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件事,再加上最近南江那个陶瓷厂项目,正是因为蔡老头觉得欠下这么多人情,所以他这次是还人情来了。要不他刚才说话的时候会带点如弃重负的语气呢。
这种如弃重负,那就是还了人情之后的如弃重负。对此李华勇心里跟明镜似的。
“小李什么时候回南江啊?”
“估计还要半个月左右吧,对了,20天后陶瓷厂正式开工也要弄个开工典礼,到时候蔡总肯赏脸前去捧场吗?”
“应该的应该的,我已经接到林总正式邀请,要不到时我们一块过去?”
“好的好的。。。。。。”
说完正事后,两人开始闲聊,毕竟“还人情”这种事情不宜说太多,大家你知我知彼此心知肚明就行。于是又在蔡老头办公室坐了一会后,李华勇准备告辞离开。
可是正当李华勇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刚走出蔡老头的办公室,他却遇到一位熟人,一位意想不到的熟人:
“咦?!李二。。。。李工什么时候回来了,你不在香江好好待着,这次是回来轮休吗?”
李华勇却是看到久违的李二愣子,于是他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哟,是墩子呀,啧啧,听说你这家伙自己开公司了,牛!”
“呵呵不牛不牛,混口饭吃而已。。。。。。”
本来以两人的交情,见面后热情寒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李华勇却总感觉李二愣子好像有什么不对,至于到底什么不对,李华勇又说不上来,总之看上去这家伙有心事的样子。
“怎么,李工是来找蔡总吗?”
“嗯,是有点事找蔡总。”
“那好我就不打扰你了,回头我再来找你,咱哥俩好好聚聚。”
李华勇知道李二愣子和蔡老头关系匪浅,这种关系不仅在公事上,他们应该私交就关系匪浅。不过至于是什么关系,李华勇却没去打听,见李二愣子真是来找蔡老头,再加上李华勇自己也有很多事,因此他也没注意对方的状态,和李二愣子约好有时间聚一聚后,他就告辞离开。
离开华建九局办公楼,李华勇依然在想蔡老头刚才“技术力量不行”这话,的确开公司无非就是“人,财,物”这几项,“财”这项李华勇不缺,在如今这年代,千万身家的李华勇可能比很多一级资质的建筑公司都更有钱。
而有“财”就会有“物”,因此对于现在的李华勇来说,“缺人”就是他的最大短板了。他缺的不是普通工人,而是缺乏建筑工程类各种技术人才,如果不把这个短板补齐,那么他的“万通”就休想发展壮大。
“是到招兵买马时候了,可是在这年头,我能到哪去招兵买马呢。。。。。。”
李华勇心里长叹一声,思前想后还是没找到什么头绪,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现在只能务实一点,先从身边的人开始培养起。
李华勇在那思索一会后,他返回蛇口自己的工棚,找到自己的表嫂芊芊。
“芊芊姑娘。。。。哦不,现在应该叫嫂子了,嫂子,我哥等下会回来吃饭吧?你跟他说声,我晚上跟你们俩说点事。”
“哦,好的,什么事不能跟我说吗?”
“不行,这事非得和你们俩一起说。”
到了当天晚上,芊芊终于知道李华勇为什么要和两人一起说了,因为李华勇第一句话就是:
“你们两个,没准备那么快要小孩吧?”
芊芊顿时满脸绯红,她狠狠瞪了李华勇一眼:
“呸,墩子你狗嘴吐不出象牙,在胡说八道什么呢。”
倒是李华柱同学的反应比较正常,他迷惑的看了表弟一眼:
“墩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先说说你们有没有准备要小孩吧。”
“这个这个。。。墩子还是你先说,你到底想说啥。”
“如果你们没准备那么快要那就正好,如果你们准备很快就要,那我就劝你们别那么快要。”
李华柱同学莫名其妙盯着李华勇:“墩子你啥意思?”
“是这样的,我和鹏城大学联系了一下,准备让芊芊去自费读两年书,读财会,以后就到我公司来搞财务,现在想听听你们的意思。”
“啊?!这个这个。。。。。。。”
虽然都是“这个这个”,表嫂芊芊是面露惊喜,而李华柱同学却面露迟疑。
沉默一会后,芊芊当然也看出了丈夫的迟疑,她看了李华勇一眼:“这种事你们男人商量去,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只剩下兄弟二人后,李华勇笑着对柱子说道:“说吧,先说你愿不愿意,再说你有什么顾虑。”
“能让芊芊去念书当然是好事,只是。。。。。。”
“你既然说是好事,那就说明你愿意喽,那现在就说说你的顾虑。”
李华柱同学无语的瞪了李华勇一眼,李华勇嘿嘿一笑。
“墩子你知道的,我这里当然没什么意见,早点要晚点要都无所谓,问题是在你舅那里,你知道你舅一直抱孙心切。。。。。。”
“你放心,舅的思想工作我会去做。”
“哦。”听李华勇这样说,李华柱同学不提这茬了,末了他好奇的询问一句:
“那我爸的工作你怎么去做?”
李华勇微微一笑:“你别忘了,现在小孩的户口可是随母,仅这一条,我就有把握做通舅的工作。”
李华柱一听乐了,知道这确实是个好理由啊,要知道芊芊现在依然是农村户口,而根叔的那点心思是谁都知道的,现在儿子好不容易成为城里人了,这要是孙子又变成农村人。。。。。。
“那好那好,只是。。。。。。”
“你还有什么顾虑?”
“墩子你知道我就一技校生,这万一芊芊要去上大学。。。。。。”
这回轮到李华勇乐了,他很鄙视的瞪了表哥一眼:
“柱子你能不能有点出息,你别忘了我的那位,我那位那还是海归呢,我还不是照泡不误,这个你也顾虑,你好意思当我哥吗。”
也许是被李华勇这句话刺激到了,李华柱同学顿时豪气顿生:
“行行行听你的听你的,那就让芊芊去读书吧。”
第三六三章 人脉()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重生之建筑大师最新章节!
说服了李华柱夫妇,李华勇就着手具体安排这事了。
其实这年头安排这事难度也挺大,毕竟在如今这年代,大学里的自费定向委培之类还不像九十年代之后那样流行。
为了办成这事,李华勇准备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自然就是最俗的金钱大法,准备大把银子撒下去,看看能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不过李华勇心里清楚,在咱们国家办很多事,有时候光花钱是办不成的,比金钱更管用的那还是关系和人情,如果能找到这样的路子,那办起事来才更有把握。
还真别说,李华勇这次还真又找到了“路子”。而他这次找到的人,却是他的一位“本家”,目前鹏城市的常务副市长李大市长。
真要说起来的话,李大市长其实也算是欠了李华勇的人情。毕竟当年的“三天一层”,李大市长也是露过脸出过彩的,算是整个“树典型”活动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大家都知道,在国内的体制之内,“树对典型”这可算是非常宝贵的政治资源,树起一个国家级的典型那就是国家级的政治资源,因此李华勇这份人情不可谓不厚。
然而李华勇刚去找这位“家门”的时候,李华勇心里也没底,他不知道人李大市长愿不愿意帮自己这个忙。毕竟除了上次的事之外,两人基本就没有什么接触,李华勇这两年也没有特意去经营维护两人的关系。
然而让李华勇稍觉意外的是,当他找上门的时候,人李大市长却非常热情。
在这里必须提一句的是,李华勇并非冒冒然自己一个人找上门去的,他是先找到华建九局的老高,他知道老高和李大市长关系一直不错。而且李大市长现在主管整个鹏城的城建,正好和老高的华建九局二公司有非常多的工作交往。所以李华勇才先找上老高,然后通过老高的“引荐”才见到这位李副市长。
而李华勇这样做,那当然也符合国内做事的规矩。不然冒冒然找上门的话,那就会显得太突兀,而在国内做事,当一个人连你自己做事都太突兀的时候,你想办的事其实就更难办成,这是一条普遍规律,这样的道理也一定要懂。
李华勇是由老高直接领着去见李大市长的,也没在其他地方,直接去了他的办公室。李华勇在李大市长的办公室大概待了20多分钟,和大多数谈话一样,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客套寒暄,说的是废话套话,真正有用的往往只有那么一两句。
比如在今天这20多分钟里,李华勇总结真正有用的其实就是李大市长说的这么一句话:
“哦?你是说想给鹏大一笔“赞助费”,然后安排自己的一位亲戚去那里读书?呵呵读书是好事呀,啧啧,难得小李你能这么想。行行这事我可以帮你问一下,不过有句话我要说在前头,今天老高也在这里,老高知道鹏城大学那可不是归我管的,因此帮忙过问一下没问题,但最后能不能办成我现在却不能说大话了。”
李大市长说到这里,只要他说愿意帮忙,李华勇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就已经达到。至于说这事最后能不能成,李华勇其实也不太清楚,因为他无法确认李大市长的“帮忙力度”。反正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如果鹏大不行的话那就去羊城想想办法,如果还不行那就干脆回南江找找关系,总之要尽力做成这事就是。
李华勇微笑回应:“不管能不能成,都谢谢李市长了。”
最后李华勇和老高告辞,在告辞的时候,李大市长依然对李华勇十分热情,热情到李华勇都有点无从适应。他拉着李华勇的手:
“啧啧你这个本家生分了吧,常言道一支笔写不出来两个李字,五百年前咱们可是一家人,这种事你还托什么老高呀,你自己过来不就行吗?见外了见外了,小李我听说你现在开了个公司是吧?开公司好,年青人有闯劲,以后没事你自己也可以常来我这里坐坐呀。”
对于这样的热情李华勇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他含笑敷衍道:
“一定一定,只要您不怕被打扰就好。。。。。。”
然而这个时候的李华勇不知道的是,李副市长的热情那还真不是装出来的,李华勇自己在到处托人找关系的同时,他本人也成为别人眼中的“关系”。
至少在李副市长眼里,李华勇就是一个很好的“人脉”,他还真存有交结李华勇的念头。
从两年多前的“三天一层”,从李华勇和“他老人家”合影开始,李大市长就记住了这个年青人,同时也开始关注起自己这个“家门”。到后来李华勇做的一系列事情,一件件,一桩桩,那更是引来李大市长侧目。
从香江中银大厦开始,李大市长发现,这个年青人似乎和香江的林家,霍家等亲中派富豪圈关系非常不错,而到了南江省第一家省级重点开发区,这个年青人又和整个南江省体制高层建立关系。。。。。。
在体制内混的李大市长当然非常清楚,别看自己这个“家门”现在还非常年轻,但这个人已经不能小觑。如果能和这样的人建立良好关系,不说能有多大用吧,但交结这种人对自己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因此当李华勇今天有事求上门来的时候,李大市长内心其实是非常高兴的,尤其当李华勇说出他想办的事,李大市长虽然嘴上留有余地,内心早就下定决心:这事不仅要办成,还要办的漂漂亮亮。
毕竟像他自己说的,捐资助学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什么坏事,既不违法也不乱纪,帮这样的忙何乐不为呢?
事实上人李大市长的帮忙力度果然很大,李华勇在登门之后不到一个星期,李华勇就来到鹏城大学校园,开始谈芊芊入学的事。
这时候大学已经放假,诺大的鹏大空空荡荡,接待李华勇的是鹏大一位副校长,姓谢。
“这个这个,李同。。。李先生。。。。。。”
李华勇微笑道:“谢校长叫我小李就行。”
“那行小李我就直说了吧,到我们学校读书可以,不过这个毕业证书。。。。。。”
李华勇当然清楚老谢想说什么,他再次微笑打断对方道:“谢校长我也直说了吧,我理解学校的难处,因此我也不要求将来学校一定要颁发正式的毕业证,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我这个亲戚入学后,希望她在学习上能享受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待遇,从课程安排到各种考试,希望学校能一视同仁。”
听李华勇这样说,谢校长有点意外,意外之余他也松一口气:“呵呵这个没问题,这个我现在就可以承诺。。。。。。”
双方相谈甚欢,芊芊入学的事也顺利敲定。
事情如此顺利其实也不难理解。校方最大为难之处,当然就在于毕业证书的发放问题上,然而李华勇恰恰就不在乎这个。
要知道芊芊可是自己的亲戚,他让她去读书又不是让她去混文凭,而是希望她能学到点真本事最后能帮到自己公司。
难道自己亲戚到自己公司做事还要看她的文凭?这当然是不需要的。
既然文凭都不需要,那么在学校方就不存在最大障碍,这事也就能比较顺利的敲定下来。
敲定这事后,时间差不多快来到87年八月份了,虽然李华勇在鹏城这边还有很多事,比方说,他搞定了房建和市政这些施工资质,可是还有道路工程的施工资质需要办理。
可是在这个时候,李华勇需要回一趟南江了,因为那个陶瓷厂已经准备正式开工。
“莲花,这次陶瓷厂正式开工,你准备过不过去?”
“我不去了,就你一个人过去吧。”
林蔚对李华勇笑道:“办公楼的改造和装修到了最后关头呢,我估计等你回来以后,公司就能正式开张了。”
“呵呵那行,那这次就我一个人回去了。”
第三六四章 阳光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