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建筑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是乡里乡亲的,虽然说李华柱这个时候shàng mén略显突兀,但他今天毕竟只是陪李华勇登门不是?所以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都是腊月二十八了,家家都忙着准备过年,杨石匠自然在家。讲了面以后,李华勇也没有过多虚头把脸,他直接询问采石场的情况。

    “怎么,墩子你还来问那些红石头的事呀?实话跟你说吧,其实我也觉得那些石头有些特别,应该是好东西啊,只是”

    “只是什么”杨石匠没有继续往下说,不过李华勇表示理解,他的意思无非是说这种石头没有销量而已。

    这两天李华勇注意到,这个采石场是那种最原始的采石场,或者说是那种最传统的手工作坊。那里面没有任何破碎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至于刨光机等加工设备那更是提都别提。

    而杨石匠等人呢,他们也属于那种最传统的手工艺人。当然你不能小看这种传统手工艺人,比如这个采石场的用途,除了帮人打造磨盘等农村才用得着的器械外,其最主要的生意,其实就是帮人修建阴宅坟墓。而大家都知道,墓碑上通常都要刻字的,据李华勇了解,面前这位杨石匠,他在石头上雕花刻字的本领远近闻名。

    同样的道理,只要清楚这个老采石场以前的主要生意,那就很好理解那种红色的石头为什么不受人待见了。

    阴宅嘛,讲究的是一个庄严肃穆,通常色调都以青色或者灰色为主,谁会用那种色彩斑斓的红石头修坟墓呀?

    其实不仅是阴宅,这种色彩斑斓的颜色,自古以来就不受咱们中国建筑的待见。虽然在中国古建筑中,有所谓“红墙绿瓦”的说法,但是请注意,中国建筑如果采用这种色调,那一定会特别强调所谓的“纯色”,而强调纯色其实也是强调一种威严,强调一种庄严肃穆。

    你如果把一栋房子弄得花花绿绿的,那些口味比较特别的可以不管,其实落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都是看不上这种东西的。大家会觉得轻浮,会觉得落了下乘。

    “墩子,你觉得这种石头真的会有人要?”

    当杨石匠再次强调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华勇微微一笑:

    “杨叔,我跟你交个底吧,这种红石头不仅会有人要,而且还非常抢手啊。嗯,杨叔,等会我给您画几张图纸,您看您能不能帮我个忙,在过完年之后呢,给我加工几个样品”

    还没等李华勇说完,李华柱同学首先坐不住了,这家伙有点不厚道啊,这还没成亲呢,就有点向着未来的老丈人了。

    “别急别急,墩子你先别说加工样品什么的,你说清楚,这种红石头你准备卖到哪去?”

    都是自己人,李华勇也不准备藏着掖着:“柱子我告诉你,当然喽,我今天的话大家暂时不要外传,这种红石头,我是准备卖到外国去的。”

    “外外国?!”

    听到李华勇这样说,房间里没有一个能淡定了。李华勇再次微微一笑,只可惜这件事情,他没有办法进一步给大家解释了。

    从见到这种红石头起,或者说他刚萌生开发这个大理石矿的念头,李华勇就根本没有考虑国内市场,他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国际市场去的。

    至于原因当然很简单,第一,李华勇知道国人的习惯,主流观念并不待见这种色彩斑斓的建材。第二,这种ji pin大理石,你基本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奢侈品了,而这个年代在国内卖奢侈品李华勇根本就没起过这个念头。

    然而国内没有市场,国外却有市场,国人不待见这种颜色,但是在国外,尤其是现在很多的欧洲国家却对这种颜色极其追捧。

    至于欧洲人为什么会喜欢这种颜色呢?这个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大家知道,在建筑学中,有一个“宗教建筑”的概念,有一种说法,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其宗教建筑是最能反映其建筑特点的。

    比如在咱们国家,只要说到中式建筑的特点,你只那些寺庙,宝塔,道观,可以认为这些建筑基本就涵盖了所有中式建筑的特点。

    而在欧洲国家呢,看他们的教堂,看他们的城堡。而无论是他们的教堂或者是城堡,都非常喜欢这种深色调的。尤其在欧式建筑中,有一种所谓的“多特风格”,这种“多特风格”对深色调的喜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多特风格”是一种在文艺复兴时代就兴起的建筑风格,在过去几百年间起起落落,一会流行一会又不流行。

    然而李华勇知道,就在现在这个年代,这种风格又开始大行其道,比如李华勇在香江看到的那栋汇丰银行大厦,那就是典型的多特风格啊。因此李华勇非常笃定,这种类似于“墨玉”一般的大理石,在国际市场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第一九八章 先过个好年再说() 
在杨铁匠家,李华勇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了,李华勇告辞离开,和李华柱一起返回李家坳。

    走在路上的李华勇心情不错,哼着李华柱从没听过的小调。李华柱同学却没那么淡定,刚刚走出未来老丈人家不远,他一把抓住李华勇:

    “墩子,你是说这些石头真能卖到国外?并且还能卖出好价钱?”

    “你这家伙,你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这个…倒是没有,不过我这心里怎么就不踏实呢,总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李华勇呵呵一笑,也没有继续对李华柱解释:“那我们就一步一步把这件事做成真的吧。”

    李华勇现在的确没法解释更多,从发现这个大理石矿到现在,李华勇认为自己的整体思路和构想应该是不错的,然而从构想到真正实现开发,前世的李华勇虽没办过实业,更没开过工厂,但他也知道想办成这件事情的话,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说李华勇之前想到的放射性检测问题,李华勇认为这个事情就要尽快落实,假如这一关都过不去的话,那再美好的蓝图也只是虚幻。

    另外别看李华勇刚才信誓旦旦跟大家说他准备把这些石头卖到国外。

    要怎么说呢,从整体思路或者说从战略层面上来说,应该说李华勇的思路是对头的,然而从具体操作层面呢?这事别说八字还没有一撇,根本连半撇都没有。

    李华勇从前世到今生根本就从来没从事过这种业务,别说他现在没有相关渠道了,他根本连从事相关行业的人都不认识几个。

    李华勇思前想后,今世自己认识的人中唯一能挨点边的,那好像就只有林应虎了,李华勇曾经听他自己吹牛,说他在欧洲那边很有一点关系。

    因此在现阶段,李华勇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委托杨石匠他们先加工一批样品,在过完年之后带到鹏城去,在那边完成各项指标检测的同时,顺带在那边寻找xiāo shou渠道。李华勇认为只有这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再回来考虑生产问题不迟。

    反正这种资源性的东西又不是别的,李华勇认为对这种资源性矿产的开发,尤其是不可再生性资源,那绝对不能盲目追求产量啊,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关键的强调这种产品的品质。俗一点说,就是要想方设法提升这玩意的逼格,即使没到那种逼格,也要吹成那种逼格。

    不说能和房山汉白玉或者正宗云南苍山大理石相比吧,在李华勇设想中,假如有那么一天,“南江墨玉”或者说“石门山墨玉”能够闻名天下,至少能达到意大利“鱼肚白”或者“伊朗黄”那种层次,李华勇认为这样才有意义。

    因为李华柱同学毕竟和其他人不同,因此在回李家坳路上的时候,李华勇和他多说了几句。李华柱听得目瞪口呆:

    “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啊!”

    李华勇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要不然你以为呢?这就是我现在有很多话不好说的原因了。不过你放心,我看咱们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的,这种石头多半没有危害,既然没有危害,那就很有希望卖出好价钱,所以这以后啊,你还要多做做你未来老丈人的工作,咱们想做成这事,没有他们帮忙可不行。”

    “哦?”

    李华勇突然发现不对,他发现李华柱同学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

    “没,没什么。”

    “咦,我发现柱子你这人变了嗬,怎么到京城读了一年技校,整个人都变得婆婆妈妈的。”

    “是这样的,在这之前,我是说在你还没到家之前,芊芊她爸曾找到我,说他们村的一些年青人,想在开春之后跟我们一块到鹏城做工,当时我想咱们现在的业务不是挺多吗,还有明达那里,明达提了副经理之后,他也跟我说过他们那里非常缺人,因此我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不过我听你今天这样一说…”

    李华勇还以为是什么事,听到这里他哈哈大笑:

    “没毛病啊,你答应下来是对的。唉,这事你早就应该跟我说了,你现在可能是还不知道,现在在鹏城呀,石头从他家乡带出来的人都已经超过咱们李家坳的人数了。你随时都可以跟芊芊她爸说去,只要他们想出去做工,我那里随时欢迎。柱子我和你说实话,我还真希望咱们这地方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个建筑之乡。至于采石场这边的事你不用担心,一来这事应该还早,二来你想想,这两件事其实根本就互不影响,就算以后采石场真做大的,你还担心会缺人吗?杨家寨没有人,不是还有朱家集吗,不是还可以到其他地方招人吗?我真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李华柱同学嘿嘿傻笑:“这倒也是。”

    话匣子打开后,李华勇继续兴致勃勃,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要我说呀,其他人都可来可不来,但你那位还没过门的媳妇,柱子我建议你找个时间做做她的思想工作,让她过完年就跟我们到鹏城那边去。”

    “这,这…”

    见李华柱还在扭扭捏捏,李华勇给他两个理由:“柱子,你今年就应该会从技校毕业吧,如果没有其他意外的话,你毕业之后多半就会到华建九局去上班吧,这正式上班以后,那可就没有现在这样自由,除了去项目上之外,你在鹏城待的时间肯定要比待在李家坳的时间多,把媳妇放在家里好还是带到鹏城去好?你自己可以琢磨琢磨去。”

    还没等李华柱开口,李华勇继续说出第二条理由:“在回来之前,你爸就跟我说今年准备把房子重新翻修一下,柱子你也知道,舅舅现在可是鹏城那一摊子的大总管,我现在正为这事发愁呢,他这一下子过不去的话,我那里就缺了一个管家婆。”

    顿了一顿后,李华勇笑眯眯的对李华柱说道:“所以柱子,你看你能不能找个时间跟你那没过门的媳妇说说去,看看她过完年之后,能不能到鹏城去当一段时间的管家婆?我可是听很多人说过,你那媳妇持家有方,是个非常优秀的管家婆呀。”

    “这……”

    见李华柱还在那犹犹豫豫,李华勇再加一把火:“柱子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的蛇口,那可和咱们当初刚过去挖桩那会不同,这么长时间后,现在的生活条件可是比当初好太多了。”

    李华勇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能考虑的都帮李华柱考虑周全了,李华柱同学还能说什么呢?

    “要不,要不我这就和他们说说去?”

    李华勇哈哈大笑,他一把把李华柱拖着:“你这家伙我真不知道这么说你,你别忘了芊芊可是还没有正式过门,虽然咱们这不讲究那个,但你一天往人家家里跑几趟好像也不合适吧?真不知道你急什么,今天都二十八了,按照咱们这规矩,你初二那天肯定要正式shàng mén拜年吧,这事你那时候再提也不迟呀。”

    反正今天李华柱同学已经被搞得晕头转向:

    “那我们现在…”

    “现在,当然是先踏踏实实过个好年再说。”

第一九九章 徽派建筑() 
回到李家坳后,86年的春节很快到了,李华勇决定不想一切杂物,先好好把这个年过完在说。【。aiyoushenm】

    到了后世以后,经常能听到有人抱怨,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然而“年味”是什么呢?李华勇认为所谓的“年味”那其实就是一种心情,你只有投入其中,真正想着是在过年,那才能感受到所谓的“年味”。

    这次来到这个蕴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里来过年,李华勇就感觉自己过得有滋有味。

    平心而论,这个年代过春节,那还真没有后世那样丰富多彩,尤其是在农村过年,那更是简单粗暴得很。大家除了走家串户彼此拜年之外,剩下的其实最主要就是一个字:吃!

    大吃大喝,胡吃海塞。

    “墩子,来来来尝尝这个猪肉,只可惜咱们这里的猪不行,都是在山上放养的,长不了膘,来来来夹这块稍微肥一点的……”

    李华勇睁大眼睛,传说中的“跑shān zhu”啊,这在后世要多少钱才能买到,你竟然还要我吃那块肥的?不行不行,我更喜欢的当然是那块瘦的。

    “墩子叔,来我来帮你夹一块“头牲”,这些鸡都是扔在半山坡那个竹林里放养的,平时也没人管,也不知道合不合您口味……”

    李华勇再次睁大眼睛,合口味呀!简直太合口味了。这种纯绿色无污染的“竹林鸡”,在后世到哪里找去?你是让我吃这个鸡腿是吧?我吃,我吃。

    在南江省很多地方,所谓的“头牲”其实就是白斩鸡。大家从这个称谓应该就能看得出来,鸡在农村人眼中的地位。毕竟这年头农村人的很多零花钱,其实都是从鸡屁股后面掏出来的。这也就是鸡能够成为“头牲”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农村“敬头牲”其实是一种很高的礼节,尤其是一盘白斩鸡的那两个鸡腿,一般人那还真没有资格享用。比如在农村的酒席上,鸡翅一般是小孩子的专利,给年龄最小的人夹鸡翅膀,喻意着“展翅高飞”。而两个鸡腿呢?那非得最尊贵的客人或者德高望重者才能享用。

    这次回到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