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美国有很多经济实力不够的人贷款买了飞机,这样一来,一到他们还款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还贷款,最后银行收不回贷款形成呆账,于是银行就拒绝向飞机制造商支付货款,而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大量轻型飞机又卖不出去形成滞销,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
这是个谁都理不清的三角债,美国政府为了净化轻型飞机市场,于是在1975年出台了《航空保险法》,规定凡是贷款购买私人飞机的人必须向银行出具收入证明,以免发生购机者没钱还的情况。
但凡是都过犹不及,买私人飞机要出具收入证明,这没什么可说的,可飞机制造公司每制造一架飞机就必须购买一份同等金额的保险,这个条例就有点过了,这让飞机的购买成本高得惊人,很多有飞行梦想的人都不得不放弃购买私人轻型飞机。
《航空保险法》公布以前,美国每年都要生产40000多架轻型飞机,《航空保险法》通过以后,最低谷时期,美国一年生产的轻型飞机还不到4000架,比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最低谷的7000架都还要低3000架,可见这项法令对美国的航空产业打击有多大。
大量的轻型飞机滞销,大量的飞机制造工厂关闭,大量优秀的航空产业工人失业,大量的飞机子系统供应商破产,这就是美国航空产业的真实写照。
1985年,申请破产保护的塞斯纳公司被通用动力公司收购,成为通用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塞斯纳被收购当天,通用动力就宣布永久性退出轻型飞机市场。
1992年,通用动力把塞斯纳转卖给德士龙公司。
塞斯纳如此,其他轻型飞机巨头也是命运多舛几经易手,特别是比奇公司甚至还被日本的三菱公司收购过,后来又被转手了几回,每一次转手都让比奇公司元气大伤。
一直到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敦促国会通过《通用航空复兴法案》在美生效,才使得轻型飞机的发展环境宽松了一些。
九十年代后期,塞斯纳虽然又重回轻型飞机制造领域,但盛况早已不复当年,与美国的轻型飞机全盛时期年产数万架相比,2012年美国的轻型飞机全年的制造量还不到一万架。
这就是李怡炫在今后的18年要面临的状况,一个极度萧条的轻型飞机市场。
可他没有办法,谁叫他一门心思要搞飞机呢,可不搞轻型飞机又能搞什么呢?公务机、支线飞机、干线客机?别逗了,以李怡炫目前的实力,这些高大上的飞机他现在根本就玩不起来。
在李嘉诚看来,摆在李怡炫前面的道路前面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风险,但李怡炫还是决定要走下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作为时空穿越者,李怡炫仔细研究过这段特殊的历史,他知道这段特殊的历史的时间段,正是全球航空产业重新洗牌的时候,巴西航空公司和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崛起的。
可见危机之中也蕴藏着机会,就看你怎么发展,仔细阅读历史,你就会发现,七八十年代虽然是世界轻型飞机产业的寒冬,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对轻型飞机没有需求,反而人们对轻型飞机的需求还很旺盛,他只不过是被认为的压制了二十年的而已。
这近二十年时间,虽然有很大飞机公司倒闭或者被兼并,但也有一些飞机制造公司幸运的活了下来,比如说美国的西瑞公司就在这场寒冬中存活了下来,并成为塞斯纳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
现在的西瑞跟塞斯纳这个巨头比起来,西瑞简直是小得不能再小,可就在这场轻型飞机市场的寒冬中,西瑞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发展壮大,其生产的SR22单螺旋桨飞机,更是日后成为塞斯纳挥之不去的梦魇,他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仔细观察西瑞发展史,你就会发现西瑞的成功只有一个,那就是小产量和微产量,以及按订单生产。
第54章 销售井喷()
不错就是小产量,SR20飞机是西瑞在1990年推出的产品,再次之前,西瑞公司生产飞机跟塞斯纳的172飞机在外形上没有多少区别,因为他的飞机生产线和工厂就是从塞斯纳公司手里买来的,生产的飞机在外形上当然是相差不大。
在美国《航空保险法》发布以前,全世界所有的轻型飞机公司在生产飞机时,跟波音、麦道、洛克希德等这些大型飞机制造商有很大不同,轻型飞机制造商不是按订单生产飞机,他们生产飞机是像生产汽车一样,有没有客户都是先把飞机生产出来再说,而且一生产就是一批,然后在通过销售商慢慢销售。
可当《航空保险法》公布后,这样的经营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于是轻型飞机像波音、空客、麦道一样实现订单生产才是轻型飞机唯一的活路。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西瑞公司飞机的年产量还不足100架,但就这区区年产量不足一百架的飞机制造公司却在这场严酷的寒冬中存活了下来。
为什么西瑞活了下来,其他大飞机制造商没有活下来呢,原因就在于其他飞机公司的规模太大了,他们就像白垩纪晚期的恐龙一样,当天上陨石一来,地球的环境发生彻底改变,身躯庞大的恐龙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于是纷纷灭绝了。
而我们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的祖先,且因为身躯很小,加上环境适应能力强,于是幸存了下来。
套在飞机产业上也是同样适用,前面我说过,在《航空保险法》颁布之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轻型飞机制造商都是先生产后销售,塞斯纳、比奇和派珀就是其中的最典型。
他们在美国建有太多太多的工厂,每年都生产了太多太多的飞机,当危机一来,这么多飞机卖不出去,自然就会产生大量的亏损,最后资金链断裂……破产。
而西瑞则不同,他一直实行按单生产,建个小工厂,小生产线,实行小产量,只要每年卖出的飞机只要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就不会亏本,不亏本就倒不了,只要熬过这个冬期,就会引来大发展。
李怡炫也准备走这条路,他算过了,建个小生产线,以蚊子直升机单价制造成本,以香港的人工费用来计算,只要每年能够卖出30架,就绝不会亏本,如果每年能卖出40架直升机,他就能赚十架飞机的钱,而且蚊子直升机售价本来就不高,单价不到3万美元,即使加上同等价钱保险费,单机采购价也不会超过6万美元,如果在把税费、手续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算上,蚊子直升机的单机采购价也不会超过8万美元。
这样的价格放眼全世界,都属于最便宜的飞机了,而且蚊子直升机造型美观大方、性能可靠,是性价比最高的直升机,历史上它的年产量可是超过了2000架,现在是轻型飞机的寒冬,就算卖不了这么多,每年卖个三四百架还是有把,须知历史上中国引进了蚊子直升机后,年产量都还不到100架,能依然活得很滋润,他们都能生存下来,我为什么又不能生存下来?
————————————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可是港府还是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期间李怡炫又去找过李嘉诚,他也搞不明白港府是个什么态度。
见问不出什么来,李怡炫就当港府是不同意他建飞机厂,不让建就不建吧,大不了我到美国建飞机公司去,不过现在嘛先要把航模发动机的事情给搞好。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教导,那些航模制造商们终于生产出第一架合格的喷气式航模,随着产业工人的制造技术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多的喷气式航模被推出市场。
没有任何意外,喷气式航模一经推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那些航模制造商接到了无数的订单,这些订单全都喷气式航模的,一架螺旋桨航模都没有,仿佛在一夜之间,传统的螺旋桨航模似乎就销声匿迹了。
在航模制造商推出自己航模之前,李怡炫也卖了一批航模出去,一个卖了80多架,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跟李怡炫推出航模不同,这些航模制造商跟飞机制造商有着不错的关系,能拿到真飞机的模型授权,像什么F-14、F-15、F-18、F-16、欧洲的狂风等等,各种各样的军事喷气式航模充素在航模市场,甚至就连苏式飞机航模市场上都有,当然这些苏机航模是没有获得授权的,属于非法产品,谁叫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呢,没授权就没授权,有种你咬我啊!
其实苏联也没当回事,这时候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知识产权一说,山寨了也就山寨了,更何况只是架航模,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他们还很高兴呢。
看,资本主义国家的人都喜欢我们苏联的飞机,这说明共产主义事业是很有希望滴,至于对方是不是这么想,就不是他们该关心的问题了,自有上面会考虑。
而李怡炫推出喷气航模就不同了,推出航模有两款,后世大名鼎鼎的SU-35和F-22。
SU-35不用说了,SU-27的改进版,稍微知道点SU-27历史的人都知道,最早的SU-27原型机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在1980年的时候苏霍伊的创始人苏霍伊老先生,就是不满自己设计的T-10原型机在整体性能没有超过美国的F-15,于是就把自己的设计给全部推翻重新设计,最后才有SU-27的经典气动外形,现在才75年,S-27的外形都还没有定型呢,直接拿来苏联也不会说自己战机被泄密了,只会认为李怡炫只是一个颇有想法的航模设计师。
F-22更不用说了,一代名机,让美国佬是又爱又恨,由于战机供氧系统多次发生故障,被摔了好几架。还有一会居然出现座舱盖打不开,把飞行员困在里面长达5个小时之久,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拿电锯把座舱盖锯掉,才把飞行员给最终解救出来,而这个座舱盖据说就价值好几百万美元,最后为了修复这架F-22,美军就花了上千万美军。
F-22要到81年美国才开始决定研制一种F-15后继机型,1986年10月31日,洛克希德、波音和通用动力3家公司联合研制小组的YF-22中标,1990年9月29日,第1架YF-22才实现首飞。
所以现在把它盗用过来完全不用担心,先把F-22的设计抢了在说。
没过多久,沃伦就打来了电话,要求李怡炫再送五百台发动机过来,他原来的发动机已经消耗光了。
怎么会这么快,当然快了,一个双方喷气式航模就需要两台发动机,再加上一些单发航模,这几百台发动机真心不够。
李怡炫知道这是因为喷气式航模刚出来才会发生市场的短暂井喷,等过了这段时期后,喷气航模的热潮才会消退,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发动机的真实需求量。
现在李怡炫工厂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已经进入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阶段,工人的培训也在稳步进行,李怡炫可不希望到了工厂投产时候,因为前期投出去的发动机过多,而导致没有人要情况发生,于是叫告诉沃伦:“500台发动机没有最多20台。”
“二十台太少了,起码400台。”沃伦给他讨价还价道。
一翻讨价还价,最后李怡炫只同意交给他六十台发动机,多得说什么都不给了,沃伦才最终同意。
这些发动机推力达到了15KG,最多才卖个三四百台,市场也就该饱和了,看来是时候推出推力在10KG以下的发动机了,10KG以上大推只有极少数人才玩得起,绝大部分航模玩家玩的还是10KG以下的小推,特别是5KG左右的轻推才是消费的主流。
虽然它的售价不高,但数量是绝对客观,聚沙成塔累加起来利润绝对不少,而且5KG推力发动机的利润真得很低吗?四五千美元一台发动机,成本最多不过才1000港币,是妥妥的暴利好不好。
第55章 港督召见()
经过几个月的狂热销售后,无论是航模发动机还是《太空侵略者》街机游戏的销量都开始了降温,没有当初那么火爆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后,销量又有所上升,最后纷纷进入销售的稳定期。
销售稳定了下来,李怡炫也变得轻松了,又恢复带刚来这个时空的日子,只不过交易对象变了,以前是把21世纪或者是31世纪的工业品和工艺品带过来卖,现在变成了航模喷气式发动机和《太空侵略者》游戏,赚来的大量外汇,除了买地和支付工厂的建设费用外,绝大部分都暂时存了银行。
还有极小的一部分资金在香港市场扫货,目标就是主要是来自缅甸的翡翠,这个时空的翡翠价格便宜的要死,一块上等的玻璃水种翡翠只需几千港币就能买到,要知道在二十世纪和三十一世纪,这样的翡翠可是被抄成了天价,随随便便没有几十或者上百万,你是想都不要想。
巨大价格差让李怡炫的腰包很快就鼓了起来,在二十一世纪存款已经突破了十个亿,三十一世纪也突破了6个亿的联邦币,20世纪的香港就更不用说了,也早已是数亿美元的大富豪了。
而派出的工程师机器人也开始慢慢返回了,最后李怡炫只留下了五个机器人工程师,其余的都退还给了机器人租凭公司,几个月下来,光是支付的租金就是好几十万联邦币。
港府一直都没有消息传来,正当李怡炫对港府放弃了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通知,港督麦理浩要见他,时间就在今天下午。
下午李怡炫准时来到港督府,秘书并没有让李怡炫马上就去见港督,麦理浩事物繁忙要接见的人有很多,他李怡炫只是其中的一个,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往四周一看,嚯!要见港督的还不少,绝大部分都是白人,还有少部分的东方面孔。
他对面坐着一个长方脸的老人在假寐,李怡炫看他的面孔觉得有些熟悉,可翻遍脑海中的记忆就是怎么都想不起来。
对面的老人感觉到了李怡炫的目光,抬起头来见李怡炫如此年轻微微有点意外,随后朝李怡炫微微一笑,说道:“小友难道我脸上有花吗?”
李怡炫说道:“抱歉,我只是觉得在哪见过你,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老夫姓邵,小友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