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夏侯惇与袁军交战之事,曹操也得到了战报。不仅仅是青州境内有十万袁军入侵,许昌正面,黄河官渡也正面临十万袁军。
曹操召集文武商议,会议上他难掩愤怒之情,隔空怒骂夏侯惇:“四万大军驻守黄河沿线,怎么一夜之间就被敌人突破。如果被袁绍占据青州,中原便无险可守,他不知道吗?”
荀彧劝道:“丞相,请息怒。袁绍两路出击,突破青州,却围困官渡。如果官渡这一路大军也如青州一般进攻,想必也能突破。我想,他必是主攻青州,佯攻我正面。”
“那又如何,青州已丢。想必他的战术成功了。”
“丞相主要是担心袁绍夺取青州后,会挥师中原,但属下认为,袁绍不会进攻许昌。他的目标是徐州。一定是刘备许以重利,邀袁绍南北夹击,这样刘备便可得徐州全境,而袁绍得到了青州,甚至可以得到部分徐州土地。”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默默地思考了一番。他的怒火已经消退,大脑正飞快地运转。
“文若言之有理。但袁绍若占据青州,许昌也只能保一时之安。来年袁军进攻许昌,我们又当如何?”
荀彧说:“袁军此次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正面交锋,我军未必处于下风。再说,袁绍暂时夺了青州,能不能安稳地一口吞下去,还不好说。”
“何出此言?”
“冬季出兵,必是动用了大量的钱粮,只宜快攻,不宜纠缠。如今文谦和奉孝在徐州,想必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知道了敌人的短处,我军就正好打他的短处。”
曹操转忧为喜,说道:“文若一言,解我烦恼。”
他站起身来,说道:“虽然如此,但不得不多加防范,命令徐晃在豫青边境加强戒备,以防袁军入侵。命令官渡守军死守城池,我即刻调兵救援。”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王
:
第二二三章 看病()
几天后的早朝,曹操就上奏天子,参告袁绍兴兵作乱,意图谋反。 :
天子说:“袁将军是汉室忠良之后,怎么会谋反?”
曹操冷笑一声,说:“袁公路也是汉室忠良之后,他怎么就僭越称帝了呢?”
天子咬住嘴唇,低下了头,一肚子怒火,却不敢宣泄。
曹操说:“臣请陛下下诏讨伐袁绍。”
见曹操*逼迫天子,而眼见天子左右为难,国舅董承忍不住想出列维护。此时青州刺史孔融走出来说道:“丞相,下官以为颁诏讨伐袁绍不妥。”
曹操转过身来,问道:“原来是孔北海,你刚从青州逃回来,怕是把胆子掉在路上了吧。哈哈哈哈。”一众曹操的亲信大臣都跟着曹操嘲笑孔融。
孔融从容不迫,说道:“袁绍此次南下,意图或许不在许昌,尚有转寰的余地,可派人与之商议,了解他的目的。即便他图谋不轨,但其势强大,并无绝对把握可以战胜他,一旦颁诏,就没有转寰的余地了。”
曹操走到孔融面前,左看看右看看,看得孔融心里发毛。
“你,是不是很希望袁绍一路打过来呀。”
孔融强压住心中的恐惧,竭力地使自己镇定:“我不希望任何人打过来,因为天子在这里,我不希望天子再蒙战乱之苦。而且,我和袁绍绝不可能有联系,我的妻儿都死在袁军的屠刀之下了。”
曹操沉默片刻,仍继续问道:“那么,袁绍作乱,天子下诏平叛,这跟能不能战胜他有关吗?天子征讨乱臣,需要有转寰的余地吗?”问道后半句时,曹操看向了龙椅上的天子。天子吓得更是缩成一团。
孔融依然冷静地回应:“丞相,讨伐诏一旦颁布,就是逼着袁绍进攻许昌呀。这绝对丞相想要的结果。望丞相三思。”
曹操转身背对孔融,不再理会他。他又走回大殿中央,对天子说:“陛下,确实颁诏讨伐袁绍为时尚早。但臣要告诫陛下,袁绍是乱臣贼子,天子可不要对他抱有任何希望。”
说罢,曹操也不行礼,径自离开了朝堂。天子半晌没能说出话,曹操的亲信大臣,除了荀彧,也都不等天子宣“退朝”就自行散朝了。留下了一小部分大臣沉默地站在大殿上,看着天子。
孔融说,颁诏讨伐得不到曹操想要的结果,其实曹操想要的就是现在这个结果。既不颁诏讨伐留下余地,又告诫了天子和文武百官不要寄希望于袁绍。
董承看着座上的天子,自己心里也在流泪。
回到府中,董承越想越气,在房里看见什么就摔什么。听到动静的权有功,赶紧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你没事吧?”房门没有关,有功看见一地竹简,还有一些陶器的碎片。他在门口询问道。
董承抬头,见是有功,便招手唤他进来。
“哼,倒不如让袁绍打过来,让他们狗咬狗,我们才有机可趁。”董承把有功叫进来,却又自言自语。
有功没有听懂,问道:“大人,你在说什么?”
“我在说,曹操欺君太甚,我真希望有人能手持利剑,率领天兵,诛灭国贼。”
“如今东有刘皇叔,南有金大哥,我想大人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
董承说:“当他们面对天子时,我不怀疑他们对大汉的忠诚。一旦他们割据一方,他们的心就会有变化。”
有功说:“我想金大哥不是这样的人。”
“但愿……”
董承缓缓抬头,看着有功,再一次招手,让有功走得更近一些。有功靠近后,董承说:“有功,这几年你在我府中效力,你是个好年轻人。我观察你很久了,觉得如果哪一天我出事了,我可以把千巧托付于你。”
有功忙说:“大人何出此言?”
董承示意有功安静一下,自己继续说:“你一直教千巧骑马射箭,陪伴于她,你们非常熟悉。你老实、耿直,不会欺骗她,不会抛弃她。你和名扬是兄弟,危难之时投奔于他,他不会拒绝你。有这三点,你值得托付。”
有功说:“大人,你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手里有天子的衣带血诏,这件事你也知道。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砍曹操,也会被曹操利用来看向我自己。总之,我和曹操的斗争早晚会来临,胜算极小,我必须托付后事,方无后顾之忧。”
有功跪倒在地,悲切地说道:“大人,你大可不必冒险。我相信金大哥会回来的,还会带回一支雄师,扫灭……”
董承示意有功不要再说了,他说:“门没有关,不要声张。名扬离开许昌时,也叫我将诏束之高阁,不可四处宣扬。但我看曹操日益跋扈,我若不早些准备,待曹操废帝自立,我便悔之晚矣。”
董承把有功扶起,说:“你陪我去郊外散散心吧。”
“是,大人。”
。
天子早上受了曹操欺侮,身心俱受伤害,又病倒了。他召太医吉平入内看病,吉平听闻天子生病,急忙带了一个徒弟,奔入宫中,给天子看病。
如今天子就是鸟笼里的一只金丝雀,宫闱便是这笼子,宫中里里外外的卫兵、行走的太监宫女都是曹操钉下来的围栏。只这寝宫之内,四围站立的太监,几乎都是曹操的眼线。吉平感觉如芒在背,诊病时小心翼翼,不敢多说半句废话。
吉平探天子的脉搏,感觉有一些气虚,但病情应该不想表面上那样严重。他抬头看天子的脸色,天子的双眼直直地盯着他看,满眼都是哀求和渴望。
吉平说:“启禀陛下,病情有些严重,需要多加休息,少些操劳。待臣开副方子,服用一月,就可见效。”
天子听了,长舒一口气,放松地平躺下来,说:“开方子吧。”
吉平写下方子,递给执事的公公,便要告退。天子似是无心地说道:“听说董国舅也病了,太医也去给他看看。”
吉平愣了一下,没有回话,就退出内宫。
在路上,他思索着天子的意思。在自己被圈禁的情况下,天子会格外珍惜面见外臣的机会,每一句话都想金子一样珍贵。天子不会无心说这么一句,他叫自己去给董承看病,应该就是要自己去见董承。
见董承干什么呢?肯定不是看病。
当年,董承请吉平帮忙,将金名扬化装成助手带入宫中见天子的场景,他还印象深刻。知道董承是天子的亲人、亲信、铁杆的支持者,找董承一定与反曹有关。或许见了董承,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过了两天,吉平独自登董府的门,拜访董承。
对于吉平,董承也颇有好感,听闻吉太医前来,便引入茶室。
吉平开门便说明来意:“国舅,下官是奉旨来给你看病的。”
“看病?我没病呀。”董承非常奇怪,天子怎么会叫吉平来给自己看病。
“不,下官看得出,国舅有病。”
董承迅速思考一番,便问:“天子何时说我有病,要太医来看。”
吉平便把那日情形诉说一遍,董承长叹一声。
“陛下,恕臣无能。”
吉平说:“大人将病情告知于下官,下官也好为你诊治。”
董承摆摆手,说:“太医治不了我的病。请回吧。”
吉平无奈,只得告辞。吉平当然不知道其中缘故,但董承一听就懂了,这是天子责备自己至今没有行动。
天子装病,为了逃避曹操。董承却背上了沉重负担,当夜便觉身体沉珂,真的病倒了。
吉平回到家中,徒弟问道:“师父,国舅所患何病?”
徒弟从小跟随他,他极为信任,也不隐瞒:“国舅没有病,我想是天子有事要传达于他。”
“师父知道是什么事吗?”
吉平呵斥道:“天家之事,问那么多干嘛?”
第二天,徒弟出门采购药材,来到常来的药材铺。老板热情接待了他,一方面招呼伙计给这徒弟包药材,一方面把他拉倒僻静处。
“怎么样,查到什么了吗?”老板突然变得非常诡异。
徒弟也变了脸色,压低声音说:“吉平去了董府,但好像没有见到衣带诏。”
“怎么可能?衣带诏一定在董承手上。”
“董承肯定藏起来了,他不敢将按衣带诏起事。”
老板搓着手,吸着气:“这可麻烦了。”
徒弟正待转身离开,老板拉住他,说:“上面说了,即使董承不暴露衣带诏也不要紧,如今吉平已经和董承见面,他们就脱不了干系,你只管挑唆吉平反曹,一直挑唆他,直到他投毒谋害曹操。董承的衣带诏想捂也捂不住。”
“是,属下遵命。”
“速度要快一些,二当家等得不耐烦了。”
本文来自看小说
:
第二二四章 愿将军解甲 换天下太平()
“如今淮南郡有常备部队二十五万,主力作战部队五万。府库钱粮,若是防守,可支四年,若是进攻,可维持七个月。”
在庐江萧公馆,萧元在向名扬介绍目前淮南三郡的财政状况。名扬是淮南三郡实际上的领袖,掌握军政大权。他自身是军队的统帅,而财政表面上由淮南郡府库管理,实际上萧元是淮南财政的大管家。他介绍财政状况如数家珍一般。
名扬听了一会儿,就仰面躺倒,长叹一声。萧元便停下话茬,看着名扬。
名扬说:“果然现在想一路打到许昌,十分困难。”
萧元听到名扬想打许昌,略微有些吃惊。他想了想,说:“袁绍已经打下青州了,如果袁绍继续向许昌进军,曹军主力就会北移,我们就有机会了。”
名扬说:“你清楚的,冬天出兵,袁绍的二十万大军能打多久。再说,淮南军要北伐,困难不仅在于钱粮,还在于人心。淮南的世族们不愿意发动战争。”
早些时日,名扬就和纪如意有过交谈,纪如意若无其事地告诉他:“若保境安民,世族们会支持你。若发动战争扩张领土,世族们必定反对。”
名扬一直想从经济上控制淮南的世族,苦心经营之后,表面上“月未满”控制了淮南的经济,但世族政治根深蒂固,向彻底控制他们谈何容易。
庐江从来“与世无争”,谈征伐,就得去寿春,和主公去谈。名扬离开寿春太久了,这一次回来,也没有第一时间回寿春向袁继复命,总归不好。
寿春有将军府,名扬也不用收拾,第二天骑马就走。他没有去向成荫告别,因为成荫自从回到庐江就把自己关在房里没有显身,名扬也不想打扰她。
到达寿春后,名扬直接去了郡守府。名扬到达寿春郊外五十里处时,袁继就知道了,早就做好迎接名扬的准备。
袁继对名扬,还是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在门口迎接名扬,这一举动,让名扬受宠若惊。
“主公,怎敢劳烦你到门口迎接我。”
袁继笑道:“相别太久,非常想念将军,将军从徐州回来,我已吩咐人准备晚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不敢不敢。”名扬急忙谦虚地说。
袁继拉着名扬往里走:“现在时间还早,你我到前厅坐一会儿。”
两人来到前厅,各自落座。名扬客气地向袁继问候,询问他的近况,询问袁氏家族现在的情况。袁继全部回答:“都好都好,多谢将军挂念。”
两人聊了一会儿,话题逐渐转移到了淮南的建设上来了。名扬长时间不在淮南,不太了解淮南的具体情况,听了袁继的介绍,感觉淮南确实正在火热地建设之中。淮南东北正在兴修水利,东南正在发展养殖,西北正在建设新的城池,西南新建的大粮仓已经快装满了。这些建设当然都离不开“月未满”的资本,但也离不开袁继的眼光和决策。他确实是一个好的统治者,至少在发展民生方面很下功夫。
名扬说:“主公如此兢兢业业,大力发展民生,让人欣慰。”
袁继“哈哈”笑了一下,将身体轻松地靠到一边,说道:“只要没有战争,淮南的经济追赶上中原也未尝不可能啊。”
名扬自从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早已习惯了听话听音,每个政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