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金忠高阳说了半个多小时,这俩人始终低着头也不敢去看马学文,不是说他们害怕对方,而是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否则肯定会为自己申辩两句,可是这俩人从始至终也没为自己去说一句好话。
其实在方鹏的这个Ktv里面,他们见识了太多太多的诱惑和好玩的东西,所以一时刹不住车也正常,现在被马学文给敲打醒了,应该能重新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当然马学文能帮的只有这么多,在自己兄弟快要掉下深渊的时候拉扯一把,别的他不可能帮对方全都办好,甚至去教他们怎么去做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更何况这俩人也有彼此的优点,这些优点甚至都是马学文所不具备的,他很希望陈金忠和高阳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番天地,也不枉三人相处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对二人的指引和帮助(。)
:
第632章 应聘工作()
等到第二天一早,马学文刚从房间出来,就看见陈金忠和高阳一边拿着报纸,一边吃着小笼包,瞧见他的时候,陈金忠连忙打了个招呼道:“学文,我刚买的包子你过来吃点,一会我和老高打算去新文化报面试。 ”
“新文化报?”马学文闻言一愣,这个报业集团在c市是很有名的,曾经马学文在那里做过一个月的班,但是因为不适应那种环境,也就辞职离开了,原本他觉得这样的企业每天只是需要坐班或者正常工作,哪知道对于他这种应聘实习编辑的人,竟然也有拉广告的任务,本来是业务员干的活落在了马学文的头上,他肯定不太舒服。
从那之后马学文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行业都离不开一个职位,那就是销售任何的企业都需要销售,所以他直接应聘了销售的工作,因为他相信即便这家企业不做了,自己积累了销售经验一样可以混一碗饭吃。
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经验积累,让马学文攒下了一大批的客户,最后才能顺利开办一家互联公司,并且培养出了几个不错的销售为其跑业务,公司才能一点点的发展起来,所以听到新文化报这四个字的时候,马学文一下就想起了曾经的过往,同时也觉得这个工作不错,比较磨练人,让他们去试试还是很好的。
“学文,你今天如果没事跟我俩一起去吧?”高阳这时开口说道,经过昨天的开导,二人不管听进去没听进去,今天的表现和以往并没有任何区别,对于这点马学文还是非常满意的,无论什么事情,这俩人永远都能最快的调整自己的状态面对,就好比是现在,已经从昨天的事情当中走了出来,并且重新选择了面对。
马学文想了想便点头说道:“好,我就和你们一起过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应聘个工作。”他这话当然是有点玩笑的成分,毕竟马学文现在的事情那么多,不可能抽出太多时间供他胡闹。
虽然说重新做一个销售对于他来讲也是一种磨练,但马学文现在的工作无时无刻不是在磨练着他,而且做好了销售未必就代表他可以去管理现在的企业,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什么是老板,老板就是找一群比自己强的能人为他所树立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当老板不需要比员工厉害,因为一旦出现比员工厉害的老板,只能说明他没有请对人。
做为老板只需要掌控宏观目标,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有一个宽阔的胸怀,知人善用,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工作进度就可以了,事必躬亲的话只会让他永远都拘泥于一处无法自拔。
今天之所以同意陪这俩人去,一是想看看陈金忠和高阳是不是在胡闹,二也是故地重游,重温一下曾经的记忆,在这座城市里面其实有很多和马学文从熟悉变成陌生的人,也有很多他进出过多次但是却并不属于那里的地方。
抵达新文化报的时候,三人在前台通报了一下姓名和来意之后,便被带到了里面,这家报社面积有三百平左右,占据一层楼三分之一的空间,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别的公司,随着络媒体的兴起,在这个年代虽然报纸还有不错的销量,可是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以后这种冲击也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很多的报社除了新闻,已经朝着商业转型,刊登广告,做同城类别的信息,婚恋以及同城项目的东西他们也都有涉猎。
只不过随着人群的交替,新生代的人已经不认报纸了,他们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很多的资讯,单单依靠老龄化人群来保证销量,对于报社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更重要的是智能络时代也在影响这群人,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他们最后的市场也要被蚕食干净,这种情况导致了报社商业化发展的推进。
也彻彻底底的从当初第一手媒体的位置退居下来,进入办公室后,面试三人的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女子,穿着黑色职业装,模样有些凶狠,女子能用凶狠去形容的,可见她的长相如何,马学文对此人还有一些印象,或者说对这家报社里面的人都有点印象,当年他勤工俭学的时候应聘过这里,而且还待了一段时间。
这位面向凶狠的人虽然模样不易近人,但是内里还是非常热情的,如果对其了解,一定会发现她是个很不错的人,所以马学文对她的态度很好,并没有加入陈金忠和高阳说小话的环节当中。
“你们三个都是大一学生对吧?”因为之前电话沟通过,所以此人对陈金忠和高阳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只是她没想到过来三个人,不过对于她来说过来几个都是一样的,实习期八百块钱月工资,转正一千块钱底薪加提成,只要是不太笨的人,都能给予报社提供超过他们所给出工资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报社门槛放得很低,即便是大一学生也会去录用的理由,听闻这话陈金忠连忙道:“我们三个都是大一的学生,看到报纸上招工所以就过来试试,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做过销售工作,也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陈金忠说这些当然是没有虚构的地方,管理秃子的迪吧他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但是听在这位面向凶狠的女子耳朵里却有些不太一样了,因为她怎么看也看不出这三人与普通学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随之半信半疑问道:“之前你们在哪家企业上班?做过多少业绩?任职什么管理阶层?”
高阳见状开口回道:“我们三个之前在一家迪吧上过班,都做过部门经理,每个月的酒水业绩是四万到七万。”
虽然高阳并没有参与太多的管理,不过他报出的数据也是实情,这三个人里面马学文是唯一一个没有在迪吧上过班的,可是如果把他的履历拿出来,就算是应聘这家报社的经理也绝对绰绰有余。(。)
:
第633章 比业绩()
“迪吧?”听闻这话,那位女子又仔细打量了三人一眼,沉默了片刻之后方才开口道:“实习期每个月八百的底薪外加提成,需要全日制工作,你们应该快开学了吧?开学之后肯定不能天天上班,所以我建议你们做临时实习,工资日结,提成比实习期和正式员工要少一部分,这些条件你们觉得怎么样?”
三人闻言对视一眼,并没有对此提出任何的质疑,随之便diǎn头同意,现在很多的企业都是这样,招聘销售的时候张嘴就是10…100名,他们不会考虑这些销售有没有上班的地方,比如有些公司明明只有十张办公桌,可是他们招聘这么多的销售根本就没有办法安排下来,于是就有了临时销售这一说。……
虽然时间上更加充沛,但待遇也相应减少,很多企业都是那种没有底薪,然后当临时销售打电话或者跑客户去拉单子,人越多对于他们来说价值肯定越多,也许有人会觉得什么样的人都进来了,对于企业是否会有负面影响,比如员工着装,素质等等参吃不齐,这些完全不是企业所考虑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黑猫白猫捉住耗子就是好猫。
只要是能拉来客户,只要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并且给公司创造财富,那么就是好员工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他的办公场地很显然并不是公司,而是客户的公司,只有不断的跑客户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业绩。
所以新文化报也打算用这样的方式去让员工拉业绩拉广告,当年马学文就是因为这个受到了影响,即便做的是实习编辑,可是也有业绩这么一说,发动全员去销售,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才是好员工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公司法则。
见三人没有别的问题,简单交代了一下工作内容之后,那位女子便通知三人明天过来上班,整个过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马学文对此当然是轻车熟路,可是高阳和陈金忠则有些没回过弯来,因为一切都太容易了,就这么简单找到了工作,为什么还会与那么多没有班上的存在?
离开新文化报后,高阳有些兴奋的开口说道:“学文,这家企业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好在时间自由,而且拉广告之类的事情,以前我和老陈在你的工作也做过,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就是,真搞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我们都这么轻松找到了,他们为什么呢?”陈金忠也是兴奋的开口说道,今天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太顺利了,马学文闻言微微一笑道:“你应该看看那群找不到工作的都是什么人,除了是没上过学的,就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了。”
“有关系的人早都进入各个地方上门,只有没关系没背景的人才会处于待业状态,对于那群心高气傲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工作他们是看不上眼的,就算是有些人为了生计被迫选择,可并不代表他们能做,销售不在乎学历,在乎的是口才和反应还有为人处世的经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所完全具备的。”
“而对于没有文化的人来说,他们找工作针对的东西就不一样,即便是把这份工作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也不会去考虑,有时候并不是说没有工作可做,从这条街走到头,至少就能找扫二三十个工作岗位,但根本的原因就是愿不愿意去做,或者说能不能做,你们两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没有那么多的选择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如果换做是我需要靠一份生计养家的话,我可能也会考虑一下,甚至最后都不会选择这里,这就是为什么又那么多待业人员,可是仍旧有很多企业都缺少员工的根本原因所在。”
马学文把所有事情分析了一遍之后,陈金忠和高阳已经听愣了,可能从始至终他们都没往那么深远的方向想过,其实最重要的一diǎn就是,他们没有压力,完全不考虑将来,只是想找一个工作证明自己或者不想虚度光阴罢了。
一个有背景,或者说家底殷实的人,如果他想找工作,而且仅仅是抱着陈金忠和高阳这个想法的,哪怕是刷盘子他们也未必会拒绝,甚至乐在其中,可是让一个正规大学毕业,为了能找一份好工作以及铁饭碗,或者说急于养家的人来说,哪怕是刷盘子每个月给的很高他们也未必会考虑,因为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和将来
试想大学四年学的是络,最后却担任了一家饭店的后厨工作人员,首先就是专业不对口,其次他上学学到的东西也完全浪费了,在他心里肯定就会有抵触的心里,而且说给那些同学或者家人时也不好开口。
面子,自己的心里因素,以及身上的负担,直接就关系了这个人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而不是他应该做什么
“开学之前,你们每个人能拉来五千块钱的业绩就行,两个星期的时间。”马学文伸出两个手指笑着说道,对于报纸来说,一个广告便宜的可能也就百八十块钱,大篇幅的价格很高,但是对方一般都会直接和报社沟通,根本不可能经由业务员来联系,所以马学文定的这个档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不高但是也不低。
这样有了目标,才会让陈金忠和高阳有动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马学文提出来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充满了干劲,因为想表现自己,不希望被这个大哥看扁,毕竟马学文所取得的成绩可能是他们这辈子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目标。
既然没有办法与对方比肩,那么肯定就要做出成绩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所以陈金忠和高阳在听到这个目标之后,几乎是想都没想的齐齐diǎn头说道:“没问题,就五千块钱的业绩,我们肯定能够拉到”说完这话,高阳随之玩笑说道:“老大,我们拉五千,你是不是得拉来一万块钱的业绩啊。”(。)
:
第634章 做好销售()
马学文听到没好气的说道:“我哪有那个时间陪着你们两个胡闹,不过如果没什么特别忙的事情,我倒是可以陪你们玩一玩,咱们就以五千块钱为底线,看看谁能拉来的广告多怎么样?”
见马学文也参与其中,陈金忠一脸兴奋的开口道:“就这么定了咱们看看谁第一谁最后,输的要拿得到的工资来请客,你们两个看看这个如何。”高阳闻言也是一脸干劲的点了点头,随之三人好像有默契一般,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走去,既然有这个想法,而且正好现在没事,他们已经把比试直接提上了日程,从现在开始
有些人在下决心的时候,往往会说,我明天开始一定如何如何,说这种话的人一般都很少做到,那些在决定了某些事情之后,从他说完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履行,而且以身作则始终秉承着对自己的约束和限制时,才是能够最终成事的人,赶早不赶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决定行动就要从这一刻开始而不是明天
否则有了这么一个推迟的理由,最后都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且最气人的是在别人面前仍旧信誓旦旦的说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让人笑话不说还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肯定是没有办法进步的
往道路南方走的马学文刚刚走过一个路口便抬手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正好是吃饭的时间,他没有选择去工作,而是跑到了一个写字楼附近的饭店,这家小店门脸不大,但是人满为患,进去之后马学文只能拼桌,与他同桌的是四男一女,这个桌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