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战争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明之战争领主-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上百士卒死伤,不提精神损失,光是烧埋银子就需要一大笔钱,另外那些用来消毒的烈酒更是价比黄金,再加上那位你从小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抚养成人的亲弟弟你说我该敲诈你多少东西?”

    沙驼延面孔一黑,沉吟半晌方才低声说道:“想要什么你就说吧,我听着呢。”

    这人讲究!

    露出一抹欣赏之色,方翎道:“你的牛羊和马匹,金银和女儿我都不要,相反你弟弟和烈酒我白送给你,但有个小忙需要你帮。”

    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轻松之色,沙驼延沉声道:“你说说看。”

    “你应该听说过道人吧。”见沙驼延愕然点头,方翎道:“其实就是让一个道士在你沙驼部中传教三个月,随后你派一支轻骑把他送去回鹘王帐所在的别失八里城即可。”

    沙驼延闻言微微一愣,他虽然算是回鹘人中少有的有几分远见的英才,但他也不觉得让一个道士在部落中传教会让自己有什么损失。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看着呆滞的沙驼延,方翎笑道:“当然,我们双方如今刚刚罢战,信任恐怕是一点都没有的,而为了让我相信你不会一转脸就杀了那道人,你是不是该给我来一份类似投名状之类的东西呢?”

第一百零二章 红薯进京() 
一大早,张角便同沙驼梁一起离开摘星城向不远处的沙驼部营地行去,昨天下午同沙驼延谈判完毕之后,一车烈酒便被方翎派人送了过去,而沙驼梁却硬是被他留在扶风城中住了一夜。

    一夜时间,张角在自己的帐篷里,对沙驼梁进行了一对一的洗脑式传教,以他原先作为邪教头子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再辅以大先知这个职阶赋予他的能力,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位沙驼部的二号人物已经成为了拜月教的虔诚信徒。

    而在通过信仰之书查看过沙驼梁的精神状态后,方翎觉得他甚至有被发展为狂信徒的潜质,而有了沙驼梁这个切入点,张角在沙驼部的传教活动应该也能够顺利许多。

    不得不说,战争和灾荒是宗教发展的黄金时期,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亲人的担忧让百姓们本能地想要寻找一个精神寄托,而拜月教这个扶风城中的唯一信仰也因此成了最大的赢家,磕磕绊绊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发展了五百信徒的拜月教在这仅仅持续两天的小规模战斗中,信徒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猛增了一倍之多。

    而更让人欣喜的是,整个领地的近六千百姓都已经成为了对拜月教有一定认同感的教众,假以时日,只需要招募些传教士继续布道就足以让扶风城中的信徒持续稳定地增加,而在这种情况下,张角也产生了向莽荒进发,开辟新的信仰之地的念头。

    对于张角的开拓精神,方翎无疑是抱有支持态度的,而他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条注定布满荆棘的道路变得平坦顺遂一些。

    望着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在沙驼延亲自迎接下进入了沙驼部的营地,正同方翎一起站在摘星城城头的顾明棠诧异道:“你和那沙驼延谈判谈得可是好,送回了他亲弟弟不光没弄到什么牛羊,反而搭进去一个老道和一车酒?”

    “一点小礼物换沙驼部退回草原深处还是很值的,和平养无限生机吗。”

    顾明棠闻言不由嗤笑一声,两人相识一个多月,这小子有哪一次吃过亏,如今在摘星城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不惜送出礼物也要息事宁人,方翎这番话顾明棠连一个字都不相信。

    而对于方翎的小心思,顾明棠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轻轻摇了摇头道:“总之这事你自己千万要小心,万一这沙驼部去而复返,可就有苦头吃了,用不用我让那两千轻骑在渭水南岸多驻扎一段时间?”

    “多谢大将军一番好意,我用沙驼梁和那一车酒交换了沙驼延的投名状,倒是不用担心他出尔反尔”冲顾明棠拱了拱手算是谢过了他的好意,方翎笑道:“倒是您这一身铠甲是要去哪啊?”

    顾明棠笑眯眯地抖了抖自己的披风:“如今你这里事情已了,老夫身为雁门关守将,擅离职守数日也该回去了。”

    “”有些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这些天顾明棠在扶风城蹭吃蹭喝不知道有多么开心,这么一大早就要辞行,其中原由恐怕没他说得那么简单。

    在方翎狐疑的目光中,顾明棠坚持了半晌还是忍不住笑道:“其实告诉你实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昨夜老夫收到了兵部一位老友的信鸽传讯,你的那一车红薯如今已经快要赶到赤龙城了,这两天随时可能有新的情报传来,老夫不回去盯着心里不安。”

    方翎眉头一挑,如今朝堂之上文武双方关于顾明棠封侯的事正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沈富他们运送红薯的车队进京,赤龙城这一池浑水恐怕能直接炸开,只是可惜自己如今身在关外,这场大热闹终究是看不到了。

    而与此同时,沈富和程竹两人为首的庞大车队也刚好抵达了赤龙城城西的大梁门,两个月前方翎就是从这里出发,赶往千里之外的扶风城。

    而当天他在大梁门边邀月楼下所做的一首定风波也早已传唱大江南北,如今那扇提着定风波真迹的蜀锦屏风也被邀月楼的掌柜夫妻视为珍宝,等闲人难得一观,只是即便如此闻名而来的文人墨客依然络绎不绝。

    此刻沈富和程竹这两个第一次进京的乡巴佬就站在大梁门前,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的人流,满脸都是惊叹的神色,相比之下,程竹只是单纯对百姓的数量感到惊叹,而沈富则出于商人的本能,看着眼前的这座巨城满脸都是发现了一座聚宝盆般的惊喜神色。

    而这两人连同数十辆马车就这么杵在大梁门前不远处,很快便引来了守城天武军士卒的注意。

    沈富也就罢了,虽然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让他清减了不少,但那副心宽体胖的憨厚模样,让所有人看了他一眼便挪开了视线,但在沈富身边不远处,身材精悍的程竹和一众陷阵营的悍卒却让以城门尉老许为首的一众士卒不由皱起了眉头。

    意态慵懒却杀机暗藏,犹如收摄鳞爪的虎豹,仿佛下一刻就要磨牙吮血,大杀四方。

    而能被选拔进上四军之一的天武军,老许当年也是军中一把好手,只是因为帝国承平已久,拱卫京城四门的天武军每天的工作就是维持城门口的秩序,他们上回见血是在什么时候老许已经记不清了,但在看到这些悍卒的第一眼,他心中就不由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那是往昔对于战场的记忆。

    “娘的,边军的杀才啊。”低声咕哝一声,老许将佩刀递给一旁的属下,空着双手走向车队,对于这些百战悍卒自己带不带刀区别不大,也没来由让人心生戒备。

    走到程竹身旁,老许很是客气地唱了个肥喏:“这位将军不知从何而来,此番进京可有兵部的令信在身啊?”

    甲士百人以上非有令不得进京是兵部颁下的铁律,老许扫了一眼这支车队,其中披甲带刀的杀才起码有两百多,这些人如果就这么空着双手赶来,那是万万不能放他们进赤龙城的。

    冲老许回了一礼,程竹从怀里掏出一封加盖了定西军军印和兵部大印的文书递给老许:“某家是定西军所属,奉我家将军之令前来为官家献贡,这车队中十余架插着红旗的马车上装的便是贡品,万万出不得差错,还请将军行个方便,验看时不要伤损了车中的货物。”

    仔细将文书扫了一通,老许闻言忽然微微一愣道:“定西军给官家进贡你们是顾帅麾下?”

    “不错。”

    老许闻言目光顿时玩味了起来,身为天武军军官,他的战力虽然不强但消息却足够灵通,最近这一个月时间,朝堂上文武两大派系为了这位顾明棠大将军封侯事宜吵得不可开交,而在这个时候顾明棠派出麾下亲信进京献贡,其来意就很值得深思了。

第一百零三章 一锤定音() 
拉着程竹的袖子将他带到了城墙边的角落里,老许眼看四下无人,压低了声音问道:“既然是定西军的兄弟那就好说了,这些天,朝中文武大臣为了这事好几次险些大打出手,我天武军将军也因为这事很是吃了顿排头,顾帅选择这个时候上供,莫非这些贡品能助顾帅封侯?”

    “十拿九稳。”

    这些红薯的功用顾明棠从来没有隐瞒过他,程竹说十拿九稳还是谦虚了。

    目光一凝,老许低声道:“兄弟你有所不知,所有贡品都需要经由礼部膳部司的手才能送进大内,但礼部尚书王肃可是反对顾帅封侯的为首几人之一,你在这个时候献贡,我老许用这颗脑袋担保官家绝对见不到这批贡品。”

    程竹闻言不由眉头一皱,先前定西军可从来没有上贡这个说法,他也没想到其中还会有这样的关节,冲老许拱了拱手,程竹低声道:“还请兄台指点。”

    “如今军方诸位大佬都在为顾帅封侯出力,如果兄弟你觉得这些贡品当真能一锤定音,不妨直接去皇城门口问问,皇城司、殿前司的诸位将军会给兄弟你支招的。”

    感激地抱了抱拳,程竹连忙招呼一声,庞大的车队缓缓驶进了赤龙城,而老许也回到城门口继续当值,对于一众属下的询问他始终保持着缄默,只是在无人注意时,脸上才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而就在程竹同沈富分别后赶往皇城门口时,垂拱殿上的早朝也还在继续进行。

    赤云帝国当代皇帝赵祯此刻端端正正地坐在宝座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殿中的一干朝臣。

    登基十余年来,赵祯勤于朝政,虽然对外开拓不足但却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在他的治下,帝国北方、西北边疆的各处防线虽然依然处于守势,但像前朝被莽荒铁骑攻破长城,剽掠天下的惨事却是从未发生过,尤其是在任用了方蓝、顾明棠等一批干将后,帝国边防更是被打造得固若金汤,对外战争屡战屡胜,赤云国威也借此得以宣扬四海。

    生得面容清秀大有文士之风的赵祯皮肤白皙,下颌生了三道清逸的长须直拖到胸前,身穿一件简简单单的赭红色朝服,端坐在龙椅上,自有一股帝皇的风范,只是此刻他微微眯着眼睛,显然没把心思放在朝议上。

    这段时间,无论是每月朔望的大朝会还是每两天一次的早朝,只要君臣双方讨论完了每日的琐碎事务之后,文武两班朝臣便开始就顾明棠封侯之事展开一轮火药味十足的辩论。

    文官封公,武官封侯已经是各自顶尖的爵位,赵祯在位十余年间步入公侯之列的也就只有湮天侯方蓝一人,而顾明棠戍边十余年,功劳苦劳确实都有,但是否足以封侯确实还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只是赵祯没有表态,底下的朝臣自然也就各自发表着意见,尤其是随着同平章事陈平和兵部尚书曹爽这两位文官武将的领袖下场,顾明棠封侯一事也成了文武双方角力的战场。

    相比文官们引经据典,痛陈前朝武将为祸的旧事,一众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武将自然说不出那么多大道理,但他们就是咬死了有功不赏会令天下士卒心寒,却是让这事变得无比的纠结。

    而就在龙椅上的赵祯以为今天的早朝也会在文武双方的相互攻讦中落幕时,一旁司礼太监郭淮快步趋行而来,凑到他身边低声道:“官家,方才殿前司传来讯报,顾明棠派人送来了十余车贡品,如今来人正等在殿外等候。”

    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赵祯皱眉道:“顾明棠这个时候献上贡品是什么意思?命那人将贡品交由礼部膳部司送入大内,打发他回转雁门关吧。”

    见赵祯似乎有些不满,郭淮连忙低声说道:“那人随讯通传说此物虽是献于官家却能泽被苍生,请您务必赏眼一观。”

    “泽被苍生?好大的口气啊。”赵祯闪过一抹感兴趣的神色:“也罢,宣那人进殿,朕便看看这东西是如何泽被苍生的。”

    笑眯眯地应了一声,郭淮朗声喝到:“宣定西军特使程竹进殿!”

    正纠缠地不可开交的文武大臣同时一惊,这个时候顾明棠会派特使进京,其来意可就很值得深思了。

    其中以陈平、王肃为首的一众文官更是眉头一皱,这种意料之外的变数让他们心中不由闪过一抹不安。

    只是无论他们怎么想也无济于事,一行人只能看着程竹抱着一只大瓮走进大殿,对着赵祯山呼叩拜。

    “你就是顾明棠特使?起来说话。”

    赵祯很感兴趣地看着那大瓮中的青翠秧苗:“这便是顾明棠的贡品?仔细说说这东西是如何泽被苍生的。”

    冲赵祯恭敬地一抱拳,程竹朗声道:“此物名红薯,是月前征西大将军派兵援助扶风城子方翎大人时,从渭水北岸一个回鹘部族中缴获而来,据审讯回鹘俘虏得到的口供,将此物切块放入水中培育出芽后转入田土栽种,每亩地产量可达五百斤以上。”

    大殿中的朝臣不由同时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如今虽然高居庙堂,但从前也是通过科举一步步爬上来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有在基层担任扶民官的经历,自然知道每亩地能产五百斤粮食是个什么概念。

    而一旁面色森严冷厉,相比礼部更像是刑部尚书的王肃厉声喝道:“若是顾明棠为封侯位敢行欺君之事,可难逃国法如炉!”

    程竹虽然不清楚王肃是谁,但看他位列文官队列前部也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当下连忙抱拳说道:“这位大人有礼,当日末将在扶风城中曾亲眼所见,这红薯根茎深植地下,重约半斤,若官家及诸位大人怀疑,可将此物刨出一看便知。”

    见龙椅上赵祯点了点头,程竹麻利将那秧苗根茎旁的泥土小心拨开,随后抓着那青翠的根茎猛地一用力,已经将整棵红薯连根拔了出来。

    所有人便看到在那连接着秧苗的根茎上正生有一颗长约半尺,还粘着少许湿润泥土的梭形物事。

    位于武将行列首位的兵部尚书曹真向赵祯告了声罪,亲自接过这秧苗掂量一番,点头道:“刨去泥土和秧苗,此物约重半斤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