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水上训练方案。

    朱由校看了后很满意,也很欣慰,他虽然对于水上训练一抹黑,但也能看得出这个覃博桐是不是这块料。

    在操江水军的原有基础上拨款重建后的军营校场也已建设完毕,同京城里的禁卫军训练场一样,这里也被建设成了一个集生活、训练与学习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封闭场所。

    但现在的禁卫海军并没有立即展开基本的队列和体能训练,相反他们现在全都被安排在课堂大厅里学习,没错,就是学习。

    水上作战比陆地作战更考验智慧与知识,除了基本的军事素养外,至少还要有对各类气候和水文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甚至还得知道一点生理学常识,比如什么是败血症。

    新编禁卫海军中的许多官兵尽管很多也知道如何调整航速和航向,甚至其中不乏能涉足深海的高手,但更多的只是多年来在水上环境积累的经验,而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如今,皇家军事学堂的军官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士兵学会认字,学会如何去分析气象。

    而朱由校也会时常亲自过来给这些海军士兵们讲解海洋各国情况,也算是丰富他们的见闻。

    除此之外,大明日报的主笔张岱因为曾为大明日报做过一次当年倭寇之乱和沿海盗寇情况的调查而被朱由校也安排到每三日一次去禁卫海军营中讲解当年的倭乱实情和现今海盗猖獗后对大明百姓造成的弊害。

    “当今天子多百家之地而分于万家,非天子之暴政,而是猛药治重症之良方!”

    除了张岱之外,陈子龙作为朱由校的忠实信仰者,在为禁卫海军士兵普及知识时也将当今发生的时事政治分析给他们。

    比如对于近日皇庄将抄家所得之地分给百姓的事,陈子龙就对此做出了独特的分析,并以此达到对当今天子朱由校的肯定和支持,而他严密的逻辑和极富煽情力的说辞也使得思想领域一片空白的禁卫海军士兵不得不信服于他的理念。

    南京紫禁城的一处遍布藤萝的椒房之中,大明日报的副主笔魏敏儿正用凤阳官话念着一个个铺列在黑板上的上千汉字。

    魏敏儿每念一个汉字,朱由校就得为这些汉字注音。

    本来朱由校以为这只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谁知在这个还没有普通话的时代,由于方言的差异,使得普遍适用于普通话的注音音节有时候并不能准确的对凤阳官方中的一些字词进行注音。

    正因为此,朱由校才不得不让魏敏儿也住进了紫禁城,且自己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帮助其注音,但时间一久,也觉得枯燥无比,而魏敏儿对此倒是乐此不彼。

    千百年来句读字音皆是教书先生口传,但不同的教书先生有不同的口音,以至于时间久了,每个汉字很难有规范的读法,但现在魏敏儿发现这陌生的字符居然可以让汉字摆脱口口相传带来的读音差异。

    朱由校看得出来,魏敏儿对于这些拉丁字母很感兴趣。

    宫墙外是禁卫海军的晨练呐喊声,雄浑而又激情昂扬;墙内则是婉转优雅如的敏儿读字声。

    朱由校很享受现在这种状态,大明王朝正在自己的操纵下稳步发展。

    从科研到军事,再到经济,自己的改革在悄然中进行,虽然也有激烈的冲突发生,但也没酿成大变,相反,据皇家银行的杨寿春报告,尽管禁卫军在扩招、各大工程在进行,农业赋税是一降再降,但今年上半年仍旧是获利甚大。

    原因却是在光是抄家所得就能够用十年这样高额度的花费。

    不但如此,如今凤阳、山东、陕西三地因为三项改革而新收的税款比去年已经翻了好几倍。

    尤其是凤阳地区的商税征收,尽管现在凤阳巡抚马士英被很多商家骂成了刮财巡抚,但他在半年内给中央朝廷缴纳的商税就高达五百多万银元!

    朱由校很难想象如果让大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都征收商业税的话,自己的财政收入将会是一个什么概念,或许到时候自己也可以大方地免除全天下农民的赋税,那样估计也会彻底改变历史的发展格局。

    试想,在免除赋税徭役后,谁还愿意将土地投献到士绅家为奴为仆。

    闲话少叙,眼看着九月将近,祭祀孝陵的仪式也日渐提上日程。

    朱由校亲自祭祀孝陵是朱由校在天启八年在礼仪的话语权上对文官的做出的一次挑战,由于自己掌握了军权且手里握有厂卫,因而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朱由校并不想以此结束他在礼仪话语权上与文官集团的争夺。

    自己主动离京并亲自前来祭祀朱元璋,只是一个开始,从祭祀孝陵开始,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朱由校执掌大明江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已晋升为中极殿大学士的礼部右侍郎李明睿是此次祭祀孝陵的主持者,这晚,就在他禀报孝陵整修进展和整个礼仪过程安排时,朱由校突然说道:“祭祀孝陵不是朕一个人的事,也是整个朱氏皇族后裔的事,诏令各地藩王,立即在祭祀皇陵三日前赶到南京,随同朕一起祭祀孝陵。”

    李明睿一愣,旋即明白了朱由校的想法。

    作为天子近臣,且又做了多年京官,他自然知道真正拖累大明财政的不只是各地不纳皇粮国税的官绅还有这些寄生在大明各地吸取着民脂民膏的皇亲国戚。

    如今看得出来,有志于中心大明的陛下是要对这些藩王们下手了,而之所以到现在才突然提出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则是故意让各地藩王迟到或者错过祭祀时间,以此找到剥夺这些皇亲俸禄的目的。

    “陛下,可否再延迟几天诏令各地藩王,虽说古礼也有子孙同祭先祖一例,但到底是上千年未遵循其例,待微臣下去再重新理理礼仪行程然后再请陛下诏令如何?”

    按道理,朱由校话一出就成了不可更改的圣旨,但李明睿毕竟是入职西暖阁的内阁大学士,也有一定的封驳之权,将朱由校这句话怼了回去又重新提出建议,朱由校自然是理解的,而且他也明白李明睿是在配合自己给各地藩王更少的反应时间。

    “不可超过三日,否则耽误了祭祀大事,朕定饶你不得”,朱由校说后就起身回了内宫。

    而李明睿心中却是暗喜不已,心想自己果然猜中了陛下的意思,而接下来如何解释祭祀孝陵非得各地藩王也得来南京则是他们这些大臣该做的事,引经据典找出一个合理的说辞对于李明睿这样熟稔儒家礼仪的大臣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 
李明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连夜开始查阅典籍和修改此次祭祀孝陵的礼仪。

    同时,他也立即找到了负责此次撰写祭文的大才子张岱,并让他在祭文中添加有关藩王与当今圣上同台祭祀孝陵的檄文。

    “陛下召诸位藩王来南京与陛下一同祭祀孝陵,是真的?”

    张岱眼神中闪出一抹惊喜之色,虽说在科举一道上只止步于生员的他,并不是迂腐只知四书五经的书呆子,所以他一听李明睿提及陛下要各地藩王进南京一同祭祀孝陵的事就也猜到了陛下这是要对藩王们开刀了。

    在大明朝,藩王历来是一大隐患,不过并不是军事隐患,而是经济隐患。

    嘉靖朝的林润曾上奏疏说天下供应京城钱粮有四百万石,但要供应各王府的粮食却高达八百万石头,藩王宗亲的生齿日繁直接造成了大明朝的财政赤字。

    即便朱由校现在已经开辟了很多发财途径,但在没办法供应这些藩王。

    他甚至让皇家银行的杨寿春做过调查,发现如果减掉一半藩王的供应,皇家银行可增加利润五倍。

    但是,只有下崽权力的藩王们只可能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现在是几十万,以后可能是上百万,只要大明不亡,他们就会一直像寄生虫一样繁殖下去,直到把大明朝的最后一点元气啃净,然后为他们祖先所建立的王朝一起陪葬。

    朱由校能想象到数年之后,自己如果不再对这些藩王采取措施,如同前任的帝王一样就因为这些人是大明皇亲且政治身份特殊而不敢动,那自己即便再多开几家皇家资本产业也没办法挽救大明。

    所以,藩王的隐患必须铲除!

    朱由校不想再继续妥协和羁縻下去,让这些所谓的亲戚们将大明的江山拖下水。

    对于张岱的询问,李明睿只是点头不语,良久后才道:

    “你我同为王门传人,也不必见外,如今你愿意舍弃与复社文人一伙,甘受他人诟骂答应而屈身于魏忠贤门下,做了这大明日报的主笔,如今又亲自执笔为当今圣上立言,不会真的只是为了这个礼部郎中之虚职吧。”

    张岱笑而不语,同样是在静默片刻后才道:“要让李阁老失望了,张某如今甘愿做陛下走狗就是为了升官掌权,数十年科考落第但却一次次的考,也正是为了有一天官居一品,如当年之张江陵!”

    张岱的回答倒让李明睿有些惊讶,两眼直视着这位比自己小了整整一轮却比自己还显老态的后生,问道:“为何?”

    从张居正身败名裂,其全家被活活饿死数十口以后,整个大明官场对这位曾经位极人臣、权同帝王的首辅一直是讳莫如深。

    没人愿意提及张居正,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此被百官们忌恨,并遭到文官集团的群起而攻之。

    也就张岱这样的非科举出身的傲慢士子,才敢初生牛犊不怕虎,敢直截了当的在自己这个内阁大学士面前提及他张居正,还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想当官,就是想成为张居正那样的。

    以张居正为偶像这样的话,若是别的官员听见了,只怕早就被安上了一个居心叵测的罪名。

    但李明睿没有因此而恼怒。

    “因为太子太保赵可怀赵公!”

    张岱这么一说,李明睿倒也想起来此人。

    赵可怀曾是抗倭名臣,是殷正茂的属下,素来刚正不阿,胸有韬略,也正因此才会从小小知县一跃成为封疆大吏,最后官任湖广巡抚,但却因在伪楚王案中未让楚王朱世奎满意,竟落得个被楚王殴打致死的地步。

    抗倭功臣同时又是一省巡抚的赵可怀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一个藩王殴打致死,这在当时朝野的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不但是文官们对此意见甚大,很多在抗倭过程中与赵可怀关系不错的武官们也意见甚大,但最终还是被当时收了楚王朱世奎贿赂的内阁首辅沈一贯压了下来,当然也跟当时的万历皇帝不愿意对宗亲痛下狠手有关。

    李明睿见张岱面露狠色,也有些好奇地问道:“请恕李某冒昧,赵公乃重庆府人,且又多年在闽浙鄂为官,而宗子你多在家乡绍兴,缘何如此嫉恶如仇?”

    “家祖曾做过湖广布政使司参议,下官年幼时随祖父在湖广待过几年,且幸得赵公几年开蒙授学之恩,也偿得其师母眷顾之义,而我与小师妹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谁料冲龄之际,就眼见恩师被杀!”

    张岱拽紧着拳头往桌上猛地一砸:“天下之害,不只是贪赃枉法的官绅,还有这些无法无天的藩王皇亲们!”

    李明睿听后便拍了拍张岱的肩膀:“坐等时机吧,到时候能否让陛下对这些皇亲贵胄们痛下杀手,就在于大明日报和你手里的笔杆子能发挥多大的威力!”

    “下官明白!”

    张岱说后,李明睿也没再说就直接告辞离开,而张岱则连夜写了一封书信命人连夜送往湖广武昌府。

    三天的日子过得很快,李明睿成功的改变了祭祀孝陵的礼仪,且在朝堂之上驳斥的一干礼部老学究官员哑口无言。

    而正因为此,让各地藩王此次来南京祭祀孝陵也成了势在必行之事,当天,东厂就派出了数路人马去各地藩王府邸传旨。

    但这一次,东厂的番子因得了吴进最新的指示而故意没有像以前那般马不停蹄地去宣达旨意,而是故意拖延着速度去宣旨。

    不过,各处藩王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朱由校对东林党晋商以及江南文人、儒林孔门的打击和在凤阳、山东、陕西等地实行的改革以及在各地扩增的禁卫军已经让这些屁股本就不干净的各地藩王们产生了警觉。

    各地藩王中,一些人已经看出来当今陛下是要做什么,也猜到了陛下迟早都要对自己这些真正阻碍大明朝的人下手。

    但是,按照大明祖制,他们虽然不能离开封地,但他们在各地也有自己的眼线,更何况是南京这样的大城市。

    因而,在当今皇帝陛下朱由校要各地藩王来南京同自己一起祭祀孝陵的消息一经传开后,就有人立即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各地的藩王。

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华奎() 
武昌城,楚王府。

    今天是楚王府收夏租的日子。

    整个楚王府的后院响起一片的算盘声,而在后院的一排库房前面的广场上则挤满了前来交租纳税的王府佃户和各类店铺产业负责的家奴。

    为了防止底下的人偷税漏租,朱世奎甚至还决定亲自来监督,每一石进库的粮食,每一块上缴的银元,他都要亲自过眼。

    不过,他楚王府占据这武昌城百分之八九十的产业和田亩,因而即便是缴纳夏租也一时半会缴纳不完,所以这楚王没多久就在后院正堂的太师椅上打起了瞌睡。

    他这一打瞌睡,就糊里糊涂的梦到了自己被押上了断头台,一个头戴皇冠的人朝他大吼一声斩后,一把大刀就从刽子手的手里滑了下来。

    可就在那大刀落下了,他以为自己被砍死之时,又梦见一个长的极像被自己蹂躏至死的某宗亲妾室朝他张牙舞爪的飞来,那两颗獠牙似乎在片刻间就咬进了他的脖子。

    啊!

    楚王朱世奎顿时被吓得惊醒了过来,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身边的王府左长史骆兴能见此忙问道:“王爷,可是梦魇之症又犯了?”

    “可不是吗”,朱世奎无语地揉了揉太阳穴,自从伪楚王案一事出现后,再加上赵可怀被自己打死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