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啊,敌军杀过来了!”
军士甲丢下辎重,像只兔子样往前窜。
“来了多少人?”军士乙问。
军士甲答:“起码五千!”
“什么五千?至少上万!”军士丙信誓旦旦。
“这么多,那赶紧逃命吧!”
军士乙吓得面无人色,丢下辎重,跟着逃命。
个个士卒就像群受惊的兔子,个劲地往前窜。
恐慌情绪就像多米诺骨牌样,不断往前传递。
在此过程中,敌军数量也在不断滚雪球,先是五千,再是万,跟着是两万,到后面直接传到十万大军。
“十万?敌军个军团也才七万啊,哪来的十万?”军士丁质疑。
军士丙再次信誓旦旦:“这你就不懂了,山海城可不止个第二军团。”
“兄弟说的有理。”
军士丁听,也不管合不合理,总之赶紧逃进威武关总是没错的。
还没进关的大军乱成团,期间生的踩踏、群殴、兄弟背叛等“恶**件”不计其数,仅仅是被自己人踩死的士卒就不下五百。
直到此时,已经进关的颜良才现情况不对劲,问道:“怎么回事?”
“回禀将军,敌军杀过来了。”副将回报。
“来了多少人?慌成这样!”
“十,十万!”
副将结结巴巴,显然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相信这个情报。问题是,只要是逃进关的士卒,都宣称敌军多达十万之数。
个个信誓旦旦,神情恳切。
那虔诚度,怕是军官说出个“不信”,他们就要跳下城楼,以示清白。
“啪!”
声脆响,脾气火爆的颜良早就憋着肚子气,这会儿终于忍不住,鞭子抽下去,将副将打得鼻青脸肿。
“混账东西。十万大军?说笑话吗?这也能信?!”
颜良可不是傻瓜,他根本就不信敌军会傻到出兵十万,在狭窄的山路上起进攻,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副将的愚蠢,彻底点燃了颜良的怒火。
“将军恕罪!”
副将不敢辩驳,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
“蠢才!”
颜良见不得这样的懦夫,又是脚下去,“滚!”
修理了副将,颜良顺势登上城头,举目向山道望去,神情瞬间凝重。
延绵的山道上,联军已经彻底乱做团。
敌军骑兵在山道上肆意驰骋,就像割麦子样,收割着联军的生命。已经乱作团的联军,没有丝战意,个个只想着往前逃命。
两侧的山麓上,随处可见正在逃命的联军士卒。
“将军,要不要安排大军下去接应?”令位副将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颜良摇头,“没用的。山路狭窄,现在出兵,逆向而行,挡住他们的撤退之路,只会加剧军士的恐慌情绪,于事无补。”
“说不定还会引更大的恐慌。”这句话,颜良没有说出口。
“那,该怎么办?”
颜良神情冷酷,“再等半个小时。半小时之后,立即关闭城门。”
“诺!”
副将心中颤,不敢反驳。
不怪颜良冷酷,他虽不信敌军出动了十万,到底还是拿捏不住敌军数量。万被敌军借此机会冲入威武关,那就乐子大了。
慈不掌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轰隆~~~”
半小时之后,威武关城门缓缓关闭,决绝而坚定。
扇城门,隔绝了两个世界。
进门者得救,没进者就像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些好不容易逃到城下的军士,却被无情地挡在城门之外,个个神情绝望,绝望中又夹杂着疯狂跟愤怒。
种被抛弃的绝望,在战士心中蔓延、生根。
“开门,快开城门!”
“开门呐,放我们进去!”
“将军,救救我们!”
无论军士如何苦苦哀求,颜良都无动于衷。
相比宣武关,威武关只驻扎着两万军士。因此,作为西门大官人麾下将领,颜良率部抵达威武关,立即接下关隘的指挥权。
威武关守将连个屁都不敢放。
且不说其他,西门大官人可是【川北城邦】第领主,真正的巨擘。
颜良不松开,没人敢去开城门。
就这么会儿功夫,陈玉成已经率部冲击到威武关附近,眼见城门关闭,心中阵冷笑,敌人的反应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停止前进。”
陈玉成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谨记章邯的嘱咐。
“刷”的下,几乎没什么战损的五千精骑,即便是在混乱的战场,依然整齐划地齐齐停住。
此等强悍素质,实在是联军望尘莫及的。
“传令下去,投降不杀!”
陈玉成跟着下令,却是看出城外的联军已经跟主力部队离心。
“诺!”
瞬息之间,上百轻骑越众而出,四处散播招降之令。
联军士卒听,既然上面将城门都关了,还谈什么忠诚,干脆不作二不休,直接选择了投降。
有人带头,就跟更大的人加入。
时之间,投降者不计其数。到了后面,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军士,眼见周围的战友都投降了,吓得心中颤,结结巴巴地跟着投降。
他们真担心,再拖下去就会被周围的战友给绑了,送过去邀功。
与其如此,还不如跟着投降呢。
早就听说山海城大军待遇远强于他们,那还有什么还犹豫的呢?!
城头之上,颜良见了,脸色更加难看了。
这天,对颜良而言,委实有些煎熬。
…………
陈玉成不敢耽搁,也无意去挑衅城头联军,稍稍收拾下,就押着上万降军,浩浩荡荡踏上归程。
此役,陈玉成仅凭五千精骑,杀敌六千余,俘虏万,可谓立下大功。
就是下令追击的章邯,怕是也想不到会取得如此辉煌战果。
陈玉成这员小将,战成名!
第七百五十二章 最后通牒()
陈玉成押送战俘回到宣武关时,宣武关沦陷的消息已经传播开来。 还在韶州郡巡查的欧阳朔专门致函军务总署,对陈玉成进行特别嘉奖。
拿下宣武关,豹韬军并不满足,两大军团同时做出咄咄逼人之势,随时都可能进击桂林郡侧的威武关以及新的桂平关。
有了p1型火炮协助,两大关隘的沦陷只是迟早之事。
…………
【川北城邦】跟【湘南城邦】得到消息,就没有这么淡定了。
山海城刚刚以闪电战拿下【岭南城邦】,气势正盛,兵锋正锐。两大城邦作为山海城的邻居是战战兢兢,担心不知哪天,战火就燃烧到他们领地。
只是山海城摆明了是想先解决【云南城邦】,才让他们获得丝喘息之机。可就在这种敏感时时刻,山海城突然拿下宣武关,实在让人心惊。
两大城邦的领主们为此再次聚到起,共同商议对策。
“山海城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又要玩次声东击西,他们的真实目的竟是已经瞄准我们两大城邦了吗?”领主们胆战心惊。
“不可能。以山海城现在的兵力,没可能同时跟两大城邦宣战。”
“那,如果山海城的目标是我们其中的个呢?”
“……”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诸位领主面面相觑。
两大城邦的领主互相看着对方,眼中有些意味难明。
大厅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如果山海城真要是二选的话,他们自然希望山海城选择的下手目标是对方,而不是己方。
【川北城邦】的领主,就更是心惊。
毕竟第二军团袭击的,正是他们麾下的联军。
就在此时,有人站了出来,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可能的,山海城绝不会在此时向我们开战。”
“何以见得?”
诸位领主看,见说话的是谋圣张良,不敢怠慢,虚心求教。张良之能他们可是见识过,无不叹服。
当此之时,两大城邦也确实需要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因为时间不对,地点不对,战法更不对。”张良连说了三个不对。
“先说时机。此时正是山海城整编大军之时,新增的三个军团还没成型。这种时候匆匆宣战,不是愚蠢吗?完全不符合山海城的行事风格。”
“再说地点。在拿下【岭南城邦】之后,山海城大军大可从韶州郡直接进攻湘南行省,或者从昆明郡进攻川北行省。如此,何苦吃力不讨好,偏偏选择桂林郡这样个中间地点,打草惊蛇呢?!”
“最后就是战法了。纵观山海城历次战役,每次大战都是各集团军协同作战,此次出击的仅仅只是豹韬军第二军团。就连第军团都没有配合第二军团,顺势进击桂平关。他们真要是准备攻打我们,绝不会如此。”
“更加诡异的是,第二军团没有乘胜追击,举拿下威武关。也就是说,对方拥有攻打要塞的利器,却止步不前。这还不奇怪吗?”
张良环视诸位领主,坚定说道:“所以说,山海城绝不会在此时开战。”
话音刚落,诸位领主不觉鼓掌,个个神情振奋,就像突然放下心中的千钧重担般,下放下心来,扫此前的阴霾。
“说的好,太正确不过了!”
“没错,定就是这样,先生说的再正确不过了!”
诸位领主不吝献上他们的溢美之词,神情恳切。
此种心情,着实能够理解。
当宣武关沦陷的消息传来,试问在座是哪位领主不惊慌失措,个个感到前景黯淡?!
唯有真正经历了战争,他们才真切感受到,心中对山海城究竟有多大的恐惧。不知不觉,山海城已经成了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稍稍缓过神来的领主,再次恳切地请教张良,问道:“先生,既然山海城无意开战,那他们这次拿下宣武关的目的是什么?”
张良神情复杂,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对方应该是想收回桂林郡。”
“……”
诸位领主现,他们竟然无法反驳。
年之前,他们拿下桂林郡时,未尝没有得意。哪里想到,仅仅年时间,山海城已经强大如斯。
原本美妙的桂林郡,下成了烫手山芋。
“那,还给他们吗?”有领主小心翼翼地问道。
“还什么还!现在我们已经是死敌了,眼巴巴地还回去,不嫌丢人吗?”张良还没说什么呢,已是有领主提出异议。
“呵,你不还,人家就不会自己取吗?等到那时,山海城大军杀进桂林郡,我们拿什么去抵挡,难道真的要跟山海城全面开战吗?”位【川北城邦】领主反驳道,神情不屑。
“开战就开战,它还能拿下我们两个城邦不成?”
“哼,说的轻巧,你忘了【岭南城邦】是怎么覆灭的吗?”
……
诸位领主就此争论不休,闹得不可开交。
偏偏彩云之南、西门大官人等大佬又没明确表态,张良作为谋士,这种时候就更没有言权,整个场面就此僵持下来。
最终还是闹得不欢而散。
************
就在两大城邦惊疑不定,意见不统时,二十四日,南疆都护府鸿胪寺派遣使节团,出使两大城邦,带去君上欧阳朔的最后通牒。
欧阳朔宣告两大城邦:
年前,两大城邦乘人之危,以不光彩的手段拿下桂林郡。时隔年,山海城准备收回桂林郡,还望两大城邦不要做无畏的反抗。
倘若两大城邦愿意和平交回桂林郡,则山海城不仅既往不咎,还愿意跟两大城邦和解;甚至还愿意开通两大城邦的贸易渠道,允许两大城邦的商队通过山海城开辟的海上贸易渠道,开展远洋贸易。
如果拒绝交出桂林郡,山海城大军将坚决捍卫领地荣耀,以武力强行收回桂林郡。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还请两大城邦不要怀疑,山海城捍卫领地荣耀的决心。
到底如何选择,还望两大城邦在三天之内,给山海城个答复。
……
此通牒软硬兼施,萝卜大棒起上。
用彩云之南的话来说就是:“实在无耻至极!他们攻打【岭南城邦】就合理合法,换我们拿下桂林郡就是不光彩手段了?简直岂有此理。”
张良听了,却是皱眉。他的这位主公难道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作为位领主,尤其是荒野领主,“无耻”也是种美德吗?
山海城能够意识到时刻将自身置于道德制高点,本就是种高明手段。
如果是寻常百姓这么说还情有可原,但彩云之南可是位荒野大领主啊,说出这样的话,不是显得幼稚,让人笑话吗?
山海城的这招,实在是高明至极。
正如张良预判的样,山海城根本无意跟两大城邦开战。此前占领宣武关的军事行动,不过是在为这次的使节团做铺垫。
其真正目的,就是想兵不血刃地顺利收回桂林郡。
如此来,不仅洗刷了丢掉桂林郡的耻辱,还能借此举稳定北境,为接下来的云南大战,扫除个定时炸弹。
更重要的是,还能在两大城邦心中,埋下山海城无可抵挡的种子,为将来攻打两大城邦,建立心理上的优势。
如此,可谓举三得。
现在的山海城,才算真正有了荒野霸主的气度跟雏形,解决问题不再过分依仗武力,而是各种手段并用,纯熟至极。
相比之下,两大城邦还在闹内讧,根本就不够看。
张良对彩云城,对【湘南城邦】的前景,是越的不看好了。只是既然上了这条船,他就轻易不会下船。
要沉,也要跟着大船起沉下去。
至于通牒中提到的和解以及开通商贸渠道,张良虽然不甚明了,想也知道,山海城在里面必定是埋下了伏笔的,绝不会像表面看去那般简单。
偏偏就是这样个“诱饵”,两大城邦的领主们很难拒绝。
是人,都会有鸵鸟心理,领主自然也不例外。既能跟山海城和解,不用心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