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当然知道他直接开口要,刘伯温恐怕不会给,就是他要拜师,刘伯温估计也不会答应。所以今天说什么,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了,以及留下一个好印象。
听朱桂的话,而聂写的是“聪慧有礼”,秦王写的是“治财有物”。
一看就知道,而聂在拍马屁。秦王在瞎写什么几巴的大实话。
倒是刘伯温公道,写的是:匠心机敏,进展神速。
写完,他递给朱桂。
“这样行吗?”
朱桂看了看,笑着说道:“多谢刘大人好评。”
说完,朱桂扭头,把三份评交给了手下工匠,吩咐道:“去,给裱好了,挂在咱们的客厅里,回头谁再来谈生意,就让他看看大人们的评价!”
手下人立刻笑嘻嘻点头,“请殿下放心,就冲着这些字,也要涨一成工钱!”手下人扭头跑了。
朱桂已经暗示的近乎明示了。作为朱元璋的谋主,把实力最弱,长的还溘渗人的朱元璋送上皇帝宝座的刘伯温,瞬间便明白了朱桂的打算。
刘伯温一直觉得自己脑袋足够聪明,数一数二,可就在眼皮子底下,愣是让朱桂给坑了八个字,老脸无光啊!
更重要的是,他这是头一回发现十三皇子的厚颜无耻。这样的事,也干的出来?
刘伯温仰天长叹,这一世英名就给朱桂毁了!
倒是而聂,他微微一笑,这个十三皇子,还真是个妙人。
对太监这样不完整的人来说,能赚钱,会赚钱的,都是妙人。至于脸面……呵,下面的头都割了,还要脸干什么。
而聂眼珠子一转,小声问道:“听十三皇子的意思,不只是修御道,还有不少生意了?赚钱吗?”
第26章 风口()
朱桂懒洋洋道:“赚个辛苦钱呗!这一个月,我们已经揽了3万贯生意,大约能赚8000贯,其实给朝廷干活,我们赚得真不多,可用的心却最多,生怕有半点差错,回头一定要和陛下说说!”
做好事不留名,这可不是朱元璋儿子的风格。而且朱桂对天发誓,他讲得都是心里话,绝没有半点掺假!
本身就是真的,就更没理由不让朱元璋知道了。
只修一个雨花台便有1点暗能,整个南京城又有多少?
所以说,这项工程,朱桂是真的很用心在做。
“哎哟喂!老十三,可以呀!”
一个月便赚了八千贯,一年就是将近十万贯。秦王也立即眼馋起来。
要知道大明就是个扣巴的王朝,大明的亲王也不过才年俸一万石。虽然一石石年俸高于大明的官儿,是一品官的七倍,但是大明的薪俸本身就极低,就算是七倍,也没有多少。
哪怕是按一石米31斤,万石就是310000斤,后世米市价2。5元一斤,也不过才775000元。
就这样,大明的俸禄还要分为本色禄米、折色、折钞。实际拥有的购买力还要减半,差不多40万圆的样子。
40万看上去是不少,在后世绝对的小康了。但是这是王爷,一个王朝的王爷,一个王府少的数十下人,多的数百上千,都需要这40万来养。这就比较坑了。
更不用说,到了永乐朝,亲王的年俸还被大青巾们一口气减到了2000石,也就是说后世的八万元。
这么点儿俸禄,也难怪大明的王爷们只能靠生儿子们来创收了。毕竟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10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时还有一笔厚厚的丧葬费。
当然但凡有点儿追求的,也不愿意只靠生孩子创收。
“老十三,我很担心你,我早上听说了,你对太子哥哥的人出手,惹得父皇生气了,是不是真的?”秦王挤开而聂,开口关心道。
其实如果不是而聂在这儿,他绝对会说:“老十三,带带哥哥呗。”
一万石米在洪武朝也不过4610两纹银。
不管是洪武朝的四千多两,还是永乐之后降到不足一千两,都绝对远远低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了。这对一个王来讲,是万万不够的。更不用说洪武朝的王还有养军队的义务了。
就这样,大明的大青巾们还在史书上黑道:“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真尼玛不要脸!拿十万两的竟然说拿四千两的拿的多了。
“传的这么快?这就被你听到了?”朱桂丝毫不在意道。
“你真的做了吗?老十三,你没事吗?”
“不用担心,我没事。”不管他是真的关心,还是礼节上的问候,朱桂都接受了。不说是一家人,单单是大青巾们对大明王的态度,也让朱桂没有转换阵地的可能。
大明朝的大青巾,对他们再好,也免不了被坑。反倒是原朱桂的这帮兄弟们,除了极少数脑残的,还是可以交往一下的。
“真的吗?老十三,不用担心,如果他们不给咱们面子,告诉哥,哥去收拾他们。”
“怎么会?二哥,你看我现在是有事的样子吗?”朱桂笑道。
对秦王,朱桂勉强有些认识了。这是个朱元璋的儿子,因为是朱元璋的儿子,所以哪怕是被除了国,也敢硬刚大青巾。
这大概也就是后来朱元璋儿子们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受审的原因了。
“真的都过去了吗?老十三,不用担心二哥。除了老大,咱们是亲的。二哥绝对会帮你的。”秦王情真意切道。
以马皇后与郭惠妃的关系讲,他们确实是亲的。
“当然是真的,有麻烦,我肯定会找二哥帮忙的。”捋清了关系后,朱桂也表现的很亲近。有人愿意帮自己,朱桂自然是愿意的。
“好!老十三。二哥好久没见你了,走!咱们聚聚。”
“啊,那多不好意思,我很能吃的。”朱桂提前打预防针道。
“哈哈!二哥好歹是秦王,这点还是请的起的。”
秦王从来没有为请客吃饭而心疼,这是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
当朱桂真的很能吃后,秦王悄悄命人不再上人参鹿茸,改为上全羊。
就这样,看到朱桂的食量,他也是心惊的不得了。
“老十三,吃好了?”看到朱桂停下,他立即道。
“差不多了。”朱桂点了点头。他也没想到身体素质过10后,这么能吃。
“老十三。你二哥的情况,你也知道。你的买卖,能不能让你二哥参一脚。”
秦王是武将,所以在请了朱桂后,便直接暴露了他的目的。
虽然他这么直接,有些损害他先前的温情,但是大人的世界从来都是利益的世界,不然也就不会有“亲兄弟,明算账”了。
更不用说朱桂本身便不介意有人参一股。只要做事的是他就行。
“好!老十三,二哥没看错你。这是二哥今年的俸禄四千两,全交给你了。”
朱桂一答应,秦王便立即入了股。只不过刚被除了国,除了今年的年俸外,他也拿不出更多了。
对此,朱桂表示了理解。老朱一家子,全是捧着金饭锅要饭的猪。
不对!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然而大明王朝愣是穷的叮当响。这才真是上下五千年,无出其右者。
看老朱的赏赐就明白了。国库空虚,朱桂又完成的很好,老朱竟然把五百工匠赐给了朱桂。
这可真是……不知道怎么夸老朱好了。
工匠才是财富之源啊!
当然了,朱桂一点儿也没有提醒老朱的念头。相反,他更是借机揽下了南京城所有整修御道的工作。
而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有远见的。首先,南京城的罪犯急剧减少着。其次,就是没减少,一个大盗也采不到1点暗能,毕竟打下天下的朱元璋才不过80点左右,再牛比的汪洋大盗又能有多少?
反倒是包下工程后,一天生成的1点暗能竟然比他追捕罪犯得的还多。
第27章 老朱想“抢”()
一天一点,一年就365点,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但是别忘了,朱桂用的是水泥,以这时代,没有几十吨重卡压坏路面的时代,高标水泥路使用个百八十年是没问题的。
不过很可惜南京真正的大工程,比如南京城城墙让沈万三承包了。虽然他丢了脑袋,但是老朱是在他盖好城墙后,杀的人。所以这工程也就没有了。
而南京再大,御道再长,也有完工的一天。为了避免结束御道工程后没工作。朱桂在一边接着御道的活,一边派人到大臣勋贵们那里宣传,尤其是那些得到了赏赐,需要装点门面的将领们。
谁家需要石狮子,石鼓,石桌,石墩,石栏杆……总之,一切和石头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找他订货,保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能修好御道,还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们!
而且好运的是,太子朱标经过了一段的疗养,康复了起来。
为了兄友弟恭也好,为了冲洗也罢。太子府的整修添置,一口气给朱桂下了500贯的订单。
有太子带头,太子系的人马,多少都订了些。而订的最多的却是郭老舍。
郭老舍是朱桂的舅舅,是外公郭子兴的四子。也是朱桂第一次进宫,见到的中年人。可以说是郭氏集团的核心人物。
只不过郭子兴已经去世几十年了,现在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香火情是有,但若说想振臂一呼,郭氏集团再起来造反,却是没可能的。杀了二十一年的大明,敢反抗朱元璋的真心不多。
现在的情况是,天下已经打下来了。桀骜不驯的已经杀光了,剩下的也都打累了打厌了。只想安下一个家,荣华富贵的过日子!而过日子,过好日子,自然需要装潢房子,这时候卖石器,想不赚钱都不行!
太赚钱了,于是老朱又使人叫来了朱桂。
“我让一半的工匠负责御道,另外一半负责打造各家订购的石器,就这样,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我就卖出了3万贯的石器,赚了8千贯!事实上,如果石料充足,我能打造更多的石器,每月卖出5万贯一点不难。”
这些资料没办法瞒,因为老朱有锦衣卫。而且他也不觉得八千贯有多少。一个中央首长的儿子,一个月的工程才赚八千贯,约合八十万软币。
很多吗?说出去,不够丢人的。
但是朱桂说着,他发现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炽热,吓得他连忙道:“我可是按照规矩缴税的,值百抽四,该给朝廷的一分钱没少,我觉得朝廷应该给我个纳税积极个人的称号,而不是打我荷包的算盘!”
老朱这货太危险,他不仅喜欢抢钱,还喜欢栽赃抄家。
看着朱桂警惕小心的眼神,朱元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拉朱桂的身边,然后道:“我是你父皇,你以为我会抢你吗?”
“朱桂,工部那边估算,要修好御道,需要5000工匠,扣除运输石料的人,也需要1000人才能把御道修好。可你只用了200多人,还完成的游刃有余,居然有精力接别的活儿,真是不可思议!”
老朱说的很有道理,但问题是他是朱元璋,而自己并不是他儿子,至少灵魂上不是。
虽然很多穿越者可以很开心的叫爸爸叫妈妈,但是朱桂不是其中之一。面对朱元璋这样的枭雄,压力真的很大。
为什么后世会有人不愿意与自己父母呆在一起。朱桂现在是深有体会。
“我可没有偷工减料啊!”朱桂急忙辩解。
朱元璋笑道:“这个我知道,我只是好奇,你们为什么能比别人强那么多?”
“这是……商业机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
因为紧张,朱桂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
朱桂知道。水泥,朱元璋肯定知道了,但是白给,朱桂是绝对不乐意的,哪怕他是朱元璋。如果不给他,那么就需要用其他的忽悠过去才行。
朱元璋听儿子愿意说,开心道:“好!说来听听。”
看到朱元璋吃定自己的表情,朱桂更不乐意了。想了一下说:“父皇,这事单我说,不一定说的清。父皇,我可以带一个人进宫吗?”
“好!你说带谁,朕直接派锦衣卫去接。”
对于大明缺钱,以至于不得不抢儿子手艺的朱元璋,这时候不要说带个人进宫了,就是带一队人进宫,朱元璋也会答应。
很快朱桂需要的石匠就被送了进来,这个人脸色黑红,双手粗糙,骨节粗大变形,一看就是常年在外劳作的结果。
第一次进皇宫的他很是紧张,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才好。
“父皇,你猜他多大?”朱桂问道。
朱元璋看了看,皱着眉头道:“应该年过不惑?或者更大?”
朱桂摇头,说:“父皇,他不过二十有六。”
二十六?
朱元璋皱了皱眉,想起了不好的过去。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朱元璋不是一无所知。虽然他一直觉得他解放了天下,老百姓们已经过上去了好日子。
“说说。他的经历。”
这样的人出现,朱元璋的感觉并不好,但他毕竟不是昏君,所以他强压下了怒气。
看到朱元璋生气,朱桂一点儿也不怕,而是说起了石匠的人生。
他是元惠宗至正17年生人,他的父亲是石匠,祖父也是石匠,再往上,或许还是石匠!
他的父亲先是给元惠宗雕刻石器,后来红巾军杀进大都,他爹落到了陈友谅手里。后来朱元璋击败陈友谅,他又成了朱元璋的战利品。参与修建南京皇宫,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太平的时候,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
石匠的爹娶了媳妇,生下了石匠,后来朱元璋不断打败对手,开创了大明。就是石匠十岁的时候,他爹病死了,他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这个时代,工匠的寿命并不长。
一个28岁的人,有18年,几乎天天在日头下面劳作,没有休息过。
28岁虽然并不是他寿命的终点,但是也差不多了。更何况他他曾经娶了另一个石匠的女儿,他们生了3个儿子,全都死了,第四胎是个女儿,侥幸保住了,可妻子却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