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建筑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四七章 建筑等级文化() 
林应虎的动作还是很快,听了老陆的话以后,当时就给林应彪拨个电话。而林家这些年都是以做实业为主,开办的工厂遍布整个东南亚,像市场调查和项目评估这种事自然是驾轻就熟。

    林应虎的电话拨过去不久,那边很快有了回复,说是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估团马上动身,来南江省评估和考察这个陶瓷厂项目。

    林家怎么评估和考察这个项目暂且不谈,考虑到做这项工作需要一定时间,而一直把林徽一个人扔在乡下那也确实不是个事,林应虎抵达的第二天,林蔚又让陈挺等人派车把林徽送到洪城。

    “你不是南江本省人吗,说哟,洪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李华勇虽然对洪城不算很熟,但对本地名胜还是略知一二,尤其对于林蔚林徽这些学建筑的来说,有一个地方那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本地有一个说法,叫做“求财万寿宫,祈福滕王阁”,大家说,咱们先去哪?”

    听李华勇这样一说,连边上的老陆都来了兴趣:

    “滕王阁,那当然是滕王阁,走,咱们去看看这个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到底是什么样。”

    做工程的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经常有当兼职导游的机会。比如说李华勇前世有一次在湘省某地施工,工地距离凤凰古城不远,有那么一个月时间,李华勇光是凤凰古城就去了8次,去得他都想吐。因此滕王阁这地方李华勇虽然去过多次,听老陆这样说后,李华勇还是欣然道:

    “那行,呵呵,那咱们就去滕王阁看看。”

    只是很可惜,李华勇这次闹了个大大的乌龙了。众所周知,滕王阁是以初唐王勃那篇“滕王阁序”天下闻名,然而这栋建筑多次毁于战火,在历史中重建的次数高达29次。李华勇等人过来的时候,那恰逢滕王阁第29次重建,众人现在能看到的,那只是一个工地呢。

    老陆含笑不语,林徽抿嘴暗笑,林蔚则脸色不善,她恶狠狠盯着李华勇;

    “这就是你让我们来看的滕王阁?”

    李华勇其实也有点尴尬,后世他看到的都是已经建成的滕王阁,他哪记得清具体的重建时间啊。当然喽,以李华勇这种好面子的人,哪怕再尴尬他也要强撑着。

    面对林蔚的兴师问罪,看着面前还是一个工地的滕王阁,李华勇灵机一动,他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

    “那是当然,我本来就是故意带大家来这看看的,莲花你相信,对于咱们搞建筑的来说,建成后的楼有什么好看,只有这种正在建设中的古建筑,那才值得我们观摩和学习呀。”

    “哦?”

    “哦什么哦,莲花我跟你说尤其是你,你还号称是学土木的呢,这栋建筑可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巅峰代表,并且现在的重建也是参照中国最传统的“营造法式”,这还不值得你好好看一看?”

    如果是面对普通人的话,李华勇这样说当然非常牵强,可面前这几位不会呀,和面前几位说这样的话,那至少表面上没任何破绽。

    不管有没有人信李华勇的话,反正现在都已经来了,并且李华勇的话好像还指出了这次来的看点。于是就这样,4个人还真的装模作样“观摩学习”起来。

    然而一栋正在恢复重建中的古建筑那真是没有什么好看的。滕王阁的重建的确是参照了我国宋代建筑师李明仲的《营造法式》,然而这种传统技艺的精髓那也要有人看得懂不是?

    反正李华勇是不怎么看得懂,老陆别看他家的公司就叫“陆记营造”,他其实也不怎么看的懂。这两位都看不懂,其他两位自然就更加不堪。

    为了避免太过无聊,李华勇只好在这个时候展示一下他业余导游的才华了: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这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其他两个都称为“楼”,只有这个被称为“阁”,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林蔚很配合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哟?”

    “因为这栋楼最开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修建的呀,这栋楼甚至是南方现存唯一一栋皇家建筑了,你们要知道,古代建筑的名称可不是随便能够乱叫的,正是因为沾了“皇家”的光,所以这栋楼能称为“阁”,而其他两栋只能称为“楼”。”

    林蔚笑道:“胡说八道。”

    “我这怎么是胡说八道,不信的话你可以问。。。。泉叔,泉叔你来说说,我这话有没有道理?”

    没等老陆开口,倒是旁边的林徽帮腔了:“阿勇的话有道理喔,中国古建筑都有严格等级划分,不同等级建筑用不同名称命名,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你敢乱取名字的话这在古代叫做“僭越”,这是很严重的罪名了。”

    李华勇得意冲林蔚一笑:“听见没有?”

    林蔚白他一眼没有理他,而是问林徽道:“那姐具体都有哪些等级呢?”

    “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这里面的规矩非常繁杂,不过最笼统的划分还是可以说一下,就拿类似于这样的建筑来说吧,大致是以殿,阁,台,楼为序,这其中“殿”最高,“楼”最低。“殿”自然不用说了,除了皇家建筑之外,那只有一些宗教建筑敢叫这个名称,例如故宫的“太和殿”,“保和殿”,玉皇大帝住的地方叫“凌霄殿”,一些寺庙有“大雄宝殿”,除了这些之外,其他任何建筑都不能称之为“殿”,这里面的规矩是非常严格的。”

    “那为什么一些宗教建筑可以称“殿”呢?”

    这个问题李华勇倒也知道一点,所以他赶紧抢答道:

    “那是因为宗教建筑,被大家看做是神仙的住所呀,神灵居住的地方,那当然有资格和帝王平级,兰花姐,是这意思吧?”

    林兰花同学含笑点头称是,接着她继续对自己的妹妹说道:“其实建筑等级的划分,在一些日常称谓中也能看出来的,比如我们有听过“殿下”,“阁下”的说法,能称谓“殿下”的人,地位通常都要比“阁下”高,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殿”的等级要比“阁”更高。”

    李华勇张大了嘴,听了林徽的话,这下连他也算是长见识了,听林徽这样说后,李华勇突然脑洞大开:

    “嘿嘿,兰花姐你刚才说到殿,阁,台,楼,那既然有“殿下”,“阁下”,怎么就没听过什么“台下”“楼下”呢?”

    “少贫嘴。”林蔚笑着打了李华勇一下。

    林徽却没有笑,她稍微思考一下,她突然冲李华勇喊了一声:

    “兄台。”

    “啊?!”

    李华勇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旁边的老陆却哈哈大笑,等老陆笑了很久李华勇才反应过来,“兄台”这个词的来源其实是和“殿下”“阁下”是一样的,是来源于建筑里面的“台”。

    “既然说到“台”我又想起一件事了,”等李华勇刚反应过来的时候,林徽又兴致勃勃的开口了:“在东方,或者说在中华文化圈,有很多以“台”命名的建筑,大家说在这些建筑中,又是以哪个建筑最有名呢?”

    嗯?听到林徽这个问题,李华勇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前世的家乡,那是南江省最南边的那座城市,那里有一个“八镜台”和以后“郁孤台”,然而这两个地方虽然算小有名气却不算非常有名,真正最有名以“台”命名的建筑。。。。。

    “棒子!棒子的“青瓦台”算是最有名,兰花姐是不是这样啊?”

    “没错了,青瓦台是南韩的总统府,而他们的总统府都只能称之为“台”,我们再来看看日本,我们知道日本的“阁”文化是很有名的,他们最有名的古建筑,那应该就是他们的“天守阁”吧?南韩的是“台”,而日本的就是“阁”,这仅仅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样,这其实就是建筑等级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哈哈哈哈。”

    听了林徽的话后,李华勇忍不住放声大笑,他心说可不就是这样么。

    在这一刻,李华勇看向林徽的眼神又不一样了。要说在这个世上,文艺女青年有很多,然而在李华勇看来,其实大多数都是装的。

    “啧啧,我这个大姨子,那是真正的文艺女青年啊,是那种有真材实料的文艺女青年。”

    李华勇在心里这样感概道。

第二四八章 任性的想法() 
李华勇在洪城优哉游哉待了两天,领着林蔚姐妹俩到处瞎逛。到了第三天晚上,他被林应虎叫了过去。

    让李华勇觉得有点奇怪的是,他竟然只叫了自己,并没有喊林蔚,至于他的亲生女儿,其实大家都是住在南江宾馆的,李华勇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打过照面。

    “阿勇,这位是钟生。”

    林应虎把房间另外一个人介绍给李华勇,这个人现在和老陆坐在一块。李华勇倒是知道这个人名叫钟志文,是林氏集团这次派过来做项目评估的负责人。

    “钟生您好。”

    钟志文长得文质彬彬,戴一副眼镜,两人以前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不过他对李华勇还是显得挺客气。听李华勇给自己打招呼,他微笑欠身:

    “阿勇你好。”

    简单打过照面后,林应虎也没过多废话,他对钟志文说道:

    “好了,现在请钟生把你们评估的结果给我们这些人说一下。”

    “好的。”钟志文一边应林应虎一声,一边随手打开随身带的公文包,拿出一份评估报告一样的东西:

    “这是我们这次的评估结果,请林生过目。”

    林应虎一摆手,他并没有亲自接过,反而是示意老陆接过那份报告:

    “这样专业的东西我就不看了,你就直接跟我说说吧,根据你们的评估,这个项目到底可不可行?”

    “好的。”这位钟志文显然也清楚这个项目的缘由,他甚至可能都知道这个项目首先是林徽提出来的,因此他稍微组织一下语言: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评估组一致认为,目前在大陆办一个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的确是个好项目,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在工厂选址上还值得商榷,我们评估组一致认为:至少目前在南江省,并不适合办这样一个工厂。”

    这时候钟志文看向李华勇,声音还带点歉意的样子:“抱歉阿勇我不是针对你,我刚从那边过来,事实上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家乡,山清水秀的,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林氏集团在任何地方投资办厂都会有一个最低要求,而您的家乡,在很多指标上都达不到林氏集团的最低要求。”

    林应虎追问一句:“哦?那都有哪些指标达不到要求呢?”

    钟志文不说话了,他用手指指老陆手上那份评估报告,意思在那上面都已经说明和列出。趁这个机会,老陆顺手把那份报告递给李华勇。

    李华勇也顺手接过那份报告,然后低下头快速翻看。要说做工程的人,有时候也要经常做一些项目评估的,毕竟无论是做工程也好,还是开工厂也好,首先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能赚钱,而所谓的项目评估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这个来展开,因此对于手上这份东西,李华勇基本还是能看懂。

    李华勇在翻看的时候,房间其他几位都不说话的,都在静静等待他的翻看。李华勇快速浏览的时候,觉得手上这份报告还是挺客观和专业的。

    钟志文他们之所以否决这个项目,主要还是觉得石门县那个地方确实不适合投资办厂。

    报告中主要指出两点,一是那个地方的硬件条件不行,基础设施落后,其二是那个地方太过闭塞,交通不便。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如果在那里强行建厂的话,那势必导致建厂成本增加。而交通不便呢,物流成本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钟志文等人正是以这两条理由否决这个项目的,因此李华勇面对这样一份报告他也无话可说。

    几分钟后,李华勇放下手中的报告,林应虎问道:

    “勇仔你觉得怎么样?”

    李华勇随口答道:“挺好,钟生他们的报告非常专业和客观。”

    这时老陆凑趣问了一句:“咦?那小李你觉得这份报告专业在什么地方?”

    李华勇笑笑,对老陆的问题就没有作答了。不过说实在的,李华勇说这话那还真不是客套,他是真心觉得这份报告非常专业。

    因为李华勇刚才在报告中看到一条,钟志文他们在否决在南江办厂的同时也提出一条建议,认为如果真想办一个这种陶瓷厂的话可以换一个地方,例如说,粤省的佛山。

    仅仅有这一条,李华勇就必须对这份报告高看一眼的。因为这和真实历史的轨迹相符啊。在真实历史中,曾经的“佛陶”不是辉煌一时么?到了很晚以后,南江省很多地方倒也确实办起了这种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不过很多都是以所谓“产业转移”方式办起了的。

    当然现在这些问题并不是重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办厂的想法首先是林徽提出来的,那么面对这样一份报告,作为父亲的林应虎该如何抉择。

    “好了钟生,你奔波一天应该也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好的林生,各位,那我先告辞了。”

    等钟志文告辞离开,林应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李华勇差不多清楚林应虎为什么只叫自己过来了。

    李华勇心里暗笑,他这时倒有点理解林应虎的为难之处。李华勇能够看得出来,说是出于愧疚心情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理由也好,总之林应虎还是很着紧他这个私生女儿的。偏偏他这个女儿还是个文艺女青年,生性非常敏感。李华勇甚至可以想象,林徽以前可能从来没有对林应虎提出过什么要求,她甚至话都懒得跟林应虎说。

    现在好了,林徽这次好不容易说一件这样的事,因此李华勇设身处地的为林家二叔想想,他现在的为难是肯定的,他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跟林徽开这个口。

    “勇仔,你看。。。。。。”

    李华勇笑着阻止林应虎说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