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朔皱眉说道:“常规兵团仅十万大军编制,可守不住诺大一个北疆。”
“兵团编制并无定制,微臣建议,将顽石军团、豹韬军第四军团以及正在组建的滨海舰队,悉数编入北疆兵团,整编为一个大兵团,镇守北地。当然,滨海舰队仅在战时划归北疆兵团指挥,日常训练仍然归海军司令部领导。”
欧阳朔赞赏地点了点头,杜如晦的治军思路倒是跟现代军队“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做法不谋而合,看来这位军务大臣平时可没少在兵法上下功夫。
大夏需要的也正是杜如晦这种懂得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与时俱进的治世能臣,而非那些固守传统,抱着老一套顽固不化的腐朽之臣。
也正是如此,大夏相比历朝历代都决然不同,这不仅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王朝,也是一个与时俱进,海内百川的无比自信的王朝。
自建立领地初始,到如今之大夏,欧阳朔都不改初心。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已然由西南大学堂,扩散至大夏王朝的各个领域,成为王朝的精气神以及内在特质。
唯有这种特质,才能真正支撑起这个不断扩张的庞然大物。
将一种超然的特质渐渐渗透进整个王朝,跟着王朝共同进步,一步步淬炼自己,磨炼品质,与王朝同呼吸,这才是欧阳朔成功的秘诀。
欧阳朔称之为“王道”,一种对旧有王道的全新阐述。
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看清大夏王朝迅速崛起于荒野的真正原因。
……
“这样。”欧阳朔再次拍板,定下具体的改编方案,“原豹韬军第四军团,改编为北疆兵团第一军团;原顽石军团,改编为北疆兵团第二军团。”
“原豹韬军第四军团军团长陈玉成,擢升为北疆兵团兵团长;原豹韬军第四军团第一师团师团长张郃,擢升为北疆兵团第一军团军团长;原顽石军团军团长桓冲,调任北疆兵团第二军团军团长。”
对正在组建的滨海舰队,欧阳朔也有安排,“原崖山舰队总兵蔡瑁,擢升为滨海舰队水师副提督,署理滨海舰队军务。”
滨海舰队的组建本就由蔡瑁负责,欧阳朔趁势给这位大夏海军功勋将领升了一级,至于蔡瑁将来能不能再次晋升为水师提督,还有待考察。
杜如晦一一记下,问道:“王上,豹韬军那边怎么安排?”
“原豹韬军第三军团第一师团师团长曹洪,擢升为豹韬军第四军团军团长。第四军团的兵额,待西南战场全部结束之后再统一配置。”
张郃、曹洪两位三国将领,此番一一得到晋升。
三国将领中真正顶尖的名将,尤其是擅长指挥作战的确实没几位,可架不住三国将领胜在数量庞大,着实解了大夏的燃眉之急。
可以预见,三国系将领必将在大夏军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大夏不断扩军,而变得越发明显。
听王上说统一配置兵额,杜如晦脸上的表情着实不轻松。杜如晦粗略统计了一下,数**战下来,大夏预计将一次性收获数十万大军。
东川郡一战,最终收拢的战俘在七万左右。
蜀地眼下已经收押了十五万战俘,待平定汉中郡,怕是又有一批新战俘。
川北行省既有归附大夏领地的领地大军,又有攻打其余领地的战俘,具体数额还没统计出来,预计在十八万上下。
再就是湘南行省,除彩云城的两个野战军团,还有李牧统领的十一万大军,再算上归附的领地大军以及战俘,总数怕是在三十万以上。
再有就是六万羌族大军,也要纳入大夏军体系。
整个算下来怕是要新增七十余万大军,抵得上两个集团军,这就非常恐怖了。就算扣除各部战损,最终的数目也将非常可观。
如何整编这支数目惊人的部队,已然成了枢密院眼下最核心的工作。
想到这,杜如晦又怎么轻松的起来。
当然,姜尚领导的内阁同样不轻松,此番一次性拿下三大行省,且不说几次官吏,仅三位总督、十五位郡守,数量更大庞大的知府、县令,以及其余重要属官,总数就在一千人上下。
仅此一次,怕是就要将大夏好不容易储备起来的后备官吏消耗一空。
除此之外,内阁还要主持对三大行省的行政区划以及官员考核工作。选哪座城池为行省治所,哪座为郡、府、县治所,各府如何规划,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再加上对原有官吏的筛选、考核以及重新任命,一项项工作焦头烂额。
眼下的内阁已经会同四大院,天天忙的连轴转,每每工作到深夜。
此番拿下三大行省,虽不至于说是蛇吞象,兼且大夏人才储备也已颇有底蕴,可一番扩张下来,大夏也不得不停一停,好好消化一番,否则后患无穷。
别的不说,仅是要消除【炎黄盟】在三大行省的暗线就要下一番大工夫。蜀地就不用说了,诺大的风家在蜀地经营数载,内里关系盘根错节。
风家虽然撤了,可风家的影响力依然无处还在。
昨天前线就来报,张辽军团扫荡巴东郡过程中可没少遇到反抗,或是明目张胆,或是口蜜腹剑,各种手段不一而足。
故而真要理顺蜀地,绝非一件轻松之事。
川北行省跟湘南行省同样不简单,两大行省早早组建了城邦,无论是【炎黄盟】还是大夏,都在其间长期展开渗透行动。
眼下明面上的毒刺是拔除了,可暗地里的毒瘤却没那么容易清除干净。
再加上城邦以及诸位领主或大或小的影响力,两个行省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也不知还藏着多少汹涌暗流。
不将这些隐患一一剪除,大夏在三大行省的统治就不算稳固。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山海卫在暗中发力,也要朝廷任命的总督、郡守、知府等官员配合,更要朝廷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施民以利,以安民心。
只有稳固了民心,朝廷才能真正放手施为。
在此期间大夏王朝将以稳定为先,不宜再起干戈,再生事端,需要安安稳稳地休养一段时间,完成内部的消化与整合。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欧阳朔没有同意韩信继续攻打丹阳城的计划。
十月十八日,几乎就在邯郸城大军撤离彰武郡的同时,丹阳城侵入湘南行省的两个野战军团也连夜撤离湘南行省,回到领地。
等于是说,春申君已然将湘南行省拱手相让,不愿再涉足其中。
丹阳城的奇怪举动,自然引起欧阳朔的注意,如此果断的撤军完全不像春申君的风格,其中必定有什么缘故。
欧阳朔原本还打算趁彩云城投降的消息还没传出去,密令韩信率部越过宝庆郡,直取长沙郡,配合李牧大军将丹阳城大军留下。
丹阳城总计就四个野战军团,一旦损失两个,欧阳朔就有信心让豹韬军继续北上,一举扫灭丹阳城,再斩去【炎黄盟】一臂。
哪里想到,还没等欧阳朔拟定的计划实施下去,丹阳城大军就先撤了。
这不得不让欧阳朔起疑。
欧阳朔首先怀疑的,就是彩云之南在背后通风报信。无怪欧阳朔这般想,彩云城投降之事本就机密,春申君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该这么快就知悉。
只是眼下欧阳朔还没掌握令人信服的证据,不好立即发作彩云之南,以免引起其他投诚领主诸如西门大官人、古痕萧等人的误会。
欧阳朔可不愿落下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坏名声。
只是对彩云之南的防备是少不了的了,欧阳朔已经准备将彩云之南调到一个无关紧要的郡去任职,再安排山海卫秘密调查此事。
一旦查明真相,就是彩云之南伏法之时,欧阳朔断不能容许王朝之内还有怀有二心者。
第九百六十四章 盘点()
十月二十日,大夏王朝对外公布《北疆行省总体调整方案》。
消息一出,引发诸般揣测。
大夏又是设立行省,又是组建兵团,扎根北地之意已经昭然若揭,再联想到前几天邯郸城的主动撤离,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难道说大夏已经开始打【炎黄盟】根基之地的主意了?”光是想想,都让玩家兴奋不已。
有人更是大胆揣测,“中国区或许真的会诞生天下一统的庞大帝国。”
大夏能否成功效仿大秦,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谁也无法断定。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大夏的强盛。一时间,申请到大夏定居的玩家越来越多,尤其以大理、泉州以及成都三座王城的玩家最为积极。
大夏人口迎来新一轮的暴涨,初步预计,将有三百万到四百万冒险玩家在这一轮移民浪潮中定居大夏。
刚刚拿下三大行省的大夏,也正需要再引进一批冒险玩家。
…………
十月二十二日,随着彩云城投降,丹阳城撤军,湘南行省率先平定,韩信率领的豹韬军跟李牧大军,在长沙郡胜利会师。
两位神将曾在桂平关有过一番交锋,此时见面,自然心情复杂。
尤其是对李牧而言,既有即将在大夏施展才华的期待,也有对大夏军能否接纳他的担忧。别的不说,山蛮战士怕是对李牧心有隔阂。
第一次桂平关鏖战,山蛮死伤惨重,壮烈牺牲者不知凡几,这个伤疤没那么容易抹平。只是彼时各为其主,倒真不好指责李牧什么。
韩信身为豹韬军统领,心胸、眼界自然跟普通山蛮战士不同,他深知王上非常器重李牧,自然要主动帮助李牧消除隔阂,渐渐融入大夏军体系。
两位神将的第一次见面,气氛倒还算融洽。
…………
十月二十五日,川北行省跟着平定。
马超军团跟张须陀军团兵分两路,在西门家族的指引下,在其余归附大夏领主的支持下,一路攻城拔寨。
有了带路党,大军所过之处,诸领地望风而降,简直是所向披靡。
尤其是在彩云城投降,丹阳城撤军之后,还在负隅顽抗的川北行省领主真正绝望,知道【炎黄盟】再也无力介入川北大战。
如此一来,投降者越来越多。
前后不过半个月时间,川北行省就悉数纳入大夏王朝治下。
因为战争太过顺利,少有激烈大战,大夏军队没来得及对川北行省来一次军事上的肃清,投降派中有不少违心之人,为将来的治理留下大隐患。
到底是福还是祸,一时还真不好立即下结论。
…………
就在同一天,罗士信军团以及萧朝贵军团,会同六万羌族大军,一路急行军,穿越山林密布的羌郡,突然出现在汉中郡西面,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坐落在汉中郡西面的,正是红原城。
当天下午,汉中郡三大领地之一的红原城就宣告沦陷。
十月二十七日,汉中郡中部领地珉城跟着沦陷。得到消息,汉中郡东部领主青青萧风不再做无畏的反抗,干脆利落地选择了投降。
到了此时,就算青青萧风向蜀汉王朝申请庇护,蜀汉禁卫军也无法赶来增援,盖因要从成都赶到汉中郡,光是在路上行军都要两三天时间。
如此,仅仅三天时间,汉中郡就全郡沦陷。整个作战过程,毗邻巴东郡跟汉中郡的落叶城,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觊觎之心。
盖因拿下三大行省之地的大夏,强大的让人心寒,飘零幻根本不敢在此时起什么心思,就怕大夏以此为借口,直接攻入落叶城。
真要那样,才叫得不偿失。
连战连败,【炎黄盟】上下充斥着一片萧索之意。
…………
随着汉中郡被拿下,整个西南大战也正式落下帷幕。得到消息,落凤城、西楚跟着解除了边境对峙,部队回归常态。
奉命赶往顽石城的吕布军团,日前也已撤回山海城。
至此,这一场持续两个余月,波及整个荒野的史诗大战终于告一段落。
大战刚一结束,各大媒体就来了一番全面大盘点。
毫无疑问,最终的结果是【炎黄盟】损兵折将,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能挽救剑侠城覆灭的命运,还白白搭进去十五万精锐部队。
邯郸城不仅丢了半个彰武郡,西面还窜起一位“势均力敌”的邻居。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只是以大夏在北疆行省的布置,邯郸城根本无力拔掉这颗棋子,就算再怎么不舒服,也只能咽下这口恶气。
据悉,就在大夏公布《北疆行省总体调整方案》的当天,帝尘将自个独自关在书房“面壁思过”,一呆就是一整天。
次日一早,帝尘就召集文武大臣,宣布新一轮的扩军计划,而为了补足因募兵而出现的人口缺额,帝尘不得不再次招募大量玩家到邯郸城定居。
丹阳城攻打湘南行省的军事行动虎头蛇尾,不仅没取得战果,反倒让外界看到丹阳城内在的虚弱,被媒体评为“银样枪头”。
中看不中用。
而几乎就在邯郸城宣布扩军的同时,丹阳城、霸王城、赤血城、落叶城以及修罗城,无一例地宣布扩军。
【炎黄盟】成员意识到,倘若不趁着大夏“消化猎物”的时机,完成新一轮扩军,等到大夏这头巨兽再次出来觅食,就是【炎黄盟】遭难之时。
为此,五大家族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一切资源跟人脉,开出大量优惠条件,以此来大规模招募玩家到领地定居,填补人口缺额。
在这一点上,平民出身的飘零幻就显得非常尴尬。
落叶城既要面临大夏的直接威胁,又没有能力招募到大量玩家,而且就算招募到,以飘零幻跟他的团队之能也管不住。
最终的结果是飘零幻只能强行征兵,一度将领地军民比例提升至一比九,如此也为落叶城未来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帝尘等人的主意很定,在领地面积无法扩张的情况下,既要完成扩军,又不影响领地运作,走上“穷兵黩武”的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