书记言而有信,前脚给梁一飞发了奖金,后脚就补发了之前欠的工资,人人得益。

    杨爱国的‘精神分裂’至此彻底结束!

    他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对于梁一飞,再没半点不服气。

    人心态一摆正,往往好运气就能跟着来。

    厂子效益好了,他也算是功臣之一,儿子进厂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同样一个人,恶起来,能让你恨得牙痒痒;可好起来,也出人意料,杨爱国特意请梁义诚父子吃了顿饭,喝得面红耳赤,当场给梁一飞赔了不是,说什么‘你杨叔之前心眼小了,你别朝心里去’之类的掏心窝子的酒话。

    有人乐和,有人的日子就不太好过。

    之前说了,罐头厂有两个人怕老婆,老杨立了功,老婆对他还是挺不错的,最近不打不骂,有时候还放他出门喝点小酒,打打麻将。

    财务科老钱就不行了。

    老钱、老杨、老梁,三个人是同一批人,同时进场,同时提的中层干部,,年纪也差不多大,平时就是相互别风头的。

    可是这次,梁义诚升职加薪、儿子拿了奖金,杨爱国儿子进厂,而从头到尾,老钱除了开会被梁义诚狠狠‘臭’了一下之外,就没他半点屁事了,小孩进厂的事也遥遥无期。

    隔着几家,梁一飞天天都能听到老钱老婆在家骂人的大嗓门。

    没出息……老娘瞎了眼,嫁了你这么个没用的男人……滚去跪着……

    挺惨的。

    ……

    ……

    外面人说外面的,梁家父子两个,关上门,在商量这笔钱怎么用。

    三万块钱,五十面额的,放在床上不算多,可是梁义诚觉得眼睛都被撑得满满当当。

    他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老梁家十八代贫农,上推到祖宗十八代,大约也没这么阔过!

    他还清楚的记得儿子出狱的时候,自己最大的‘奢望’,就是豁出脸皮去也得给儿子某个工作,一个月有个一百多块钱,能把日子过下去。

    谁能想到,儿子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出狱才一个多月,就赚了自己之前几十年赚到的钱!

    他16岁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工资20块钱,后来慢慢涨,到现在工龄已经26年了,涨到200,算起来,他这前26年的总收入加一块,还未必有三万块!

    不光是钱的事。

    三万块钱,让周围人的态度有了一八十度大转变,人家背后怎么说梁义诚不清楚,但是现在他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家一飞有出息’;

    街面上人看到他们父子也不躲了,还经常主动过来套近乎。

    按照这个势头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上门借钱的。

    梁义诚不是小孩子,当然不会把这些好听话都当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