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建筑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会议?项目部3大巨头加3位陌生人加自己和李二愣子?就在李华勇心里暗自揣测的时候,在踏进会议室之前,老高突然回头小声交代一句:

    “今天是个座谈会,等会你们说话的时候注意一下,对人家客气一点。啊,尤其别说粗话,对对,咱们工地大家常说的粗话千万别说。”

    座…座谈会?李华勇心说建筑企业什么时候也如此与时俱进了?座谈会都开到工地上了?

    这个疑问在进去之后才得到揭晓。

    大家进去之后,蔡老头向一位政府官员模样的中年人介绍:

    “来来来,李秘书长,我来跟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瑜,李工程师,啊,咱们李工可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同时咱们鹏城世贸项目的技术骨干。这位叫李华勇,是…是我们华夏建总的一位工人,大家别看小李年轻,他可是非常能干,算是我们最优秀的工人之一了,所以您刚才说挑两位代表一起座谈座谈,管理人员和工人代表各挑一个,我一下子就想到他们两位了。”

    “辛苦了辛苦了…。”

    那位“李秘书长”倒也显得挺随和,他一边“亲切”的和李瑜以及李华勇握手,一边和蔡老头开玩笑:

    “两位都姓李?那咱们五百年前可都是一家喔,我说蔡总,你这不会是故意挑的吧?”

    蔡老头大笑:“巧合,这纯属巧合,不过这也说明你们李家有人才啊。”

    他们倒是相谈甚欢,不过李华勇却满头雾水。心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怎么会有政府人员过来开什么劳子座谈会?当然李华勇对这个工地出现政府人员并不奇怪,因为“鹏城世贸”这个项目,地方政府基本就算是它的甲方了。可现在算什么时候呢?现在有什么座谈会好开?

    还有面前这位“本家”听说是什么“秘书长”?他是什么级别的秘书长?是正的还是副的?,要说秘书长这种东西吧,如果是副职的话,那就跟自己前世的“李副总工”,那也就稀松平常。

    就在李华勇胡思乱想的时候,前期的客套寒暄完毕。等所谓的“座谈会”正式开始,等李华勇了解这几位的身份,他还真觉察到一丝不同寻常。

    面前这位“本家”,他还真是一位“正秘书长”啊,他不仅是正秘书长,还是鹏城市委的秘书长。市委秘书长通常都是要“入常”的。李华勇虽然搞不清现在的鹏城是什么级别,现在还是不是副省级城市?但毕竟已经是经济特区啊,能在这种地方当市委秘书长,想来这家伙的级别应该不低,难怪蔡老头都对他挺客气。

    除了这位以外,另外两位都是“鹏城特区报”报社的。李华勇注意听介绍,另外一位中年人大家叫他“严社长”。这家伙竟然是“鹏城特区报”报社社长,同时还兼鹏城市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只有那位长得还挺不错的年轻女性好像不是当官的,大家叫她“田记者”,不过据说这位也是什么他们报社的业务骨干。

    “这个座谈会的级别好像还真不低啊。”李华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胡思乱想。

    说是说“座谈会”,倒是有点像接受采访。除了开头由领导讲几句“场面话”。剩下的基本都是那位叫田欣的记者再问,由李华勇和李瑜作答。

    而且问的也都是诸如“在鹏城生活的怎么样啊?”“工作还顺利吧?”“除了工作你们平时还干什么?”这一类没有营养的废话。

    仅仅是废话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李华勇基本上被人家田记者完全忽视了呀。也许是听蔡老头说李华勇是“工人代表”,也许是见李华勇一副忠厚老实像。田美女对李华勇完全没有兴趣,除了最简单的几个问题外,她的兴趣完全放在李二愣子身上了,几乎所有和工程有关的问题都对准了李二愣子,这让李华勇全程打酱油。

    正是因为打酱油,这才让李华勇有空注意到别人的交流,尤其是蔡老头和那位李秘书长的交流。

    因为李华勇已经发现不对,这根本就不像什么座谈会。这几位的到来,充满了一股“打前站”的味道。

    好像是有什么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会来这个工地,这几位只是过来打前站。

    又过了一会,李华勇大致猜到什么人会来了。

    这应该是,那位“画圈”的人要过来吧。

第78章 滑模() 
李瑜和李华勇两人从会议室出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李二愣子满脸堆笑,李华勇却一脸无语。

    “我说李工,说好的低调呢,你这不说两句大话难道你人不舒服吗?”

    “我这怎么算大话了?三天一层,我们现在不是达到了吗?墩子这可是你提出来的,喔,难道就只准你提,还不让我说呀。”

    今天的“座谈会”那还真和那位老人家有关,当然现在能确定的是那位老人家将在不久之后会来鹏城,但会不会来“鹏城世贸”工地那还是未知数。毕竟那种大人物的行程,那也不是今天这几位能做主的。

    他们这几位今天的目的,其实就像是做个预案,有领导来视察嘛,那总要挑几个有特色的地方,有代表性的地方,能代表特区精神的地方供领导选择。总之领导到底去不去那是领导的事,但准备工作肯定要做。

    于是就这样,“鹏城世贸”工地入了地方政府法眼。当然“鹏城世贸”能入选并不奇怪,这毕竟是国内在建的第一高楼,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李华勇刚才还听说另外一个有趣的理由:“鹏城世贸”的入选,据说还和这个月的进度有关。

    这个月总共完成7层,由于考虑到总工期的压力,建设者们当然是不够满意的,比如李华勇和李二愣子,大家都在琢磨着怎么能够继续加快进度。但吃瓜群众未必知道什么总工期啊。

    吃瓜群众看到的:咦!这栋大楼这个月个子长得好快呀。

    一个月七层,这样的速度搁在后世都不算慢的了。7层就是20多米,更重要这还是高空中的20多米。

    要不为什么说建筑行业喜欢用“形象”来代表进度呢?这在高空中长高的20多米,这是多好的“形象”啊。这带给人的感观和印象肯定和地面上的20多米不同。于是就这样,吃瓜群众觉得这栋大楼进展神速,鹏城市地方政府也找上们来了。

    国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李华勇认为最关键的一个关键词:效率!大家是想看看这样一种运转模式能否带来更高的效率。而“鹏城世贸”的高速度,不就正好契合所谓的“特区精神”吗?

    这就是今天这个“座谈会”的来由。对于这样的所谓“座谈会”,李华勇其实看得很清楚,说穿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彩排,自己和李二愣子其实就是被他们挑选出来的“群众演员”。万一他老人家来了,万一他老人家想和“祖国的建设者们亲切的交谈或嘱咐两句”,那么自己就是他们挑出来的“工人代表”,而李二愣子就是他们挑出来的“干部代表”。

    对于当这样的“群众演员”,李华勇虽说谈不上什么抵触吧,但肯定也不会很热衷。做工程的,尤其是做一些大工程或重点工程,这样的事情家常便饭,各个级别的领导都有。虽说这次的来头有点大,可能来的这个人,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代伟人。

    但一代伟人又如何?人家和他说两句话,人家和你握个手,你就可以从此不洗手了?你就可以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都是演戏而已,这种事情真的不能太当真。因此在刚才的时候,李华勇全程表现很淡定。

    但李华勇淡定,李二愣子却很不淡定啊。他刚才一直表现得很亢奋。李华勇都怀疑他不知道自己其实也就是个群众演员。不,李华勇相信以李二愣子的聪明,他其实知道自己将扮演什么角色的,只是他依然很亢奋要说当这种“群众演员”当然也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跟别人吹牛,可以显摆,可以装逼。

    而这些东西,不正好就是李二愣子最大的兴趣和爱好吗。

    尤其当那位叫田欣的女记者和他说话的时候,啧啧,李二愣子那个兴高采烈,那个眉飞色舞。当人家表扬这个项目施工速度快的时候。李二愣子说:嗯,我虽然长得漂亮,但是我告诉你吧,我其实还没有洗脸,等我洗完脸后我能更漂亮。你不是说我们一个月七层快吗?不,我现在告诉你,我们下个月的目标是:

    一个月十层!

    田大美女记者当时那个高兴啊,李大秘书长当时那个高兴啊,还有那位严社长,当时也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整个座谈会的气氛,就在那一刻达到了最高潮。

    尤其当这些人了解到“三天一层”是目前国内前所未有,甚至算是一个世界纪录的时候,那位李秘书长甚至还当众表态,如果下个月真能达到一个月十层,那么他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请“老首长”到工地上溜达一圈。

    李华勇对自己这位“本家”的心情倒是表示可以理解。想想今年可是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刚刚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国人对什么“世界纪录”之类的东西最热衷的时候。

    可问题是…。李二愣子牛皮吹也吹了,大家高兴也高兴过了。这不是把大伙都架在火上烤吗?这样的任务能完成吗?

    “我说墩子,我再强调一句,这个三天一层可是你最先提出来的,难道现在连你都没信心?”

    “我不是对三天一层没信心,我是对你一个月十层的说法没信心。”

    “你,你什么意思?我认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备,人员,设备,材料这些要素都没问题,难道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存在不足?”

    李华勇用手往天上一指:“你不要忘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还有天时不能把控。所以我刚才说,三天一层没有问题,但是你想一个月十层的话,那还要看老天爷帮不帮忙啊。”

    李二愣子一想也是啊,“三天一层”和“一个月十层”那还真是两个概念。前者可以说是一种施工速度,而后者呢,这却更像是一个任务,一个明确的施工任务。这还真不可混为一谈。

    “唉,假如我们一开始采用滑模就好了。”

    “你少欺负我不懂滑模啊。”

    见到李二愣子还在对滑模念念不忘,李华勇心里又好气又好笑。滑模是一种施工速度比较快的施工工艺。李华勇当然也并非真不懂滑模,事实上刚从蛇口来这个工地的时候,李华勇自己都准备抛出这个方法来装逼了,后来考虑再三才决定放弃。

    不过在这个时候再听李二愣子提到滑模,李华勇突然心中一动。

    “李工,快,走走走,我们找颜工他们商量点事。”

    “干…干什么?”

    “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也许还能让我们的施工速度加快一点。”

    “啊?!”

    “对!”

    李华勇微笑着对李二愣子说道:

    “如果落实好的话,说不定咱们下个月还真能完成十层喔。”

第79章 朴实的智慧() 
““嗯?墩子你到底想到什么办法?”

    “我呀,刚才就从你说的滑模中得到灵感,我觉得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不不不,这甚至都不能说是办法,最多只能说是习惯,一个良好习惯,我想如果让咱们工人师傅养成这个习惯的话,我想咱们的施工速度也许还能再快点。”

    要说李华勇这话虽然有点绕,但他这话的重点,应该是那个什么“习惯”啊,可惜李二愣子不亏是李二愣子,他的注意力全部被“滑模中得到灵感”所吸引。

    “滑模中得到灵感?哟!了不起!墩子还真看不出来呀,你竟然还知道滑模?你可能不知道吧,目前整个国内都没几家单位掌握这门技术,你怎么会知道滑模?”

    李华勇心里暗笑,他碰到这种事情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个…在开会之前,你不是在路上给我科普半天?有你李大工亲自上课,再笨的人那也能学到一点东西呀。”

    李二愣子再次被李华勇噎住了,有心鄙视李华勇吧,这好像是在质疑自己,可要是不鄙视吧,打死他也不相信之前就那么区区几句话,李华勇还能获得什么灵感。他都能获得灵感,那么自己呢?自己怎么就没有什么灵感?

    “好好好那墩子你说,你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李华勇笑道:“李工你刚才一直在念叨这个滑膜,现在连我都知道这是一种速度很快的施工工艺了,那好李工我先问你,这种工艺之所以速度快,那它主要是快在什么地方呢?”

    没等李二愣子开口,李华勇自己就说道:“主要就快在模板工程上面了,因为采用滑模技术,除了第一次安装模板外,后面都没有这一道工序,这就节省出大量时间了,这就是滑模快的原因,对不对?”

    李二愣子咂咂嘴,这个东西自己之前的确有讲过,李华勇知道这些并不奇怪。可现在的问题是:这家伙仅仅知道这些最粗浅的东西,他就能产生什么灵感?

    李二愣子没有等多久,他很快听到李华勇把他的“灵感”说出来。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传统的“翻模”工艺,模板安装不仅每一层都不能省,甚至这个模板工程的工作量还非常大,我都听蛇口的邓工说过,他认为模板工程才是咱们这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

    说道这李华勇顿了一顿:

    “因此我刚才听你讲滑模后,我心里就想啊,我们虽然是翻模,但是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还是可以借鉴一下滑模的思路的。比方说:我们让工人师傅们在施工的时候注意一下,具体到每一块模板,它在下一层用在什么部位,让它在上一层依然用在什么部位。那么李工你说,假如我们做到这点的话,咱们的施工速度是不是还能再提高一点啊?”

    李二愣子听了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啊。这一刻李二愣子嬉皮笑脸盯着李华勇:“很多人都说你墩子有智慧,以前我还不信,不过现在看来还是要服啊,最最起码,你这种朴实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