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道。
“瞧瞧你这口气,真像个小大人,来,二弟,这个是几郎,让我也抱抱!”大房的大闺女紫珍笑着点了点悦珍的头朝二郎伸出手,紫珍今年十五岁,是老李家第三代第一个孙辈,当初还是很受喜欢的,嘴巴甜会说话会做人,一向得长辈和同辈的孩子们的喜欢,连悦珍一房的孩子对她也很有好感,她也是第一个去看三胞胎的小辈,送过悦珍一个?得很精致的荷包。紫珍长相是集合了大房两口子的优点,老李家的人个个长得都不错,杨氏年轻时也是村花级的,紫珍长得漂亮,人又能干贤惠,在村子里名声很好,不得不说,杨氏还是很会教育子女的。村里村外就是镇上慕名来求的人家不少,只是碍于冯氏坚持要等李有智考上举人后再给小姑姑玉?说亲,紫珍才没定人家。
“这个是十郎!”二郎道
“是啊,他们三个长得一模一样,都分不清呢!”李家二房的二闺女美珍道,美珍今年九岁,长得最像冯氏,一向很得冯氏喜欢,跟小冯氏一样是个没心机嘴馋的。
“呵呵,你要总跟他们处就知道了,十郎的右耳有颗痣,十一郎左耳有痣,十二郎两边都没有痣。这还是小妹发现的呢!”七郎道,什么时候也不忘自家小妹。
“说起来七郎和珍儿小时候也很像,这大了就不一样了!”二房长女十三岁的荷珍道,荷珍在二房是最不受待见的,小冯氏生荷珍时难产,过了四年才有美珍,不过荷珍倒没有养成唯唯诺诺的样子,倒是很爱与小冯氏吵嘴,性子烈,有正义感,一向不满冯氏对三房的偏见,是家里出了名的小辣椒,偏偏很得李老头喜欢,说是长相和性子都像极了李家远嫁的姑奶奶,李老头的妹妹。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四房四岁的佑飞很懂事的牵着自家才两岁的妹妹婉珍,婉珍路都走不太稳,听说有一模一样的弟弟,似懂非懂,一个劲的嚷着要看。
这顿年饭到了旁晚才吃完,鸡、鸭、鱼、猪肉、野兔、狍子、鹿肉等等,李家平时舍不得吃的菜全上来了,大大的白面馒头、包子,猪肉馅的饺子,精米做的干饭等等,李家人是敞开肚子来吃,真正吃了个好,这也是一年里难得有的一次。
一家人一起守了岁,到大年初一一早给自家长辈拜了年,这过年也就算完了,悦珍看过,这院子里的雪已经到了大人的膝盖上面,连大门都难得打开,那雪就像是没停过。李有智几个大男人隔个几日就要穿好棉衣出门扫雪,免得雪真的压塌了房梁或者彻底堵住了门口。
接下来的日子,李家人还是继续猫冬,李有智心疼媳妇孩子,一应拿柴火、打水、?a馒头等要出房门的活都全包了,连冯氏那边的柴火和水都是按时的送过去的。
炕上再没停过火,悦珍毫不怀疑要不是有李有智晚上起来添柴,她准得冻坏。漫长的猫冬日子,一点娱乐也没有,天天都有人看着,悦珍也不敢进空间里去,让她无比怀念前世的电脑、手机。
无聊的时候,悦珍就跟着哥哥们学写字,把几个哥哥们认得的字都学得七七八八,倒是把二郎几个打击的不行,这日后学习更用功,深怕被超过了。这当然是后话啦。
最近,悦珍开始和手中的一块粗布较劲,原来,柳氏见悦珍一直去打扰几个儿子学习,主动教起她刺绣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悦珍太没天份了,到目前为止,绣出来的东西都是一团一团的,让无比期待她能绣出个荷包来送给自己的李家三房的哥哥们私底下失望,面上还不得不好好安慰她。柳氏在一旁暗暗好笑,自家这个女儿,自从自己生下三胞胎后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了开窍了,像个小大人一样,做事有条有理,也只有在与针线较劲时才像个孩子。
李三智是个忙惯了猛然歇着还不习惯的人,趁着雪小的时候就约了李根一起去山上看看,外面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山里还有些长青的树展露着它们挺拔的身姿。这段时间山里的深处就是最优秀的猎人也不敢去,一是路不好走,二是那些不冬眠饿狠了的动物比平时凶残得多。李三智与李根父子三人也只敢在山腰处走走,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傻袍子和一些冻僵了的小动物可捡,就这也是专门挑了平日走得极熟的路,准备好退路才行的。往往在外一天也难得有多的收获,也就是给家里的媳妇孩子解解馋,偶尔李三智分到只狍子也会喊了自家兄弟一起处理,一房分些,也只有这个时候,李家人对三房一家是最满意的。
冯氏依然对李三智爱理不理,刻薄得厉害,李有智打的猎物照吃不误,但从来没句暖心的话,不会问问李有智外出打猎是否穿得暖和,会不会有危险?每回回到自家屋里,面对着媳妇儿女的问寒问暖李三智总会长吁短叹一番,渐渐的心也有些冷了,虽还是照例把猎物分给其他人,但偷偷拿回来的东西渐渐多了。李三智也开始明白:老话虽说人心都是肉做的,但总是有些人的心是捂不暖的,生养了自己一场的母亲,他当然不能去怪罪什么,该有的孝敬也不会少,但却慢慢的少了期待!
柳氏不是不知道李三智心里的煎熬,但也知道这种事情要他自己想通,以前总是委屈自己不要紧,但自己的孩子个个乖巧懂事听话,她真的不愿意一次次的委屈自家的孩子。柳氏在生三胞胎那会甚至都在想:若是这回自家相公还不能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那么她就干脆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好了。看着李三智的做法,柳氏觉得很欣慰,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脸色越来越好,也许是因为有悦珍灵泉水的调养,看着竟是越来越年轻了,倒是让李三智好一顿稀罕,两人的感情仿佛回到了刚成亲的时候,成日里也有些如胶似漆的味道。
呵呵,初次写文,还望各位亲多多支持,多多推荐!
第十五章 又是一年春()
悦珍对于自己房里的情况当然清楚,对于柳氏和李三智心境的转变也是乐见其成的。她虽然不讨厌这般岁月静好的乡村生活,却不想让兄弟们过得如此清贫,成日里担心没银子进学,饭吃不饱。但李家,李老头表面上公正,实际上是耗费一家人的心血供着大伯和小叔进学,也许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并赞成,但她总归接受不了这样的代价是自己人饿着肚子。冯氏一向不喜三房,把三房直接当成了家里的下人。大房两口子虚伪做作,二房小冯氏自私好吃,李二智好吃懒做,也就是四房好点,但两口子都是胆小懦弱的人,小姑姑养得娇蛮任性,全家人都是她的丫鬟,小叔叔暂时看着还好,但了解毕竟不深,总觉得看着就不简单。悦珍可不想将来自家好不容易能发家致富,却便宜这群人或者被在背后捅了刀子。李三智两口子有了觉悟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悦珍看来她可以在适当时候帮着李家人,却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拱手相让。
悦珍的脸在这一个冬里养得圆圆的,皮肤水嫩,白里透红,整个就是张小苹果脸,让看见她的人都忍不住想掐一把。现在她总算是能成功的把花?得能看出是花了,干劲十足的在自己的小毛巾、小帕子上都?了朵梅花,要不是柳氏拦着,她还准备着把自己的每一件衣服上都绣上朵梅花来作为自己的标记。
天一暖和,悦珍就有些坐不住了,整整在炕上闷了三个多月,饶是前世号称是宅女的她也呆不住了。外面野地里早有些野菜冒出头来,很多家里顿顿菘菜、萝卜的都受不住去田间地头掐上两把地菜、阙菜等野菜回去,滴两滴油炒炒也算是尝个鲜。
悦珍就常常跟着李根家里的桃花姐姐一起去地里摘野菜,打猪草,去年秋天时,悦珍就与桃花一起在山上摘过野果,两个人倒是混得极熟,这也算是悦珍到古代里交的第一个小闺蜜了。
这段日子里家里开始忙着春耕下种,柳氏正式出了月子开始跟着几个妯娌一人一天轮着做饭,这日正好轮着她了,二郎一大早带着悦珍和七郎去外面准备多摘了些野菜回来打算着人吃不完也可以喂喂鸡,这段日子,冯氏没少借着骂鸡光吃饭不干活下蛋,柳氏只装听不见,四郎、五郎则在家里帮着看九郎和三胞胎。
山上悦珍三人是不敢去的,这会好多的动物刚冬眠醒来最是凶恶的时候,山下好多的野菜都被村人摘了,三人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弄了一筐,悦珍的空间里是没有野菜的,这会也没有办法往外面拿,悦珍为此还偷偷的移摘了几颗到空间里去。
“娘,您身子谷刚好,这春寒料峭的少碰冷水,洗菜洗碗的我们来就好,实在不行,您就烧点热水,费的那点柴火,大不了我和哥哥们去山上捡得了!”悦珍一到家就见柳氏正在用冷水在那边洗碗,两手冻得通红,虽说经过一个冬的调养再加上有空间灵泉水,柳氏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但一想起当初刚穿过来时柳氏那张没有半点血色的脸就担心,她好不容易有了爹娘疼,兄长们爱护,可真是不想失去。
“是啊,娘,放着我们来洗就成了,人那大夫不都说了,让您少碰冷水的嘛!”二郎也跟着接嘴道。
“娘哪里就有你们说的那么娇贵了,还没吃吧,赶紧的来洗把手去吃饭,娘给你们搁锅里热着呢!”柳氏好笑又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道。
“哎呀,要不咋总说家里唯独是三弟妹福气最好呢,我们是没你那么精贵的,洗个碗还烧热水,我说怎么冬天的柴火都不够用了,敢情只有我在那里上赶着说节省着用啊!”小冯氏刚刚吃完饭还没回房里,抠着牙齿在院子里转悠,一听那会就大声嚷嚷起来。
“二嫂,看你这话说的,家里最有福的可不是咱们娘吗?她可是生了五个儿子的,其中还有两个儿子中了秀才,将来指不定能中个举人进士的,给咱娘请封个诰命,到时候咱们娘可就是老夫人了。我这几个孩子就是心疼我随口这么一说,再说了,即便我是真的烧水洗碗那也没什么,这柴房里还有半屋子的柴火呢,定不会少了二嫂子的!”柳氏可不是个嘴拙的,以前之所以给家里妯娌留下好欺负的印象,那是因为总想着家和万事兴,总惦记着自己的相公是个重亲情的人,希望退一步能让家里和睦些,也能改善改善自家相公与家里人的关系,既然没用,那也不用哑忍着了。
小冯氏垭口无语,暗想:这怎么一个冬过了,这柳氏不仅气色好了,连嘴也会说了呢!
“这都在嚷嚷啥呢,这一大早上的,嫌事太少是吧,老三家的,赶紧的把鸡喂了,老二家的,是不是不用交?活给公中就不用做了,赶紧的回屋里去多做几双鞋,你们这一个两个的,一大早的就给我不清闲了、、、、、、”冯氏从正屋里出来骂道,她今日个正在屋里琢磨着儿子、孙子们进学的事,自家老儿子去县学里虽不用交束?,但这回过去总得带些年礼,这伙食费、笔墨纸砚的开支、偶尔还有些应酬什么的,这开年的头个月最起码也得带十两银子才成。这老大虽是不去进学了,但每月起码也需要一两银子买些书本和笔墨啥的,家里面还有两个儿子要去进学,每半年的束?一人就是一两银子。老二家的佑福今年也要去进学了,老三家的三个儿子都要进学,这加上笔墨纸砚和给夫子送的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么一算下来,家里这第一个月就得往外面拿上二十两银子。冯氏暗自叹气,这家里一年到头的收入也就不到百两银子,虽说在农家已是很不错了,但却只够老五这一个读书人用,老大三次去南安府赶考,所花银子不少,家里这些年存下的银子不多,还要备着明年他二人赶考。这眼瞅着小女儿都十七了,虽然自己一直想等着老大或者老五考上举人再说个好人家,可万一不中岂不是害了自家闺女,这年纪越大可就越不好说人家。
且不说冯氏这心里越是琢磨越是难受,想着要从哪里抠出点银子来用。三房一家子,悦珍兄妹三人吃完柳氏特地热在锅里的饭菜后,又忙活了番后回房了,这春耕的事家里的女人们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暂时都很清闲。
“二哥,你们学堂啥时候开学啊?”悦珍很好奇,这都开春好几天了,咋没个动静呢,她还想着什么时候跟着哥哥们去学堂那边转悠一趟,看看能不能去学堂夫子那里借两本书出来看看呢。自家小叔那边,虽有满书架的书,但冯氏平日里只让大儿子看,连孙子们看都得等小叔回来后才能借的,而且小叔五经的。悦珍想看的是山水游记或者写国情律法的书。
“还得等几天,起码过了二月吧,你别看这看着转暖了,指不定啥时候一场大雪又下来了!”
“哦,这样啊,可别再下雪了,都要受不住了,三胞胎到现在还没出几趟门呢!”悦珍撅着嘴道,不能出门的日子可真难熬啊!
“瞧你这样,怕是你自己个待不住吧,这大冷的天还非往外面跑!”四郎亲昵的点点悦珍的额头笑话她。
“哪有哦,我就是想呼吸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屋里闷得慌!”
“啥叫新鲜空气啊?”七郎摸摸头,傻眼的问道,妹妹说话怎么让人听不懂呢!
“是啊,这又是在哪里学的稀奇话啊?”柳氏问道,悦珍毕竟是从现代来的,虽已经很注意了,但还是会偶尔在不经意中说两句“超现实”的话来。
“哎呀,你们不觉得这外面呼气特别顺畅吗?可不就是比家里的新鲜。”悦珍赶紧的胡乱解释了通。
“嗯,这样一想倒也是的!”一直沉默的五郎闷头想了想来了这么句。
“哎呀娘,你看看三胞胎总**米是不是不够啊,你看人家娃娃都是要吃奶才长得壮实,我想着要不从李根伯伯家里弄点牛奶过来给三小喝吧!”悦珍赶紧的转移话题,她老早就想把空间里的羊奶、牛奶弄点出来给三胞胎喝了,奈何找不到机会,这会听说桃花家的牛刚产下小牛这念头就又起来了。
“那味道可不怎么好哦,再说了,那牛能乖乖的让你挤吗?”柳氏犹豫的说道,最近家里的精米已经不多了,就算是有悦珍偶尔补充,可九郎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