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全球在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耳房、偏房、跨院、抱厦错落有致。

    面积之大,院落之多,让欧阳朔这位主人都有些迷糊。

    以垂花门为界,廉州侯府划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正殿、文华殿和武英殿为核心,三座大殿的功能,跟此前的院落基本一致。

    欧阳朔搬出文华殿,外朝专门建有一座雅致的院落,作为他的书房,也是他未来的办公处所,不用再跟诸位署长挤在一起办公。

    内廷,欧阳朔除了居住的院落,还建有专门供他习武的校场。

    武英殿,除了进驻禁卫旅,还专门分出一间院落,供白起等将领办公。作为上将军,白起平日不在军营的话,就在此处理军务。

    总而言之,晋级之后,廉州侯府的功能真正趋于完善,章法有度。

    晋级之后,领地势必要掀起一场军政变革。

    军事上,随着白起的上任以及三大师团的组建,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调整,最多也就是城卫旅以及特种部队的组建。

    关键,是政治架构的调整。

    当天下午,欧阳朔召集范仲淹、田文镜以及崔映柚三位署长议事。

    议事的地点,选在欧阳朔的书房。秘书郎柏南浦给三位署长沏茶之后,识趣地离开书房,在门外守候。他知道,此次议事不同寻常。

    让柏南浦感到疑惑的是,五位署长中,军务署长葛洪亮和物资储备署长沈追都没有接到议事的邀请。如果说葛洪亮作为半个军方人物,不参加此次议政还说得过去,但是为什么沈追没有获准参加呢?!

    难道沈署长遭到君侯的冷遇?柏南浦打了一个寒颤,不敢再细想下去。

    欧阳朔丝毫不知道,他的一番举动,被秘书郎揣摩出无数的版本,就算知道,恐怕也没心情理会。他现在的心思,全都集中在这次政治架构调整上。

    “对于领地未来的政治架构,谈谈你们的看法!”

    范仲淹三人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们知道,领地每一次越阶晋级,君侯都会有一番大手笔。不同的是,君侯此次没有直接抛出改革方案,而是想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君侯要他们说说,那就必须得说说,而且还必须得说出个门道来,否则的话,怎么配身居高位。

    范仲淹率先发言:“微臣认为,调整政治架构,首要一条,就是要将廉州侯府跟山海城分离开来,以此突显廉州侯府的中央权威,理清从属关系。”

    此前,山海县跟廉州侯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共用一套治理班子。晋级之后,山海城只是领地治所,再这么搅在一起,就显得不合时宜。

    “倘若分离廉州侯府和山海城,那么山海城跟天风县等附属领地,又是什么关系呢?”欧阳朔不置可否,抛出下一个问题。

    “既然要分离,就要分的彻底。附属领地的说法,也要改一改。微臣建议,在领地内实施郡、府、县三级治理体系,以此理清互相之间的从属关系。”

    欧阳朔眼前一亮,感兴趣地说道:“再说详细一些!”

    “整个山海领,可以划为一个郡,暂时就叫山海郡。廉州侯府,相当于节度使府,掌管山海郡军政大权。山海郡以下,设立若干个府。西部,以天风县为中心,可设立天风府,治所设在天风县,下瞎永夜、广水二县。中部,以山海城为中心,可设立山海府或者叫京兆府,治所设在山海城,下瞎泅水县和友谊县。东部,友谊、固山两县,也可暂时设立一府。”

    “北海县怎么办?”映柚问道。

    “北海县位于廉州盆地之外,地理位置独特,可单独设立一府。”

    欧阳朔点点头,道:“希文的规划,我大致认同,补充三点。其一,领地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一统廉州盆地。因此,做行政区域规划的时候,应该以廉州盆地为蓝本,将整个廉州盆地,设为廉州郡。其二,天风县既然作为天风府治所,就应该更名为天风城,以此类推。其三,一郡之地,不宜设立太多的府,四个左右,最为适宜。未来的廉州郡,东南西北中,设立五府足矣。因此,北海县可更名为北海城,由廉州侯府直辖,但是不单独开府。”

    “君侯圣明!”范仲淹由衷说道,“山海府的称谓,还请君侯裁决。”

    “就叫山海府吧!”欧阳朔没有好高骛远。

    “诺!”

    范仲淹说完,田文镜起身,道:“关于山海府,微臣有个想法。”

    “哦?”欧阳朔知道,田文镜平时寡言少语,一旦发声,必有好计。

    “山海城、泅水县以及友谊县三座城市,成品字,镇守在廉州盆地南面,互相靠的极近,加上联通三城的桥梁已经竣工,说是三城,莫若说是一座巨城。因此,微臣建议,干脆撤去泅水县和友谊县,将三城融为一体,统称山海城。如此巨城,方才配得上领地治所的地位。”田文镜果然语出惊人。

    欧阳朔点头,田文镜的设想,跟他当初规划两座附属领地的想法不谋而合。唯有如此巨城,才配得上未来建国的都城。

    “好,就照仰光的设想办理。”

    三人一番合计,基本解决了领地上下层级的架构问题,剩下的具体工作,自然还是交由行政署来处理。

    欧阳朔的设想,还不止于此,接着说道:“除了郡县的改制,廉州侯府的架构,也要调整一下。”

    范仲淹和田文镜对视一眼,心中一颤,他们的政治嗅觉何等敏锐,立即将此事,跟缺席的沈追联系到一起。

    果然,欧阳朔要对物资储备署动刀,道:“晋升郡城之后,物资储备署的存在,已经不合时宜,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本侯决定,正式解散物资储备署,其下设的盐田司、物资司以及车马司,另行安置。盐田司划入北海城管辖,北暮盐场同样划归北海城,利润按比例上缴财政署。”

    欧阳朔放开领地财政最大的功臣——北暮盐场,正是自信的表现。北暮盐场独立支撑领地财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

    “物资司解散,掌管的伐木场和采石场,划归地方管辖;掌管的采矿场,划归军务署战备司管辖;掌管的粮仓和狼山矿场,划归财政署产业司管辖。其余的物资,全部下放给商人,不再专管专营。”

    “车马司解散,掌管的疾风谷军马场,划归战备司管辖;掌管的车马行和码头,划归产业司管辖;同时放开车马行、商船的专营,允许商人投资。”

    欧阳朔的一番调整,不仅精简机构,而且进一步放开领地对经济的干预,进一步扩大投资准入范围,刺激私营经济的发展。

    和泉记商会和崔氏商会的入驻,就是一个契机。

    至此,领地政务以行政署、内政署以及财政署三驾马车为核心。财政署在此轮调整中,权利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确定政治架构,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人事调整。

    山海府的知府人选,欧阳朔已经钦定魏冉,没什么好讨论的。所要安排的,是原泅水县令赵得贤以及友谊县令周海辰的去处。

    天风府的知府人选,是个焦点,现在的天风县令赵得旺肯定挑不起这副担子,必须另选贤才。

    再有就是物资储备署解散之后,署长沈追等人的安排。

    “天风府知府,诸位可有推荐人选?”欧阳朔问道。

    范仲淹等人面面相觑,这等人事安排,实在敏感,他们不想参与进来。

    “君侯圣裁!”

    “怎么?都说说嘛,随便说!”欧阳朔不想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

    “沈追如何?”田文镜试探地说道,沈追算得上是他的半个门生,如今被解除署长职务,他还是想为沈追谋一份好差事。

    欧阳朔摇摇头,道:“沈追还需历练一番,尚不足以担起一府政务,就让他出任永夜县令吧!”欧阳朔虽然也看好沈追,但是还不想揠苗助长。

    范仲淹神情莫名地看了崔映柚一眼,道:“微臣举荐宜水县令崔守嗣。”范仲淹的提议,倒是有意思。谁不知道,崔守嗣是崔映柚的堂兄。

    如果真的被采纳,崔氏兄妹就将同时身居高位,再加上崔氏商会开设的分会,崔家在领地的势力可就不同一般,隐隐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其中意味,实在微妙。

    崔映柚眼神一抬,随即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

    欧阳朔微微一笑,似乎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道:“崔县令治理宜水县,颇有成效,由他出任天风府知府,倒是合适,就这么定了吧!”

    “诺!”

    至此,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具体的人事安排。(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尚出山() 
次日,廉州侯府下发公文,宣布相关人事任免。

    魏冉出任山海府知府,执掌领地中枢;崔守嗣右迁天风府知府,镇守领地西部;顾修文改任北海城城守,仍是坐镇海疆。

    崔守嗣的升迁,甚至惊动了远在大理的崔家。本土官员,则是更加关注魏冉和白起这一对翁婿,两人在领地军政两届的影响力,让人心惊。

    县一级中,原物资储备署长沈追调任永夜县令,原泅水县令赵得贤调任广水县令,原友谊县令周海辰调任宜水县令。

    三县中,宜水县因为使用了融合令牌,发展潜力最大,崔守嗣的晋升,就是一个明证。再加上镇守领地东面门户,战略位置非常关键。

    因此,三位县令当中,周海辰的仕途最被看好。周海辰任职友谊县令期间,时常面临游牧部落的威胁,警惕性较强,这也是欧阳朔选中他出任宜水县令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周海辰是科班出身,前途不可限量。

    物资储备署旧部,原物资司司长杜小兰,调任财政署产业司司长;原车马司司长郑山炮,改任疾风谷军马场主官;原物资储备署署长助理兼狼山矿场主官袁少平,卸去署长助理职务,依旧担任狼山矿场主官。

    郑山炮和袁少平两位技能人才出身的官员,在官场是举步维艰,如今各自专注于一项产业,也算是得其所哉。

    对杜小兰的任命,行政署长范仲淹颇有微词。

    杜小兰跟税务司长钱礼飞二人,都是崔映柚的门生,两人同时任职财政署,未免有成帮成派的嫌疑,因而遭到范仲淹的反对。

    欧阳朔相信,映柚能够拿捏好分寸,否决了范仲淹的提议。

    ************

    十二月六日上午,欧阳朔召见山海府知府魏冉,商讨组建府衙一事。因为涉及到廉州侯府和山海府相关职权的分割,范仲淹等三位署长一起参加。

    合并后的山海城,划分为山海区、泅水区以及友谊区三个大城区。

    山海府府衙,设在山海区,也是山海城的主城区。原泅水县和友谊县留下的政务机构,改组为区一级政务机构,级别位同县一级机构。

    山海府设立后,原本隶属于廉州侯府的一些职权就要下放。

    其一,山海城建设职权。山海城的整体规划,由行政署建设司负责;具体的建设以及细部规划,则由山海府负责。

    其二,山海城文教职权。西南大学堂以及黄帝祠,隶属廉州侯府直接管辖;山海城内的私塾、学堂、庙宇,全部划归山海府管辖。

    其三,山海城流民管辖职责,划归山海府管辖,相应的基本福利也由山海府财政承担;内政署户籍司负责统筹山海领人口。

    其四,山海城治安职权。山海区核心区的守卫,由禁卫旅负责;山海城的对外防卫,由即将组建的城卫师团负责;山海区内城区的治安,由内政署治安司负责;剩下的区域,则由山海府负责。

    其五,山海城税收职权。山海城税收上缴山海府,山海府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财政署。财政署产业司掌管的产业,仍由产业司管辖。

    紧随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人事调动。

    廉州侯府因为职权下放,将分流一部分政务人员到山海府,充实山海府的架构。由泉州移民过来的士子,也基本上都被安置到山海府任职。

    具体的人事安排,欧阳朔就不再过问,由三位署长和知府魏冉协同解决。以魏冉的能力,欧阳朔相信他能很快理顺各方关系。

    下午,欧阳朔前往西南大学堂,查看系统奖励的藏书楼。藏书楼坐落在望月湖畔,不远处就是新建成的百家讲坛庭院。

    【名称】:藏书楼

    【类型】:特殊建筑

    【功能】:查阅天下古籍,古今典籍,无所不包

    【特性】:领地文化指数提升15

    【说明】:这是一座楼,楼内藏有中国所有古籍经典,可供学子随时查阅。

    欧阳朔恍然,这不就是相当于现代大学的图书馆嘛,而且是中国区最厉害最揽古今所有典籍。

    其价值,无法估量。

    以欧阳朔对游戏的理解,估计藏书楼内的藏书,就是盖亚在检索信息时,将中国所有能够找到的典籍,全部扫描,搬到藏书楼。

    不难想象,藏书楼的存在,对诸子百家的人物会产生怎样的吸引力,对提升西南大学堂的学术地位,又将发生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就该为藏书楼选一位楼主。

    欧阳朔立即想到,有一人,最为适合,那就是隐居在坠星岛的姜尚。自第一次拜访姜尚碰壁之后,欧阳朔就再也没有登上过坠星岛。

    即便如此,姜尚的一举一动,还是在欧阳朔的掌握之中。

    安排在姜尚身边的仆役,除了照顾姜尚的饮食起居,还负责充当耳目,会定时将姜尚的言行汇报给秘书郎柏南浦,再由柏南浦整理之后,以函件的形式,呈给欧阳朔浏览。

    隐居坠星岛后,姜尚从未踏出坠星岛一步。平日里,不是在湖边垂钓,就是倚在条石上读书,倒是悠然自得。

    领地藏书有限,欧阳朔只能将系统刷在他书房的典籍贡献出来,送给姜尚。毕竟数量有限,姜尚已是无书可读。

    欧阳朔自信,姜尚无法拒绝藏书楼的诱惑。

    再次登上坠星岛,欧阳朔心境已是不同。

    他不会再奢望姜尚在山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