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别生气了。”林遥旋即抓着外公的膝盖摇晃,央求道。方菲当然是乖乖女的样子,俏脸上有讨好之色、有委屈之色、有楚楚可怜之色。终于,方敬缓缓伸出手,接过了女儿端着的那杯茶。
方敬目光落回到外孙身上,漫不经心地饮了一口,然而茶水入肚之后,神色便稍稍有些变化。于是,便见方敬又认真地慢饮了一口,还微微地闭上双目,那是品的姿态。
“这是什么茶?”方敬脸上带着迷惑地问道。
“外公,这叫‘芳露茶’…”林遥回答道。
“芳露茶?”方敬望着外孙,疑问。
“是我娘亲手制的。”林遥有健康的肤色,有纯真的神情。
“哦?”方敬惊讶,转首问女儿,“如此……如此好茶,真是你制的?”
“爹,女儿为孝敬你,特地为你制的。”方菲回答。
“我娘为了学制茶……”林遥嘟囔着说道,“有好长好长的时间,她都不陪我。”
“哦。”方敬点点头,顿时有恍然的神情。随之,方敬望着外孙露出了微笑,还伸手摸了摸林遥的脸蛋。
“外公。”林遥便又叫了声。
“嗯。”方敬舒心了、惬意了。
方敬嗜好饮茶,而且很讲究,自负品尽了天下的好茶,从而认为天下之茶,以施州的“玉绿茶”为最,可称极品。作为女儿的方菲,又哪会不知道,要使父亲能够原谅自己,要投其所好,那便是准备比“玉绿茶”更好的茶。
当然,像方敬这样嗜好饮茶,又非常讲究之人,虽然见多识广,但也会有偏执的认识,总以为天底下最好的茶,要数施州的“玉绿茶”。方菲却不痴,以年轻聪慧的心怀认为,天下之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可是,要在天下间找到比“绿玉茶“更好之茶,却并非平凡之人容易办到的事情,方菲便异想天开自己学制茶,竟然真的成功地制出了“芳露茶”,虽然是因缘际会、又条件巧合,但也足以证明:年轻人只要有想法、有行动,便有可能实现。
〖∷〗
119.同年同月,同日生()
进展到此时,方菲掌握主动,挽着母亲坐到右首太师椅上,将尊堂侍奉到位,林毅拜见岳父、岳母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方敬见到林毅后,脸色沉了下去,但还能怎么样呢?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方敬尽管看不上林毅,硬着头皮也只得接受这个女婿的敬茶。'。guan '
方冯氏的态度却大不一样,满脸微笑地接过林毅的敬茶,还仔细瞧了几下林毅,那是丈母娘看女婿的神情,越看越顺眼呀!
方菲忽然间回来,与父母阔别了那么多年,自然有许多话要叙。换个角度,那就是方敬夫妇都很关心,想了解林毅拐跑女儿的这些年里,究竟日子过得怎么样?当然方敬更像是盘问,林毅肯定会毕恭毕敬的,不过大多的问题,都被方菲抢着回答了,无论如何子女在父母面前都有个共通的原则,那就是报喜不报忧……
大人间谈话个没完,林遥听着听着差点就睡着了,忽然间听到另外的声音。
“你小妹回来了。”
“我小妹?现下在哪里?”
“是呀!就在正堂,跟公公、婆婆叙话呢!还有你二弟也在…”
“哦,那我们也过去坐坐。”
“你说,你小妹私奔了八年,这次跟那个林毅一起回来,而且还生了个野种,恐怕是在外面无法生活下去,要在你家吃软饭了…”
“闭上你的臭嘴,你怎么如此八婆?”
“你小妹随便跟个男人,做出如此事来,难道还不给人说么?”
“那也轮不到你说!”
“你不觉得丢脸,我在你家都觉得蒙羞呢!”
“闭嘴!再聒噪闲话,信不信我休了你…”
“好了,我不说、我不说……”
耳听八方的林遥气极了,眼观六路见这对男女走出房间,显然是要到这正堂来,但林遥非常厌恶之,不仅厌恶女的连带男的也没好感,顿时神念动了动。
“啊……”女人仿佛走路大意了一下,惊呼出声。
“哟…”男人连忙去拉,于是就连带在了一起。
旋即,听见“叭”地一声响,两人都摔到天井里去了,男人结实地压在女人身上。男人晕头转向爬将起来,能稳当站立应该没什么事,再看女人时,摔得是喘不过气来,哪里爬得起来,而且已经是鼻青脸肿,惨不忍睹。
“外面怎么了?”方菲听到动静,站起身来,“好像是大嫂和大哥的叫声…”
“菲儿,别管他们,你大嫂还是那样子,嫁入我们方家这么多年,一点都不稳重。”方冯氏的语气,显然不喜欢这个大媳妇。
“小妹,遥儿今年是多大?”方楠顿时问了句,显然也不想让方菲出去管外面的闲事。
“哦,大楚皇历二六二年出生,已满七岁了,看样子……”方菲落坐望了望侄女,“应该和颖儿差不多吧!”
“嗯。”方楠点点头,又道:“颖儿也是二六二年出生的,遥儿是几月几?”
“九月初二。”方菲回答。
“呀!”方冯氏不禁惊讶出声,喜形于色道:“这么巧,竟然跟颖儿是同一天出生。”
“呵呵,同年同月同日生,这确实太巧了。”方敬也忍不住开腔,没有摆架子,浑然不见外了。
“颖儿也是这一天呀?”方菲哪里意想的到,自己的儿子与二哥的女儿,不仅仅年纪相仿,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那么巧合。呆坐在一旁的林毅暗暗诧异,却没有插嘴发言。只听方菲又道:“遥儿是子时生的,颖儿呢?”
“午时。”方楠回应,继而笑道,“小妹,看来是天注定,咱们要亲上加亲了。”
“是,真巧!”方菲微笑感慨,望望侄女、又望望儿子。林遥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没有明白天注定要亲上加亲之含意,实在想不到这么说着说着,就被长辈们差不多订下终生。
“颖儿,这是表哥…”方楠手指林遥,眼望女儿,“叫遥哥哥。”
“遥哥哥…”髫年的方颖自然真是,比林遥还懵懂。
“嗯。”林遥随意应了声,觉得这小女孩老是盯着自己看,怪不自在。
“遥儿,叫颖儿妹妹。”方菲也吩咐儿子。两孩子的年纪相仿,分出了大小来,当然要表兄妹相称。
“颖儿。”林遥叫了,却没称呼妹妹。
“哎。”方颖认真地应了声,露出明丽的微笑。
“小妹,你不在家时,咱娘常说颖儿长得像你小时候。”方楠说着莞尔而笑。
“我先前初见颖儿,就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方菲说着望了望侄女,又望问母亲。
“确实是,跟你小时候一个模样。”方冯氏肯定地应和,侄女貌似姑姑很正常,当然在方菲离家的日子里,看着孙女的模样像女儿,难免带有许多思念的成份。忽而,只听方冯氏又说道,“我看遥儿,模样挺像楠儿小时候…”
“像我小时候么?”方楠顿时又乐了,对林遥说道,“过舅舅这里来,让舅舅看看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陶伯看林遥非常像林毅小时候,方冯氏看林遥模样像方楠小时候,难道方楠与林毅小时候长得像,当然并非如此,此时林毅、方楠都坐在正堂里,完全就是两个样。此刻,林遥并没有听舅舅的话走过去,但众人还是往这边瞅瞅、又往那边瞅瞅,比较了下两人的脸型,还确实有几分相似,都会心微笑了。
端木琪初见林遥那天,就曾说过林遥的模样有三分像方菲,有两分像林毅,当然林遥在陶伯与方冯氏眼中,由于情感因素的倾向,脑海里会有各自偏颇的印象。有血缘关系,貌似就不出奇,但怎么样个貌似法,其实也有讲究。
在民间,貌似谁可不能乱说的,若说人家外甥貌似舅舅,这是正当的好话,若说人家侄儿貌似叔叔,那你不是太蠢、就是别有用心太坏了,别被人家拿刀追着砍你。
“娘,我们什么时候回家?”林遥忽然说道。
“回家?”方菲奇怪地望着儿子。
“我肚子饿了。”林遥说道。
“肚子饿,马上就开饭了。”方敬眼望外孙笑容可掬。
“你在外公、外婆、舅舅这里……”方楠笑呵呵道,“还怕没饭吃么?”
“就是!笨笨的。”方菲也是满面笑容,习惯性地伸食指过去刮儿子的鼻头…
“我要回家!”林遥躲过娘亲的手指,显然是闹情绪了。
“怎么了?”方菲很少见到儿子如此神情。
“我想回家吃陶爷爷做的菜。”林遥满脸认真地说道。其实,当然不是为了吃的那么点事,而是刚才林遥昏昏欲睡时,天耳偶然听到方菲的大嫂那番话,心里还有点怄气。
这段时间的更新,真有种无以为续的感觉,书友“鉴湖游子”发帖指出这样会流失读者越加恶性循环,建议存些稿连续更,我明白我很感谢,只是我心里也明白,存稿更需要激情支撑,若存着存着久不上线,更容易想放弃,放下易再拿起会很难。因此,我仍然继继续续更着,使自己不放弃。)
这段时间,舒宸的评价票、jiff的更新票、宫长笑和夜之魑书友的打赏,还有价位书的留言,让我很惭愧也让我很感激,因为你们没有抛弃,因此你们还在。)
我对的兴趣,是因为读金庸,应该来说是比较偏爱打斗戏的,也自认为打斗戏会比生活戏写得好看些,但也因为中金毒太深,写打斗总得有个合理的缘由,避免打斗起来是因为无聊。所以目前的情节,我写之时也觉得闷了点,觉得需要来个小**了,只是技巧真的不高明吧,总想情节应该按照心里的构思走,达到**了自然就会**。但应该不远了,第一卷大约三十一万字翻篇,更新不给力,等更真的很痛苦,连续看会舒服很多,我也明白,对大家说声抱歉。)
120.逛京师,仙客楼()
好不容易回趟娘家,怎么能连午饭都不吃就走呢?方菲只得是安抚儿子,方冯氏旋即让人拿来点心、水果,虽然点心很jīng致、水果在冬季里也难得吃到,但林遥对看着便能引起食yù的点心就是不稀罕,对水果更是不屑一顾。
方敬吩咐下去,尽快上菜,随即领着正堂里的一大家子,来到客厅入席落座。美味佳肴陆续摆上桌,相比昨晚在老林家陶伯做的那一顿,根本就不可同rì而语,丰盛太多了。
饭局开始,大家的目光便关注在林遥身上,接下来是外公给夹菜、外婆给夹菜、二舅给夹菜……娘亲给夹菜,林遥脑袋瓜子活脱脱地成了拨浪鼓,一直摇个不停。
方菲看出了,儿子哪里是挑食,纯粹就是捣蛋,瞎胡闹。
只是心里弄不明白,儿子如此反常,跟先前的乖巧判若两人,究竟是何缘故?
“nǎinǎi,遥哥哥比我还淘气。”方颖抬首望了望方冯氏,稚声稚气说道。
“嗯,颖儿今天真乖。”方冯氏微笑回应。
“好外孙,想吃什么告诉外公。”方敬笑眯眯询问道。
“我不想吃。”林遥嘟着嘴。
“爹,别管他了,让他去。”方菲有些无奈,总不能为了儿子一个人的吃,弄得大家都顾不上吃。
到最后,这顿饭吃了半个时辰,林遥是粒米未进、滴菜未沾,而大家对付淘气的小孩只能用哄,又不能软硬兼施,在座的谁也拿他没法。
“小妹,遥儿平常挑食么?”方楠问道。
“不挑食,平常爱贪嘴,我也不知道他今天是怎么了。”方菲望着儿子,猜想不透,忍不住又好气又好笑,“有次还拿着茶子塞进嘴里,结果苦得够呛。”
“那你平时照看孩子,得多留心些。”方楠道。
“他也不是随便吃,就是把茶子当成栗子了。”方菲解释。
“哦,你们带来的箩筐里,好像有栗子。”方冯氏注意到外孙可能爱吃这个,于是吩咐身边的婢女,“茗香,你去拿些过来。”
“娘,那是生的。”方菲连忙说道。
“那让下人马上去蒸。”方冯氏说着,便即又吩咐婢女,“茗香,快去。”
“我不吃栗子。”林遥嘟囔道。
“那你要吃什么?”方菲问。
“我要回家、回家、回家。”林遥嚷嚷。
“好、好、好……回家!”方菲实在没办法,只好满脸歉疚地向父母道别,“爹、娘,我就先带他回去了,明儿再过来。”
方敬见明明很乖巧的外孙,忽然变得如此淘气,也不好挽留了。方菲起身拉着儿子,林毅自然便跟着,方冯氏依依不舍地相送,还有许多贴心话都没单独的机会说呢,看来只能等女儿明天再回娘家来,可是女儿终究是嫁出去了。
方楠拉着女儿,跟随在后面,一行人迈出大门口。
随之见到,街头有个亮丽的身影走过来,流畅的双绕广袖曲裾很大气,外层月白、里层靛蓝相间很灵动,靛蓝的简约纹样点缀着月白高洁素雅,手里随意摆弄着一支横笛,飘逸的青丝衬托出俊俏模样,越发显得风姿卓越。
“姑姑……”
林遥呼唤了一声,正是端木琪的倩影,今rì没穿那身祭司袍服,更多了几分婉约动人。
“琪儿…”
方菲、方冯氏、方楠、林毅同时打了声招呼。
“世伯母、菲儿姐姐、方二哥、林毅哥哥。”端木琪逐个招呼,“遥儿,姑姑带你去逛逛京师,好么?”
“好呀!”林遥爽快答应。
“端木姑姑,我也要去。”方颖开口道。
“好,带你们两个去。”端木琪答应。
“遥儿,那你跟姑姑去玩。”方菲心情一松,由端木琪带着遥儿,正好可以跟父母多相聚些时间。
大楚皇朝立国之初,从长安迁都至荆州,过了二十余年才新建郢都城,紧靠荆山自然是因为神殿座落于此。
其实,若论地理位置,相较于长安、洛阳、以及荆州城北的原郢都故城遗址,新郢都建在长江、黄河之间,更符合泱泱大楚皇朝的格局。而且,大楚皇朝是修真者苏醒的时代,建筑突破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