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建筑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小李你先拿去吧。。。。。。”

    李华勇是代表业主林氏集团的,用后世的说法,他类似于“评标委员会的委员之一”,甚至说是评标委员会的老大都不为过,他想先看看标书,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李华勇就是在看过标书之后做出改变的,当他看过那家冶建公司制作的标书,他陷入了沉思。

    想了整整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李华勇首先拨通了鹏城华建九局的电话:

    “喂,我是李华勇,请问张永平张总在吗。。。。哦?张总还在湘省?那行,那我就找夏总。。。。对对,三公司的夏总工,如果他方便的话,请他马上来趟南江。。。。。。嗯,我知道是一个星期后正式开标,我现在请他提前来一趟。。。。。好的好的,请你转告他一声,或者请他给我来个电话也行。。。。好的好的,谢谢。”

    现在的李华勇怎么说也算有点分量,因此他的话还是有点效果,在打过电话的第二天下午,李华勇就在石门县见到华建九局的一行人。

    只不过在见到和夏明焕一起来的人之后,李华勇还是吓了一跳:

    “蔡,蔡总,你怎么亲自来了。”

第三五一章 指定分包() 
    蔡老头见到李华勇,他显得非常热情,一把握住李华勇的手:

    “哈,小李,你好你好,这个。。。我正好要回京城去开会,昨天听说你让小夏过来,于是我也一起顺道过来看看。”

    李华勇一边和蔡老头握手一边心里暗笑,心说什么顺道过来看看、您蒙谁呢?现在京九线又没有开通,就算南江人自己想坐火车去京城,那都要先去武汉或者长沙,绕上老长老长一段路,您这是顺的哪门子的道?

    当然对于蔡老头的来意也不难猜测,肯定就是为了这个项目而来。要知道华建九局可是刚做完这个标,如果说之前还不太清楚这个项目具体标的的话,那么在做完标之后,由于要进行报价,这一切就会比较清晰。

    光是这个项目的一期工程,施工合同值就接近一亿,而在如今这个年代,这么大的工程,差不多可以养活华建九局一个分公司一整年了,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程公司一年的施工总产值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数,因此这确实值得蔡老头跑一趟。

    蔡老头应该就是听说自己昨天先找的是张永平,而老张又不在,他是担心夏明焕的份量不够,所有才决定亲自跑一趟。

    至于他刚才说“顺道”神马的,那只是老头还拉不下面子,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而已。想想也是,当初还在鹏城世贸的时候,老头可是竭力想把自己招至麾下,甚至还许诺给自己一个全国劳模,可是现在,不是说自己已经成为什么大人物吧,但至少在这个项目,自己貌似已经成为华建九局的甲方。

    因此对于蔡老头现在的心态,哪怕李华勇的情商再低一点,大致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哈哈蔡总您可真会挑时候,现在正是春茶上市的季节,您应该是惦记我们这个地方产的野菜吧?怎么样,我们这个地方的茶还不错?”

    感觉蔡老头刚才那个借口太蹩脚,李华勇这是又递给他一个台阶。见到这样的台阶,蔡老头自然是顺势走下来。

    “哈哈哈,难怪大家都说你这家伙看似忠厚,却长着一颗玲珑心,我这点小心思还真瞒不过你哈,不错不错,你上次送给我那袋野茶,我至今还念念不忘,现在怎么样。。。。。。”

    “那行,今天晚上我就请蔡总品茶,请一定赏脸,呵呵。”

    当天晚上,李华勇当然真就请蔡老头“品茶”。在一起喝茶的也没其他人,就蔡老头夏明焕以及李华勇三人。既然是蔡老头这个华建九局一把手来了,这是个拥有最终板权的人物,李华勇也没搞那些虚头把脸的事情,在石门县县委招待所,简单寒暄几句后,李华勇就直奔主题:

    “蔡总,我先跟你说个好消息吧,根据初步评标结果,林氏集团还是很倾向于把这个项目交给咱们九局来干。”

    听到李华勇说出这话,蔡老头和夏明焕对视一眼,然后蔡老头满脸堆笑:

    “哦?谢谢谢谢,小李谢谢。。。。。。”

    蔡老头虽然连声道谢,但其实并不是真的像他笑的那样高兴,他更没有显得很激动。这样的结果是在蔡老头意料之中的。其实从昨天接到李华勇电话那一刻起,华建九局的管理层就已经猜到这个结果。

    否则的话李华勇让他们过去干什么?特意让自己提前跑去南江,然后李华勇告诉自己没有中标吗?这种可能性显然不存在。因此无论是蔡老头或者夏明焕其实都心知肚明,李华勇这个电话肯定是想说其他的事。

    正如大多数好消息后面通常都会跟个“但是”一样,这个“但是”才是重点。

    这时候夏明焕开口了,他笑着对李华勇说道:“小李,说吧,你既然先告诉我们好消息,那后面的“但是”是什么?”

    这回轮到李华勇有点尴尬了,因为这正是他准备的套路,可现在即便被夏明焕戳穿,这个“但是”还不说不行。

    “呵呵,夏总是这样的,林氏集团虽然非常倾向于把这个项目交给咱们九局做,不过还有两个具体问题,他们委托我来提前和大家协商。”

    “哦?小李你说。”

    这才是真正的戏肉了,所以蔡老头和夏明焕两位都打起精神。

    “这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个工程现在收到五份报价,我可以实事求是跟你们说,咱们九局的报价并不是最低的,因此林氏集团让我来沟通,看看在签订正式合同的时候,咱们九局的报价还能不能稍微下调一点?”

    原来是讨价还价啊?蔡老头和夏明焕再次对视一眼,他们这时同样不觉意外,因为这在业内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这种“内定”的标,可以说此刻正是讨价还价的时机。

    “哦?希望我们稍微下调一点呀?没问题没问题,小李我可以在这表个态,我们和林氏集团也是老关系了,为了维持双方良好合作关系,林氏集团的工程,我们哪怕是不赚钱也愿意干的,不过这个标的具体情况我不熟悉,小夏,你们当初报价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蔡总,我们做标的时候已经压得很低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报价,我们做这个工程真的已经没什么钱赚。。。。。。。”

    李华勇乐呵呵的看着两人表演,蔡老头和夏明焕两人配合还很默契,他们一唱一和在那表演起双簧。

    当然喽,李华勇对此并不反感,由于前世的他自己就经常干这事,因此看到这一幕他只会感到亲切。

    这个问题并没给大家造成困扰,三个人的讨价还价持续了还不到10分钟,等李华勇报出一个数字后,他提出稍微降2个点,蔡老头就很爽快的拍板同意。

    这主要是因为李华勇之前测算过华建九局的报价,他清楚华建九局之前的那份报价还真不算过分,毛利都已经压缩到20%一下,那么就只要稍微再降一点意思一下就行。

    虽然说对于这种上亿的项目来说,一个点就是一百万,二个点就是两百万。李华勇是真的不爱钱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他非常清楚,建筑工程到了这个临界点之后,那是真的不能再压缩了。

    真要继续往下压的话,真能帮林氏集团节省钱吗?李华勇知道其实是不能的。

    还是那句话,对于一支有经验的施工队伍来说,只要他在一个工程中想赚多少钱,他有一百多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方说这个项目,20个点就是毛利2000万,你即便压缩到10%以下,如果华建九局依然想赚2000万的话,他照样有无数种方法达到目的,并且让外行人很难觉察。

    因此省下来的那1000万,其实省下的是对项目本身的投入而已,从而让项目本身容易出问题,甚至形成一个豆腐渣工程。

    只可惜大多数外行人不懂这个问题,甚至大多数外行人在当甲方的时候,几乎个个都自以为是,个个都自以为精明,这才是那么多“豆腐渣工程”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了。

    所以说李华勇真不是为自己的同行辩解,当出现一个豆腐渣工程的时候,在很多时候还真不能把所有板子都打到施工方身上。

    作为业内老鸟,李华勇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因此在第一个问题上,他能很快和华建九局达成一致。

    “呵呵,行,那就按小李你的意思来,你说降两个点就降两个点。。。对了,小李,你刚才说,林氏集团有两个具体问题。。。。。。”

    “是这样的蔡总,这个项目是位于南江这个内陆省份,南江是个穷地方啊,因此林氏集团在这里投资,他们现在遇到一个很大的困扰。”

    “嗯?不会吧,我知道这是小李你的家乡,老区人民的觉悟应该都很高吧?而且你也说这里穷,那么当地政府应该对林氏集团在这里建非常欢迎才对,这还能有什么困扰?”

    李华勇微笑道:“蔡总您说得没错,本地确实是热情欢迎林氏集团在这里落户,可现在的困扰恰恰就出在这个“热情欢迎”上面,你也知道这个项目的规模有点大,这个也是整个南江省第一个省级重点开发区,所以大家太热情了,热情到林氏集团和我都有招架不住,而蔡总您也知道,林氏集团如果想在这里扎根,那肯定有本地一些关系需要摆平。。。。。。”

    李华勇说到这里就没继续说了,他虽然说的含含糊糊,但蔡老头却秒懂:

    “呵呵小李我知道了,你是说正是因为这个项目非常受关注,所以有很多本地的施工企业都盯着这里,他们有的想进来做事?”

    见蔡老头如此“上道”,李华勇呵呵一笑,他也不用兜圈子了,直接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那家冶建公司的资料递给蔡老头:

    “蔡总是这样的,现在其他的话不用我多说,林氏集团经过选择,决定让这家本地施工企业也承接一部分任务。”

    “哦?”

    “是的,按照林氏集团的意思,咱们华建九局做整个项目的总承包,而这家公司,在华建九局手下做指定分包。”

第三五二章 提前开工的羊鹏高速() 
    蔡老头喝一口茶,拿起那本资料随意翻看,然后打个哈哈:

    “呵呵小李呀,人家中冶也是实力雄厚的大型央企,级别和我们是一样的。”

    老头摆出的这个姿态让李华勇心里一乐,心说市场经济果然是锻炼人啊,在鹏城待上几年,像蔡老头这样的老革命都已经如此精通讨价还价。

    蔡老头这话什么意思呢?

    嗯,表面上没有任何意思,他只是随口夸了一句同行而已,然而李华勇却是知道,老头这是委婉表达自己的不满。

    蔡老头的不满,就在于李华勇刚才说的“指定分包”上面了。

    站在蔡老头的立场看待问题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把这个工程比作一块蛋糕的话,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今天一上来,李华勇先是一番杀价,砍掉了好几个点,虽然这事在蔡老头的意料之中,并且李华勇的杀价也不算太狠,这在蔡老头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但毕竟也是大几百万不是?

    现在好了,李华勇现在不仅杀了一轮价,听这意思还准备把整个蛋糕切走一块分给别人,那蔡老头当然要表达一下不满之情,否则这叫什么讨价还价?这趟南江之行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更关键的是,李华勇刚才只说了要切走一块蛋糕,要切着的这块有多大他还没有说呢,另外什么总包分包说得好听,等将来开工以后,这家冶建单位和自己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从属关系还是平行关系?他们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分别都只对甲方负责?这一切都是接下来就要明确的事。

    因此这个时候蔡老头如果都不摆摆姿态的话,那他这个工程局一把手那也真是白当了。

    “未来这个陶瓷厂项目,主体工程当然都是由咱们华建九局承建,这家冶建公司主要是承建一些附属工程。除此之外,我刚才说的“指定分包”也并不是随口这么一说,林氏集团虽然也会和这家冶建公司签订施工合同,但同时我们也会要求他们和你们九局签订分包协议,并向你们九局缴纳一定的总包管理费,当然喽,与此同时,咱们九局也必须承担起所有总包方的义务,尤其是在未来的竣工资料管理方面,九局必须承担所有责任。”

    “哦?这样啊。。。呵呵,小李你这家伙,来来来喝茶喝茶。。。。。。”

    当李华勇摆出这两个条件后,蔡老头无话可说了。随着他这声“喝茶”,其实就表明他已经接受李华勇的条件,也随着这声“喝茶”,今天的正事就算是已经谈完,虽然这块蛋糕具体到底怎么切现在还没说,但大家都没在这时候说这事。

    这其实也不是蔡老头的事,作为一个工程局的一把手,他只要定下整个事情的大方向就可以,具体事务自然会有夏明焕他们的分公司负责。

    正事定下来的,但茶却还是要喝,李华勇毕竟和蔡老头等人交情匪浅,因此接下来的闲聊比较随意,不过在接下来的闲聊中,大家的话题依然没有离开那家冶建公司,蔡老头旁敲侧击打听起这家冶建公司的来路。

    “我说小李?这家公司到底什么来路,是哪个领导和你们打过招呼?”

    李华勇微微一笑,蔡老头这样询问当然很正常,事实上这也是业内的常态,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打招呼”这种事情,在建筑行业根本就从未杜绝。

    “蔡总,如果我跟你说,起码到目前为止,林氏集团还没接到任何领导为这家公司打招呼,您相信吗?”

    “哦?!”

    蔡老头的表情也变得郑重,因为事情是明摆着的,李华勇没有必要说谎,首先林氏集团是一家香江公司,一般人很那把话递到他们那里,其次如果真有人打招呼的话,那李华勇大可不必推脱,这正好可以给华建九局一个解释。

    “呵呵,不过说他们完全没有走关系也不尽然,至少他们托关系走到了我的头上,就在初六那天,我表哥结婚,我哥现在也是咱们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