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唐-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是一番客气寒暄。

    这个时候,孔晟缓步走来,向李侗拱手为礼,淡淡道:“孔晟见过定王殿下”

    李侗满脸堆笑,立即避在了一旁,竟然避过了孔晟的行礼,这让杨奇尤其是宋宁等人看得有些发愣,孔晟虽然是郡王,但李侗可是皇子、亲王,爵位身份都在孔晟之上,接受孔晟的礼拜非常正常,但这位少年皇子却为何有些不敢接受孔晟行礼的架势?

    但接下来李侗的行为又让在场所有人大跌眼镜。

    李侗神色一肃,突然向孔晟长揖下去:“学生李侗,拜见吾师”

    李侗这一声“吾师”听得杨奇这些人目瞪口呆。

    昔日张皇后通过皇帝,让李侗拜孔晟为师,学习诗文。虽然孔晟一直不肯接受李侗的拜师礼,但两人之间其实还是有几分师生情谊的。至少在长安权贵圈子里,人人都知道少年李侗是孔晟的学生。只不过,李侗在皇子中并不显山露水,只是因为张皇后的存在,才显得有几分关注度罢了。

    孔晟笑了笑,也避过了李侗的行礼:“殿下何必如此?殿下请入席吧”

    这孔晟竟然是定王殿下的老师?这……宋宁心里咯噔一声,一种不祥的预感渐渐浮上心头。而对于杨奇来说,孔晟能为皇子之师,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这定王虽然并不起眼,但却是皇后的嫡子。皇帝和皇后在困难的时刻相互扶持、相依为命,共过患难,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皇帝将李侗交给孔晟教导,这至少表明皇帝的信任绝非一般。

    李侗点点头,却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角落里神色各异的纪国三女。纪国面带不满之色,冷哼一声。她对李侗拖延不来江宁的做法很是不满,到现在心里还有几分生气,所以也不来跟李侗见礼。苏婳和杨雪若想要上前拜见,却又被纪国所阻拦。

    李侗笑了笑,主动向纪国三人行去,抱拳一礼:“纪国姐姐,还在生小弟的气吗?”

    纪国冷笑起来道:“民女岂敢生定王殿下的气?”

    李侗苦笑:“纪国姐姐,你这样说简直就是折煞小弟了。好了,既然诸位都在,还是先宣布父皇诏命罢张大人,你先来”

    毕竟宣诏是李侗的真正使命,他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履行使命,否则就是抗旨不遵。当然,张晓也是钦差,也有宣召的使命。两人谁先谁后,都不是问题。

    张晓也没有推辞,立即从怀中掏出皇帝的圣旨来,长身而立,面色凛然宣读道:“江宁郡王孔晟接旨”

    孔晟站出来,拜了下去:“臣孔晟,接旨”

    “……擢升孔晟为两道经略使、骠骑大将军,设立江南大都督府,总领江南山南两道兵马,赐双旌双节……命监察御史张晓为江南道观察使,辅佐孔晟推行土改新政。”

    张晓的声音轻柔却又清晰无比的传进参加宋宁之母寿宴的这些人耳中,杨奇心里轻叹一声,心道果然如此皇帝对孔晟恩宠之重简直难以形容,才罢免他的军政大权没几天就又改变了主意。如果这叫以退为进,那么孔晟只是退了一小步,但却前进了一大步

    如此一来,孔晟不仅仅是恢复了总领江南山南两道的军政大权,还被赐了双旌双节,这可是数十年以来皇帝很少给予臣下的巨大恩宠和信任更重要的是,朝廷委派张晓为江南道观察使,辅佐土改事务,这相当于是公开支持孔晟的土改新政啊

    宋宁脸色骤变,江南豪绅们更是面色惨淡。既然朝廷公开支持孔晟,那么,以后还有江南豪门的好日子过吗?江南世家联手,在背后极尽算计谋划,本以为这一次会将孔晟死死压制下去,但结果还是一场空啊

    宋宁的一颗心骤然沉到了谷底。他有些心惊肉跳起来,孔晟被赐了双旌双节,这意味着孔晟拥有了先斩后奏之权。如果孔晟借机对宋家下手,那就……宋宁紧咬牙关,惴惴不安起来。

    太子殿下啊……宋宁越想越是慌乱,他不知道堂堂的东宫储君,权倾天下的李豫,怎么还对付不了一个区区的外臣?想当年叱咤风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统率大军围剿安禄山叛军的李豫何在?

    “孔郡王,请接旨吧”张晓恭谨地将圣旨交给孔晟,然后又向孔晟深施一礼:“下官张晓见过郡王自此之后,下官将殚精竭虑,辅佐郡王,施行土改新政,以期获得成效,上报朝廷”

    孔晟接过圣旨去,随手交给了侍立在自己身后的李彪,然后笑了笑道:“张大人免礼,且请入席,今天是江南盐漕转运使宋宁宋大人母亲的寿宴,至于土改之事,咱们日后再说”

    李侗微笑着上前来,突然肃然道:“孔晟接旨”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知道李侗要宣布的无非是皇帝的赐婚圣旨罢了,他固然是无所谓,但对于纪国等女而言,却是非常重要。

    孔晟知道自己接下这道旨意,相当于就是变成了皇帝的女婿,但纪国对他情深义重,如今他也不能再辜负佳人。所以他略一迟疑,还是跪拜了下去。

    纪国神色兴奋欢喜,她探手扯了扯杨雪若和苏婳的手,然后拉着两女一起走上前来,拜伏在了孔晟的身后。

    杨奇猜出了几分。

    但在场的这些江南权贵们和世家代表早已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状态,不知道皇帝派一个皇子前来,还要宣布什么旨意,难道给予孔晟的擢升恩宠还不够吗?

    众人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紧张起来,包括杨奇和宋宁在内,他们也不敢再站着,只能呼呼啦啦地随着孔晟跪拜了一地。开玩笑啊,江宁郡王孔晟都跪了,纪国公主都跪了,他们这些人岂敢站着?

    李侗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道:“……钦命玉贞道人还俗,着封一纪国夫人,赐江宁郡王为妻;回纥公主骨云,册封安国郡主,赐江宁郡王为妻;册封西奚公主苏婳为饶乐郡主,赐孔晟为妻。册封杨奇女杨雪若为郡王妃。着定王李侗为赐婚使,带仪仗婚妆护卫江南,代朕主持见证江宁郡王与四女成婚大礼。”

    啊?

    包括宋宁在内,不少江南士绅权贵情不自禁地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这太令人震惊了

    皇帝亲女,大唐公主,与杨奇女儿杨雪若以及回纥公主、西奚公主四女共侍一夫,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恩宠之重,圣眷之隆,耸人听闻。还派遣皇子为赐婚使亲自去江南主持孔晟的婚礼,这种天大的荣耀和超规格礼遇其实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很难再用恩宠来形容了。

    “传诏:江宁郡王孔晟为朝廷累立盖世功勋,为表彰其功绩,今赐敕建府前功德牌坊一面,规制与亲王等同。赐宫女太监各十人,金银财物一宗,前往江南听候调度使用。昭告天下,孔晟乃大唐辅国贤臣、能臣,朕之肱骨,朕视之为子嗣后辈……”

    少年李侗清朗的声音久久在大堂中回荡着,宋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目瞪口呆面色惨变跪伏在那里,大脑中一片空白。

    如此种种,他如何还有资格和底气去与孔晟做对?

    皇帝的女婿、皇帝甚至无视大唐皇族颜面和大唐礼法让亲女与其他女子共侍一夫、公开传诏天下明确孔晟为大唐之辅国贤臣、能臣,视之为子侄……这些耀眼的光环等身,已经变成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了宋宁的心坎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而很多江南士绅险些当场晕厥过去。

    这样一来,他们还靠什么来反抗孔晟的土改新政以及暴风骤雨一般的打压?他们几乎是感知到了自家的穷途末路,面若死灰之色,心内的惊恐畏惧上升到了一个极致。

    孔晟也有些意外,皇帝赐婚他已经知悉,但皇帝在圣旨中极尽褒扬还对外宣称视之为子侄,让他马上就意识到,皇帝此番肯定别有所图。

    但在这种场合下,孔晟只能接旨谢恩。

    “臣孔晟,拜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孔晟拜了下去。

    纪国三女也欢天喜地的拜伏下去,纪国更是喜极而泣哽咽连声。杨雪若也是如释重负,以苏婳两女的身份,她们本来就是异族公主,皇帝改封大唐郡主也是为了赐婚需要。而皇帝虽然对她没有册封爵位,却直接给了她郡王妃的名号。这算是一种恩宠了。

    郡王妃啊,起码说明与纪国三女在孔家的地位相当。杨奇也大为震惊,旋即有些欢喜,他同样拜伏下去:“臣杨奇,拜谢吾皇万岁万万岁”

    杨家的女儿,名正言顺地在圣旨中被确定为郡王妃,与皇帝亲女身份等同,一起赐婚,这本身对杨家来说就是天大的幸事和无上的荣耀了。自今日起,江南杨家必然因为杨雪若和纪国公主等共侍一夫而名传天下。杨家的权势和政治地位,由此更上层楼。正如孔晟所言,杨家失去的不少,但得到的更多。

    李侗笑着:“恭喜郡王,恭喜纪国姐姐,恭喜三位郡王妃”

    李侗上前去,一一搀扶起纪国三女来。三女这才欢天喜地与李侗见礼。欢喜之下,纪国就也不再计较前番李侗的些许“势利眼”了。

    孔晟起身,环视宋宁等人,淡淡道:“诸位也起身吧,宋大人,今日是汝母之寿宴,不过,本王和定王殿下还有国事相商,就此别过了”

    说完,孔晟与李侗并肩携手,带着纪国三女下楼而去。张晓没有任何迟疑,也起身相随而去。在临走之前,孔晟冷漠的目光从宋宁的身上掠过,一直落在了周昶的身上。

    周昶心惊胆战,不敢抬头与孔晟正视。沈家的沈青已经被抓,吴兴沈氏基本上宣告终结,那么,等待着义兴周氏的恐怕也是某种凄凉的命运。当然,如果两大家族能心甘情愿地交出这些年圈占的土地和同意解放附着在土地上的人口,让出大量的利益,孔晟也不会一棒子将两大家族打死。

    杨奇沉吟片刻,也起身不告而别。杨奇这一离席,刘平山等江南官员也面面相觑,稍稍迟疑,也相继起身离开。

    原本人满为患的大厅中只剩下宋宁和一些江南士绅。江南士绅们脸色惊惶都一起望着神色同样惨淡无比的宋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宋宁呆呆地站在那里,如同木偶一般僵硬。他心里其实已经很明白了,宋家彻底完了。皇帝这两道堪称惊天动地的圣旨一出,孔晟的权势骤然间上升到了一个极致,除了皇帝亲临,在这大唐天下,再也没有人能压得住孔晟,而朝廷公开表态支持孔晟土改,打着土改和查办盐漕的旗号,孔晟轻而易举地会将宋家干掉。

    如今的江南官军,直接归在了孔晟的麾下,孔晟完全能亲自调动了,不需要再通过杨奇。如此一来,哪怕是他掌握五六千盐漕军,也不敢跟数万江南军抗衡了。

    :

709。第708章 铤而走险() 
第七百零五章铤而走险

    江宁城中民情鼎沸,不过,这一次,是对于江宁郡王的各种欢呼雀跃和歌功颂德之声。孔晟推进土改,本就附和百姓利益,得到了很多底层百姓的支持。况且,孔晟设立招收寒门子弟的江宁大学堂,更是为江南寒门所感恩戴德。

    江宁大学堂在杨统的主持下,办得蓬勃兴旺。很多优秀的寒门子弟入学读,假以时日,这批人会成为传播寒门教育理念的中坚力量。孔晟在平民教育方面,设定的目标非常长远,他要以江南为根基,逐渐辐射天下。寒门学堂所出之优秀人才,一部分入朝为官,一部分会转变为承接薪火相传的骨干。

    平民学堂的出现,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文化的垄断。虽然孔晟在这个王权时代,不可能做到像现代社会一样的义务教育社会普及,但出身于寒门的士子力量逐渐增强,不仅增强了寒门士子的整体社会地位,还打通了底层人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

    因为孔晟被皇帝两道圣旨所“正面肯定”,权势冲天一时无两,很多东西在百姓看来都要尘埃落定了。所有反弹的江南豪门再也没有了反抗的机会,而那虎视眈眈在背后伺机反扑的宋家,也变成了任由孔晟随时宰割的一块肉。

    但整整一天,江宁城人议论最多的还是孔晟大婚之事。

    皇帝亲女、回纥公主、西奚公主、杨使君之女,四位身份高贵的女子,倾城倾国的绝世红颜,一并嫁给孔晟,皇子主持婚礼,这绝对是旷古难寻的盛事啊。很多江宁百姓开始期待起这场大婚典礼来。

    从这一日开始,定王李侗就在江南本地官衙的配合下,开始着手操办孔晟的大婚之礼。婚期就定在一周之后,选定的黄道吉日。

    四女都住进了杨家,杨雪若的阁楼之上。在大婚之前,杨家作为四女的娘家,到成婚之日,孔晟要来杨家过门迎亲。

    孔晟当然不操心这些婚礼的琐事,一切都交给了定王李侗。孔晟从翌日开始,就命令张晓和袁晁在江宁铁骑营的辅助下继续推进土改和还田于民,重新登记被解放的农奴人口。凡是涉及的江南豪门,再也没有了半点抗拒的心理,老老实实地交出田产薄,随着圈占土地的剥离,附着在这些土地上的人口也被官府重新登记造册。

    神龙卫则在罗勇的带领下,继续往深里挖掘附着在江南盐漕营运上的各种内幕和潜规则,各种证据直指宋宁和宋家。这案子一办,宋宁重罪难逃。

    杨奇开衙主审德清民乱一案。案情其实并不复杂,袁瑛很快供认,此次民乱背后有吴兴沈氏的撺掇和支持。而在吴兴沈氏的背后,显然又有宋家活动的影子。

    杨奇知道这个案子涉及吴兴沈氏和宋宁,必须要做成铁案。虽然现有的证据链条,已经足以将沈氏连根拔起并将宋家牵扯其中,使之罪责难逃,但杨奇思之再三,还是没有当场宣判。

    因为孔晟被赐予了双旌双节,所以江南地方官府便有裁判权了。只要将裁判的结果上报朝廷审核通过,就可以执刑了。

    杨奇退了堂,带车直奔郡王府。

    而这一次,孔晟竟然迎出了府门之外,这让杨奇多少有些受宠若惊:“郡王远迎,让下官如何敢当?”

    孔晟笑了笑:“岳父大人何必过谦,你我乃翁婿,我出来迎接岳丈大人,理所应当。”

    杨奇多少有些尴尬,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