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蜀山混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蜀山混元-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云从这才问及司徒平来意。

    司徒平道:“为兄也是不甚清楚,半路上祖师传书我,只叫我等去慈云寺便知!”

    云从道:“先前我在成都应举科考,也曾在庙中讨饶多日呢!方丈晓月禅师果真是世外高人,对我也悉心指教,此去再见,自然是极好的!”

    商风子也要同往,眼巴巴看着司徒平。

    司徒平拊掌笑道:“果然祖师早有推算,我带了拙荆家传的弥尘幡,以之带人飞行,颇为省力。”

    当即云从拣选最大的几根黄精,令商风子背着,将所余依旧填埋到地穴中。这才一起往成都府赶去。

    司徒平将弥尘幡一展,一团五彩烟雾裹住三人身形,化为虹霓,往成都而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到了成都府内,为免世人惊叹恐慌,只在城外无人之处自空中落下。缓步而行,往慈云寺而去。

    云从不是初来,忙将沿路风物对二人一一指点。如今天下太平,又是风调雨顺,成都天府之国,很快便弭平战火创伤,人烟稠密,又现繁华景象。

    三人一路走来,颇为惬意。快到慈云寺附近,见身边不少百姓纷纷疾步向前,往慈云寺方向赶去。

    云从不大放心,忙拉住一人打探消息。

    那人道:“客官外地人吧?咱们这里的慈云禅寺乃是有名的十方丛林,老方丈也是得道的高僧,全寺僧众一向严守戒律,有口皆碑的。

    不知今日怎么回事,听说来了一家苦主,状告慈云寺藏匿妇女、拐卖人口,寺是淫窟,人事邪僧呢!如今官府正要前去搜查,附近得了消息的都去看热闹呢!”

    司徒平与云从一听,顿时面面相觑。

    单以司徒平所知,自然知晓晓月禅师的为人,别的不说,便是掌教祖师对慈云寺的看重就可见一斑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丑事呢?

    三人也忙往寺庙而去,查看究竟!

    跟着人流,来至庙前,已然挤着诸多的看客。庙门紧闭,门前站着十来个衙役,身着皂衣,手执水火棍,还有几个拿着木枷铁锁,正在和几个和尚理论。

    司徒平等人耳聪目明,远远便听见诸人对话。

    为首那个班头道:“大师父,你好歹前去问你家方丈,给句话,免得怎么这么多兄弟为难!”

    那知客僧,便是原先在五台照顾过脱脱大师的小和尚了一,被赵坤元指派到慈云寺,拜在晓月名下,如今已是慈云寺的监院。

    了一稽首道:“施主也是知道的,蔽寺乃是敇建皇封的,虽在贵府辖下,若要搜查,须请巡抚大人亲下手令,事后还要行文礼部僧录司,转奏天子知晓呢!你们无凭无据,轻信人言,便枉法胡为,莫非不顾王法了吗?”

    那捕快班头也是无奈道:“如今有苦主在此,又有人证,我家大老爷也不能徇私舞弊不是!若真是诬告,回头不需大师傅你吩咐,我们这般兄弟便不能饶了这诬告的歹人,贵寺也还了清白,这岂不是好?”

    了一有苦难言,外人不知,晓月禅师前几日因为接到他最投契的好友,四川金佛寺知非禅师之邀请,带了徒弟病维摩朱洪和通臂神猿鹿清,去参加法会。临行前特意交代了一,小心看顾后院一处禅房,每日里只去送饭送水,闲杂人等不可打搅,莫要走漏消息,等他回寺再作计较。

    了一亲自去那小院中送食,虽不见有人来亲自取用,他留了点心眼,暗处打量,果然见是一个女子将饭食拿回房中食用,过后又等到晚间,才将餐盘碗碟等放在门口,等杂役取回。

    他虽心中不敢腹诽,但也有些奇怪,自然不敢放这帮衙役进去搜查。万一撞破,这慈云寺的清誉便付诸东流了。

    正与衙役纠缠之际,人群中有人起哄道:“庙里果是有女子的,前日不少街坊都亲眼所见呢,就在方丈后面的小院中。官府一搜便知!”

    周围不少声音,群起相应,七嘴八舌。

    站在捕快班头旁边的一个汉子,忙拱手对四外乡民道:“诸位同乡,在下便是苦主,慈云寺方丈将我未过门的妻子掳去,还请诸位为我作个鉴证!”(未完待续。)

第四十回 如花美眷匿禅林() 
三人看了半晌,也大概听出些头绪,原来是有人告官,举报慈云寺隐匿女眷,也不知怎么通的关节,居然请动了成都知府,派下捕快,来此登门搜查。

    立于班头旁的那个年轻汉子便是苦主了。

    周云从定睛看去,这人长得身材高大挺拔,猿臂蜂腰,星眉朗目,颇为干练。

    那捕头见自己和监院了一和尚费了半天唇舌,没个了局,不由焦躁起来,拉下脸面,冷冷哼道:

    “大师傅莫要叫我等为难才好,人在公门身不由己。我家老爷之命怎么可以违抗?若是寻不到人,还要将你带到衙门里过堂呢!你再推三阻四的,说不得先将你锁拿了去,我等兄弟自去搜寻!”

    十几个衙役一起鼓噪,发起官威来,颇是吓人。连带着苦主纠集的人,好几十条汉子,俱都卷起袖子,便要往寺里冲去。

    了一未习道法,只爱钻研佛理,与个寻常的文弱书生毫无二致,哪里挡得住这群如狼似虎的壮汉,被推搡到一旁。

    司徒平三人一看这般情势,忙要出手拦阻。还未及动手,庙门缝隙之中飞出一片白光,横着扫向众人。

    这白光好似有极大的力气,将这几十个精装汉子,悉数往庙门前的台阶下一推,顿时跌倒。因为人多,外间看热闹的又往中间挤,好几个人被踩得鼻青脸肿,顿时闹得鸡飞狗跳,好不狼狈。

    人群中看热闹的,又有一个声音叫喊:“慈云寺妖僧施邪法害人了,大家小心!”

    司徒平心细,察觉到两次在人群中起哄的都是同一个声音,忙仔细察看,果然内里有一中年汉子,几次叫喊,均是由他带头。

    心中不免嘀咕,这件事情,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呢!

    正思忖间,庙门忽地打开,里面跳出一个黑胖的大和尚,生得十分丑陋凶恶,在左右两额分长两个大肉瘊子,脸上半边蓝、半边黄,鼻孔朝天,犬牙外露,穿了一件杏黄色的僧衣。这般装束已是令人毛发倒竖,偏又说话十分难听。

    这凶僧破口大骂道:“哪个狗杀才,诬蔑洒家,快现出身形,吃你佛爷爷三百飞剑!”

    围观百姓一看他这副尊容,又口中叫嚣着要动手伤人,不少胆小怕事的忙识趣往外退去,然也越发坐实了慈云寺的凶名。

    司徒平一眼看去,认出来人,正是昔日五台门中、掌教祖师驾前的弟子,云南萨尔温山落魂谷的日月僧千晓。当年他受赵坤元之命,改换门庭,拜在晓月禅师门下,一向僻居落魂谷中,只每年来慈云寺听晓月禅师说法。多则三五个月,少则十几天不定。

    原来自那日晓月禅师带了弟子,去赴知非禅师的法会,正巧日月僧前来拜见。原本可以同去,偏偏因为千晓昔年和昆仑派中的几个弟子闹过意气,有了别扭,他索性自动请命,留在寺中帮忙照应。

    晓月禅师也考虑到慈云寺的安全,便叫他和首座智通留在庙中。

    今日千晓正和智通在禅房闲聊,忽听门外聒噪,忙要起身去看。智通止住他道:“师兄且安坐。庙中一应外客向来皆由了一师弟处置,他得掌教真人看顾,又受老方丈的青眼,说他虽非剑仙一流人物,也是佛门有道高僧呢!”

    二人乃依旧坐定,只不过留了和心眼,注意外间动静。

    哪知闹了许久,依然不见平复,二人均疑惑起来,因为想到晓月临行前的吩咐,要二人维护寺中安全,忙起身往外而去。

    还没到门口,听到有人开口鼓动,要冲将进来。

    千晓哪里能容得下这般放肆,忙暗运玄功,将手一指,用气机暗劲,透过门缝,将外人悉数推开,原本是要立威,并未伤人。

    哪知又有人叫骂,说什么妖僧邪法。日月僧越发怒火上窜,不顾智通阻拦,拉开庙门,站在台阶上,开口喝骂!

    司徒平刚想上前参见,劝他多留心眼,莫要中计,先前鼓噪的那个中年汉子,在人群中偷偷将手一扬,隐约有一块飞石直击千晓。

    好在他对此人早有提防,见他想暗箭伤人,忙跃出人群,飞至半空,将那飞蝗石接住,身形缓缓落下,指向那人,大叫道:“你这汉子到底是何居心?先是鼓动闹事,后又偷放冷箭,快快报上名来!”

    那人没曾想,居然围观人群中,居然有人早就盯上自己,败露离开形迹,无法脱身,只得直着脖子叫喊道:“我哪里暗箭伤人了?只是看不惯这个凶僧出手,打伤官府的衙役。路见不平,投掷石块,以泄心中怒气而已!”

    监院了一一看,认得来人,忙叹息道:“你不是庙旁卖豆腐的邱施主吗?平日里常与你方便,你难道不知我慈云寺的门风吗?为何恩将仇报、血口喷人?”

    围观人中有不少附近乡民,未必都是相信慈云寺有不法之举,又想到以往寺中的善举,也纷纷开言为了一说话。

    “这个卖豆腐额老邱,平时看了多么和善,今日如同打了鸡血,这般上蹿下跳,好不奇怪!”

    “是啊,庙中对周围乡邻多有看顾,最是和善。老方丈一向怜贫惜弱,多有善举!城中谁人不赞他一句万家生佛啊!”

    “说的就是,便是了一师父也是出名的菩萨心肠,可见慈云寺的庙风了!”

    ……

    开头一有人辩护,便有人出言响应,言谈间,这风向不由便往慈云寺一方倒去。

    先前那个报官的苦主,忙高声叫道:“诸位乡民,我乃是城西浣花溪罗家的少东主,我罗家岂是诬蔑栽赃他人的?

    只因我罗某的未过门的妻子在慈云寺进香,结果只见人进,未见人出!又找人打探消息说寺中居然有女眷藏匿其中,不得已报官,请官府察看。

    若是我未婚妻不在寺中,愿意认打认罚,再去别去寻找。若果真在寺中,也定不依不饶,请官府重重治它慈云寺一个拐卖良人的罪名呢!”

    围观人等一听,也是颇有道理,诸人都看衙役和庙中和尚怎么交涉。

    司徒平虽揪出背后鼓噪之人,也不知内情,无法分辨,也是一时语塞。

    那帮捕快虽怕千晓这等凶狠模样,只是顶这上官严命,不得不硬着头皮,二次要往庙里搜查。

    正僵持之间,庙中抬脚迈步走出一个女子,虽是粗布钗荆裙布,难掩倾城绝色,围观乡民不禁哗然,这庙中果然藏了妇人!

    周云从此刻也挤到了门前,一看这女子,不由得惊呼,此女非是旁人,正是自己千里迢迢送返家乡的裘芷仙。

    他刚要开口询问,那报官的苦主,已然上前想要将她拉住,软语求告道:“表妹,还请顾及你我两家的脸面,回家去吧!”

    原来此人便是裘芷仙的未婚丈夫,名叫罗鹭,乃是成都本地人士,比芷仙大四岁,又是裘芷仙的表兄。两人自幼,按着双方父母之命,订了婚约。

    周云从等人见来人这般说辞,知道二人果然是识得的,不好阻拦,只看裘芷仙如何说道。

    裘芷仙,将身一避,退到了一和尚之旁,对众人道:“诸位乡邻,莫听此人胡言乱语。昔日我虽受父母之命,与他有过婚约,不过如今两家早就解除约定。我自有父母兄长作主,他虽是表兄,如何能管得了我去?”

    诸人一听,都觉得这里有些蹊跷,没想的那么简单。

    正在看笑话之际,外间又来一队官兵,打着四川巡抚的旗牌,一个差官下马,疾步走到庙前,对捕快道:“你可是知府派来的捕头?奉我家巡抚大人之命,令你火速退去,莫要搅扰敇封的禅寺,日后禀明吏部,还要参劾你家知府不顾王法,冒犯方外呢!”

    那一众捕快见机退去,冤有头债有主的,巡抚追究起来,与他们能有什么关系。围观的乡民一见事情闹大,连巡抚衙门都惊动了,忙也散去,只余下少数几人。

    了一谢过那个差官,那人连忙还礼,也不进庙,便即刻回转。

    但是司徒平等人也是奇怪,怎么好端端的慈云寺中冒出一个美丽的女子呢,便是了一也不详情,都望着裘芷仙。

    周云从这才上前道:““裘姑娘,你这是为何,到底发生了何事?”

    裘芷仙一看是护身自己回家的云从,喜不自禁,眼圈泛红,珠泪滚滚,乃将来龙去脉略一表说。

    原来自那日云从将她送返家中,便自回贵阳去了,也未曾放在心上。可芷仙这么多时日不见人影,又是从外孤身回家,引来不少闲言碎语,说她是被土匪掠去,已然失了贞洁。

    这流言传到罗家,自然使得心中颇为不快。四川之地,久经教化,礼教观念至重,这等有损名节的事情,哪能再谈到婚姻二字?不过碍于亲戚情面,不好主动退婚,只是在言语中多有影射而已。

    芷仙外热内刚,哪受得了这个,禀明父母,力主退亲。

    她父母兄嫂也是十分愤懑,即刻找来中人,前去商议,将亲事解除,各自退回了聘礼。两家原是表亲至好,为这事闹得几乎不再往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回 矮叟幕后使诡计() 
若是这般算了,倒还太平无事,哪知又有人从中作梗,此人非是旁人,正是几次在赵坤元手里吃瘪的矮叟朱梅。

    这罗鹭生具异禀,勇力过人,心中常怀着尚武任侠的观念,少年起便到处留心,物色奇人异士,想学到一身的本领。

    他原本也终究要作青城派的弟子,拜在朱梅师弟伏魔真人姜庶名下,乃是青城十九侠中的一位。只是时机未至,尚未拜入师门。

    不过自从朱梅知道了裘芷仙一事,暗中一访,发觉芷仙乃是被赵坤元所救,并且有意许配给新近的弟子周云从。朱矮子忽然想到这个由头。乃现身将罗鹭提前招来,显出一两手剑仙本领,当即将罗鹭折服,忙苦请收留,要拜朱梅为师。

    朱梅乃道:“我倒也是和你有缘的,只是却无师徒之份。我的师弟伏魔真人姜庶,立志广大先师当年创设的青城宗派,日后要接掌本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