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出了一点小状况。”杨东旭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这个混蛋,亏我们这么相信他,你就不应该帮他,让他去死好了。”武爱兵恨的牙根痒痒,亏他每一次对郝老板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每一次在货款上还都尽量方便对方来。
“要不要找人。。。。。。”东子眼中闪烁着寒光,作为曾经东城有名的老大,他显然不是什么善茬。
“严打刚过去你就消停一点吧,这一次你提前漂白度过一劫,你要是再继续混,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弄不好还要吃粒花生米。既然已经上岸了,就别下水了。”杨东旭没好气的瞪了东子一眼。
这一次东子能够躲过一劫纯属运气和大环境的原因,严打自然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作为燕京第一批和港商做贸易,并且还做的风生水起,颇有名气的私人企业,这让东子有了一道护身符。不然就凭他以前那些名气,就算找不到什么证据不够枪毙的,按照可判可不判重判的标准来,他至少也要进去待几年。
“那以后。。。。。。”东子开口问道。
他现在对杨东旭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哪怕杨东旭只是一个刚过完九岁生日的小屁孩。要不是杨东旭的提点,自己也想走正途,这一次肯定载在里面。
“该怎么合作还是怎么合作,就当这件事情没发生。但我们也不能光有郝一帆这一条线,现在上面对技术引进十分看重,所以找一找看看有没有生产电视机,录音机,哪怕是生产磁带的技术,价格只要合理,哪怕是贵一点也买下来。”
“这些技术要在内地开厂可不好办?”武爱兵眉头皱了一下。
虽然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吹了起来,国内经济慢慢的被撬动,但机械,纺织,矿产冶炼什么的这些行业都还是国企,想要私人开厂生产制造电视机,和录音机这样的东西可不容易。
“内地不行,可以放在深圳那边,那边现在可有不少私营厂房的,主要的是技术。”对这件事情杨东旭显然早有打算。
第八十一章 万军()
郝一帆很快回到香港安排黑帮老大去燕京见杨东旭的事情,这件事情的发酵已经对他的生意产生太多的影响必须尽快解决。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没这么容易解决,不是杨东旭这边出尔反尔了。而是黑帮老大不愿意去内地。
开什么玩笑,刚过去不久的严打举世闻名,光枪毙的人就有四五万,不说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冤枉的,总之他这个黑帮老大去内地,按照内地的法律枪毙他绝对不会冤枉。
所以黑帮老大让小旭来香港见他,内地他是肯定不去的。可现在内地的人想来香港如果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绝对没那么容易,于是原本闹哄哄的事情变成了扯皮。
郝一帆这边按照黑帮老大的吩咐做了,但你自己不同意,因此黑帮那边没有了压榨他的正当理由。黑帮这边说郝一帆是故意为难自己,他这样成分的人怎么可能去内地?于是你来我往很是热闹。
听到郝一帆转述这件事情之后杨东旭也有些挠头,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不过对方不愿意过来,他短时间内也没打算去香港,所以这件事情就先这么放着好了,他又不是很着急。
82年严打之后的社会趋于稳定,同时上层的声音似乎已经有了决断,即将要拿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因此整个大环境欣欣向荣。
东子终于看到了家电产业的巨额利润,同时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电器的销售,也超越了服装。这让他再一次对杨东旭佩服不已。
就是后面总有个跟屁虫十分不爽,同时跟屁虫从去年的一个,变成了三个。没错现在燕京已经有四个服装公司,同时有四家大的公司在经营电器。
东城这边除了武爱兵扩展的五家店铺,以及东子扩展出来的三家店铺,还有两家店铺是别人的,西城那边也差不多一样。
在经济大潮还没有放开的现代,经营同样生意的四家首先感受到了同行竞争的激烈。不过还好这个年代做生意的人都要点脸,没有出现利用家族关系,或者官面上的关系打压欺负弱小的事情。
不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你要是把这件事情和家里一说,首先挨揍的肯定是你自己。现在当官的贪不贪杨东旭不知道,反正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声很在乎,对于损公肥私的事情很是顾忌不愿意去做。
“广告那是什么东西?”武爱兵一脸懵的看着杨东旭。
“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比如说那些宣传海报,又或者报纸上一些商品的报道什么的都是广告。”杨东旭解释着。
“那玩意有用?”武爱兵有点不相信。
现代人的思想基本上都是图方便,当然也图便宜。如果自己家门口有家店铺卖电视机,和其他店铺中的价格都一样,那肯定是就近购买。
因此现在经营同样生意的四家人都憋着劲不断开店霸占市场,只要谁开的店铺多,那么自然卖的东西就多,没有后世那种企业需要树立品牌的意识。
“当然有用,你看看其他三家和我们卖的东西是一样的,可是我们上报纸了,甚至上电视了。那么有人来买东西你给人家介绍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说我们是经过国家认可的?
质量杠杠的连报纸和电视上都报道了?那么作为想要买东西的人,你是更相信国家的报纸和电视上报道的呢,还是更相信买东西的人嘴皮子上说的?”杨东旭反问道。
这个时代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纸,以及政府的公信力,那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只要能够在报纸上打广告,当然更好的是能在电视上打广告,那么他们就可以抢占先机占去市场份额了。
同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花费相对于来说并不高。现在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报社是要给稿酬的。所以自己这样拿钱给报社打广告需要的钱并不多。
同理电视上的广告也就那老三样,不是歌颂祖国的,就是报道什么国企,或者科研有重大突破的,这些可都是免费的,基本没有商业广告。所以自己这边拿着钱找对门路也花不了多少钱。
一开始杨东旭没想在服装,或者电器上过多的经营,他只是想当个二道贩子赚笔钱走人。相对于这两个行业,无论是房地产,以后的游戏产业,娱乐圈,甚至互联网,都比他们有前途的多。
而且后面这些行业想要入行门槛高,只要自己一步领先,那就可以步步领先。不像眼前服装和电器,只要人家想做随便就能开个店,让后他这个率先趟路子的人要和后来者竞争。
郝一帆的出事让杨东旭意识到,意外总会时有发生,自己想要做二道贩子捞几年的钱再撤退的想法有点过于乐观了,要是不用点心的话很有可能会提早出局,如果资本积累不够,对他后续计划的影响也是蛮大的。
“之前咱们说的那些技术怎么样了?”杨东旭开口问道。
“找人打听了一下,录音机,电视机,还有电风扇什么的都不好弄。磁带生产倒是容易些,能直接买到生产线,不过很贵20万一条。”武爱兵叹了口气。
不接触不知道,原本以为自己国家真的是地大物博,甚至还残留着‘赶英超美’这些做梦思想的武爱兵这一次真的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这还只是和香港那边商人接触的结果,如果真的和英国,美国这样更发达的国家接触,那他不是被打击了,而是直接被KO了。
“只有磁带的生产线吗?”杨东旭有些失望,不过能捞到一样也不错,磁带弄好了一样赚钱。
这个时代内地可没有什么盗版的概念,当然同时也没有正版情节。所以质量差不多的同样东西拿出来,自然是哪个便宜买那个。
杨东旭没有高尚到要从源头开始改变后世中国山寨的大潮,不是他不想做,而是那个大潮是在国家的默认下推动的,站在国家的对立面,难道你想选择一种新奇的死法吗?
所以既然改变不了,那自然要想办法掺一脚,别人能捞钱他也可以捞钱不是?
“磁带生产线就磁带生产线吧。深圳那边你们想好谁去没?”杨东旭抬眼看向武爱兵。
“我去吧。我想出去看看。”武爱兵有些不自信,但最近一段时间和港商接触的刺激,让他无法在按部就班的生活,迫切的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他的回答让杨东旭不禁有些意外,因为开拓新渠道这样的事情无疑东子去更合适,武爱兵和他更亲近留下来看家他用起来也更加的顺手。
“哦,想去就去吧,过几天家里就装电话了,到深圳那边装个电话没有燕京这么多限制,公司办理下下来之后装个电话,有什么事情打回来。”虽然意外杨东旭并不阻止。
反而赞同武爱兵出去看看,其实武爱兵并不是一个守城的人。或者说从战场生死环境中挣扎出来的他,绝对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
之前只所以表现的那么稳重成熟,主要是因为他母亲重病,他需要留在家里当个孝子。现在母亲的病情在玄老头的调理下已经大好,于是他那颗想要出去看看的心再也关不住了。
“万少那边有消息了。”在武爱兵准备行装出发的时候,在后海的某个饭馆之中,一个脸上带着献媚笑容的青年匆匆进了一个包厢。
包厢坐着一群20多岁左右的青年,有男有女,主位上的那个青年颇为英气,身上穿的不是已经烂大街的大喇嘛裤什么的,而是现在很少有的一身名牌运动衫,看上去格外干练。
“哦,什么情况?”万军放下手里的酒杯看向来人。
万军是万家最小的儿子算是万书记老来得子,比起他大儿子那个已经念高中的儿子也大不了几岁。
最小受宠,再加上父亲正职高位,身边总是不缺乏奉承的人,因此万军在后海这边混的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燕京现在做服装和电器生意的四家,其中一家就是他万军捣鼓出的。不过万家的家教很严,加上这个时代的孩子,要么就是在街面上混前端时间被打压一批的。
要么就是像万军这样对新鲜事物好奇自己捣鼓事情的。现在的官家子弟想着怎么利用家里的影响力捞钱的不多,反而你要是给他一个电视台学习和操纵摄影机这样接触新奇东西的活,他们会乐的屁颠屁颠的。
所以这个时代的官家子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要大过弄那些妖魔鬼怪的事情捞钱。再加上家里的老一辈都在管教很严,除了几个溺爱的,没人敢惹事。
同时现在的官面上的工作的人脸面很重要,怕农民戳自己的脊梁骨,所以自家孩子要是闹出什么丑事来,家里的老子说打断你的腿,就打断你的腿不带一点含糊的。
“事情有点奇怪,他们虽然也在开店,但似乎并不着急卖东西,原本管店铺这一块的武爱兵买了车票准备明天去南方。”
“去南方?”万军愣了一下:“去找其他的货物吗?”
“不知道,不过前段时间他们和港商接触的很频繁,现在着急去南方可能真的有什么打算。”
新的一周求下收藏和推荐,一会儿还有一更。
第八十二章 被人盯梢()
落后时代的人,有落后时代人的聪明。比如说第一个跟风的西城哪位,又比如说后海的万军都有着自己的聪明。
不单单武爱兵对于外面的世界一片茫然,就连上面的高层除了拥有大智慧的那几个人,对未来的发展也是看不清方向。
不过他们茫然,可有人不茫然不是?于是杨东旭这边就成了他们的指路明灯,你把货物运回来能赚钱,哪我运回来也不会亏不是?因此模仿就这么出现了。
所以别看现在是燕京服装和家电市场是四家竞争的局面,其中杨东旭这边还不是最大的哪家。可其他三家隐隐中都以他马首是瞻。
或者说对于武爱兵和东子这两个明面上人的动静都盯着呢,所以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马有人报告。就算赶不上头一趟的赚钱,武爱兵第一趟船里运回来了什么,第二趟他们货轮中肯定有同样的东西。
“东子和武爱兵这些生意是不是有个叫周义仁的参与了?就是个子高高大大,一看就是教书先生一样的人。”万军开口问道。
周义仁他认识,不单单是周义仁杨东旭和周雅他都见过,因为周义仁和他父亲关系不错,两家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走动。
很少夸人的父亲对周义仁总是赞不绝口,说这是一个真正的智者,在改革室做个副主任屈才了。要不是他被老领导看上了,他真想把周义仁调过来给自己帮忙。
能让自己父亲夸奖的人可不多,尤其是还被哪位老人看上了,这让万军根本不敢想象。所以对于这个比自己父亲还要小个十多岁,目前只是改革室副主任的周义仁他十分在意。
在模仿东子做生意之后他很容易发现了武爱兵,而武爱兵的都被他注意了,自然很容易注意到武爱兵常去的周义仁家。
所以一瞬间万军想明白了一些什么,自己父亲不止一次提到周义仁对未来有着独到的眼光,就连老领导都很是赏识。那东子是不是就是靠上了周义仁得到了提点,因此才混的风生水起的?
当然他没有什么坏心思,这个时代也没有当官的,或者子女不准经商的规定。他只是确定下如果东子是否真的是得到了周义仁的提点才有今天的,如果是凭他们家和周义仁的关系,自己能否去请教请教什么?
“这个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个周先生每天生活都很固定,除了上班就是上班,还经常加班,和那个武爱兵没有接触,和那个东子似乎连见面都没有,东子或者武爱兵去他住的小院的时候,他都在上班呢不在家。”
“不是吗?那武爱兵和东子没事往他们家跑干嘛?”万军皱起了眉头。
“这就是我今天要报告的事情,万少我发现了新情况。”
“有屁快放,哪来的那么多废话,坐下一会儿一起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