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灵瞳商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灵瞳商女-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信了,因为,自己现在的情况,也确实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所以有的时候有些事情的发展也还是要防着点,总是不希望出现什么莫名其妙的变数。

    接下来都只看各方的表态,总是要根据各方的表态,再进行相应的跟进,至少她是不想表现的太过活络,惹人厌烦。

    凡事总是有个度,过度了,总是不好,这在每一个方面都是适用的,过了四天,她们被通知可以出国,原因是首先要达成一个短期的停火协议,这需要很多国家的参与因为有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一个国家,就是某些特别活络的国家,不是所有人都买他们的账。

    说白了,其实,就是需要找个帮手,不过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外交上的斡旋和帮助还是可以的。

    只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一个限制的,所以怎么把握好这个限度是个问题。

    只是现在的麻烦,远不止这些。国家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主体,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规定,按照相关的规定,出访人员的等级和各项待遇都是直接挂钩,所有的随行人员也都是经过审批,不可以随便加人,还是比较严格的。

    不过因为这一次去的人等级比较多,几乎是个个等级都有,所以排位子也比较麻烦,不过因为坐的是民航的班机,所以一大帮人,三四十个很壮观。

    顾安宁被破例允许乘坐一等舱,用元首先生的话说就是“方便改文件。”

    这种理由也确确实实比较特殊,恐怕也只有元首先生才会想得出来。

    这一趟,又得在飞机上待上好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不能浪费,当然也不会闲的没事情干,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尤其是当飞机进入一万米的高空之后,就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

    这个稳定时间段有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就可以进行开会之类的事情,不过因为乘坐的是民航的班机,虽然规定是这么规定的,但是还是需要避嫌,总不能当众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吧,那真的是,可以监狱了,或者就干脆别出去了。

    也不能通过文字交流,因为太不方便了,三四十个人,各个等级都有,而且坐的都比较分散,总不能每次都到处传纸条吧,这肯定也是行不通的,何况纸条传来传去,总是会有输了到时候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传纸条,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有人去做的,除非这个人脑子坏掉了她一直都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做事,不是遵循以往的形式习惯,或者正确的做事的方法或者就干脆反其道而行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由何种理由促使他这么做,她首先想到的原因,肯定是这个人肯定是脑子坏掉了。

    而且很多行为都是不允许做的,因为那会破坏保密的相关规则,那么,人员坐的很分散的情况下又有没有办法传纸条,那么要怎么传递相关的信息呢?

    后来,就有了一种设备,叫做信息传输器,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而专门研制的,从面世以来,一直都只供给各国的有关部门使用,就是这种东西一直都处在官用的状态,从来没有被批准,可以在民用领域进行使用。

    所以保密系数还是很高的,结果在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机器之后,华夏国就组织科学家对这个东西进行了研究,当时当然也是有目标的,目标就是用最快的时间对这个产品进行同类研发,有自己的技术,争取制造出从外壳到芯片以及最核心的技术都是华夏国独立进行研究研发的纯国产。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东西一直都处在官用的状态,如前所述,从来就没有允许在民用的领域,甚至可以这样说,这就是专门为官方量身打造的一款科技产品,既然如此,那么它就仅仅只在各国的官方机构和部门中进行流通。

    而如果没有国产的,每次都依靠进口的话,不仅会产生高额费用,而且还会因此产生一种风险,因为东西是从国外进口的,从研发到组装,到底经过哪些程序,当中又经历了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至少是不会有一个华夏人知道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在这种机器当中动点手脚简直太容易了,随便放个芯片就能够达到目的,而且不仅仅是外交部门,其他一些官方部门在出访或者有其他的出国的公务的时候也会使用到这种机器,这款机器就可能存储各个部门的各种信息,其中也包括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

    如果这种信息被盗取的话,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毕竟很多国家的情报网都是跨国的,而且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

    只需要对芯片的数据进行提取,就可以知道所有的信息了,这种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她相信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冒这种风险。

    所有的国家对于情报这方面一向都是很谨慎的,对于国家机密一向也是保守得很严密,怎么可能会有一个机器就泄露出去呢,所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基本上都是要么对于这个机器进行彻底的研究,就要么就把芯片换掉,不会有第三种情况发生。

    当然这种东西顾安宁的手上也配备了一个,虽然当年并没有使用过这种东西,因为那个时候都直接使用笔记本电脑了,虽然一般的飞机上时不允许使用电脑的,但是政府部门使用的电脑都进行了新的处理,不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干扰,还是和安全的所以才会放心的把电脑带上飞机。

    幸亏那个东西不是很难操作,否则还真是惨了。

    顾安宁正看着文件呢,自己的机器上就显示有新的信息,打开来一看,是季副部长,顾安宁眼皮跳了跳,这位季副部长最近才因故出差一次,结束之后回京没几天,现在又有新的公务了,果然还是很忙。

    上次顾安宁去中东的时候他也正好在那边,主管各个区域事务的副部长基本上都是一直待在京都的,特殊情况除外。

    那条信息是这样写的:“请整理问答文件。”

    所谓的问答文件就是在谈判,或者经记者会的时候根据他们有可能的提出的问题,首先做一个准备,免得到时候到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下不来台不好了。

    虽然各种记者会的时候考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否则什么准备都没有,连别人有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知道,那什么回答?那这记者会还开不开了?

    进行谈判的时候更是这样了,谈判桌上的气氛咳比记者会的时候紧张多了。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对方设下的陷阱里,所以谈判桌上出现僵持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作为国家的外交官代表国家的立场进行谈判,现了僵持或者矛盾和意见高度分歧的情况,这是很尴尬的事情。

    而且和记者会不同,谈判的时候所要准备的资料方向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针对一些事情的侧重点,以及谈判技巧的运用,所导致的,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题外话------

    天天都是三千党……唉……我的心情就和室外的雨一样,又是熬到这个时候了,总算到了能够发出来的字数,我们这里已经下了好多天的雨,结果就是我又感冒了,大家也要注意保暖,不可贪凉哦!

第一百五十五章 思绪纷飞() 
所以这个问答文件还是很重要,她突然想起,问答文件需要经过筛选,幸好他之前已经做了准备,否则这个指令一下,她还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这个文件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筛选,因为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万一还有一个记者,不按常理出牌,那就比较惨了。

    真的是要提前进行特别久准备,才能保证完全正常,而且不出错,突然想起,有一次召开记者会,她是负责回答问题的人,因为当时很多国家的记者都在的,所以比较严肃,而且有很多的西方记者,问起问题来是相当的尖锐,而且相当的犀利,可以说是完全不留情面。

    他们也不管前面到底是谁,只是一个劲的想把自己所想要知道的问题全都问出来,他们只是想知道,自己所想知道的,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答案。

    为了这个答案,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因为第一手的官方答复和口径,总是各个国家媒体关注的重点。所以这些记者也是很拼啊,为了拿到第一手的消息一切代价。

    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他们只看结果,根本就不问过程。

    有时候是比较的疯狂,当然更多的时候是问出的话完全不留情面,有时候问题问的非常尖锐,根本就是让人下不来台,如果没有经验,回答不出来的话,那真的是会被笑死的。

    因为这种记者会永远,都是在进行现场直播的,简直是在全世界的面前丢脸呐。

    这已经不仅仅是国内丢脸的问题了,如果是在国内,说不定国内的媒体为了解围,还有可能会把直播掐掉,这样做的后果,顶多就是被人骂一顿,可是那些西方的记者永远都不是好糊弄的,到时候把他们所知道的是报道出来的人的是在全世界面前丢脸,而且还是不止丢一点点的脸,是特别特别特别的丢脸。

    那一次她就被别的国家的媒体记者连番的炮轰,他们会问出来的问题,简直跟连珠炮一样,她差点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幸亏在事先做过充足的准备,否则就真的完蛋了。

    那一次的经历,真的是可以作为她的职业范例了。

    她提前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准备,当时她是找了大使馆里面的一些外文功底很好的人,然后再找了负责西方事务的一位副部长,从他那里借到的一些外文功底很好的,专门负责这方面事情的人才。

    然后从他们那里去找经验,让他们分别扮演提问题的人和问问题的人,然后对着自己轮翻上阵,一连进行了七轮,最后她都有点郁闷了,因为问到最后连她自己都快受不了了,因为有些问题也确实是太过刁钻,所以她当时真的差点就认输了,自己出了还说:“别人不会这样问的。”这样很丧气的话。

    真的是差点就认输了,因为太难受了。

    不过也正是这种实战演练,让她兼顾到了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也提前想好了应对之策,才最后成功应对。

    否则真的是贻笑大方的事情,而且她完全能够想象的到,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他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后果,说不定是停职停薪,或者是,行政休假之类的,是比较凄惨的,就等于正式把她除名了,当然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是发生了这种事情,那就意味着她要直接失业了。

    经过第一次这种事情之后,之后的事情就有了经验在每一次开记者会之前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防止出错。

    但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开第一次记者会的前一天晚上的事最后的准备时间,当然也是很紧张的。

    其实在那天晚上,很多事情都已经处理好了,那天晚上她基本上是没有事情做,但是,心里的紧张绝对没有一丝消散,反而还越来越多。

    在白天的时候,她就很担心晚上睡不好觉,结果到了晚上还真的睡不着,辗转反侧的,让她觉得不舒服,所以就干脆不想再睡,穿戴整齐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她在大使馆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当然,里面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都是由她自己做主,没有任何人能够置喙,也没有任何人有理由和胆量干涉,可以说是相当的自由,至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她能够自由的做主。

    所以在她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挂满了已经去世的母亲的大幅照片,在办公桌后面的书架第一层,她也都放上了,当年父母俱在的时候和父母的合影。

    那些照片上记录的景象,明明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拍摄时间,离那个时候最近的也过了十多年,但她其实并没有觉得,隔了很远,事实上,这些事情她都没有忘记,回想起来,就好像是昨天的事情一样,只是拿起照片的时候,才会恍然想起,十多年的时间都已经无声无息的离开。

    那个时候,她每天都会在办公室里面呆很久,因为她觉得那里有母亲的气息,在母亲去世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她活的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有的时候一觉醒来还会母亲还在,并没有离自己很远,只是在自己并不知道的地方,默默的守护着自己,看着自己做的每一件事。

    所以她在做出每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每一个重要的决策之前,都会在自己的办公室母亲的画像和照片前呆很久很久。

    仿佛这样就能够从母亲的身上得到一些力量,能够让自己做的更好似的。

    每一次她都会这么做,到后来,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

    后来就连父亲也是这样说的:“你的身上,有你母亲的影子,你的存在,让我觉得她好像还在,又好像这么多年过去,也并没有走远,而是在默默的陪伴着我们。”

    她就是在这样的心境当中,努力的去做每一件事,努力的去准备每一次的工作。

    在那天的发布会结束之后,她整理好所有的文件,漫步在使馆里放松自己的紧张的精神状态,那个时候也很巧,正好是一年当中,大使馆景致最美的时候,所以她缓缓地漫步着,忽然想起韩槿华自传中所记述的一件事情。

    那是一次,韩槿华代替母亲到国外,出席正式公务的经历。

    那个时候,虽然这个公务一开始邀请的是她的母亲,但是当时作为第一夫人,因为国内的公务太多,走不开,所以也就派出了,最稳重和最令人信赖的长女,代替母亲都国外去出席公务。

    那是一个很重要的场合,当时还很年轻的韩槿华也是十分的紧张,紧张得整夜都睡不着觉,只能靠看书来排遣自己内心的紧张,一直都看到晚上十二点,还没有办法完全平静下来。

    而这个时候,刚刚结束一天所有行程的她的母亲,看到女儿过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