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当李悠扬决定让她们一首粤语歌和席霜搭配,向这位老歌唱家致敬的时候,在短时间内,陈颖感觉自己无法把握李悠扬写出的这些新歌,而偏偏对这首面世已经有段时日的《千千阙歌》,由于真正的热爱,并为其中的的歌词深深的感动,所以在这首《千千阙歌》上,陈颖倒是很熟悉,最近唱的也可圈可点。
于是,综上所述,陈颖今天便和席霜站在一起再次唱响了这首歌!
而一开嗓后,效果竟然更是好的出奇,席霜的嗓音和几十年的功底自是没话说,陈颖的音色更是先天的犹如天籁,能甜到人的骨头里。所以此时以席霜为主,陈颖为辅,这样一首《千千阙歌》还没有唱完,台下的观众便已经开始眼泪无数!
无他,《千千阙歌》无论是从曲调,还是歌词的意境来说,都能作为一首送别歌曲中的上品,就算在地球上,也经常被当做各种演唱会的压轴曲目出现,特别是对于陈慧娴本人来说,她1989年告别演唱会时唱《千千阙歌》的一幕,简直是当时地球华语乐坛告别演唱会为数不多的经典中的经典!
所以,这首歌真的适合压轴,适合告别!
所以,当席霜和陈颖唱到这首歌的时候,台下的歌迷们就已经有了不太好的预感,是不是席霜这样的一代天后唱就要用这样一首歌彻底的和大家告别了呢?而接下来,就算再有歌,估计也是李悠扬和女神乐队对席霜的送别了。
毕竟,虽然对于这场演唱会的歌单大家所知不详,但是在这场演唱会的编排和流程上,在演唱会的开始前那一个月里,歌迷们还是隐隐的打听到了,演唱会分上下两个半场,但是在两个半场中又整体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席霜独唱;第二个部分是席霜和李悠扬合唱;第三部分则是席霜和女神乐队主唱团六个女孩儿每人一首的合唱;而第四个部分,据说则是李悠扬带着女神乐队的女孩儿们集体用一系列歌曲为席霜送别了!
所以,当这首《千千阙歌》响起,很可能就是席霜真正将要离开这个舞台的时候了,虽然也期待李悠扬和女神乐队的女孩儿随后可能为席霜唱响的送别歌曲,但是,如今只要一想到这首歌有可能,将真的成为席霜,当世在舞台上的绝唱时,大伙儿的眼泪还是噼里啪啦的止不住的开始往下掉。
因为,虽然现如今有最好的李悠扬和女神乐队可以继续给歌迷带来不断的惊喜,以及惊喜之上乃至让全世界都为之的疯狂!可是,席霜给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意义也是石破天惊的!因为,席霜真的是代表了许多人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回忆,她就是一个时代,她,所经历的,甚至就是许多人的人生!
“真的很高兴,能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为这样的你们,和小颖一起唱这首《千千阙歌》,只是,歌很好听,你们更是很棒!但是。。。。。。。”
果真,在这首歌的间奏里,席霜的话语响起,而且她也开始流泪。
“但是,离别的时刻还是要来了。。。。。”
同时,她更是说出了这句让亿万歌迷这一刻感到心碎的话来。
只是话未说完,间奏便已经过去,席霜和陈颖相互配合,完美的将这首《千千阙歌》全部唱完。
。。。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思
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
。。。。
只是,在这后半段的歌声中,全场是寂静的,大家只是默默的摇着手中的荧光棒和席霜的巨幅照片,但是当“再共你唱”这四个字落下的那一刻,现场一下就轰动了!
安可!安可!安可!
安可!全场安可!
大家只是重复着这简单的两个字,因为害怕席霜就这样真的走了。
好在,舞台上的席霜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却只是笑了,同时简单的一句话,又让大家的暂时的放回了肚子里。
“谢谢!谢谢大家!但是请你们放心,我现在是不会走的,因为,至少我和小董和瑶瑶还没唱呢,怎么就会走呢!而我,自己怎么会送别我自己呢?要送别也得李悠扬他们为我送别呀!”
语音一落,全场欢呼,掌声雷动!
“所以下面这首歌,有请我们的冰雪女神!董董!董雪琴和我一起来唱!而且这首歌很不一般,因为这首歌的歌词是我自己写的!而这曲子么,你们一听也就明白啦!《夕阳之歌》送给你们!”
。。。。。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
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幻
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
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
欢欣总短暂未再返
哪个看透我梦想是平淡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弯伴我走过患难
奔波中心灰意淡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
一天想到归去但已晚
啊天生孤单的我心暗淡
路上风霜哭笑再一弯
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
第545章 《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
夕阳之歌,在这个世界上,是由席霜亲自填词,此时和董雪琴一同演唱的。其实,在演唱会开始前几天,当席霜将这首歌拿出来,唱给李悠扬听,并问他可不可以用《千千阙歌》的曲子时,李悠扬老实的大感意外,随后更是感慨良多!
不得不说,《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的原曲真的十分经典,可以让无数人共鸣,并从其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虽然,这首歌的原曲也是来自日本,选用的是日本歌星近藤真彦的歌曲《夕焼けの歌》,但是,抛开日本这个国家******的军国主义,单纯从音乐的角度,音乐无国界,日本艺术界很多歌唱家和作曲家们,则真的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同时在地球上华语乐坛广为流传的一段话,大陆学港台;港台学日韩;日韩学欧美,中国内地的音乐最终要差欧美近二三十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曲,没有格莱美。。。。。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的确,在流行音乐这条路上,国内的音乐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如今,李悠扬要感慨的不是这些东西,因为,好像如今在地球上华语音乐人一直没有实现的的东西,在这个世界里都被他一下子实现了。当然,这个世界是没有格莱美的,但是却有着一个比格莱美更牛的国际流行音乐节的星月皇冠,他现在已经是公认的无冕之王,所以如果不出意外,下一届的国际流行音乐节,他必然真正的封王!
所以,他如今听着台上的席霜和董雪琴共同的唱着这样的一首歌,他心里所感慨的还是这首歌的本身。而对于《夕阳之歌》,地球上则一直有着一篇非常牛的评论,实在是很到位的道出了《夕阳之歌》的一切!
那篇评论,深深的印在李悠扬的脑海里,节选如下:
《夕阳之歌》作为最初的翻唱版,走了一条比较稳妥的路子,即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了原歌的风格,比如歌名,旋律,要表的思想感情。笔者曾经仔细品味过《夕阳之歌》和近藤真彦的原作,真的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要说不同点的话,那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夕阳之歌》比原作要优秀!歌词写的更具有诗意,梅艳芳发挥的也很出色。《夕阳之歌》写的相对深沉,俨然是一位饱经世事历尽沧桑英雄的人生告白。“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词人以夕阳起兴,切入主题,体现了古诗词由景及情的一贯作风。而且瞬间即来了一个九十度的转弯:“无奈只一息间灿烂”,奠定了这首歌苍凉的基调。紧接着第二句“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还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感慨光辉不再,世事无常。词人说道“迟迟年月”,给我们造成了错觉,继续看下文“骤觉光阴退减”,可以读出这么一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之所以说“年月迟迟”,是因为历经了太多的人生变幻,如同浮云一样,飘忽而来飘忽而去。然而回首往昔的快乐时光,总觉得是那么的短暂,同时又埋怨“光阴退减”。这两者并不矛盾,用佛家的话说这都是“无常”之苦。当人生历经浮沉,勘破世情之后,曾经激流勇进年轻的心便会匆匆老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平淡的向往。看过《上海滩》的朋友们都知道许文强躲到香港以后就是这种心态,在谈到上海时他说以前他在上海干过太多太多的荒唐的事,这可以作为这句歌词很好的注脚。“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这两句写得很有水准,很好的强调了主题。以风雨翻复比作人生际遇,以梦幻一词概括了平生所作所为,沧桑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很重要得一句出现了:“曾遇你真心的臂弯,伴我走过患难”,看到没有,全歌词唯一的一个“你”字出现了。这个你应该怎么理解呢?是朋友,还是情人?或者还有其他的理解?应该都可以吧。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体现我们中国人含蓄的一面,同时可以引起更多的听众的共鸣。人生就是如此,来到这个世界就如同上了贼船一样,我们一天到晚在接受者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折磨,“路上纷扰波折再一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一天想,想到归去但已晚”。
通览全词,可以看到作为流行歌曲的《夕阳之歌》,歌词写得极具艺术,全词唯一一处可以看做是爱情写的的地方虽然稍显含蓄,但却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且歌词的韵脚基本压在仄声上,既与这首歌悲凉的基调相一致,同时也与梅艳芳的嗓音相协调。跟随着旋律的变化,歌词的内容也起伏跌宕,很好的突出了主题,很大的程度上是梅艳芳自身的真实写照。当年梅艳芳发行这一张专辑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了被叶倩文攻占的失地,大师级的作品就是不同凡响。只是,《夕阳之歌》的势头没有维持住,在梅艳芳的专辑推出不久,《永远是你的朋友》面世了,而主打歌便是《千千阙歌》。
《千千阙歌》的诞生给听众造成了一种错觉:陈慧娴和梅艳芳在唱同一首歌。表面看来,是这种错觉让历史淹没了夕阳之歌。陈慧娴的音色极好,这一点无可否认,但要真是说这一点就可以盖住梅艳芳的话,那陈慧娴为什么一直没有登上一姐的位置?看来这种说法不大稳妥。
与《夕阳之歌》的题材不同,《千千阙歌》将主题定位在“伤情离别”上。翻开全唐诗,我们可以数一数哲理诗占多大的篇幅,而伤情离别诗又占有多大的比例?可以说后者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因为对于人生的感悟,或深或浅,或有或无,大家都不一样,能对夕阳阳之歌产生强烈共鸣的听众是非常少的,所以它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太适合用来占有市场。
相反的是,虽然大家对伤情离别虽然有着不同的表达,但是却有着共同的情感基础:“伤离别”。所以,即使面对《夕阳之歌》大红特红的局势,宝丽金依然从容淡定,他们底气十足的认为《千千阙歌》将会更加出色,事实上,《千千阙歌》一投入市场,已经很受欢迎,卖到中期,各大唱片经销商纷纷向宝丽金追加要货,宝丽金原来只印制了十余万张的货,怎知卖了三四个星期已经“清底”,立即通知工厂加班,加印了几万张补货,谁料不到十日,又见清底,只好重新再印。补货、断货、补货、断货,再补货、再断货……唱片在三个月内,总共卖出35万张,不仅超过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接近二十万张),还令陈慧娴成为香港八十年代唱片销量最高的女歌手之一。
。。。。。。。。
第546章 关于离别()
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当年陈慧娴和梅艳芳因为《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之争,在主流乐评人看来,这样的相争,最终的结果对陈慧娴和梅艳芳二人无疑是两败俱伤。
大概情况如是。
当年在地球上的华语乐坛,两位天后的幕后集团,华星娱乐和宝丽金唱片会唯一一次如此不谋而合,因为这两首歌,梅艳芳和陈慧娴在1989年的竞争终于变成了唱功的单挑。年末,千和夕同时入选十大金曲,最终,夕阳之歌拿走金曲金奖,千千阙歌捧得最受欢迎歌曲奖。但最具分量的最受欢迎女歌手被梅艳芳拿走,令宝丽金大呼不懂,同时,全年最高销量唱片却因为千千阙歌而首次与梅艳芳无缘,令华星娱乐颜面尽失。更加富有讽刺意味的是,89年的陈梅之争之后,慧娴远赴美国留学,梅艳芳也因此宣布退出奖项竞争,结果无异于两败俱伤。
但是,如今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李悠扬当然知道再去想当年的陈梅之争不会有任何意义,所以只能用最客观的态度,对这两首同曲不同词,但却又都是最顶级的经典力作,根据不同的歌手,不同的特点分别推出了。
在地球上,陈慧娴歌声像新鲜而纯净的果汁,口味清甜,容易接受;梅艳芳的歌声像陈年红酒,入口点点苦涩,不过久尝味道越觉醇。
而在这个世界,李悠扬之所以让杜莎莎首唱《千千阙歌》,这回又让陈颖和席霜再次唱响《千千阙歌》,就是在他看来,无论是杜莎莎和还是陈颖,身上都有着陈慧娴当年的某种特质,纯净、清甜,唱起这样一首送别歌曲,更能让人感怀,还是那句话,凡是过往,过而不往,凡是哀伤,哀而不伤,就算是离别,也是干净利落,只留下一句,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就算是知道此生后会无期,就算是心中有诸多的不舍和思念,但也是会毅然的投向远方。
所以,在李悠扬看来,《千千阙歌》一直是在唱未来,说离别,也最适合离别。
而《夕阳之歌》呢?李悠扬让董雪琴和席霜搭配来唱,且不说席霜纵横歌坛三十多年,在这两首不同情绪的歌声中自是可以转换自如,就是董雪琴也可以很好的把握《夕阳之歌》所蕴含的那股道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