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大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我上船!让我走!”“别推我!别推我!前面是刺刀!是刺刀!”“啊!我的儿子,别挤了!我的儿子倒了!”“踩死人啦!救命啊!”

    整个码头上,此起彼伏的喊声已经不分昼夜了,这里每天、每时每刻甚至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有人死去。

    因为撤退的时候,大部分行政机构都已经崩溃了,所以分发粮食等工作也没有人管理。

    坦白点说,日本的现状,即便是有人管理这方面的事情,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赈济一路南下的日本难民了。

    很多人都饿着,一路上饿着肚子赶到了听说可以离开这里的釜山,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一切和路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走在逃难的路上,这些难民要时不时为日本的骑兵让路,要时不时为日本步兵和后勤辎重部队让路。

    开过来的汽车,马车……都是有特权的,稍微有些不满,就要面对本国士兵的恐吓还有威胁。

    好不容易从很远的地方逃到了釜山,结果发现这里依旧还是一个模样,有钱的人先走,每一个上船的人,都要差不多拿出全部的身家,才能换一张去日本的船票。

    “后退!不然的话,我们就开枪了!”看着另外一个码头上,群情激奋的人群冲破了护栏,将端着武器的士兵淹没,这个码头上的军官抽出了自己的指挥刀。

    他的身后,两挺重机枪已经对准了人群,不敢去迎战大明帝国坦克的武器,对自己国家的平民,似乎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而背景处,失去了秩序的那个码头,人们开始疯狂的涌上将要离港的轮船,有人被挤得掉进了海里,有的直接被踩死在了半路上,更多的人攀爬上悬梯,想要登上去日本的船。

    船上的士兵得到了命令,端着武器向这些人射击,枪声此起彼伏,掉落海中的尸体越来越多,鲜血却始终染不红远处的大海。

461向南飞() 


    “报告!皇帝陛下万岁!”房门之外,一个军官推门走了进来。他立正敬礼,将自己的右手按在了胸前。

    办公室里,正在签署文件的高级军官抬起了自己的脑袋,看了看眼前穿着体面军官礼服的手下。

    有句话说的好:陆军土海军洋,空军穿的像新郎。不管在哪个国家,空军可以说都是装备最好,穿着最体面的一群人。

    如果连空军都穿的土里土气,那这个国家战斗力就值得怀疑了,当然了,以土本身作为战斗力的那支军队,是不在这个说法之内的。

    因为是空军作战指挥部,所以坐在那里的长官微笑着看了看自己的手下,点了点头合上了面前的文件。

    “叫你来是因为什么,想必你已经知道一些消息了,有什么想法,坐下来说说!”在座的长官指了指待客的沙发,开口说道。

    “谢谢你长官,我听说了你找我来的目的。我个人的想法是服从上级的安排,如果真的让我去南方,我可以立刻动身。”站在那里,没有坐下,李浩然开口回答道。

    他是隶属于长刀俯冲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因为朝鲜半岛上的作战行动一帆风顺,所以大明帝国开始调集自己的空军主力,到南边去帮忙了。

    现代化飞机在热带地区的作战效果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课题,所以值得谨慎对待。

    筛选合格的飞行员,到东南半岛上去,就是这一次上级领导部门,找来李浩然谈话的主要原因。

    空军比陆军调动要快,飞机经过几次转场飞行,就能够到达指定的作战位置,而有了这些飞机,能够让东南半岛的攻击更加顺利一些,那就非常让人舒心了。

    因为飞机的产能有限,所以第一批新式飞机都被大明帝国集中在了相对宽阔平坦的北方,这就让第1和第2集团军,享受到了最好的空军支援。

    而王珏在东南半岛上作战,因为大部分地区都是密林,所以空中支援效果不大,所以王珏也赞成暂时不用空军支援自己作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朝鲜战场已经因为空军和潜艇的加入,变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战争的时候,在东南半岛上的战争,还是一场平面战争。

    大明帝国的疆域实在是太广阔了,广阔到两个方向上的战争,竟然能打出两股不同味道来。

    现在,王珏也好,还有司马明威也好,都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一个相对广阔的位置上,眼看着也就要进入到东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了。

    这个时候,大明帝国也在朝鲜半岛上确认了自己的空军,确实可以加速战争的进程。

    而朝鲜半岛上的日本空军,实际上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少了,这个时候还留着大量的空军在朝鲜半岛上,明显是一种浪费行为。

    这种时候,将空军主力调到南边,参加对锡兰的战争,明显是更如何大明帝国的战略和利益的。

    另一方面,因为英国舰队马上就要到来,要加入到战争之中并且影响战争的进程了,所以大明帝国也要在这个时候投入新的筹码,让战争能更有利于自己。

    空军,就是大明帝国推上东南半岛赌桌的筹码!

    “我知道你,听说你几次轰炸任务执行的非常好,我也不想把你调到南方去,可是战争就是战争,我们都要服从上级的调动命令,不是么?”军官看了李浩然一眼,开口解释了一句。

    他负责将选拔出来的飞行员调往南部前线,并且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几天他一直都是这样,已经和数十个飞行员沟通过了。

    有些人愿意去新的部队继续战斗,有些人更愿意放假,拿到一个不错的假期,并且带着朝鲜空战纪念章回家去。

    毕竟人各有志,在假期面前,愿意去南边继续战斗的飞行员数量并不多。因为战术要求,那边还最少李浩然这样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

    李浩然驾驶的是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因为南边的地理局限性,俯冲轰炸机的命中精度,明显要超过水平轰炸机。

    所以,王珏最想要的,其实是更多的俯冲轰炸机。能够阻断道路,摧毁锡兰的补给,给锡兰的后方造成灾难的俯冲轰炸机!

    至于说水平轰炸机,虽然也有作用,却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虽然南部的大城市不少,可大规模水平轰炸,是需要规模的……

    短时间内,大明帝国的水平轰炸机,根本不可能达到摧枯拉朽的战略级别上,空军方面也在不断的摸索,摸索着如何使用这些轰炸机。

    这可不是随便的事情,要一点点的尝试,巨灵神水平轰炸机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只能算是一般。

    因为朝鲜半岛上,值得大规模轰炸的目标,就少之又少,所以巨灵神得到的前线评价,就没有可以参与战术行动的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高。

    这种评价是来自基层的,所以更加致命一些。虽然如今我们的眼光来看,这种评价是错误的,而且是毫无道理的。

    可实战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种答案——这就是时代局限性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当时的人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不是先知。

    “我可以放弃假期,直接驾驶飞机到南方去参战!”李浩然来之前,就已经听说了一些风声。

    他不是第一个被征召来的飞行员,所以在他来之前,就有人说了谈话的内容。他昨天就在考虑,一直考虑着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虽然放弃一个战后休整的假期,是很可惜的事情,可能够提前再参加一场战争,对个人发展是有更大好处的。

    比如说日后的飞行经验上,还有晋升资格上。另外一个理由李浩然只是在心中想过,却从未对别人说出口。

    这个原因就是,李浩然喜欢驾驶飞机,冲向目标并且摧毁对方的那种感觉,他真的非常喜欢!

462阅兵() 


    2月1日,大明帝国的京畿地区,还是非常寒冷的。前几天这里还下了一场雪,有些地方房顶上还有白色的积雪。

    不过在大明帝国紫禁城的午门之外,整条大街上已经将地面清扫的干干净净了——就如同现实中的长安街一样,总是那么的一尘不染。

    今天,这里清扫的一干二净,并不是例行公事那么简单,因为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准备在这一天举行阅兵仪式,亲自为南下的军队送行!

    莫斯科公国的特使受邀参加这个盛会,毕竟莫斯科公国一直对大明帝国在北面用兵这件事心怀不满,这一下终于看到了大明帝国的妥协。

    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在这一天亲自为南下的军队阅兵送行,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无意北进的态度。

    而莫斯科公国,一直在等待的,就是大明帝国的这个态度。有了这个态度,莫斯科公国就可以抽调背后的兵力,去迎战德意志帝国的挑衅了。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两个国家正在欧洲东线囤积兵力,这明显就是他们要对莫斯科公国施压,逼迫其放弃征讨奥斯曼帝国的举措。

    “陛下您今天的气色真的是太好了,作为友好的邻国,弗拉基米尔陛下一直都称赞陛下您年少有为呢。”拿到了大明帝国不再北进的承诺,莫斯科公国特使笑脸如花。

    朱牧为了让莫斯科公国去给欧洲列强添乱,给足了莫斯科公国的面子。他不仅仅答应了莫斯科公国不再北上这件事情,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南下阅兵式。

    对于大明帝国来说,它不想再延续自己前辈们那种四面树敌的外交政策了,它现在要做的是拉拢一批国家,去联合起来对抗另外一些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大明帝国坚定执行的策略,就是老祖宗玩过的远交近攻,一攻一守这套古老的把戏。

    “弗拉基米尔陛下也是英武非凡的大公,能和莫斯科公国联合起来,为世界的未来打开新的格局,是朕的荣幸。”朱牧穿着体面的皇家礼服,站在临时搭建的阅兵台上,笑着说道。

    所谓的大花轿子人人抬,说好话的本事,朱牧当然不会比别人更差。他带着白色的手套,双手按在面前的栏杆上,开口赞扬了一下莫斯科公国。

    “最近几年,莫斯科公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经济建设上,莫斯科到大明之间的铁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朱牧开口这样赞扬道。

    莫斯科到大明帝国京师之间的超长铁路,有一部分是大明帝国的出资建设的,这条铁路对穿越西伯利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

    而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铁路,大明帝国的军队,才有可能穿越巨大的西伯利亚,从新站在欧洲列强的面前。

    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有那么一天,西进的大明帝国可以利用上这条铁路,不再被困难重重的后勤补给,拖了后腿。

    “大明帝国对莫斯科公国的无私贡献,物资支援及时到位,让我们有了反击邪恶的奥斯曼帝国,夺回失去领土的机会。弗拉基米尔陛下让我向您表示感谢,大明帝国将永远是我莫斯科公国的朋友。”特使听到皇帝陛下这么说,赶紧跟上了一记马屁道。

    今天,为了体现出两个国家之间“牢不可破”的战略同盟关系,大明帝国的礼部破天荒的安排莫斯科公国的特使,和皇帝陛下站在了最高的位置上。

    而再往下一层,就是大明帝国的内阁大臣们了,首辅王剑锋,次辅马斯元,黄尧,张淮,白飞几个人站在那里,都穿上了体面的礼服。

    再往下面,就是六部的书还有侍郎之类的大臣了,级别在那里摆着,能够站在这里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人生的赢家,站在了权力的巅峰了。

    很快,刚刚从唐山生产出来的40辆2号坦克,引擎轰鸣着开过了观礼台的前方道路。

    这些坦克高昂着炮塔上的大炮,排列着整齐的方阵,发出隆隆的响声,缓慢的开过了朱牧的面前。

    “这是我大明帝国的铁骑!如何?”朱牧昂着下巴,看着这些从自己面前开过的坦克,很是自豪的问道。

    他终究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帝王,在外人面前,难免露出了自己国家强大无比的那种自豪和霸气。

    “陛下的铁骑,自然是威猛无比的!外臣看来,这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啊!”莫斯科公国的特使看着这些坦克,开口如此回答道。

    莫斯科公国确实一度希望拿到大明帝国2号坦克的设计,买到生产权。可是大明帝国用各种借口推辞了这笔交易,让莫斯科公国郁闷了好一阵子。

    跟着威武的2号坦克开过来的,是1号突击炮,这些武器在与日本交过手之后,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保密下去了,所以这一次全部亮相在了大明帝国的阅兵仪式之中。

    1号突击炮后面,是1号改进型坦克,接着就是卡车方队了,各种卡车跟在坦克的后面,从阅兵观礼台前开过。

    卡车的车厢上,站满了背着步枪的大明帝国士兵。这些士兵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对着观礼台敬礼,看上去整齐划一。

    铁牛装甲车因为产能不足,就没有出现在这次阅兵之中。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铁牛装甲车,早就被急等着用的前线部队,拉走装备起来了。

    在卡车步兵方阵过后,是拉着牵引火炮的炮兵方阵,自行火炮同样因为产量不足,无法在这一次阅兵之中亮相。

    好用但是产量低的武器装备,早就已经成了前线装备的抢手货,还没出场就被各个集团军盯上了。

    而朱牧这一次,也没有打算展示其全部的力量,至少,这不是他要的一场真正的阅兵仪式。

    朱牧看来,真正的阅兵仪式,应该是在胜利之后举行的庆祝阅兵,那个时候才是展示自己力量的最佳时机。

463他也愿意() 


    锡兰和日本不同,锡兰是有自己的工业体系的,而且锡兰自己是一个世界性的钢铁大国。

    不过锡兰在这一轮武器装备开发上,露出了自己底蕴不足的劣势来。它在坦克开发上完全遵循了大明帝国的坦克设计。

    但是在保密程度更高,而且在上一次战争之中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的空军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