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座此时应该算是向道已成,入道未始。”
杨青城说得很随意,其意思就是功夫到了,也找到相关功法大道,但还是在门口徘徊,并未真正悟道、入门,未能将道掌握住。
“哇,那杨师不是练气后期的讲师吗?入道阶段不应该是筑基还丹修为才算吗?”
座下众人都很惊异。
“确实,本座乃五行宗大罗宫三官殿殿主仙宝上人。”
杨青城也并不打算隐瞒自身情况,而听着这一长窜份量十足的称谓,众人皆傻眼。
在座几人都不敢相信会有长老级别的人物来此授课,还是这些初入修行的菜鸟?
而此时的青帝宫一座偏殿,木上人盘膝坐在蒲团上,其前方有一案桌,案桌上有竖有一面琉璃宝镜,此时镜上显示的正是长生堂内的情景。
木上人一边静气修炼,一边关注镜中情况。
其实这也是木上人的无奈,一是杨青城崛起太快,入门没有多久就已是筑基上人,但门中弟子见过的寥寥无几。
二是其修行速度超快(这也是木上人不知道具体内情的情况下臆测的),给练气后期或筑基初期的弟子长老讲道怕会有所欠缺和不足。
三是因为有些人自身修行的时候速度飞快,但让他教人的时候却一塌糊涂,根本不知所云。
未免此类事件造成的严重影响,所以木上人就特意安排一个人数少的低级别的讲堂授课时间,让杨青城到低级讲堂去先练习练习。顺便考察一下杨青城的讲课水平。
但没想到竟只有区区七人在听课,刚开始的时候,别说杨青城,即使木上人,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60章 分宝赐经()
长生堂,杨青城高坐讲道台。
台下众人稽首叩拜道:
“长老(上人),还请宽恕弟子等大不敬之罪。”
“无上天尊。无妨,不知者不罪,本座为讲堂之师,你等称呼杨师,我愧领了,讲堂上称呼其他乃不合时宜。”
“是,谨尊杨师教诲。无上天尊。”
杨青城点头微笑,对众人继续说道:
“正该如此,接下来回归正题,我们就开始讲讲大道和小道。
正所谓大道难寻,小道易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众生万物根器不同,资质各异,经历际遇等多方因素造成的。
非绝佳资质者,非大气运、大毅力、大智慧者难修大道。
但这类妖孽人物极少,如凤毛麟角。在宗门各派也是重点培养的对象,这类人才基本都作为真传弟子来培养,以便能传承绝学,延续门派,更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其余普通天才弟子该怎么办呢?一般玄门的行为就收入内门,作为宗门中流砥柱加以培养,其中资质稍差点的入外门加以磨练,以便从勤奋上补拙,而往往成就较大者皆此辈者。
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而佛教释家就基本上不分内外门弟子,佛教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修禅来启发心智,以明白三界实法的苦楚,来深切感悟生空的道理,以修习四谛等解脱的道行,最终证得偏真涅槃为果。
其不以根骨资质为首要前提,以心智悟性为先决条件。故不分内外,始从比丘、沙弥开始,修行有成而为和尚,修道得果后为罗汉、菩萨,得道合道后成佛作祖。”
“杨师,大道要求如此之高,又该如何修持?”
“大道包涵无数小道,可由某一小道着手,修至极深时,触类旁通修习其他同类小道,待至万道合一成就大道。
这也是从简到繁,再从繁化简的过程。
举例来说,修习木行大道,可先修习青木诀,练得木属真元,自带木属生机之能。再习长春枯荣经,筑得金丹,领悟木行枯荣真意,掌生发万物之灵枢,明枯死幽冥之流转。再悟生化万汇之阳和、繁衍、转化、通冥、化邪、镇压等道,合而为一是为木行大道。
此乃按部就班之修行也。”
“可有捷径?”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你等未曾顺畅行走,何以想展翅高飞,此无捷径也。”
杨青城见台下弟子竟已有想走捷径之观念,于是不得不加以呵斥。
接下来,随着你来我往的回答各种修行上遇到的问题和从法中求道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最后,杨青城对众人说道:
“此次开讲到此为止,开讲前本座予你们一个机会作为奖励,可以求法宝,求丹药,求功法,求解决问题道业上的难题。现在即可诉求。”
木成材道:“杨师,我想求一枚破境丹。”
杨青城看着涨红脸的木成材,心里知道木成材勉强进入内门,但资质并不高,被卡在练气初期,未能突破中期,在众人中垫底,心中迫切希望能破境入中期,因此道“可”,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瓶,说道:
“此乃木元丹,共9枚,乃具有增进修为,破境通玄之效。尤其对木属修行者效果更佳,具赐你。”
这时,叶仙儿借口说道:“杨师,我也想要一瓶木元丹。”
杨青城看了其一眼,道:“可。”
杨青城很清楚叶仙儿的想法,其怕刚刚惹恼了自己,会不给她好处,见木元丹效果好,数量多,就想落袋为安,实乃小人思维也。
杨青城随手也赐予叶仙儿一瓶木元丹。
叶仙儿接过丹瓶,一脸的高兴。
待片刻后,杨青城见剩余之人交头接耳,就是没人上前求取,就点名道:
“王世俊,你所求为何?”
“弟子相求一法剑。不知可否?”
“可。”
杨青城从须弥世界的洞府里拿出一柄很久前炼制的一柄三阶法剑玄松剑。因是久远前炼制,放置在洞府炼器房内,因而未收入戒指中,此时也是从须弥世界内取出。
“此剑为三阶法剑玄松剑,份属极品法器。全身以万年红松木心为主体,掺入玄晶铁炼制而成。具有驱邪除魔,迷惑识神的功效,杀人时,红光一闪,敌人无有防护之宝,就将命归幽冥。今将此剑赐予你,你将好生使用。”
“诺,多谢杨师。”
王世俊很高兴拿着玄松剑,仔细观察后就入定炼化去了。
“方芳?”
“弟子想求杨师赐予我护身之宝。”
“可,本座手中有一宝,名为云罗七羽仙裳,此宝穿戴身上可隐可幻,可大可小,邪法难侵,利器难伤,正适合你。”
方芳看着眼前的这件衣服,其上佩珠睽洛,肩上饰有七色羽,珠围翠绕,蝉纱薄饰。实乃天女霓裳。方芳对此十分满意。
“多谢杨师赐宝。”
杨青城点头回应道。
这时,边上传来多个声响。
“杨师,杨师,我也想要这么一件宝衣。”
“杨师,我也想换一个,我将丹瓶还你,换件宝衣,可以不,可以不吗?”
听这撒娇的语气就知道是那个原先换了丹药的叶仙儿,叶仙儿实在是太喜欢这件宝衣,即好看又有防护作用。穿在身上实在是太完美了。
“不可更换,只有一次可求。”
杨青城拒绝给叶仙儿更换法宝。同时将云罗白羽仙裳和云罗彩霞仙裳赐予王文敏和上官无双。
这让叶仙儿看的嫉妒不已。
剩下赵芸未曾开口,杨青城不禁问道:
“赵芸儿,你可也想要这宝衣?”
“不,我不想要宝衣。”
“哦,那你想要什么?”
赵芸虽然也很喜欢这类宝衣,依依不舍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把宝衣送给他,但那不舍的表情很快消失。赵芸认真的对杨青城说道:“弟子相求一修持神识的功法。”
“咦。”杨青城不禁对赵芸提的要求有些难以决断。
旁边众人听到后,也不禁停下手中的动作,想看看杨师最终如何处理。
因为修持识神的功法太珍贵了,都属稀珍级秘籍,被各大势力所珍藏,极少出现在外头。
“可。”最终杨青城还是答应了,给了赵芸半部太上感应经,且将其收入门下,是正式的收为弟子。
第61章 仙宝谷中清净茶()
五行山,仙宝谷。
在五行山主峰上有一座环境清幽,景色秀美的小山谷。存在于高峰间,深藏于云雾中,先天形成一处天地大阵,内聚灵穴,外拒禽兽生灵。
这是杨青城一次不经意间发现的,其后贪恋此地的美景清幽,在此处建造了一间临湖木屋作为居所。
随后,杨青城打算将这座小山谷当作自己的一处小道场,且在此梳理灵川脉络,依先天阵势强化阵法结界,种植灵根定穴汇脉,形成一处小福地,并为之取名为仙宝谷。
自第一次讲道后,每当不再闭关修炼,在空余的时候都会来此游玩放松心情。有时还会带着赵芸一起来此感悟天地。
正所谓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刚入门修行的赵芸,并不具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能力。所以需要寻找善地,来感悟天地自然造化。
在这方面,杨青城就利用已有的条件,时常带其来谷中感悟一下天地大阵的奥妙。
仙宝谷虽然被杨青城布置阵法凝聚灵气,种植灵根沟连灵脉,但灵气总体水平并不如各峰福地的水准。再加谷小,能容纳的修行之士也较少。但容纳二三人还是绰绰有余。
现在的杨青城并不需要刻意修炼,经熔煞炼罡后,与体内精元合一,结成金丹,法力自生。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一般结成金丹后都会降下天雷,而杨青城却没有,也因为如此,宗门众人还以为杨青城并未结成金丹,即使是风真人也未看破。杨青城也乐得隐瞒下来,未曾道破。
这些时日,除了去神农谷看望弟弟和教导众弟子,杨青城都在用剩余的时间打磨金丹,以便尽快完成金丹一转。此时的金丹早已被琢磨剔透,而想要一转金丹就需要从根本道经上感悟大道,化生先天太虚之炁,结成不朽元精,正所谓收真一,即明悟真意,从根本道经中领悟一点大道韵律。
这就是一转金丹最重要的一步:收真一。
所谓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此气为先天一炁,为原始祖炁,为玄黄之炁,为太虚之炁,禀从元气,乃万物自生也。
所以不管什么炁,都需要哟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韵味。这就是一转的要义。
在金丹一转之前,结成金丹需原料精、气、神,亦用外丹术语喻称铅汞,其炼制过程亦如外丹之经七返九转而复归本初之道,故亦称金丹。
但结成金丹后,当气经清浊阴阳熔炼,回返先天原始祖炁,结不朽元精,纳合灵神,齐精、气、神三宝返转金丹道基,就需要拥有自身特色的韵律,才能产生独特的金丹之光,才能结成一转金丹。
此时的杨青城正处于熔炼混沌祖炁,行三宝合一,明悟自身韵律,结真一金丹之阶段。
仙宝谷,水月潭。初夏的山谷总是比别的地方晚来一个节气,好似仍在春天。
微风轻抚潭边杨柳,漫天飞絮,犹如仙女散花般,飘飘洒洒。杨青城头戴斗笠,坐在湖边青石上清闲垂钓。边上有一女使跪坐在草地蒲团上,素手在身前案几竹炉上煮着茶水,一边在照看炉子,一边取水。
此情此景,在幽谷之中,二人各自专注,怡然自得,呈现一派悠然恬淡之态。
细看这14、5岁的小姑娘,不就是被杨青城收为门下大弟子的赵芸吗?
此时赵芸端起一杯沏好的温茶,轻转娇躯,向杨青城敬献道:
“师父,请喝茶。”
“嗯。”杨青城头不抬一下,随手伸出来,拿起茶杯,对着吹了一口气,再入口慢慢品味。
“不错,虽是粗野山茶,谷中清泉所煮,但乃能从中品味出茶中三味:苦、清、放。”
喝茶,古往有之,因茶悟道,因道悟心的大仙神佛,尤其是一些寺庙高僧,爱茶,饮茶,品茶,感悟平凡生活中不一样的自然奥秘和感悟,直至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品茶如修道,其恬淡清净、不温不火,一饮一啄都蕴涵道意,味苦、心静、放松皆是茶道的体现。
杨青城一边品尝着手中山野粗茶,一边又像是享受这品茶钓鱼之乐趣。
好茶,杨青城须弥世界里有得是,但此时手中之茶却是赵芸采摘于谷中野茶树上的嫩叶,因此时已至立夏时节,不是采茶的最好时节,此时采集的茶叶也唤作夏茶。夏茶采集后,被赵芸简单炒制,煮出来的茶也只是一般普通的茶。这也只是一种生活乐趣而已。
在杨青城的收藏中,有诸多上等乃至极品灵茶。最好的是一株悟道茶树上结的悟道茶叶,每年只产四十九片茶叶,极其珍贵。
谷中现有三株上等茶树。名为清净茶树,正是杨青城从须弥世界里取出来的后天灵根。
此树具有定脉生穴,化浊蕴灵之效,其树上产出的清净茶叶也有涤除身垢,净化真元的妙处。实乃一大宝贝,即使是在须弥世界中也是仅次悟道树的存在,被杨青城小心呵护着。因这三颗茶树刚被种植在山谷中,今年是没有产量的,当然须弥世界内还有几株清净茶树和往年留存的茶叶,但杨青城并没有将它取出品用。
此时此刻虽只是品尝普通茶水,但杨青城仍然高兴的,并不觉得自身喝此粗茶有什么不妥之处。
杨青城很享受这逍遥自在的悠闲时光,就如唐代诗人杜苟鹤所说的:“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古往今来,众仙邀友对茗,饮茶作诗不胜枚举。他们逍遥天地,品饮灵茶,坐而论道。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徒儿,太上感应经修习如何了,可遇到过什么问题、如有不懂之处要多多请教。”
“是,多谢师父指点,到有几处不懂,正想向师尊讨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