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在大明-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样的!”秦王兴奋挥拳头,他觉得朱桂太帅了,这波逼,他给满分。

    然而太子的头更大了,朱桂根本是在吹牛皮,画大饼。

    在皇城弄房产,你当自己是谁啊,就算自己,有皇帝撑腰,京里那么多贵胄重臣,自己都不敢折腾,凭你?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十三弟,京城寸土寸金,你觉得自己那点家底儿,能干成什么事情?”朱标忍不住道。

    朱桂笑了,说:“太子兄长,有些事,不去做,永远没有机会。而十三弟我在做事。这边请吧,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就明白了。”

    朱桂已经差不多明白不是自家的“嘴遁”技没点亮,而是儒家的嘴遁技已经点亮了数千年,进阶为嘴炮了。

    世界的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全都中了他们的“治理国家必须,以及只能是他们”的嘴炮技。双方的LV差距太大。

    刚刚点亮了的嘴遁技怎么赢的了练级了数千年的嘴炮。

    除了开始没人信之外,一旦信了他们的邪,那是玩死了多少的帝国、王朝商号,却依然是“金牌”CEO。

    而太子,这个被其盯上,并不断承受其嘴炮炮火的老兵。朱桂果断放弃了嘴遁技。

    他练嘴遁是一开始没其他技能好用。而现在,他已经可以用事实说话了。

    朱桂在前面带路,蓝玉他们并没有劝说太子回去,反而紧跟其后。毕竟大明王朝从一开始便是一个上层有理想的王朝,不管是老朱的对下层贫苦大众的怜惜,还是大明历任君王的“不和亲,不纳供,君王守国门”。

    甭管他们干的怎么样,他们做到了,也就是说从行动上,他们是希望大明好的。

    行动与嘴说不同。嘴巴说说,不过是上嘴唇碰碰下嘴唇。而行动,付出的是君王自己的生命。

    正所谓哪怕是装好人,装了一辈子,也是一个好人了。而大明,是装了二百多年。

    出了门,朱桂便带他们去了河岸,原本空旷的河岸,这时候赫然出现了一排的工程,有的才刚打了地基,只有一处建好的铺面。

    正门上悬着一块牌匾:南京正宗烤鸭!

    六个金字,熠熠生辉。

    朱桂兴奋一指,“瞧见没有,这就是投资地产的第一步!”

    而跟在他身后的一应人等,无不嘴巴直抽抽。

    明初年间,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皇帝也爱吃,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鸭一只”。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

    后来随着明成祖(即朱棣)篡位迁都北京后,也顺便带走了不少南京里烤鸭的高手。在嘉靖年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老“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鸭店。而当时的名称则叫“金陵片皮鸭”,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还特别标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鸭。

    也就是说,烤鸭在这时代完完全全是宫廷御膳,是民间没有的皇帝专用美食。

    然而朱桂直接提前了一百多年开在了民间。不惊那是假的。但是斥责,却也同样没人。

    朱桂开了,老朱都没发话,他们自然也不会发声。所以,太子带头进去,一个个欣赏起店内装修起来。

    饭馆装修不错,干净整洁,桌椅板凳全都是木头墩子,而不是桌椅。但是第一印象却不是简陋,反而有一种烧烤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

    当初朱桂要买下这段河段,太子是知道。没有太子点头,朱桂也可以弄到手,但不会这么快。从接了河道工程到现在,前后才只有10天。房子不仅盖了起来,备货也差不多,厨师和伙计都培训好了,马上就能开张营业。

    “这便是奖励的好处吗?”

    太子听说过朱桂的用人方略,然而哪怕是他,也不敢相信会快成这样。

    “似乎有些工程可以试一试?”太子一边思量着在哪些工程可以赶工,一边随手拿起菜单,才看了一眼,又惊了。

    只见上面写着:相传,烤鸭之美,是源于名贵品种的北京鸭……辽金元之历代帝王游猎,偶获此纯白野鸭种,后为游猎而养,一直延续下来,才得此优良纯种,并培育成今之名贵的肉食鸭种。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

第62章 实验的副作用() 
“十三弟,这介绍是你写的?”太子有些严肃。

    太子不仅是大明的储君,同时他也是诸王的兄长。

    弟弟们太能干,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愁。可是弟弟们不务正业,太专心吃了,他也愁。

    朱元璋不是朱棣,他是一点儿拿儿子们当猪养的心思都没有。他是一万个心思的儿子们全都是人中龙凤。

    所以,大儿子,也就是太子,比较苦逼。

    “哦,这个。我本来是想写父皇爱吃烤鸭,可父皇不乐意。找了国子监,写了这么个玩意儿。”朱桂随意看了一眼说。

    朱桂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广告宣传,他是知道。可惜老朱不给力,明明是个吃货,却愣是不愿意让人知道。害的朱桂浪费了五点暗能解析调味,也没让他松口。真是白白浪费了他的暗能。

    “父皇知道?”

    “皇爷爷知道?”

    “皇上知道?”

    朱桂随口一句,便又惊起四座。

    所有人都觉得脑袋死了,不够用了!

    你知道皇帝爱吃,不仅把皇帝的口中好弄出来。还想宣传的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个吃货?你怎么不上天?

    太子朱标突然觉得父皇选了母后做皇后,而不是郭惠妃,实在是太英明了。

    朱标再看朱桂,是怎么看,都只看出一个“坑”字。这不是人,这是丫“坑货”。

    有了这么个坑货在前,他再想一下自己的弟弟们,竟然每一个都变的贤眼起来。他甚至在考虑放秦王回去算了。

    有“作死小能手”朱桂在,秦王的事,真心不算什么。

    倒是朱桂,喜笑颜开,在饭馆转了一大圈,连角落都看了,收拾很干净,没什么问题,后厨也是一样,有十几个学徒在负责,朱桂打了一个响指:“来两个大份,一份鱼头汤!”

    东西好不好吃先另说,但是这地方必须干净。中餐馆的各种油污,朱桂是不接受的。

    他说完之后,回到了座位上,冲着太子道:“太子兄长,饮食一条街草创,食材不多。烤鸭,吃吗?”

    果然是坑货。

    太子心中直生槽:父皇爱吃的东西,你问我吃不吃?

    “当然吃。”

    太子带头叫了一份。

    不过朱桂没有坑他的意思。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烤炉,一点暗能解析。香料调鸭、入口调酱,一点暗味。片鸭刀功,抽去鸭骨,一点暗能。解腻的鲜鱼汤,一点暗能。以及快速养鸭,填鸭法,一点暗能。

    盘子装满了鸡肉,热气腾腾,放在面前,色泽金黄,搭配青绿的葱丝与白色的烙饼,看起来就有食欲。朱桂带头教他们粘酱、加葱丝,包烙饼,送入口中。

    秦王看后,立即毫不犹豫夹起一筷子,鲜嫩细滑的鸭肉被牙齿碾碎,浓浓的肉汁,又或是鸭皮充满舌尖儿,简直太好吃了!以至于他都无法分辨。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秦王也好,蓝玉也罢,他们都不是食素生物,只拣肉吃,什么饼与葱丝,是碰也不碰。

    只有太子,学着朱桂的样子,用饼卷着尝了尝,味道的确不错。心中想着,却也是闷头吃了起来。

    朱允通瞪着眼睛看着他二叔与舅姥爷,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他也想只吃肉,不吃面饼。

    “看你馋的,这个给你,再给我来一份!”

    秦王不地道。他吃光了肉,却不想吃面饼与葱丝。正好看到了大侄子朱允通。只见他把没了肉的盘子推给允通,还一幅“疼孩子”的臭不要脸的德性。

    不用吃面饼,秦王得意大笑:“不!一份不够。再来三份。怪不得老头子天天都吃,原来味道真心不错。”

    看看为吃而忘形的秦王,连老头子都叫上了。再看看一个人吃两份饼的儿子。

    太子觉得,真必须早点儿打发秦王离京。他绝不是替儿子出气,他绝对是担心秦王与老十三呆久了,会变混。

    然而在老子为儿子担心的时候,朱允通却是适应了面饼的吃法。两份面饼,一片儿也不剩后,他又看向秦王:“二叔,你的饼还吃么?”

    太子的手明显一哆嗦,不由心想:你爹我本以为你受了你二叔欺负,还想赶你二叔出京。你倒好,饭桶上了?真鸡儿给老子丢人。

    儿子太丢人。太子不得不放下了筷子。不知不觉吃光了一份,脸上泛着光,他已经好久没认真吃顿饭了。开口点评。

    “鸭肉还算勉强,仅能说是入味,用来果腹还行,要说能赚多少钱。十三弟,只怕不行。”

    这可真是捧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厨子了。

    自己父亲这么没品,就是朱允通也看不过眼撇了撇嘴:“父王,你不是吃得挺高兴吗?怎么说赚不到钱?”

    “你懂什么!”

    这儿子竟然这么容易便被收买了?两份面饼?

    太子拿出本事教训道:“就一道菜,哪怕是山珍海味,吃几次也腻了,你当那些达官显贵能愿意天天来吗?穷人有几个能每天吃得起肉的,这饭馆高不成低不就,开业几天,或许因为新鲜,能吸引不少人。可过一个月半个月的,就会冷清下来,过三五个月,至多一年半载,就会赔钱!”

    这是太子知道的,也是商人们送钱给大青巾们向太子,向大明未来的天子洗脑的地方:我们不赚钱的。大明商人苦啊!这商税能不能再降降,没有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事实上是,比如只说茶。历史上茶叶每年带给英国国库330万镑的收入,也就是2000……3000万两白银,整整是大明税收的十倍。

    中国人做生意的手段不比英国人差,但是中国的统治者就是信了大青巾们茶税的几百两的邪。

    所以不光是太子信,秦王也信,这是一个阶层被忽悠瘸了。他疑惑地看着朱桂:“老十三,太子哥说的对吗?”

    这时候朱桂也消灭了一份烤鸭,练功的他,饭量大增。而这些受系统解析的食材,其实已经是药膳了。

    不过就像太子说的,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会腻的,作为修炼需要药膳,天天吃,朱桂也是会吃腻。但是要说不赚钱,我信了你的邪!

    后世那么多的烤鸭店养活了多少人。

    又创了多少的税?

第63章 被打傻了吗() 
“腻?”朱桂想笑,等对方吃腻了,钱他也赚到了,只不过这不是朱桂的目的。“太子兄长说的没错,什么吃多了都会腻。不过我这家饭馆达官贵人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因为我的定位就是亲民廉价美食。”

    朱桂看的明白,虽然老朱、蓝玉这样人身上都有几十的暗能,远超普通人,但是老朱蓝玉才有多少。而他,不过建了一个御道,便每天可得一点暗能。

    普通人虽然仅仅有一点暗能,彰示着他们在这世界上的存在,但是那是因为他们仅仅是工具,是因为他们吃不好,穿不好。

    说白了,也就是说他们从生物上的人,到社会性质的人,从一出生,就被限制死了。没有自我的发展,自然也就不会有暗能生成。

    “廉价?能多便宜?”

    “一只20文,半只10文,另外正式开业之后,会有鱼汤和咸菜赠送,对了,面饼管饱,吃多少随便加!”

    “你疯了!”

    太子与秦王几乎是异口同声,全都不敢置信。这时代的肉有多贵,一个饼1文,一只烤鸭才收20文,也就是20个饼。然而20个饼,根本不可能养大一只鸭子。就是老朱,也仅仅一天吃一只。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爽朗的笑声。

    “外甥,听说你开饭馆了,舅舅来捧场了。”

    朱桂往门口看去,是郭老舍。

    郭家是为王前驱的存在,在残酷的战争岁月里,郭部许多将领先后战死,幸存者如邵荣、赵继祖等人等人也在至正二十二年被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其姓名功绩与其遗骨一起,湮没于历史的荒野之中。

    到郭天爵一死,朱元璋便以郭子兴的亲信、部将和爱婿的身份,成为郭氏眷属的保护人。

    而郭老舍能活下来,是因为他母亲,也是郭惠妃的母亲。郭子兴有两位张姓夫人,其侧室小张夫人,育有一女,是郭子兴最小的女儿。当初郭子兴与妻子商议,要为朱元璋择配,是小张夫人说:“方今天下大乱,正当收揽豪杰,一起成就功业。我观此人举止异常,我不收之,一旦为他人所亲,谁与我共成事业?”提醒了郭子兴,才决定将好友马公之女许给朱元璋,使之成为自己的养婿,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朱元璋自然不会跳槽了。而反过来,朱元璋也由此成为主公之婿,上升之阶亦顺畅了。

    郭子兴一死,小女儿也成了老朱的惠妃,老朱与郭老舍也就成了亲郎舅。

    当然了,也是郭老舍会做。他从未表现出对权力的争夺。相反,他还一直帮忙压制自己的亲外甥们。

    就连朱桂犯了那么大的错,他也没有帮忙求情。

    现在朱桂做起了生意,他反而亲近了过来。

    “有什么好酒好菜,都给我们拿上来,放心,一定按价格付钱,你的规矩我懂!”郭老舍笑呵呵说道。

    他吃了饭,送了钱,也就离开了。似乎他就是为送钱来的。

    太子与他客气了两句,但也是毫无营养的话。

    其他人都客气一句,便甩开腮帮子,一是肉确实好吃,二是他们面对郭家,确实没多少好说的。郭老舍说白了,就是老朱展示自己仁义一面的一面旗帜罢了。

    埋头吃,自然是吃的很多。

    朱桂很体贴,让伙计给他们添饭。而蓝玉更加不会跟朱桂客气,烙出的饼子,蓝玉一个足足吃了一斗!

    烤鸭没了不说,就连咸菜和一大盆汤都没了,就这样,蓝玉还意犹未尽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