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将行列首位的兵部尚书曹真向赵祯告了声罪,亲自接过这秧苗掂量一番,点头道:“刨去泥土和秧苗,此物约重半斤有余,而如果每亩地种植千株,的确可产五百斤以上。”
见满朝文武又是一阵惊叹,曹真冲程竹笑道:“这位壮士可知此物如何食用?”
“连皮烤制甘甜如蜜,我家将军先前吃过之后赞不绝口,削皮后生食、煮食皆可,另外这秧苗上的叶片炒制后也是道口味极佳的绿菜。”程竹说着冲赵祯抱拳道:“末将先前为取信于人,曾请宫中御膳监的几位公公烤制了一枚红薯,还请官家恕罪。”
“准备的倒是充足啊,无妨,让御膳监的人把此物呈上来。”
赵祯一笑,转头对侍立身旁的郭淮道,后者躬身应命,不到盏茶的功夫便端着一只红漆托盘返回了大殿。
“烤制后倒是成了这个样子”抓起那只软乎乎,还有隐隐热力散发出来的土灰色烤红薯,赵祯一笑,轻轻掰开就闻到一股极其诱人的甜香散发出来,同身旁的郭淮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一抹诧异。
一旁的郭淮低声道:“老奴请为官家试菜。”
见赵祯点头,郭淮抓起半只红薯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赞道:“的确是香甜如蜜。”
说着三两口将红薯吞下,冲赵祯低声道:“老奴可断定此物无毒。”
赵祯闻言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郭淮修炼的功法有辨别毒物的功效,十余年来无一失手,他说这红薯没有问题,赵祯也就放心了。
轻轻咬了一口那红褐色的果瓤,融融暖意从胃中散发出来,让赵祯有些苍白的脸颊上升起一抹健康的血色。
很快吃掉了手中的半只红薯,赵祯用手巾擦着手,冲郭淮笑道:“准备拟诏将此祥瑞昭告天下,着鸿胪寺准备焚表祭祀皇天后土,另外”
目光转向御阶下的王肃,赵祯笑道:“等爱卿返回礼部,便为顾卿拟一个威风点的封号吧。”
王肃闻言连忙躬身应是,只是一张冷肃的面孔却不禁露出几分苦涩。
第一百零四章 振威校尉()
早朝上,无论是皇帝赵祯还是朝中的衮衮诸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方翎这个关键人物,那封由方翎亲笔书写的奏章呈上去之后,赵祯也只是略微扫了一眼便放在了一旁。
程竹看得心中有些焦急,但他区区一个大头兵如果不是有顾明棠特使的身份根本就没资格出现在这垂拱殿中,此刻又哪里敢胡乱开口说话,等到郭淮尖声尖气地宣布散朝时,他也只能在武将队列的最末尾山呼叩拜,随后便被几位与顾明棠关系不错的军方大佬带离了垂拱殿。
只是在散朝后,用来供皇帝上朝前后稍作歇息的文德殿中,那封原先被弃置的奏章正被赵祯仔细地翻阅着,而执掌密谍司的司礼监郭淮则在一旁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仔细地汇报着扶风城密探近来传回的情报。
“这么说来,覆灭那些回鹘部落基本就是方家小子的功劳?”端起一旁的清茶轻轻抿了一口,赵祯问道。
“不错,根据密谍司乙辛组传回的密报,顾明棠只是派了那程竹领着五十骑支援扶风城,而在击败了渭北十二个回鹘部落的联军后,这五十精骑也只是攻灭了十二部落中的一个,老奴以为,这献上红薯祥瑞的大功还是该归于那位方家公子。”
一边说着,郭淮将一本封皮上写着乙辛二字的册子放在了御桌上。
和长安城训练出的战斗单位相同,密谍司也将麾下的精干密谍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分为各个小组,其中甲子头的密谍通常只会被派去外地藩王或是边军将领身边,而为了刺探扶风城中的情报能出动乙字头密谍,不得不说,郭淮对于方翎还是极其重视的。
饶有兴致地翻阅着这本情报,赵祯笑道:“那十二个小小的回鹘部落中会有这红薯祥瑞,这小子是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白痴了?”
见郭淮苦笑着没有说话,赵祯也不以为意,笑了笑道:“也罢,能舍得把好东西献出来还算是心中有朕这个君父,至于东西怎么来的,朕也没心情知道。”
“官家雅量高致,方家子定会感恩戴德。”
“朕要他感恩戴德做什么,守好他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吧。不过这小子总也是个有功之臣,不能不赏,拟旨。”见郭淮麻利地备好了笔墨,赵祯低声道:“扶风城子方翎击破回蛮有功,封正六品振威校尉,授其便宜行事之权。”
“这”郭淮老眉一挑,屯边领主在关外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这在太宗年间颁布的屯边令中有过明文记载,如今在圣旨上重申一次,莫非其中有什么深意?
“自己看看吧,这小子一封奏章中三次提及雁门群山中的罪民,不就是旁敲侧击地想要朕点头吗,既然如此朕便允了他。”
郭淮眉头一皱:“官家,那雁门群山中可是有罪民数万,若都掌握于那方翎手中,是不是”
赵祯摇了摇头:“一些刑余之人又值得什么,况且可别小看了那小子,他可是灵醒的很啊,如今那扶风城中百姓五千有余,罪民却不过五百,十一之比就是为了防止将来罪民尾大不掉。”
“另外这些罪民藏于深山衣食无着,方家子施之以恩才能让他们言听计从,但区区蝇头小利又哪里比得上浩荡皇恩,若将来方家小子真的准备依靠罪民图谋不轨,朕的一道圣旨就能让那些做梦都想恢复家声的罪臣绑了他送来赤龙城。”
郭淮闻言不禁拱手道:“官家圣明”
“说起来朕倒是希望方家小子多招募些罪民入伍,帝国西疆回鹘、党项两族压制得雁门、京兆两线的数十万精锐边军难以寸进,若是这时候扶风城异军突起,也能减轻些顾明棠那边的压力。”
说着赵祯自己便苦笑一声,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
眼看着郭淮已经拟好了圣旨,慎重地在上面加盖了玉玺,赵祯正准备返回后宫歇息,一个小太监快步走进了文德殿中,将一根用火漆封住的铜管递给了郭淮,后者眼神一变,屏退那小太监后冲赵祯低声道:“官家,密谍司乙辛组的新情报送来了,您要不要看看?”
“呈上来。”
郭淮应了一声,扣开铜管上的火漆,将里面的一卷纸条递给了赵祯。
没有经过汇总的第一手情报不免显得有些潦草杂乱,赵祯看完之后眉头一皱,将纸条递给了郭淮。
郭淮接过纸条后一眼扫过,便发现这应该是半个月前的情报。
这倒是并不奇怪,毕竟扶风城地处关外,仅仅是信鸽飞行就需要不短的时间,再加上如今潜伏进扶风城的密探如今明面上都是官农的身份,白天他们需要在田埂或是牧场中工作,而夜间想避开巡逻和值夜的士卒,寻找机会放出信鸽也并不容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通常传回的情报都会滞后许多,只是看了一眼纸条上的内容,郭淮也不由一阵皱眉。
“方外教派在扶风城中传教,这”
没有人比郭淮更清楚,赵祯心中是有多么厌恶那些以武反禁的方外教派,毕竟可以说就是因为他们,赵祯活活逼死了自己的一位亲兄弟。
手指轻轻敲着面前的桌案,赵祯有些疑惑地低声道:“这么说来,这红薯祥瑞是方家小子从那些方外人士的手中得来?可是说不通啊,这样关系万民生计的国之重宝只从朕这里换了几个罪民,他们那些掌教宗主什么的怎么可能做这种赔本买卖?”
沉吟良久,赵祯还是想不通其中的缘由,只能看了一眼那道已经拟好的圣旨道:“朕记得如今密谍司甲辰组还在闲置,就把他们派去扶风城吧,那个方外教派到底所求何物,朕很感兴趣。”
“官家啊,如今连去扶风城的商队都没有,甲辰组密谍贸然前往,恐怕很容易被人怀疑啊。”
“那就从太原府抽调一万官农让他们混在其中一起赶去扶风城,就说是方家子屯田有功,朕赏他的。”见自己话音刚落郭淮已经落笔,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另外把这甲辰组连同原先的乙辛组密谍都交给太子掌管,如今他年纪不小了,就把这当成是他参研朝政的功课吧。”
第一百零五章 美食的俘虏()
赤龙城的皇宫前身是前朝汴州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太祖建国后才开始大兴土木,只是因为赤云帝国历代皇帝大多不喜奢靡,如今经过数百年的扩建,赤龙城宫城周界也只是长约五里,分为前朝,后宫两个部分,其中皇帝与后妃居住在西宫,而东宫以明德殿为首的一众宫殿群则是太子的居所。
明德殿中,眼看着郭淮传达了赵祯的旨意后笑眯眯地离去,相貌俊秀,甚至看上去略带柔弱之感的太子赵宸看向身旁的太子少师岑泉,皱眉道:“先生以为父皇此举有何深意?”
“无他,这红薯祥瑞据密谍司所言是湮天侯长子从方外妖道手中得来,官家心存疑虑也合乎常理,如今将派去扶风城的甲辰、乙辛两组密谍交由太子掌管,无疑是在为您将来执掌整个密谍司铺路。”
岑泉轻笑一声:“密谍司堪称帝王耳目,尤其在诸多精英密探之外还掌握着极为庞大的潜势力,先前那几位不止一次向密谍司伸过手却都是功败垂成,如今官家圣旨一下,他们怕是也该死心了。”
赵宸闻言心中也不由闪过一抹喜色,一如岑泉所言,赵祯开始让他着手接管密谍司无疑是给他那几位野心勃勃的弟弟当头一棒,只是他本人也不由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先生以为我们该以什么态度对待那方翎?”
“选择何种态度自然该从是敌是友的方向来考虑,早年世人以讹传讹使他愚鲁之名传遍天下,但无论其父母亲族还是那方翎本人都从未出声辩驳,老臣以为其中缘由很可能是湮天侯不想倒向任何皇子,才不惜让他自污以保持中立。”
赵宸仔细回想了一番当年在太学中与方翎同窗的情形,不由点了点头道:“这倒是的确有可能,那方翎从小便是一副目无余子的狷介模样,我那几位弟弟折节下交也都讨了个没趣,如果说湮天侯命他自污也说得过去,这么说来这方翎我们应该尽量争取了?”
岑泉闻言轻轻摇头,低声说道:“湮天侯废长立幼之后,那位二公子方琰才是值得您拉拢的,至于这方翎,您莫非忘了,东越王的那柄秋水剑如今可就在他手中,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成为您的朋友的,依老臣之见,那扶风城还是应该尽早压制才是。”
赵宸一愣后微微颔首,一双狭长的丹凤眼中悄然闪过一抹惋惜之色。
而就在程竹献上祥瑞引发了一连串变故之时,另一边在进入赤龙城后就与他们分别的沈富则带着剩下的数十辆马车终于赶到了湮天侯府外。
打量着眼前这座赤龙城有数的大宅门,沈富眼中满是惊叹,赤云帝国以火为正德,无论皇宫还是达官显贵的府邸大多偏爱赭红色,而这座湮天侯府也不例外,没有一丝杂色的红墙灰瓦显得分外典雅大气,正门前的两座石狮毛发怒张,看上去威风凛凛,而在那扇朱漆大门上,则是横竖七排共四十九枚拳头大小的鎏金铜钉。
在出发之前,沈富也从方翎那里了解过一番赤云帝国的风土人情,从前大门上的铜钉被称为“涿弋”,主要起着防火的用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钉也渐渐演变为一种身份象征。
所谓九为数之极,像皇宫大门上便是横竖九排共八十一颗铜钉,而自皇宫以下,文武百官品级越低,府邸正门上的铜钉也就越少,嗣王、郡王府邸只能有八排六十四颗铜钉,而湮天侯府大门上能有四十九颗铜钉已经是极为显赫的家世了。
大人原来出身门第高华之家,沈富心中暗叹,正要上前敲门时,湮天侯府的一扇侧门中,一个一身葛衣被浆洗得风吹不动的中年壮汉迎了出来,带着淡淡的傲意冲沈富拱手笑道:“这位先生不知是何来意?”
身为湮天侯府的管事,方华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面前这风尘仆仆的中年胖子虽然带着几十车货物,但却不像寻常商人一举一动都透着些精明刁顽的猥琐意味,是以方华出迎时礼数还是颇为周全的。
连忙冲方华拱手还了一礼,沈富从怀中掏出那封方翎亲笔书写的拜帖道:“鄙人沈富,是扶风城子方翎大人麾下的商队掌柜,这次是奉大人的命令前来求见夫人。”
下意识地接过拜帖一扫,方华在确认了拜帖确实由方翎亲笔所写后,脸上的笑容立刻热情了十倍不止,虽说在他看来方翎是个丢掉了世子身份被贬谪出京的倒霉蛋,但主子就是主子,无论如何也不是他能轻贱的,而如今这沈富作为方翎的特使,自然也不能有丝毫的怠慢。
唤来几个门房招呼车队中的辰己等伙计,方华亲自领着沈富赶向侯府正堂,而在一路上众多仆人的通传下,沈富很快见到了方翎的继母王嫱。
一见面,沈富便将方翎托他带来的礼物送了出去,给王嫱的是从雁门群山收购来的一张极品白狐裘,狐裘皮毛鲜亮浓密,一吹一个漩涡,更加难得的是这狐狸是通过陷阱捕获,整张皮毛上面连一个箭孔都没有,在赤龙城中,这样一张极品狐裘少说也要几十贯钱,而方翎在同罪民交易时,换取这张狐裘只是花了他十斤糙米。
至于今年刚刚进入太学读书的方琰则得到了一匹枣红色的小马,这匹从沙驼部缴获而来的小马如今刚满一岁,通体锦缎般的枣红色皮毛,仅在鼻梁上有着一点白毛,看上去神骏无比。
见方琰在家丁的护卫下,大呼小叫地牵着小马向后院的草地上跑去,王嫱笑眯眯地看了沈富一眼道:“前些日子家里收到兵部信鸽传来的密报,说是翎儿正在同回鹘人作战,可是吓得我整夜都睡不着,如今知道翎儿在那扶风城过得好我这个为娘的也就安心了。”
见沈富笑着点头,王嫱接着道:“沈先生这次入京若是为了采买货物,可直接列出清单交给府中管事去办,他们在赤龙城还是有些门路的。”
“如今扶风城所需的物资在雁门一线的州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