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目的,还是在希望星球站稳脚跟。
现在的问题是,此时此刻,谁愿意挺身而出,率领第二支先遣舰队,降临那个凶险万分,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再次建立前进基地。
盖亚没有给出答案。
谁也无法给出答案,任务凶险,而且要跟资源星保持良性互动,因此必须是自愿前往,否则的话,该计划根本无法顺利执行。
星际舰队抵达资源星球的时间,预计在盖亚十年六月,也就是说,还有将近八个月的时间,给全球玩家做出选择。
鉴于星际舰队资源有限,无法承受二次失败,不是谁要去,就能去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出征者必须是现任领主之一。
唯有存活到现在的领主,才有开荒的经验与勇气。
这样一来,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面对这一难题,全球玩家都在问,“谁将挺身而出?”
现存的十二位领主,包括欧阳朔在内,通通保持沉默,没有急着表态,不是说他们胆小,而是此事事关重大,必须想清楚。
鲁莽,从来都不是领主的底色。
…………
十月二十五日,京师。
盖亚突然披露的消息,让整个游戏世界陷入难堪的寂静。
就连打得最激烈的欧洲战场,都罕见地暂时罢战,面对这等前所未有的冲击,领主们也要缓一缓神,好好捋一捋思路。
唯一还在打仗的,估计就是天竺了。
大夏面临的对手是npc王朝,自然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的。
欧阳朔不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帝王,未来之路虽然凭空增添了大变数,但是也不至于让欧阳朔畏惧,停下争霸之路。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扩大大夏在游戏世界的版图,都没有坏处。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领主们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定力与勇气,更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否则的话,注定要被淘汰。
天竺的战事并不激烈,也没有什么变数,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大夏三路大军荡平已经不成体系的阿育王朝。
二十五日上午,捷报传来。
在李靖的指挥下,大夏北路军率先攻破德里城,取得天竺之战的关键胜利。如此,基本意味着,整个天竺已经纳入大夏治下。
剩下的零星反抗,已不足以掀起大浪。
鉴于寒冬将至,没等天竺之战彻底结束,欧阳朔就会同内阁,开始研究天竺的行政区划以及相关的人事安排。
按照此前的规划,朝廷将在天竺囊括的整个南亚次大陆,设立南亚上都护府,也是帝国在海外的第四个上都护区。
原则上,南亚都护区将规划六个行省,其中的三个以旧王朝命名,即阿育行省、孔雀行省以及笈多行省,也是都护区的三大核心行省。
原西疆大都护凤囚凰,调任南亚上都护。
天竺形势复杂,内里势力错综复杂,对大夏的认可程度也比较低,偏偏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兼且人口密集,资源丰富。
想要治理好南亚都护区,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正是如此,欧阳朔一开始就圈定能力出众,曾经当过晋王的凤囚凰,出任南亚大都护一职,替帝国镇守这一要害之地。
守住南亚都护区,基本就守住了整个印度洋。
凤囚凰卸任的西疆大都护一职,由原闽南总督雄霸升任。毫无疑问,这是欧阳朔对雄霸的一次史无前例的重用。
由此,雄霸也成为第一位,非【山海盟】出身的领主,出任都护一职。
欧阳朔这么做,理由有二。
其一,雄霸的能力在那。
很多时候,雄霸自比历史上的曹孟德,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当枭雄,雄霸也曾风光过,只是最终败下阵来。
当能臣,在闽南总督任上干的确实不错,关键是没起什么其他心思。
其二,接机笼络旧有世家之心。
雄霸是世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此番升任,将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欧阳朔对世家子弟,绝不会一棍子打死。
唯才是举!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
除了都护人选,欧阳朔还亲自点了几位大臣的名。
原川南总督赵普,转任南亚上都护府长史,协助凤囚凰处理南亚事务,作为北宋开国功臣,赵普定然能胜任新的岗位。
赵普留下的川南总督一职,则由原梧州郡守,欧阳朔的远房三叔欧阳桓升任。到了此时,欧阳朔在川南的一番人事布局,才算揭开谜团。
早在两年前,欧阳朔就在为欧阳恒晋升川南总督铺路。
川南行省虽然没被划为直隶行省,到底是都城所在地,战略位置非同一般,将其交给一位皇室成员,欧阳朔才能真正放心。
此外,夷州郡守雷梵,升任笈多行省总督。雷梵是山蛮出身,对山地门儿清,治理以山地为主的笈多行省,实在是再适合不过。
湘南总督李善长,调任阿育行省总督。
阿育行省是南亚都护区最核心的一个行省,故而欧阳朔安排李善长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大臣坐镇,也是对南亚都护区的支持。
除此之外,朝廷还从地方郡守中选择两位佼佼者,到南亚升任总督一职。剩下的两个总督名额,则留给天竺本土人士。
至此,南亚都护区的人事安排就已定型。
有凤囚凰这位大才坐镇,统揽全局,有赵普、李善长这样经验丰富的大臣作为中流砥柱,有雷梵这样的帝国老臣,有新晋升的新秀,还有本土人士。
基本齐活!
除了内政规划,帝国拿下天竺之后,军队也要做相应调整。
设立南亚都护区之后,南亚战区的防区将由此前的西康行省,顺势转移至南亚都护区,负责整个都护区的防务。
如此才名正言顺。
于此同时,此前隶属南亚战区的西康建设兵团,此番将转隶至西亚战区,仍然负责西康行省的大开发。
西康行省的防务,则由西亚军负责。
除了陆军,印度洋舰队的总部也将从南洋的狮城,转移至天竺。
东非、天竺、南洋形成一个铁三角,将整个印度洋都框了进去,说的狂一点,印度洋已然成了大夏的后花园。
有此为依仗,印度洋的制海权将牢牢掌控在大夏手中。
可预见的好处之一,就是大夏等于扼守住了波斯湾石油外运的咽喉。不错,阿拉伯帝国跟波斯帝国是盛产石油,但是没有大夏的允许,两王朝的石油只能自用,一克都无法对外出口,除非走陆运。
凭此一点,大夏就有了制衡两大王朝的筹码。
可以说,此番拿下天竺,对大夏而言是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大夏在确立亚洲霸权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除非脑子秀逗了,否则两大王朝不会跟大夏明着翻脸。
尤其是阿拉伯帝国,受限于王朝内部的资源,极度依赖对外贸易,从此以后,怕是要仰大夏鼻息过活。
欧阳朔的预感一点没错。
十一月一日,天竺还没被大夏完全拿下呢,阿拉伯帝国就派出使节团,主动承认大夏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无形中,再次提升了大夏在全球的威望。
消息是鸿胪寺卿张仪亲自赶到御花园向欧阳朔汇报的,彼时的欧阳朔正在湖边垂钓。最近他都养成习惯了,一旦遇到大事,需要一个人安静思考时,就会来湖边钓鱼。
好像这样,心思都能变得澄澈起来。
听张仪说完,欧阳朔脸上并无一丝喜色,反而担心说道:“怕只怕,他们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来者不善啊。”
“陛下的意思是?”张仪一时没整明白。
欧阳朔就是一笑,摆了摆手,“先不说了,朕现在也不确定。”凭直觉,欧阳朔感觉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
阿拉伯帝国不是软蛋,不该这般急急忙忙地跑来献媚,这里面很可能还有其他小心思,比如想将大夏捧的高高的,自个儿好缩在后面,免去被撺掇当“替死鬼”,替人类在希望星球开荒。
后面发生的事情,似乎印证了欧阳朔的判断。
亚洲除大夏之外的三大王朝,好像提前约好一般,盖亚九年十一月三日,波斯帝国正式承认大夏在亚洲区的霸主地位。
次日,罗曼诺夫王朝非常干脆利落地承认大夏的霸主地位。
如此一来,大夏晋升帝朝的第二项条件,正式达成。
整件事情都透着一丝不寻常,尤其是作为一方霸主的罗曼诺夫王朝,完全没理由在这种时候,上赶着来承认大夏的霸主地位。
一旦承认,未来两国在战场交锋,在气势上可就弱了一筹。
不仅如此,一旦大夏获得亚洲霸主地位,是能获得实打实好处的,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三大王朝的金融市场必须对大夏无条件开放。
如此,对大夏币在亚洲的推广,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
这样主动吃亏服软的行径,完全不符合战斗民族的行事风格。
更诡异的事情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非洲区的班图王朝,美洲区的印第安帝国以及欧洲区的凯撒王朝,先后表示对大夏的全球地位表示认可。
就连大夏的死敌暗夜帝国,都表态认可。
这些王朝的先后表态,等于是要将大夏送上“全球第一个帝朝”的宝座。
如果说这里面没有什么阴谋,瞎子都不信。
虽然说这些王朝的表态有先有后,看似杂乱,像是自发行为,但是欧阳朔却是一眼看穿,这是白银之手跟湛蓝徽章在背后悄悄发力呢。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夏,让欧阳朔当这个替死鬼。
可以想见,一旦大夏率先晋升为帝朝,他们再在暗中好动舆论攻势,大造声势,那么很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引发一场舆论狂潮。
人都是自私的。
全球玩家即便看破两大组织的阴谋,怕也是会装聋作哑,顺水推舟地让大夏接下这个重任,挺身而出,当一回人类的大英雄。
等到那时,被彻底架住的大夏,就是不想“出头”,也必须出头了,理由很简单,“大夏是全球第一,义不容辞嘛!”
一场大风暴,突然向大夏席卷而来。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舍我其谁()
面对突如其来的算计,大夏朝野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作为当事人的欧阳朔,却很镇定,丝毫不理会外界的纷扰。
十一月十五日,京师。
天竺之战已经接近尾声,在群龙无首,基本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大部分阿育王朝大军非常明智地选择投降,接受被灭国的事实。
零星的反抗,已经溅不起什么浪花。
以凤囚凰为首的一干要员,已经赶往天竺赴任,配合军队接收城池,稳定民心,以期尽早让南亚都护区走上正轨。
皇宫。
上午十时许,内阁首辅姜尚,会同内阁阁老兼资政阁掌印学士张良,两位帝国一等一的重臣,不请自来,携手觐见陛下。
“陛下,最近的风向,对帝国有些不利啊。”姜尚有些担忧。
张良附和道:“不错,这背后定有幕后黑手在推动。”
欧阳朔闻言,似笑非笑地问道:“两位爱卿,真是这么想的?”那一双眼睛,清澈如深渊,眼光逼人,似乎能穿透人心。
“这……”
姜尚跟张良面面相觑,神情冉然。
他们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又都是智人,看问题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以上观点不过是朝野议论的主流观点。
两人前来,正是想探一探陛下的底细,没想到被陛下一眼看穿,还是有些尴尬的。
“陛下圣明!”
两位也算是老狐狸,恭恭敬敬送上一个马屁。
欧阳朔也不绕弯子,起身来到全球地图之前,悠悠说道:“帝国由最开始,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山村,发展到眼下幅员万里,子民亿万的全球帝国,绝非朕一人之功劳,而是民心所向,军心凝聚以及群臣之功。”
“朕崛起于草莽,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机缘所赐,可谓风云际会。”
顿了一下,欧阳朔接着说道:“因此,不管外界如何运作,如何喧嚣,此番前往希望星球开荒,朕都是义不容辞。”
“这是时代赋予朕的职责,无法推脱,也不愿推脱!”
欧阳朔这番话,完全发自肺腑。在希望城被凶兽攻灭的那一刻,欧阳朔就有一股冲动,体内热血上涌,很有当初降临荒野时的豪情壮志。
他倒是想看一看,希望星球到底是怎样一个龙潭虎穴。
欧阳朔从不是短视之人,他太清楚,这第二次前往希望星球建立前进基地,对星际舰队,乃至对人类这个种群,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种群存亡面前,个人的得失实在算不了什么。
不是欧阳朔狂妄,放眼全球,最适合执行这一任务的,非欧阳朔莫属,如果让其他领主前去,他还不放心呢。
或许,这就是宿命。
姜尚跟张良听了,神情动容,齐齐躬身行礼,“陛下仁慈!”
两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此番前往希望星球开荒,大夏团队是最合适的团队,本就该拿出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来。
遮遮掩掩,显得太小家子气。
欧阳朔摆了摆手,让两位大臣坐下,收敛情绪,笑着说道:“所以啊,这次的风波不是危机,而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怎么利用好,还有赖诸卿出谋划策。”
白银之手跟湛蓝徽章,既然要当一次幕后黑手,欧阳朔自然乐得顺水推舟,借此机会,一举将大夏晋升为帝朝。
此前欧阳朔还在操心,如何赢过道森皇朝,率先获得全球王朝的认可呢。
欧阳朔要让两大组织知晓,什么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记住一点,民心可用,舆论可因势利导。”
“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姜尚跟张良领旨。
“朕的态度,暂时不要对外宣扬,坚持一个原则,不回应,不否认,不承认。”欧阳朔叮嘱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